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立法
 
宗教与和谐社会中有关法治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05/11/7日    【字体:
作者:马天山
关键词:  宗教 法治  
 


                                                                马天山


      建设和谐社会,无法也不能回避宗教问题。在法治的视野内,宗教问题是指与宗教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因宗教本身的规定性而形成的权利、义务以及与宗教相关联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宗教问题就是社会利益以宗教面貌在社会中的真实反映,因此,没有宗教问题的和谐解决,建设和谐社会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而宗教问题的和谐解决,就目前社会发展阶段而言,唯一可用的有效手段只能是法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鉴于宗教问题的重大和复杂性,如何运用法治手段对宗教进行现代化管理,值得认真探讨。

      一、关于宗教和法治的一般性比较

      首先,比较的基础在于宗教和法治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同样可以被利用为统治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工具,同样可以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如下比较以及由此产生的结论,应当被高度关注:

       1.宗教是一种比法律更漫长的社会现象

       之所以说宗教是一种比法律更为漫长的社会现象,原因在于宗教先于法律而产生,后于法律而消亡。
法律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这已是不刊之论,但宗教却要漫长得多。如果从原始宗教算起,再到人类文明高度发展而使宗教退出历史舞台,宗教涵盖了包括阶级社会在内的所有社会发展阶级,虽然目前尚无法清楚地知道宗教何时消亡,但几乎可以肯定地是,宗教会成为与人类共生的最长的社会现象之一。

      在宗教与法律共存的社会阶段,正确认识宗教是法治社会面临的重大而又复杂的课题。就目前而言,正确认识宗教是指从宗教产生的根源推导出宗教问题存在的必然性、普遍性和漫长性。

      任何宗教都应当有产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人们较为注重宗教产生的客观原因,即认为宗教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有限认识而产生的。在此,宗教成为人类认识水平或者说是科学技术水平对于自然现象以及人类自身无法做出全面、合理解释时的具有解释意义、归属功能、结论性质的思维替代品,是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本身认识能力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物。

      宗教产生的另一种重要原因,在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任何人都有多种需求,其中精神需求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没有精神需求的人是不存在的。这可以从如下方面来理解:从哲学的角度讲,物质和精神是一对范畴,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在其面对物质世界时,一定会在精神领域做出某种反映。撇开其它因素,单就人而言,这种反映是无法回避的生命现象当然。当然,动物对于物质世界也有反映,但人与动物的不同点在于,人的这种反映往往会产生某种见之于客观的自觉行为。

      这又可以引出第二个理由,即人类来之于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是多层次的。从形式而言,人的精神活动的多层次性表现为两种,一种为低级形式的反映,即人的下意识反映,比如饥饿感。另一种是高级形式的反映,即人的能动性反映,比如觅取食物之后的加工。从内容而言,人的精神活动的多层次也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物质性载体的反映,比如制造工具。另一种是没有物质载体,直接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反映,比如创造学说等。

      高级的和表现为意识形态的精神反映,填补和满足是的人类精神需求,从而这也成为宗教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观动力。

      宗教正是这样产生的。没有物质世界便没有精神世界,没有人类自身需求的推动,也就没有宗教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上生存在的人类却会有那样多的宗教、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宗教也在大行其道、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人不论身份、地位、等级、虔诚信教。

      如果说宗教一方面体现的是人类对于自然多多少少有些无奈的心情,那么另一方面人类却又通过主宰自己精神世界的方式,表达了一种遵从自然的心理。可以说宗教是人类在敬畏之中渴望生存、平安和发展的心理感悟,是人类在内心世界描绘的理想王国,并为通向这个王国设计的道路。

      显然,宗教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一时一地的。可能宗教会最终消亡,可能宗教消亡的过程是逐渐淡出乃至最后退出现实舞台,可能宗教消亡的基础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致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会在现实世界中直接得到满足,从而根本不需要寄托于虚幻的世界并寻找无法证明的答案,但在可预见到的漫长未来,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科学技术所能提供的手段,远远不能解答人们存在的所有疑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疑虑和需求恰恰又是宗教存在的心理基础之一。

      由于宗教比法律漫长得多,因此,法律并不是消除宗教的最后手段。再从起源看,二者产生也不同,因此它们作用于社会以及相互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也不同。总体上,在二者共存的期限内,法律的指向性明确,作用力强,而宗教则是现实世界的翻版,作用范围非常宽泛。

       2. 宗教和法律一样都是社会问题的现实反映
     
       宗教虽然创造的是人们无法看到的精神家园,但宗教并非真的就虚幻。宗教现象是社会现象,宗教问题所折射的也仍然是社会问题,宗教既出世更入世,不能把宗教和世俗社会人为隔绝。在处理宗教问题时尤其应当如此。

