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
发布时间: 2024/1/31日    【字体:
作者:张洪彬
关键词:  《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 祛魅 天人感应 近代科学 晚清宇宙观念  
 


【绪论节选】

 

本书力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传统中国人对天、天道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格神的信仰在晚清时代遭遇了怎样的挑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绪论章首先阐述立说旨趣在于探讨晚清时期大量现代科学知识的传入,对人们固有的宇宙观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与固有宇宙观密切相关的世俗秩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书把这套固有宇宙观和相应的神圣存在观念以及相应的实践作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宗教”来理解,因而本书的中心问题意识是:晚清时期,现代科学对“中国宗教”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然后为学术史回顾。最后交代主要史料来源及章节安排。

 

第一章是思想背景,旨在概括地说明传统中国的宗教信仰状况。借助前人研究,该章首先驳斥“中国无宗教”的观点,主张“中国有宗教”。然后从中提炼出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一致性的“中国宗教”:以对天(天道)的信仰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相应的生活实践。“中国宗教”包含了多神论和泛神论两个子系统。多神论意味着中国宗教中存在着难以计数的人格神,但大体都从属于至上神“天”,它们权能有限,是宇宙的派生物而非创造宇宙的神。泛神论则把整体意义上的宇宙及其秩序(天、道、理、太极等)视为信仰对象,认为是宇宙化生了万物并主宰万物之发展。中国宗教的宇宙观基础是有机宇宙观:作为万物起点的宇宙(天、道、理、太极等)具有内在的动力和规律,它可以自动化生出万物,使万物的发生发展有条不紊地进行,宇宙的自生性、自足性,排除了超越的(外在于宇宙、先在于宇宙的)人格神来创造和推动。需要注意的是,文中频频出现的天1、天2、天3的界定,出现在第36页。


第二、三、四章从局部层面考察晚清知识分子对具体事物的理解的转变。在传统中国的宇宙观念和宗教信仰中,宇宙万物主要由天、地、人三类(“三才”)组成,仰观苍穹列宿,俯察风土百物,检讨人事变迁,从中体悟使万物呈现如此情态的“宇宙秩序”(天、道、理、太极等)。他们经“格物”而“穷理”,也经“格物”而“穷新理”。当对具体事物的新解释积累到相当程度之后,当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大量具体事物和现象背后的原理并不是阴阳五行的秩序之后,他们对宇宙及其秩序的旧有理解势必遭遇严重的危机。这种认知和发展过程,迫使我们在讨论整体层面的宇宙观变革前,先去考察晚清时期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理解的变化。这是第二、三、四章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考察了关于彗星和求雨的理解的变迁。在传统中国,对彗星和降雨的理解,通常都有一定的神魅色彩。彗星的出现预示着兵灾、战火、王朝更迭等严重的灾难,而其原理主要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宇宙秩序,这种宇宙秩序是这一信仰中的非人格化的神圣存在。求雨信仰中的神圣存在主要是形形色色的人格神。晚清时代,传教士以科学服务于传教,以正统反异端的立场展开了关于彗星和求雨的言说。他们带来的现代科学知识提供了新的彗星解释和降雨解释。简而言之,“彗星自有轨道,不主祸福吉凶”,降雨则是由于水变云而再变雨。他们同时强调上帝的权柄,彗星和降雨都操于上帝之手,而不取决于阴阳五行的宇宙秩序,或玉皇大帝、龙王等人格神。中国知识分子主体上仅仅选择了传教士言说中的科学解释,而拒绝了科学背后的宗教预设。科学解释使得中国的本土信仰遭遇严重的危机,非人格神(阴阳五行的宇宙秩序)和人格神(玉皇大帝、龙王、关帝等)主宰的解释被现代科学的解释所替代。这些自然现象既不受人格神的主宰,使自然现象呈现如此状态的宇宙秩序也不再对人类道德状态做出回应。

 

第三章考察了关于地震理解与风水信仰的变迁。传统中国的地震解释和风水信仰中的神圣存在,同样既有人格神又有非人格神。关于地震的旧有解释有很强的道德属性,颇类狭义的“宗教”;后者道德属性稀薄,迹近巫术。两者都是传统中国人“俯察”的重要对象,人们从“地道”“地理”揣摩、领悟宇宙秩序(天道),从而为世俗秩序(人道)寻求榜样和依据。晚清时期,包裹在自然神学中的现代科学知识,对地震现象、地质地形进行了祛魅,使得人格神主宰和阴阳五行的宇宙秩序均遭挑战。中国知识分子主流上接受了自然科学知识而拒绝了自然神学,在新的理解中,宇宙仍然有秩序,但其内涵不再是阴阳五行,而是现代科学规律。与儒家的德性宇宙观不同,现代科学理解中的宇宙秩序与人世道德状态无关,它并不承诺惩恶扬善,也不会对人类的情感做出回应。基于这一宇宙秩序的儒学也遭遇根本上的理论危机。

第四章考察了对疾病和灵魂的理解的转变。在传统中国,这两种观念都与神圣存在(人格神或非人格神)密切相关,也或多或少与道德秩序有关。在晚清时代,卫生学、解剖学、医学、科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提供了甚为不同的理解。人的健康与否既不受人格神主宰,也不遵循阴阳五行的宇宙秩序;灵魂成为肉身的功能和派生物,并不能独立存在,从而也无所谓死后生命的存在。相较于基督教的灵魂观,中国思想和信仰传统中的灵魂观念确实更为接近科学的解释,中国知识分子更容易走向魂灭论和无鬼论。总而言之,身体和灵魂观念转变的结果是,身体被祛除了神魅色彩,死后生命也得不到科学的支持,人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与道德善恶无关。这一切转变,本质上是对宇宙和宇宙秩序的祛魅。

