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研究的回顾、批判与反思
发布时间: 2009/8/23日    【字体:
作者:陈彬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  
 
      
                                          陈彬
 
                          
 
[内容摘要]自2000年开始,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开始受到学界关注。在有关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研究论文中,大部分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但这些研究存在调查程序不科学、问卷设计不合理、资料分析多主观臆断等不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点反思,一是研究者自身研究素养亟待加强,二为研究方式上加强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社会调查;批判;反思
      
 
  
    宗教研究在中国大陆的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对当代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更是晚近二十余年的事情(高师宁,2000)。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耕耘,取得的成果可谓丰硕,但也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之处(陈彬,2006)。在庞杂纷繁的当代宗教现象研究中,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较多历史使命和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宗教信仰问题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自2000年伊始,青年与“宗教热”的问题开始纳入学者视野(李素菊、刘绮菲,2000)。自此,专门针对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的研究开始见诸学术刊物。本文旨在简要回顾当前大学生宗教宗教信仰调查研究的大概图景,并以此为基础对目前研究所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予以厘清和解读,希冀引起学术界的更多反思,共同推动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调查研究的回顾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分类体系中,所谓调查研究是与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相并列的一种社会研究方式,它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社会规律。(风笑天,2001:153)。由于强调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完全分离,并倾向于对社会现象普遍规律的追寻,这反映了调查研究方法背后浓厚的实证主义色彩。
  
    笔者从中国期刊网通过关键词搜索到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方面的研究论文总共有29篇[1],发表时间集中在2000年至2007年。其中,有22篇属于调查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其余7篇应该属于文献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2]。下面主要以这19篇[3]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
  
    比较重要的研究,如陈安金对温州大学2000名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调查后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是澄清大学生对宗教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如对宗教道德作用的认识、对科学家宗教信仰问题的认识、对大学生迷恋基督教的认识。第二、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树立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观(陈安金,2004)。
  
    赵斌在对大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之上提出了“宗教暧昧”概念,所谓宗教暧昧是指人们对于宗教缺乏科学理性的批判态度,甚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趋于认同的状态。该研究对造成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赵斌,2001)。
  
    戴嘉宝基于温州三所大学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心理安慰的需要、宗教道德和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强化“两课”教育力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戴嘉宝,2004)。
  
    左鹏以北京某基督教堂内的大学生基督徒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分析了信仰者的基本特征、讨论了信仰者的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归纳了皈依宗教的原因,并指出了皈依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左鹏,2004)。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如邓文科、邢海燕、马强,2002;刘荣杰、王晓波,2002;郑晓丽,2004;何树全,2005;王康,2007;刘晓玲,2007等),均为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现状调查。与中国学界近十年来在宗教现象的实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成果所占份额还相当有限,且这方面成果形式主要为论文,相关专著则付之阙如,但我们仍可梳理出这些研究所呈现的若干特点:
 
    1. 以研究主体来观之,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均以介入其中,使得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已成为一个多学科视域的问题。但这些研究给人的一个总体感觉是,理论关怀不够,具体表现为这方面研究大多只能体现为简单的、描述式的调查报告形式,导致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难以呈现多学科理论视角。
 
    2. 以研究对象的地域来观之,这些调查研究的地点来自全国13个省(直辖市),其中调查点在浙江的最多,为4篇,其次是北京、东北、湖南分布为2篇,其余均为1篇(详见表一)。由此可见,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早已不属某地的特殊现象,而已成为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应该说各地此类现象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仍然有不少省市地区的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未得到调查研究,这使得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将是对学者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和艰巨挑战。
 
               表一 研究对象的地域分布情况   
        
    研究对象的地域
频数(篇数)
浙江
4
湖南
2
北京
2
东北
2
广西
1
福建
1
西藏
1
新疆
1
云南
1
河北
1
安徽
1
甘肃
1
上海
1
合计
19
 
 
 
 
 
 
 
 
 
 
 
 
 
 
 
 
 
 
 