      之所以这样说,这是因为宗教主体与社会主体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宗教与社会的联系应当说是天生的,因为社会主体在成为宗教主体时,仍然无法摆脱其社会身份。换言之,社会的主体可能不是宗教的主体,但宗教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主体,即宗教主体完全重合于社会主体。由于宗教主体与社会主体的同一性,构成了宗教与社会之间不可能拆开的联系。

      其二,宗教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通常人们习惯于把社会看成是一种生产单位。诚然,从经济学或者是社会学的角度,社会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而结成的一种活动共同体,这种特定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也为了生活。但更切合实际的看法还应当包括这一内容,即在当今绝大多数国家存在宗教、绝大多数民族信仰宗教的情况下,社会既是一个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某种程度上,它还是一个宗教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与宗教的界限是很难厘清的。从这个意义上,以社会为立足点看待宗教,宗教活动无疑是社会活动的当然组成部分。既便就是纯粹的宗教仪式,如宗教人士证婚,也具有相当深刻的社会内容。

      其三,宗教利益和社会利益密切相联。宗教利益就是宗教的有用性。宗教利益可以分为宗教集团利益、利用者的利益和信教者的利益,还可以分为物质性利益与非物质性利益、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等。但是无论哪种利益,都可以将其视为宗教本身的利益和与宗教相关联的利益两种。宗教本身的利益是由教义来诠注的,不同的教义会有不同的利益解释。与宗教相关联的利益则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表现出来。
没有可用性的宗教也就没有可以生存的土壤。

      从宗教视野看,社会利益无一不可以用宗教利益来替代和实现,即在宗教领域中,社会利益均可以披上宗教的外衣而演变成为宗教利益。从社会视野看,由于宗教主体完全融合于社会主体,因此,宗教利益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社会利益的组成部分,即宗教利益无法脱离社会利益而独立存在。这种情形在宗教被作为国家管理和统治的手段时尤其明显。此时,宗教利益与社会利益尚可在形式上略作区分,但本质上却合二为一了。

      与宗教在形式上宣扬自己超然于现实世界不同,法律则从它的产生、制定、运用以及完善与发展等方面,分开宣称自己来源并直接服务于社会,从而使法律因为与社会的零距离而变得真实和可以信赖。

      3. 宗教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相当的差异性

      在获得途径上,宗教知识通常以家庭教育、寺院教育甚至国家教育为主口传心授。由于宗教教育基本上贯穿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宗教教育无处不在。

      在获得时间上,宗教教育基本上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这种持续不断的、贯穿于一生的教育,大大强化了教育的效果,使宗教意识更易于深入人心,从而培养极度的虔诚心理。

      在内心确认上,由于特殊的宗教教育方式和宗教内容的神秘性,使受教育者更易于“主动”接受宗教知识,养成宗教意识。

      社会氛围在获取宗教知识、培养宗教意识方面,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宗教影响浓郁的地区,比如以某种宗教为国家、全民信教等环境下,宗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融入宗教和融入社会是同一的。

      法律意识虽然也主要是通过教育途径培养的,但在获得的时间、内心确认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上,仍然无法和宗教意识的形成相比。法律意识以作用于世俗社会,影响其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方式影响行为者,但宗教意识影响到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宗教意识的显著特点就是深入人心、难于轻易改变。对于虔诚的信仰者而信,宗教意识是和生命、荣誉同在的。

      宗教意识和法律意识所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法律意识的培养和以法律为手段管理宗教的任务,面临着具有不同心理结构的行为主体。

      4. 宗教法和世俗法或者说是现代法截然不同

      从管理社会从而使得社会秩序向着特定方向发展的角度而言,宗教法和世俗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同点,也即它们对于人们均具有某种约束性。但是,宗教法和现代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一般说来,宗教法的结构体系是混杂的,宗教法的执行充满着主观和神秘主义色彩。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宗教法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表现为国家法、部落法、习惯法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教法的基础只能而且必须是教义。

      与此相反,世俗法或者说是现代法,一方面其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具有严密的制定、修改程序,同时国家又具有完善的执行和监督体系。尽管宗教法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世俗生活的许多方面,并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但就法律本身而言,现代法的科学性是宗教法无法相比的。

