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日前去香港办事参观了燃灯基金的一些下属机构,在参观其“感恩免费素食餐厅”时颇有感受。一直忙,今天终于静下来记录一下对宗教慈善的思考。
“慈善"这个词语,在我理解这是两个形容字相拼而来的,完整的应该是”慈心“和”善心“。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又曰:“慈为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有解释道:“慈,爱也”。它尤指长辈对晚辈的爱抚,即所谓“上爱下曰慈”。《国语·吴》中“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的“慈”即为此意。“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善,吉",后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如《管子·心术下》中所说的:“善气”二字合用,则是“仁善”,“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意思,如《北史·崔光传》中所讲:“光宽和慈善”。
这种不求回报的给予与宗教的本怀不契而同,但是我觉得在当下的具体实施时总有一些不妥。那我对宗教角度从事慈善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1、不应以传教作为目的。
宗教确实有传教的先天使命,但是以接受慈善的给予却要以信教作为交换那就是”耍流氓“,这种慈善失去了其本意。同时以居高临下的慈善而产生另一种不平等反倒会加剧社群的分裂。当然任何宗教机构在进行了慈善活动后,大家对这个机构产生好感和带来美誉度,那不是刻意为之的。带有刻意的目的本身做事也不会放开,事情也不会做好。
2、必须制定平等的原则。
当我们量力选择一个慈善模式不应制定许多的限制,只要是有能力参与,虽然我们可以限定数量,但先到先得不能有所选择。
3、不能影响周边人的正常生活。
作为一个社会活动,虽然时无私为他人,但我们不能以慈善为名影响周边人的生活甚至触犯法律法规。
4、长线和坚持。
所有的慈善都不应是一时的兴起,需要坚持和长久的实行。
香港燃灯基金的”感恩免费素食餐厅“在我看来十分符合慈善的本怀,这里也大致介绍一下。
”感恩免费素食餐厅“是由香港燃灯基金会设置,是免费给大众提供免费素食的餐厅。
发起人宝善先生的理念一:一碗饭难倒英雄汉,所以不分任何人都可按餐厅规则免费就餐。
理念二:虽然香港燃灯基金有佛教背景,但餐厅没有任何佛教元素出现,唯一的一幅佛像是一位受益者赠的十字绣地藏菩萨,且是放置在里间不在醒目位置。
理念三:每天九点半领就餐券,发完为止,这样不用为了一顿饭浪费时间。发票的地点设在门店不远处的公园,不会引起交通阻碍影响他人。
理念四:就餐前只需要念诵“感恩天、地……”等句,依然无宗教色彩。
理念五:义工不定岗,每次抽签分工,不会让大家有挑剔工作、分餐不公平等问题。
理念六:同时从为大家需求角度着想在这个平台做更多的慈善。
转自同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