     3. 以研究内容来观之,除了1篇论文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调查(左鹏,2004)之外,其余18篇均是笼统地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宗教类别包括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信仰等。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信仰现状、信教原因、宗教观念以及对策建议。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遵循的是现状描述、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的“三段论”分析框架。这也表明了目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的局限性所在,即目前这种应用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教育部门和宗教管理部门提供现实对策和政策建议,而忽视了对相关理论的探讨或理论方面的提升。
 
     以上是从总体上归纳出了当前相关研究的若干特点,并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将从具体方面来对这19篇调查研究论文所存在的问题加以一一批判。
 
    二、调查研究之批判
 
    1. 调查程序的不科学
  
    社会调查离不开理论指导。有学者尝言:“如同面向自然现象的科学研究都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样, 面向社会现象的社会调查,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 也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而且后者对理论指导的依赖性要高于前者, 因为后者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现象。不仅社会调查的理论假设、概念框架和调查指标要依赖一定的理论指导才能完成, 而且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主题的确立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也都必须借助理论思维才能完成。”(刘少杰,2000)如果我们在社会调查中不重视理论前提问题, 不仅会影响到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社会调查研究留于表面化、简单化。综观这19篇论文,很遗憾地发现,所有调查无一具有明确的理论前提,所有调查的目的只是了解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状况。但就是要了解状况的那些方面,很多研究都没有作出说明,只有1篇论文予以了明确介绍。例如“现实中到底有多少大学生皈依了基督,他们是出于何种原因皈依的,皈依以后个儿的思想、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学校、社会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左鹏,2004)
 
    我们综观这些调查研究论文,发现绝大部分都冠以“大学生宗教信仰”、“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某地大学生宗教信仰”等标题,很显然,这些研究或隐或现地有个宏大抱负,通过这次调查来反映某高校、某地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甚至是全国所有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但这些研究均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资料的。这里就有个很紧要的问题,通过抽样得来的样本分析能否代表“当前大学生”、“新时期大学生”或“某地大学生”这样的总体呢?这里涉及的首先是一个样本代表性的问题。
  
    在理论上,我们通过采取合理的抽样方式、科学的抽样程序是可以得到能够较好代表总体的分析样本的,这就是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能够很好地按总体内在结构中所蕴涵的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构成样本,使样本成为总体的缩影),按照随机原则(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相等,而且任何一个个体的入选与否,与其他个体毫不相关,互不影响)进行的抽样。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当然,要使得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还与样本抽取的可操作性、样本抽取的数量性、样本抽取的规范性等几个因素相关(马德峰,2003)。
  
    但令人沮丧的是,这19篇论文在保证样本代表性上无一例外地存在严重漏洞。大部分调查研究只是交代了抽取样本的基本情况,典型的如“共发放问卷720 份,回收有效问卷695 份,有效率为96%。其中男生385 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5.4%,女生310 人,占44.6%。党员、团员、群众分别占被调查的5.18%、86.32%、8.5%。专业构成为分别为文科30.79%、理科32.23%、艺术类36.98%。年级构成分别为大一29.93%、大二39.28%、大三30.79%。”(吴小林、刘立夫,2007),但对于抽样方式、抽样程序的介绍却只字不提。就如上例,发放的720份问卷到底是采取的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如果是概率抽样,那具体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还是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这些都没有交代,怎么让人相信你所调查的样本就能代表你所要研究的总体呢?
  
    很显然,这些调查很难让人相信是遵循严格的抽样程序和科学抽样方式来操作的,样本的代表性就无从说起了。既然样本不具备一定的代表性,那么,该调查所得的数据就不能代表总体的情况,研究结论也无法推论到总体,这样的研究就只能算作是一种探索性研究了,而非推论总体所需的描述性或解释性研究[4]
  
