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教宗:通过对话与接纳,不同民族和睦共处
发布时间: 2019/6/27日    【字体:
作者:梵蒂冈中文网
关键词:  教宗 和睦共处  
 
 
教宗方济各从意大利那不勒斯强烈呼吁以对话和宣讲为基础,发展「接纳的神学」。教宗在致词结束后,立即返回了梵蒂冈。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21日上午前往那不勒斯,在意大利南部宗座神学院为一场会议的闭幕式发表讲话;会议的主题是「《真理的喜乐》宗座宪令之后的神学观:以地中海为背景」。教宗的讲话从2017年颁布的《真理的喜乐》宗座宪令出发,为「走出去」的教会的相关神学研究注入一股新动力。
 
 
教宗首先指出,「地中海向来是人员过境、交流的场地,有时也是冲突的地方」,如今它传来了「一连串悲惨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接纳的神学」;换句话说,应当「发展真切而诚恳的对话,和平地建设一个包容众人的友爱社会,并守护受造界」。
 
为此,教宗表示,对话和初传乃是更新神学研究、敦促教会福传的两大「准则」。教宗阐明,对话是「分辨和宣讲的方法」,能与人的各种需求建立关系。诚如亚西西圣方济各所言,唯有透过见证天主对世人的爱,对话和宣讲才会发生。我们应当顺从圣神,在生活中和宣讲时,「不抱持征服者的心态,切莫劝人改教,或者积极地反驳不同的观点」。与人对话也涵盖了奉献生命的幅度。
 
面对神学院的师生,教宗鼓励他们在阿拉伯和希伯来语言及文化课程中发展对话,促进与犹太宗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认识共同的根基和彼此的差异。教宗说,我们蒙召与穆斯林对话,「以建设我们社会和城市的未来,视之为营造和睦共处的伙伴,尽管仇视对话的狂热份子作了令人震惊的行径」。对于犹太教徒,我们蒙召「在宗教层面更好地活出我们的关系」。地中海是欧亚非大陆的「桥梁」,是搭建「巨大和平帐篷」的空间,圣祖亚巴郎的众多子孙应当能在这里和谐相处。
 
接著,教宗向神学家们发出呼吁,说:「在这不断走出自我、与他人相遇的旅程,神学家应当做个怜悯的人,面对许多人受压迫的生活、今日的奴役现象、社会灾难、暴力、战争,以及许多穷人蒙受的莫大不义,神学家要心受触动。倘若共融和怜悯没有持续受到祈祷的滋养,神学不仅会丢失灵魂,更会失去以基督信仰的方式来诠释现况的才智和能力。」
 
因此,教宗提及种种复杂事件和其中的侵略态度,以及假借宗教、种族等名义施行的迫害。如果怀著慈悲心肠进行对话,必能从更多观点重新诠释这种惨痛的历史,让圣神赐予的「先知与和平之恩」得以浮现。
 
此外,教宗也强调,神学的使命在于跟随复活主耶稣,走到边缘地带,包括「思想的边缘地带」。在这方面,神学家必须「促进各种文化与天主启示和教会圣传的泉源彼此相遇」。即使「以前神学的重要总结」是神学智慧的宝库,但「绝不能将它们生搬硬套在当前的问题上」,而是要运用这些珍宝来寻找新的途径。神学研究的方向可以也必须是「神学的五旬节」,让当代男女能「以自己的语言」进行基督信仰的省思,回应他们对圆满生命的渴求。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务必「从慈悲的福音重新出发」,因为神学源自于天主慈爱地寻找具体的人,与他们互相凝视。因此,教宗说:「做神学研究也是个慈悲之举。优秀的神学家就像好牧者那样,散发著子民和街道的味道,藉著他们的省思为人们的创伤倾注油和酒。神学表达出教会是个『移动医院』,在世界上履行她救恩及治愈的使命!」
 
教宗期许,所有渴望研究神学的人都能如愿以偿,神学院能成为求同存异的地方,落实对话和接纳的神学,推动本地化的进程。教宗最后总结道,《真理的光辉》之后的神学提出要与各文化和各宗教对话,「以建设人们和民族的和睦共处」。
 
梵蒂冈中文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疫情下的“政教分离”——日本宗教法人申领“持续化给付金”事件 \王若宾
摘要: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与财政困境,日本政府制定了名为“持续化给付金”的…
 
宗教改革与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化 \林纯洁
摘要:<正>1517年,德国奥古斯丁会修士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批判罗马教廷…
 
我国宪法中宗教规范的重释 \李松霖
摘要:我国宪法是否蕴含政教分离原则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从比较法来看,作为政教分离…
 
再论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邹汝强
摘要:对加尔文政治思想的探研是全面理解其学说的重要一环。国内外学者常将研究的焦点…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下一篇文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格局及其沟通策略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