      与宗教法远离尘世不同,现代法还十分注重贴近实际生活,以便使立法更能反映现实生活和民意的需要,使执法更能体现立法者的意图,进而实现法的真实价值。

      宗教法以守护教义为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的外在形态,但更多的还是散见于教义之中,与宗教教义揉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规范意义的宗教法规。在宗教社会之中,宗教以及由此衍生的法规是基本的和主要的社会规范体系。目前,罗马天主教会法、伊斯兰教法、印度教法以及犹太教法仍在起作用。

      宗教社会虽然存在社会规范体系,但宗教社会和法治社会仍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宗教法管理宗教和其它社会事务,是宗教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宗教社会的范围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某个地区,还可以是某个民族,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但宗教不会存在物理性质的疆界。以法治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手段,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典型特征。一般而言,在理论上法治社会的范围和国家主权范围是一致的。与宗教社会无明显边缘相比,法治社会的疆域既是法定的,又是明确的。

      5. 宗教和法治的发展过程不同
 
      在宗教经过创立阶段之后,其基本教义就会固定下来,无论社会形态有什么样的变化,作为宗教实质性的内容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这于宗教而言,是绝对的。

      但宗教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社会的变化作一些调整甚至改革,只不过是这种调整、改革只限于对经典的理解和注释,或者只是宗教仪规的某些变动,目的在于增强宗教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以便有更多的信仰者加入,不断扩大自身的力量。

      宗教产生、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类自身对现实世界、对未来的不可知性和期望主宰自己命运的矛盾运动中,而法治则是人类主动建设和改善现实生活的努力,是可以表示为人类进步的一种文明。

      宗教核心教义的“绝对”稳定性和变化的相对性,表明了宗教超然于世的态度,这使得社会变化对宗教的影响异常缓慢。法治却不同,社会的每一个变化都有会使它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看成是法治主动追求的结果,也可以看成是社会变革促进的结果。

      对于法治而言,公认的结论是,法治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影响,它的产生、发展、变化乃至于最后的消亡,无一不受到它所处的时代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法治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阶级差异是促使法治诞生的母体。

      宗教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物质决定意识的定律不可改变。因此,最终意义上,宗教的发展变化还得取决于物质世界,只不过就眼前而言,现实世界的变化对于法治的影响是明显和易于感受的,对于宗教的影响则缓慢、持续和不易直接感受到罢了。

       二、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对宗教与法治问题的几点判断

       1. 法治是国家管理公共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而宗教则是国家管理公共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内容
宗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管理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但宗教不可能也无法取代法治。因为法治是全体人类共同经历漫长选择的结果,而宗教只是信仰者和利用者的“法律”,不具有普适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视宗教的存在和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法治体系下,宗教只能成为法治管理的特殊对象。宗教既不能超然于法治而独立存在,也不能取代法治而成为管理国家的手段。宗教主体亦是社会主体,宗教事务亦是社会事务或者社会问题,国家除了必须介入外,没有回避的理由。
从法治社会的应然要求看,国家只能以法治为手段介入宗教,而国家介入宗教,只能是为了管理,而不能是干扰、干涉。

      2. 宗教和法治对于社会而言各有作用,在当前情形下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总体上,宗教和法治的作用范围、作用机制、作用对象不同,因此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发生的实际作用也是不同的。

      就目前而言,宗教对于现实社会的作用十分强大,它通过作用于人的心灵,控制人的精神世界来实现。宗教的作用既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和谐社会所应培植的是宗教的积极作用。宗教的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劝人向善上,它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十分重大,效果也十分明显。法治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功能,但它的效果远不如宗教。相反,法律有时候还会使人们乐于诉讼,影响到人们的自律与谦让。

      法治的巨大作用在于管理公共和社会事务方面,它会使人们具有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和教学科研秩序,能极大地推动现实世界的发展,而不是象宗教一样忽视现实世界,将希望寄托于来世。

      3. 宗教和法治是相互影响的

      尽管宗教是法治管理的重要对象,但宗教并不只是被动的管理者,它们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影响。
宗教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远不及法治来得广泛和深刻,但不可否认的是宗教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单就宗教对法治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很多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是直接来源于宗教的,另一方面很多宗教活动又直接影响到了执法活动。这种影响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

      在宗教对法律内容、执法手段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法律对宗教的影响则更为全面、明确和重要。一方面法律从外部环境上对宗教施加影响,比如将某一宗教确定为国教、规定宽松的信仰环境等,另一方面法律还从宗教的内容上对其施加影响,比如只保护正常的宗教信仰,反对封建迷信以及邪教等。

      实际上,法律对宗教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宗教成为法律的管理对象而实现的。

      4. 宗教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相联,因此处理好宗教问题有利于处理好民族问题

      民族和宗教是不同的概念,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民族和宗教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难以清楚地将其区别开来。对于某些全民信教的群众而言,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几乎融为一体,区分更是不易。

