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尧宾
佛教寺院历来有公建、募建、私建三种。目前的台湾,由政府筹资公建之寺庙已不多见。私人兴建,不以出捐为目的,仍为私家所有的道场,有之。由信众出钱出力,终为佛寺所有的募建寺庙,则为多数。正因为政府并不在宗教事业投入太多财力,而使各道场不得不自谋生路,随着台湾社会整个经济的现代化的提升,寺院经济与世俗经济逐渐契合。
台湾寺院经济有哪些新的来源与内容呢?
星云法师在一次佛寺行管讲习会上,大致罗列了十六个方面的寺院经济项目:庙产收租、经忏佛事、灵骨塔、法会油香、信徒供养、素斋筵席、募化道粮、农产工产、标会贷款、观光朝圣、社会事业、会员会费、服务的专业、文教化导、实业经营、弘法事业等。不妨以此为分类基准作进一步的阐析。
上述诸经济形式中,有的在古代寺院是主要收入,于当代台湾的寺庙,可能至多是辅助性来源,像庙产收租;有的经济项目,向信众灌输的“供养”——“种福田”,在古代是重要的寺产来源,今天仍是;有的虽名称依旧,内容添新,如标会贷款;还有某些形式,以社会福利的名义设立,像养老院、孤儿院、医院、幼稚园、学校等等,借鉴了其他宗教如基督教的经营方式,据说却是诸大经济项目中最可观的。
稍详细地说说其中的几项:
1. 经忏佛事与灵骨塔
唐宋有一种功德坟寺,与灵骨塔的形式有些类似。只是功德坟寺,往往为豪门贵族的私家寺院,寺僧即是守墓僧;而灵骨塔,是寻常寺院皆设立的,只要信众有要求,一般来者不拒,近似公墓。但在日本,寺檀制影响下的近现代佛教,又有区别。那里,檀家与寺院结成相对固定的关系。一个家族若有丧事,需“安灵”、“超度”、“举荐”,皆由这寺院负责安排。当代台湾众寺院所设的灵骨塔,与古代的,并无二致。
经忏佛事,是佛教世俗化、民间化的表现之一。有明以降,更专设度亡送灵的经忏僧,以应民间需求。它是历代寺院重要的经济来源。即使在现代佛教或当代台湾的寺院,亦不例外。据说日本国寺院的二成靠举办丧葬仪式及法事活动的收入维持。又据1988年版的《日本佛教年鉴》,1987年东京情报中心记录的1万件电话咨询,43.7%商榷墓地、供养之事,15.5%是关于葬仪法会。这种数字在台湾似乎尚无专门的统计,然一般人家若有人过世,往往会就近请来寺庙里的法师,做一做法事,这也是台湾民间习见的风俗。且这种丧葬仪式,不在这家,就是那家,年头岁尾,接连不断。因而,其收入对于台湾一般的寺院也是不菲的。
2. 会员会费
会员会费,是一种新的寺院经济形式。现代佛教愈益倾向休闲与快乐,俨然就是信仰俱乐部。打个比方,台湾著名的功德会、佛光协会之会员即如俱乐部的成员,交纳的会费即如俱乐部的活动经费。在日本,某些佛教宗派像创价学会、莲友会等,上世纪50–60年代,即以此会员会费法而势力大张。台湾开此风气之先的,则是证严的慈济功德会。慈济功德会,1966年成立,初期发展较缓,1979年前后借呼吁台湾社会合力盖一个花莲医院为契机,影响力迅速扩大。至今,岛内及海外皆有其众多的分会与联络处,会员据称达400余万。此外,国际佛光协会(1990年成立)据称有会员100余万。护法会(亦名法鼓山文教基金会,1990年创立)估计40–50万。
这种会员制的佛教经营方式,高明之处在于:信众个体联为僧伽集体,松散型结为紧密型;“柔性”的募捐变为“刚性”的交纳,浮动活期成了定时定额;传统佛教原有的静穆与神圣,平添了轻松和现代的气息,既适合互动,又有利于管理。一举数得。
3. 商贸事业
隋唐之时,佛教寺院经营当铺、油坊、药材店、花店等,很常见。与一些大寺院有着政府或富豪贵族丰厚的供养相对照,中小寺院则生计一般,因而僧侣甚至住持兼职或经营他业的现象亦不足为奇。这种寺院经济形式,在当代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不是仅仅零碎单一地经营某项事务,而是注重系统规划、规模经营、多样制胜,并且往往是围绕旅游事业这一主体而展开的。这里的要点是首先尽量将寺庙做成观光的圣地,然后辅以配套的组织与设施。譬如游客要吃饭,可供以丛林特有的素斋筵席;游客要歇息,可有道场设立的厢房或招待所、宾馆;游客要出游,可由寺院提供专门的旅行社与导游。其他如设停车场、乐队、卡拉ok、纪念品销售、土特产专柜等等。佛光山的大树乡本部在封山之前,每年都要接待众多的游客。总括起来,这一笔收入颇为可观。事实上,大陆的众多古刹近些年大凡除了由大陆政府拨款供养外,旅游收入亦是其经济来源的最重要项目之一。