    2. 问卷设计不合理
  
    在调查研究中,问卷调查是资料收集的一个主要方式。而问卷调查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所谓效度问题(风笑天,1994)。问卷调查的效度问题又直接与问卷设计成功与否相关联。通过细阅这19篇论文,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调查都存在着问卷设计上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首先是,问卷题目设计过多,有的多达上100个题目,最多的达到168个题目(杨晓慧,2006;刘荣杰、王晓波,2002)。如此多的问卷题目,在设计上是显然不合理的。笔者在这方面有切身感受。记得05年,笔者在上海做宗教方面的问卷调查时,每份问卷(双面印刷)有3页,问卷题目有60多个,信徒在开始填答问卷的积极性较高,但后来发现题目太多,填到最后一页时已经失去耐心,很多人或是胡乱填答或是干脆不填。这样导致一部分问卷的效度过低,只能算作无效问卷。这次教训让我记忆犹新。目前我国社会中所做的社会调查,由于资金的有限,其实很多调查都是有被访者免费配合,就算有微薄的物质刺激,过多的问题,也会加重被调查者的负担,从而影响被调查者的心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问卷调查的效度。
  
    其次是问卷题目的不合理。一项调查显示(刘荣杰、王晓波,2002),有22.3%的学生认为信教可以入党,3.24%的学生认为入党可以同时信教。接着作者便认为这反映了一部分大学生不明白信仰共产主义和信仰宗教是两种对立的信仰形态,也不清楚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宗教信仰的特殊限定。貌视合理,其实不然。因为,该题目的原本目的是研究者想了解大学生是否了解共产党对党员信教方面的规章制度,但因此题目在设计上存在的漏洞,使得一些答题者往往是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回答,而没有进行问题设计者所预期的事实判断。举个例子,笔者在调查时,曾遇到过几个信仰基督教的中共党员,他们曾明确向我表示: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规定他们是知道的,但他们还是认为信仰耶稣与党员身份不相矛盾,可以并存。因此,这些认为“信教可以入党”和“入党可以同时信教”的25.54%大学生,同样也很可能并非是不清楚共产党对党员信教方面的规章制度,而只是给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到底是要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事物的价值倾向(应然),还是他们对某事物的实存状况(实然),这在问卷设计上就会有十分微妙的差异,值得谨慎对待。再举一个例子,一项调查(吴小林、刘立夫,2007)有一个题目是“法轮功是一种信仰吗?”,结果显示“77%的大学生予以否定回答,但还有12%的大学生回答‘是’,有11%的大学生回答‘不知道’”。作者据此认为“‘法轮功是一种邪教’的教育不够深入和普及,致使仍有部分大学生不明事理。”这个问题的设计表明了研究者本身没有能区分“宗教”与“信仰”,导致结果呈现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在我国社会中,法轮功是一种邪教,并不属于宗教,但却不能排除在信仰之外,邪教当然也出于信仰,只不过是病态的、极端的信仰而已。试想作为一位被调查者,遇上这样糊涂的问题,如回答“是”,或许感觉与法轮功决裂不够彻底,如回答“不是”,隐约觉得法轮功的确有信仰的成分,在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中,该题的效度就感可想而知了。
 
    第三,问卷答案不合理。例如,有个调查(刘晓玲,2007),其中一个问题了解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候选答案为A“为了学习宗教知识”、B“表达信仰”、C“服从权威”、D“求神的回报”、E“获得回报”。暂且不论此题到底是属于单选还是多选(因论文中并无交代),但从这些备选答案可以明显看出设计上的不合理之处。首先,此题五个备选答案太过局限,再加之极为模糊,难以切中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真正目的。因为,根据我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方面的调查,一部分非信教大学生偶尔参加宗教活动,只是出于好奇心或游乐心驱动,并无真正宗教信仰。例如有的大学生到了佛教名山,进入寺庙烧香一柱、对着佛像俯身叩首,只是想尝试一下顶膜礼拜的感觉。还有比较普遍的现象,便是在圣诞节平安夜,一些大学生涌入当地基督教堂,参加教会组织的宗教活动,大多不过是当作游乐一番罢了。而对于那部分信教大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有些是已经皈依多年的“老”信徒,那么他们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当然是“表达信仰”,但是还有些是接触宗教信仰不久、仍未获得正式教徒身份(典型的,如佛教为皈依证、基督徒为领洗),他们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就比较多样化,在此不议。因此,鉴于参加宗教活动的大学生的不同类别(信教与非信教,初信与信徒)、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不同类型(佛教、道教、基督教等),试图用这样几个答案来涵盖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各种目的,实在难以获致真实的了解。
 