      由于民族和宗教的紧密联系,在处理宗教问题的时候,要看到隐藏其后的民族问题,相反,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也要看到隐藏其后的宗教问题,不能象按翘翘板,起一头沉一头。

      5. 在法治的框架下,宗教应当以自治为主

      在法治社会中,没有任何法外特权。宗教亦不例外。

      作为法治社会,法治管理宗教事务的要义在于,应当尽可能地为宗教提供其进行合理活动的一切保障。这种保障的目地就是为了设定界线,给宗教划出一方活动平台,以保证其活动公开、透明,不受任何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非法干扰。在此,是否有利于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是否有利于公民个人权利的实现,应当被视为宗教活动的边线。

      在法治给出的平台上,各种宗教社团、寺庙道观和普通信教群众应当实现自治,自己管理自己,即依法自主进行宗教活动、依法自主管理宗教财产、依法自主处理教内事务。即是说宗教自治只能是法治前提下的自治。

      强调宗教自治,这是由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方面信不信宗教、信什么宗教,法律已经授权,公民个人完全可以实现意思自决。另一方面宗教信仰既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公民个人私事,且又与精神领域密切相关,那么国家公权力介入太深,反而不宜于处理宗教、信仰者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新近颁行的《宗教事务条例》中,国家过多设权于宗教事务的情形,值得认直研究。国家不可能不管理宗教事务,但是也不能将管理变成权力的过度张扬,应当有一个度的把握。

      宗教自治既是宗教组织对自己的管理,也是宗教组织对于信教者个人的管理,其法律基础是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宗教自治不能排斥必要的法治,更不能将自治扩大到宗教之外,干预社会政治、经济等其它事务。宽不能越界,松不能失范。

      6. 各种宗教应当在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在法律上给予各种宗教以平等地位,目的在于防止因宗教发展的不平衡性而造成的不必要纷争。
世界上很多国家存在多种宗教,各个宗教的力量和影响力有大有小,各个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但在中国这样一种宗教管理模式下,应当给每一种合法的宗教以法律上的平等性。因为宗教平等实质上体现的是宗教信仰者社会地位的平等。

      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充分利用手段治保障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宗教对于个人、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宗教之长弥补法治之短,以宗教之善弥补人性之失,进而促使人的自我完善,同时亦促使法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马天山,青海省检察官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刑法研究会理事,兼职教授,特邀法学研究员,青海省优秀法学家,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检察官。

 信箱:mtsh88@163.com

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 
         告,2002年11月8日。
(2)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11月30日公布,2005年3月1日施行。
(4)贾唏儒著:《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蒋碧昆主编:《宪法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日)小林正典著:《中国的市场经济与民族法制》,日本法律文化社,2002年版。
(7)吴忠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论文,《新华文摘》2005·4期。
(8)黄名述主编:《西部开发与法制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9)张济民主编:《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1—3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王作全主编:《昆仑法学论丛》(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王学辉著:《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2)徐晓光著:《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3)吴大华主编:《民族法学评论》,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14)朱玉坤等著:《关注民族“生态家园”的安全》,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白廷举主编:《西海法学论丛》卷一至卷四,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马天山著:《中国的法治和法治的中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李培林:《科学发展观中的“中国经验”基础》,论文,《新华文摘》2005·2期。
(18)李培林:《合理调整社会结构》论文,《新华文摘》2005·4期。
(19)张秀兰:《发展型社会政策: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模式化操作》,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20)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论文,《新华文摘》2005·4期。
(21)马继军:《民族法学基础理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为作者2005年10月在重庆“宗教与法治”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教牧初探 \楼天雄
摘要:1957年2月22日,德国政府同德国福音派教会签署了有关军队宗教服务的“国家协议”…
 
双赢的分离:试析智利天主教会的去特权化——19世纪中期至1925年 \张佳蓉
摘要:智利建国初期,以天主教国教地位为核心的教会诸多特权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始,…
 
法治信仰:“法律信仰”之重构 \贾永健
摘要:"法律信仰"理论存在缺陷的原因是将"law"替换成了"国家制定法",并曲解了伯尔曼的…
 
欧洲市民社会的理性宗教问题——左派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德国早期浪漫派 \黄江
摘要:根据从海涅以降的传统看法,德国浪漫派的固有形象始终是作为一种反动文学的代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场被低估的宪政革命 \刘吉涛
摘要:发生于16世纪亨利八世治下的宗教改革,被誉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法律与宗教的诉讼解决之道
       下一篇文章:关于我国宗教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