4. 文化与慈善
一个寺院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与号召力,须借助自我宣传。宣传有两种:直接的与间接的。直接的宣传,譬如文化业。由依凭媒介的不同,可分三类。
第一类:实景渲染系统的。如托钵、园游会、义卖、文物展览等,实景实物声情并茂地立体渲染,相当醒目。且精力与财力投入相对较少,对于某一寺庙初创时期不啻是一种“小道场,办大事”简省可为的方式。煮云与星云法师初至台南弘法的若干年,即常用此法,实践证明效果相当好。即便当代佛教有了更为先进的声讯手段,此手法仍可资为补充。
第二类:新闻媒介系统的。像创办电台、网络、电视等,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初期的资金投入很大。问题是,这种方式的无形回报也很巨大。尽管因信仰的限制,佛教的电台、电视台不可能如世俗媒体般拥有那么丰沛的广告收入,然试想:气氛那么庄严、场面那么宏大的讲经活动在电视或电台上一播,是一种什么效果?!无论惟觉、证严还是星云、圣严,皆是深谙此道的。据说证严尼师之所以有这般知名度,不脱离两大因素:一、她本人是演讲的高手;二、新闻的“造星运动”。因而当时机成熟,各道场纷纷不遗余力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息传媒。另外,网络的设立,亦可供信众与寺院之信息互动:信众有苦恼,可直接上寺院网站的相关板块,有专门的比丘负责接引,有如心理医生或基督教里的牧师。
第三类:图书文字系统的。图书的出版与流通,像办出版社、书店等,是寺院制造声势、弘传佛法的基本手段,并不在盈利多少。如法鼓山麾下之“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出版图书至少数十种,肯定不会都畅销,有的可能还要倒贴钱。
5.间接的宣传,譬如慈善事业
这是一种十分含蓄又颇得人心的方式。急难救助是永远受欢迎的,尤其是针对弱势的族群,不单易获公众的敬意与喝彩,亦可引得十方的慷慨解囊。《阿含》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又有《大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因而,慈悲是佛家的总旨,善事则是五戒十善的践行。对于慈善事业,唐宋佛教即已颇为重视。譬如:赈饥医病、设立义冢、敬老慈幼、造桥、筑堰、修路、植树、开荒等等。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救世治世的观念深入人心,各道场皆以“慈悲济世”为念。这其中,证严法师是最著名的。她借向台湾社会呼吁在花莲的东部原住民地区盖一座无需缴纳保证金的医院为契机,迅速成为媒体的新闻人物,并创就了大家公认的慈善事业托拉斯,如养老院、幼稚园、孤儿院、学校、医院等等,垄断了社会上大部分的慈善资源,几乎使得慈善事业一元化。前几年大陆遭遇百年一遇的水灾,慈济功德会亦毅然伸出了援手。但据业内人透露,慈善事业其实最为赚钱。此说虽尚待考证,不妨聊作分析:1.慈善业得名,这恐是最大的无形的好处。2.因为名声好,信众就相信你,也就乐意捐助你弘法。3.对于支持经藏参研佛法修为,信众往往没有那样的觉悟,他们更愿意把钱投在见功德的事情上。一个大寺院的诸部门中这种慈善性机构收到的捐赠最可观。
以上文字,可见当代台湾寺院经济涉猎专业之广——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凡信众生活中会遇到的,皆在寺院里有着设置。世俗化,或谓市场化的程度,已然相当充分。这里,信仰似乎成为一种商品,堂而皇之:佛教应市场之需求变化决策信仰的生产与营销。寺庙、信众之间,达成如下默契:出家众,负责信仰产品的“生产”,在家众,负责信仰产品的“消费”;寺院建新的道场——信仰再制造——信众二次消费,一个信仰经济的循环链条得以形成。然而,台湾社会经济的现代性征在寺院经济活动中皆有折射,是否意味着:寺院经济与世俗经济无所区别了呢?或者说,当代台湾的寺院经济活动已然脱胎换骨,而完全不同于传统之寺院经济?