    最后是,问卷题目之间的逻辑不严谨。一些调查在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和动机方面,在问题设计上没有严格区分,相互混淆、重叠。应该说,信仰宗教的原因应是一种外在因素,譬如父母的影响、朋友的劝说、传教的影响等;而信仰宗教的动机则应是一种内在因素,譬如寻求心灵寄托、精神安慰、交朋结友、追求来世等。例如,一项调查中(王康,2007),在询问信教动机的答案中出现了“受家庭熏陶”,而在信教原因的分析中,又把“家庭因素”纳入在内,两者之间基本重复,给人以相当混淆的感觉。
 
    3. 资料分析多主观臆断
  
    一些研究经过资料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了一些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在进行分析时,就把这种相关关系未加思索地视为了因果关系,并在解释这种因果关系时,却没有更多的调查资料予以支撑,以致这样的解释明显地缺乏说服力。例如,有一项调查发现(李志英,2006),在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党员中,理科类学生的比例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这应该是该调查所发现的一项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至于造成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从问卷统计数据并无从得知,需要进一步采取个案访谈的方式方可明了事实。但,作者在并未进一步深入挖掘的情况下,作出了如下解释:我国的普通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生在他们年龄尚小、仍需要接受全面教育的时候,就因为高考的需要被人为地划分为理科班,失去了进一步接受更多的人文教育的机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贫乏,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缺乏对涌动在大学校园里和社会上大各种思潮和说教的分辨能力,缺乏应对困难局面的必要的文化积淀和心理准备。很显然,这种解释由于缺乏事实依据,只能是作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推测而已,不可能是对该现象背后机理的有效揭示。实际上,由于该调查未能区分宗教种类,我们无法得知,到底是持何种信仰的大学生信徒中会最显著地出现“理科类学生的比例远远高于文科类学生”这种情形。至少,依笔者对大学生基督徒群体的几次观察,反倒是文科类的学生要远多于理科生。
  
    再例如,一个调查发现“不信教大学生的比例占82.8%,应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个信教的比例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此就认为“从这一点可以证明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科学教育的确提高了他们的辨别能力,使大多数大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邓国峰、龙妮娜,2002)言下之意,很明确,就是有宗教信仰就等于辨别能力低下,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反过来无宗教信仰就是具备较高辨别能力,就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宗教信仰”与“辨别能力”和“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恰当地连接成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与事实严重不符。在当今中国社会,那些作奸犯科、贪污腐化、违法犯罪者,应该说绝大多数均无宗教信仰,但他们难道就“具备较高辨别能力,就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显然是荒谬的。据此,把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不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只缘于把宗教作了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理解,把宗教信仰视为“辨别能力低下”,更是出于对宗教信仰的偏见和误解。
  
    还一种最严重的情况是,有些研究在论文前面交代了在调查的基本情况之后,进入资料分析时,则完全脱离了调查资料,基本上属于作者的不着边际、大而无当的主观臆断。例如,一项研究(郑晓丽,2006)在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选择最多的为何是基督教时,他认为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欣赏、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并很容易在这种欣赏、羡慕中追寻西方文化,触及基督教。而基督教本身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比其他宗教更有吸引力”,接着便列举了基督教之所以更吸引大学生的四点理由。从这一大段分析中,居然丝毫未见作者的调查资料。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里的分析,只能是完全脱离了调查资料的主观臆断。纵使这样的立论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调查资料的佐证,也还是难以令人服膺的。
 
    4. 对策建议流于空泛
 
     前面已经提及,目前有关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的调查研究基本都属于应用型研究。在这19篇论文中,有13篇单独列出一节来提出对策建议。我们把这些对策建议根据内容稍作整理,再加以调整,这些对策建议共有8条(见图二)。
     
