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吴哥寺庙中塔殿的布局及宗教意义
发布时间: 2024/6/14日    【字体:
作者:wusha
 


image002.jpg

 

前一期讲述了前吴哥时期的塔殿建筑,这一期理应讲的是吴哥时期的塔殿建筑,但是我们暂且按下不表,来讲讲一个更有趣的话题——吴哥塔殿建筑在寺庙中的布局及其宗教意义。

 

塔殿的原型是印度的支提(Chaitya)。与僧人居住静修的毗呵罗相应,在印度还有一种供僧徒聚集、做佛事并建有佛塔的“塔庙”建筑,称为“支提(Chaitya)”。因其中的佛塔不保存舍利,所以不称“窣堵坡”,而同样称之为“支提”或“支提堂”。

 

东南亚各地相当于支提堂的建筑包括爪哇的坎蒂(Candi)、占婆(今越南)的卡兰(Kalan)、泰国的普朗(Phra-prang),柬埔寨的塔殿(Prasat)。

 

高棉语中的塔殿“Prasat”源自梵文Prasada,其意为虔诚的奉献,后来指奉献给神的宫殿。Prasat一词在高棉语中也引申为寺庙,如Prasat Ta Keo(茶胶寺)、Prasat Bakong(巴空寺)等,侧面上说明了有庙必就有塔。

 

吴哥寺庙建筑组群主要是围绕塔殿建筑进行规划布局的,不同的寺庙塔殿的数量、位置、尺度以及供奉的神祗都是不一样的。中央塔殿供奉着寺庙主要的神,常以神像或者林伽的形式出现,因其巨大的体量和占据中央位置而显示出优越性;其他塔殿,或分布在须弥坛其他层上,或在围墙内部周边的位置,供奉着次要的神或者主神的其他化身。

 

而平地寺庙中,有些寺庙为独塔,有些寺庙须弥台上单数的塔殿一字排开,如Phnom Krom,Phnom Bok,Bat Chum,Banteay Srei,Prasat Chrei,Prasat Kravan等,有些寺庙须弥台上六座塔殿分两排排列,如Preah Ko,Lolei等。平地寺庙更多的是家庙,供奉的一般都是国王的父母及祖先。

 

10世纪末以来,寺庙院落内塔殿数量的逐渐减少,而且位置也变得相对固定,都系统的将塔殿布置在寺庙各庭院及须弥坛的角部和轴线上与寺庙庭院围墙交界处的寺门上,即寺庙四维及四隅的位置,塔殿突出了寺庙布局的主要轴线。

 

到13世纪的巴戎寺,又出现了塔殿数量的增加情况,这和Yacovarman I建造的Phnom Bakheng(巴肯山寺)有相当的渊源,阇耶跋摩七世希望继承其祖先的雄才大略。

 

每座塔殿仅供奉单独的神祇,那么在塔殿在布局上则表现出更多的意义。三座塔殿成组布置时则象征了婆罗门教(湿婆、毗湿奴和梵天)或佛教的三位一体;庙山建筑中须弥坛顶层的五塔则可能是湿婆Sadaciva的五个化身,这在高棉碑文中是有提及的[1]。这样的寺庙如巴肯寺、东梅奔、比粒寺、茶胶寺和吴哥窟。角部的塔殿在巴肯山寺中供奉着林伽(Linga),东梅奔寺则是以神的面貌出现的祖先,比粒寺则供奉的是次要的神。

 

寺庙中塔殿的数量都是有象征意义的。这是为什么以4或者8为一组,在寺庙中成为了规律。8座塔出现的十分经常,特别是在信奉湿婆的寺庙中,8意味着湿婆以八个Linga的形式成对布置于主要轴线两侧。

 

戈岱斯(G.Coedes)在巴空寺的碑文中发现“立君主的八个化身,根据皇家习俗命名,如土、风、火、月亮、太阳、水、ether和牺牲。”芬诺(L. Fiont)在《吴哥碑文》中也提到在东梅奔的碑文中写道“这位伟大的战士(……)立毗湿奴和梵天的雕像,还立了湿婆八种变体的Linga,分别为牺牲、火、太阳、风、ciel、土、水和月亮”。

 

巴空寺8座塔殿围绕着庙山的底部,东梅奔寺8座塔占据着第二层,尽管在比粒寺的碑文上提到有八种形式的神的雕像,但是寺庙中并没有找到。在贡开的Prasat Thom,8座塔殿在同一水平层上,在环绕中央塔殿周围两圈排布。巴空寺东梅奔寺Prasat Thom

 

K. Bhattacharya说到:“在印度,我们看见7个Linga围绕着第8个Linga,而在柬埔寨,好像是8个Linga围绕着新的中央Linga,似乎在这些例子中,涉及一个最高形式和8个湿婆表现的形式。”

 

数目4或者8明显象征着主要方向:中心和四隅,这些方向在亚洲具有重要意义。在宇宙空间中定位寺庙,准确定位东方的神、各神守卫的职权和他们的位置等。

 

10世纪以来,在巴空寺须弥坛第四层、巴肯山寺须弥坛的每一层、贡开的Prasat Thom第一层围墙的四角处(三座塔点一组)、比粒寺须弥坛第一层上发现了12座塔殿。12这个数有不同的含义,如黄道十二宫(12个标记),天文方面的意义(月亮的周期)。而且比粒寺,每个塔殿中都供奉了一个Linga。巴空寺须弥坛上的12座塔殿巴肯山寺

 

关于吴哥的宗教认识由于资料十分匮乏,现有的研究成果极少,只能让大家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了~~

 

[1] J. Filliozat, SCBC, EFEO LXX, p. 71. “Sadaciva 又名Sadeca,“永远的神”(PrasatCrun, 东南角, K597)Agama civaite使用这个名字,这和Kamaleshwar Bhattacharya在Vat Phu寺浅浮雕中认出的有五个头的Sadaciva是同一个神。”

 

吴哥秘境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从超越世俗到走向神圣 \曾润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公开国家发言中所涉及的宗教和神秘元素,选择了能够…
 
阶级投票、宗教投票与德国两大“人民党”的选举表现——基于北威州与巴伐利亚州的比较分析 \张孝芳 李祉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国两大"人民党"中,联盟党的支持率保持相对稳定,而社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基督教团体立案政策与实践 \杨卫华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图以立案为抓手,加强对基督教团体的管理与控制,并进行…
 
试析新教参与韩国政治的过程及特点 \郑继永
摘要: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
 
中国近代的基督教社会主义 \周伟驰
内容提要:在基督新教向全球传教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优先传文明还是传福音”的讨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畬家山寨里的“黄檗正宗”
       下一篇文章:以信仰为基石的节日狂欢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