其实不然,不妨做两点说明:
第一,定性的问题:当代台湾寺院经济尽管受台湾整个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而呈现出现代化的整体的经济形式特征,仍未改变其寺院经济的本质。简单提两条论证的理由。
(一)当代台湾的佛教经营沿用了古代丛林的民主议事制与层级制。以佛光山为例。其所辖之各道场发言权相等,寺院中的僧众会议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上有方丈或住持,下有各种层级的职事。僧侣间仍有尊卑之分,广大下层僧众虽不能直接行使财产所有权,却也并不由僧侣高层独裁。
(二)当代台湾的寺院经济秉持了“寺院共产制”的传统。寺院普遍依循一种财产共有的关系,即佛教经律规定的所谓寺产“体通十方”为佛所有,实际为佛背后之僧伽集体所有,仍然适用台湾寺院。譬如圣严法师明确要求法鼓山僧众日常须持六种和敬,其中之一,就有“利和同均”。只是,古代寺院经济是一种近似“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当代台湾的近似“资本主义”;寺院经济由属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个变态或集体僧侣地主占有制,兑变为僧侣集体资本占有制或现代资本所有制的一种变态。
第二,定量的问题:当代台湾的寺院经济虽已基本具备现代化的整体的经济形式特征,仍然处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中。这是一种接力式的过渡,面向现代,但立足传统。
可作几层意思的理解。(一)现代的“新”的寺院经济形式,往往是传统的“旧”的寺院经济形式的一种发展。譬如预期功德金、分期付款的方式。信众捐钱予寺庙作功德,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预约一兑现的期限,谓“预期功德金”;倘若功德金不是一次性付清,分作了几回,则谓“分期付款”。无论其听之如何的现代或新鲜,究其本质,仍乃信徒的一种供养。(二)传统形态的寺院经济项目在当代台湾寺院经济中仍占相当比重。(1)某一寺院的经济活动中,传统之经济项目仍为多数。以寺院经济之现代性征较为典型的佛光山为例。其日常开展的寺院经济活动中,信徒供养、社会事业、法会油香、经忏佛事、灵骨塔等等传统形式,仍占多数;即便是寺院经济的收入总量,传统项目所占之份额也相当可观。(2)台湾众寺院大凡仍依赖传统的经济形式,小道场,尤明显。台湾之小寺庙的总数大于大道场。但大道场或可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中,凭借“搭便车”展开多样的经济形式获利甚丰,如中产阶级之旅游观光热、现代社会流行的俱乐部会员制等等;小道场,则可能除了附近住民一点微薄的捐施之外,能开展之项目颇为有限。即便当代台湾著名的大道场,也是有的现代些,有的仍较传统。像惟觉的中台山,以坐禅活动为主打,收入除了靠一些大的功德主供养,寺院经济形式的展开相对不甚充分。此与佛光山极为活跃的寺院经济对照尤鲜明。
(本文转载自:《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