                    表二  对策建议的内容分布情况

       对策建议
频数(条数)
百分比(%)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认清宗教的本质
10
16.9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0
16.9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8
13.5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7
11.9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6
10.2
采取措施,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
5
8.5
正确或区别对待大学生信教问题
3
5.1
成立高校宗教研究机构,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3
5.1
其他
7
11.9
合计
59
100
 
 
 
 
 
 
 
 
 
 
 
 
 
 
 
 
    可以看出,针对当前一小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以及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宗教本身及宗教政策方面的错误认识,这些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从对在校大学生的一般教育的方面来说都是合理的、积极的,但落实到大学生信仰宗教层面就不免有些流于空泛,不切实际,难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例如,对策建议中提的最多的两条建议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认清宗教的本质”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实在是困惑不已,难道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能降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几率吗?难道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让大学生“认清宗教的本质”,就能使得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然后“回心转意”吗?这两条对策建议离研究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远,有点不着边际。其实,由于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自古以来就具有实用风格和功利特征(侯杰、范丽珠,2001:9,85),在中国社会中,以各种神仙鬼怪为特点的民间宗教信奉者为数不少,但绝大部分民众对于像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这样的“救赎宗教”兴趣不大,甚至多有抵触情绪,更何况对于长期浸淫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传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一般是不会信仰任何宗教的。只有那些因袭家庭宗教传统、经历特殊人生境遇,或遭受重大挫折的少数大学生,才有可能会选择宗教信仰。对于这部分大学生,仅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或思想政治教育恐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然,有几条建议,如“采取措施,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正确或区别对待大学生信教问题”、“成立高校宗教研究机构,普及宗教文化知识”还是比较到位,有助于正确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提高大学生对宗教与迷信、邪教的辨别能力及有效防止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
 
    三、调查研究之反思
 
    1. 研究者自身研究素养亟待加强
 
    前面已经提到,当前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均缺乏理论前提,但其实上均隐含着一个最大的理论前提,即大学生信仰宗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因此这些研究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目的是为如何限制、减少或转化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目前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者毕竟只是极少数,用不着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再说,大学生信仰宗教也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必然反映,是当代青年多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需要学者的理性与宽容,并尽量去除意识形态方面的色彩,回归到纯正的学术研究上来。而不是人云亦云,在刻意追求“政治正确”时,却丧失了作为一位学者应有的独立和尊严。
作宗教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研究者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对各种宗教知识有所熟悉,并且还得要与宗教信徒多次交谈,多参与式观察各项宗教活动,只有对所要调查的宗教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在问卷设计上减少失误,也能在对策建议上避免空泛。
 
    2. 研究方式上加强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
 
    如前所述,当前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研究大多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属于量化研究,而质化研究不多见。很明显,实证主义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之深要甚于人文主义方法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量化研究虽然作为一种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可能更具科学性,但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也是有目共睹的(李强,2000)。
 
    鉴于当前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且该类研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资金支持上均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建议不妨多进行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式对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比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大学生宗教徒做深入访谈,并长期跟随其参与宗教活动。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大学校园内的大学生基督教团契,深入到里面,考察他们的聚会方式、仪式特征、组织结构、传播途径等等方面内容。通过这种质化研究,我们才可能对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的原因、动机、皈依过程、信仰功能以及宗教团体的运作机制等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保障了后续社会调查研究在设计问卷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我们有时还可从个案研究当中提炼出一些有意思的理论假设,可以为以后的社会调查研究所证实或证伪。总之,我们只有很好地把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有机结合,才能达致对社会现象的真实且深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见文末所列参考文献。
[2] 这里的7篇论文的特点是利用他人的调查资料来做一些理论概括和分析。故在此姑且称之为文献分析法。
其实严格来讲,这些论文还不能算是文献分析方法的论文。因为文献分析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统计资料分析、(2)内容分析、(3)历史-比较分析(详见袁方,1997,144)。
[3] 此22篇论文中,有6篇论文两两之间内容存在雷同,疑为重复发表。这里仅以重复论文中最近发表者为计算依据,故为19篇。重复论文如下:陈安金:《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 年第3 期与陈安金:《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科学与无神论》2004年1期;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的调查与思考》,《理论前沿》2004年第8期与李志英:《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调查》,《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第3、4期;黄雄英、邵一江、王迅:《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与邵一江、王迅:《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以安徽合肥高校大学生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4]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可以把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三种类型。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作准备(袁方,1997:121)。
 
参考文献:.
 
