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以信仰为基石的节日狂欢
发布时间: 2024/6/21日    【字体:
作者:叶春生
 


image002.jpg

 

中国节日中的狂欢性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狂欢性”以及有无“狂欢性”?狂欢性指的是从内心到外表都处于兴高采烈的心态里面,喜形于色。中国节日大多数没有狂欢,只有少数具有,这也是中外节日的不同之处,外国很多节日都具有狂欢性。

 

在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有点不同,稍微带点狂欢性的多数是少数民族的节日,如阿细人的阿细跳月。有人把元宵节当做中国的狂欢节,这是不恰当的,元宵节里面有“狂”的性质,有狂热和狂呼,但是没有“欢”。

 

结合这次讨论的议题,雷州半岛、海南岛春节有穿杖的活动,有点狂或狂躁的性质。场景有点像当年毛泽东主席检验红卫兵的场景,所到之处每个村的长老在村口跪着迎接,所有的村民都在欢呼。但是只有狂,没有欢。

 

节日的流行和传承在于信仰

 

如何看待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根据传统民俗资源打造的新兴节日?广州市举办的广府庙会是空降的。原来在历史上是没有广府庙会的,空降以后,群众基础不牢。尽管每年政府花了很大力量推行,但仍然热不起来。其热闹的背后有纪念性,敬仰性,但无狂欢性。

 

如何从中国本土经验中提炼出中国的节日理论。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信仰在支撑,如果没有信仰支撑,这个节日就延续不下去,流行不起来,不能火热的传承。“军坡节”现在在海南是比较火热的,最重要的是对婆祖的信仰,该信仰具有两重身份,从宗族的信仰到一般信仰的崇拜。纵观所有的民间节日,凡是比较火的,都与信仰有关。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概莫如是。

 

节日中涉及现代科学不能解决的神秘文化,不能随意封杀其中的一些问题,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神秘文化,而且也许会为面向未来的科学打开新的大门。

 

《节日研究》第十辑)

节日研究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论我国宗教法人制度之完善 \朱宏俊
摘要:2017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我国首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宗教活动场所…
 
印度莫迪政府的佛教外交研究 ——基于关系型公共外交的视角 \孙先正
摘要:近些年来,莫迪明确提出,印度不再做平衡性大国(BalancingPower),要当引领性大…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吴哥寺庙中塔殿的布局及宗教意义
       下一篇文章:追溯山东籍唐代高僧,“义净国际大会”将在马来西亚盛大举办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