 

第五、六章从整体层面比较中国宗教和基督教这两种宗教传统如何回应两种科学宇宙观的挑战,从而明确机械宇宙观、天演论这两种不同的科学宇宙观对于两种不同的宗教传统来说意味着什么,理解两种现代科学宇宙观对中国宗教造成了怎样的挑战。

 

第五章主要考察了牛顿范式的机械宇宙观对两者的影响及两者的不同回应。第一节指出,基督教的上帝是“超越神论”的,它先在于宇宙、外在于宇宙,不受限于宇宙。也正因这种特征,在遭遇牛顿范式的机械宇宙观时,基督教能够利用自然神学,有效地把科学收归麾下,为己所用。第二节考察中国宗教中的神圣存在与宇宙的关系,及其在遭遇牛顿范式的机械宇宙观时的困境。不同于基督教教义中上帝外在超越于宇宙的关系,中国宗教传统中的神圣存在是“内在神论”的,人格神和非人格神都是内在于宇宙的。接受牛顿范式的机械宇宙观,就意味着承认宇宙是一架无生机、无自动能力的机械,就无法继续作为神圣存在扮演信仰对象的角色,以敬天、天人合一为核心教义的中国宗教就会遭遇严重的危机。

 

第六章则通过考察中国宗教和基督教对天演论的回应,比较天演论对两种宗教传统的不同意义。第一节考察严复的天演论,指出它与中国固有的有机宇宙观有相似之处,中国固有的有机宇宙观帮助接纳了天演论。但天演论不同于儒家的德性宇宙观,而更近于道家的天道论,是一种没有道德属性的宇宙观。第二节主要考察基督教教义与达尔文主义、天演论的冲突所在。通过本章的比较,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中国固有宇宙观与基督教宇宙观的区别,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宗教和基督教在面对现代科学时的不同反应。借助两位基督徒的批评,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祛魅给中国宗教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结语章回顾全书主要内容,总结本书对中心问题的回答。

 

【目 录】

 

序(李天纲)/1

 

绪论/1

 

第一章 思想背景:中国宗教与有机宇宙观/20

第一节 中国有无宗教?/20

第二节 中国宗教/28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两个子系统:多神论和泛神论/36

第四节 中国宗教的宇宙观基础:有机宇宙观/65

本章小结/74

第二章 天之祛魅:以彗星和求雨为例/77

第一节 彗星/82

 

一、传统中国的彗星解释/80

二、晚清基督徒的彗星新解/88

三、彗星新解对晚清朝野的影响/103

第二节 求雨/121

 

一、传统中国的求雨信仰:以1879年朝野的求雨为例/121

二、基督徒关于求雨的言说/156

三、中国人的两种回应/165

本章小结/173

第三章 地之祛魅:以地震和风水为例/176

第一节 地震/176

 

一、传统中国的地震解释:以1679年京师大地震为例/176

二、基督徒的地震解释及其困境/185

三、地震解释之旧与新:以1879年武都大地震为例/193

第二节 风水/214

 

一、传统中国的风水信仰:以1875年同治帝墓选址为例/214

二、基督徒对风水信仰的批判/225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风水批判的转变/236

本章小结/250

第四章 人之祛魅:以疾疫和灵魂为例/253

第一节 疾疫/253

 

一、传统中国的疾疫理解/253

二、晚清基督徒提供的疾疫新解/260

三、疾疫新解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270

第二节 灵魂/285

 

一、传统中国的灵魂观念/285

二、基督徒对中国灵魂观念的批判/297

三、科学解释中的灵魂观念/313

本章小结/326

第五章 机械宇宙观之于基督教和中国宗教的不同意义/329

第一节 机械宇宙观之于基督教的意义/334

 

一、自然神学在西方/334

二、自然神学在中国/344

第二节 机械宇宙观之于中国宗教的意义/353

 

一、基督徒对中国有机宇宙观的批判/353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回应/362

本章小结/378

第六章 天演论之于中国宗教和基督教的不同意义/380

第一节 天演论之于中国宗教的意义/381

 

一、传统有机宇宙观与天演论的相似性/383

二、天道之蜕变/396

第二节 天演论之于基督教的意义/407

 

一、达尔文主义与自然神学/408

二、基督徒对天演论的批驳:以李杕和李春生为例/410

本章小结/425

结语/429

 

参考文献/434

 

附录/473

张洪彬:宗教、科学与现代性/473

 

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492

索引/513

 

后记/522

 

再版后记/525

 

 

【作者介绍】

 

张洪彬,1980年生于四川省垫江县(现属重庆市),男,汉族。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历史学硕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学术月刊》编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20181月起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宗教史、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近年主要用力于近代思想史上的世界观祛魅与复魅。在《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周易研究》《史林》《民俗研究》《复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海》《探索与争鸣》《政治思想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等转摘。

 

世界宗教研究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五四以来新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话
       下一篇文章:边缘人群的统合图景——历史上的网船人与天主教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