1. 高师宁,2000,《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回顾》,《1997-1998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北京:宗教文化
   出版社出版。
2. 陈彬,2006,《宗教研究的新维度——当代中国宗教的实证研究十年略评》,载《当代宗教研究》第1
    期。
3. 李素菊、刘绮菲,2000,《青年与“宗教热”》,中国青年出版社。
4. 马德峰,2003,《反思社会调查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
5. 李强,2000,《“心理二重区域”与中国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第2期。
6. 风笑天,1994,《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第3期。
7. 风笑天,2001,《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侯杰、范丽珠,2001,《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
9. 左鹏,2004,《象牙塔中的基督徒——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青年研究》第5期。
10. 刘荣杰、王晓波,2002,《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现状与对策》,《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
      期。
11. 戴嘉宝,2004,《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12. 赵斌,2001,《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
13. 陈金安,2000,《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第3期。
14. 赵宗宝、李小梅、王兆云,2007,《大学生宗教信观现状分析及良性变化对策——基于河北省五所高
      校的抽样调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
15. 沈汝发,2001,《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信仰嬗变———南京市青少年宗教信仰状况是调查与
      分析》,《当代青年研究》第3期。
16. 李志英,2004,《关于当前大学生的调查与思考》,《理论前沿》第8期。
17. 李志英,2006,《大学生党员信教问题调查》,《科学与无神论》第3、4期。
18. 赵斌,2001,《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9. 吴小林、刘立夫,2007,《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教育对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第9期。
20. 黄雄英、邵一江、王迅,2007,《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第1期。
21. 邵一江、王迅,2006,《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以安徽合肥高校大学生为例》,《中国青年研
      究》年11期。
22. 何树全,2005,《大学生信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23. 邓文科、邢海燕、马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
      调查》,《民族研究》第2期。
24. 郑晓丽,2006,《丽水市大学生信教的基本情况——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科学
      与无神论》第2期。
25. 王康,2007,《在杭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思想教育研究》第7期。
26. 刘晓玲,2007,《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求索》第12期。
27. 倪培强,2004,《当前新疆大学生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
28. 张建国,2006,《大学生宗教皈依历程的心理分析 》,《法制与社会》第11期。
29. 饶夏溦,黄玉钗,2007,《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探析》,《法制与社会》第06期。
31. 邓国峰、龙妮娜,2002,《广西大学生宗教观调查分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32. 张献岭,2005,《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西藏啊大学生宗教信仰状
      况的调查与思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4期。
33. 朱贵芳,2006,《贫困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析》,《教育评论》第5期。
34. 傅志刚,2007,《浙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与对策探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
35. 杨晓慧,2006,《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6第12期。
 

                           (本文为本网首发,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美国的多元宗教概述及成因分析 \贺相铸
摘要:美国是个多元宗教并存发展的社会,整个宗教种类繁多、宗派林立。但就其源流,多…
 
“完全的天主教”在拉美社会中的影响 ——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智利为中心 \张琨
摘要:自欧洲殖民者进入拉丁美洲以来,天主教就持续影响着拉美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
 
民法典背景下宗教活动场所监督管理研究 \蒋子翘
摘要:<正>《民法典》第92条第2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自愿申…
 
宗教政治化: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 \许娟
摘要:自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宪法中契约观念的始源与演变 \揭梅
摘要: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源于早期日耳曼的部落社会契约。中世纪以后,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乡村基督教的实践形态:嵌入与疏离【1】——以关中地区南村基督教会历史变迁为例
       下一篇文章:当代农村基督教信仰调查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