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韩国人质事件折射各方不同心态
发布时间: 2007/9/5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宗教  
 
 
 
    持续41天的韩国人质危机终于出现重大转机。据韩国政府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员29日证实,塔利班当天已分几批释放了被扣大部分韩国人质。此前,韩国政府和塔利班代表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参与下,就释放韩国人质达成了协议。塔利班一发言人称,出于“技术原因”,塔利班决定分批释放人质,每批释放3至4人。
  
    在整个事件中,表面上是韩国与塔利班的直接对峙和谈判,实际上却折射了韩国、塔利班武装、美国、阿富汗政府的四角关系。
  
    韩国政府的处境最难。卢武炫总统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韩国没有“武救”人质的能力。人质被分别扣押在阿富汗加兹尼省的卡拉巴格、安达尔、德约克三个地区的九个村庄,塔利班派身绑炸药的自杀性恐怖分子看管人质。如果美军和北约发动强硬攻击或局部武救,恐怖分子会与人质同归于尽,还会出现一处人质获救,它处人质遭殃的悲剧。而“文救”,韩国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本钱。首先,韩国无法说服美、阿接受以“塔利班囚徒换韩国人质”的条件;其次,用赎金换人质遭到拒绝。韩国对塔利班既不能过分谴责,又不能完全迁就。为了不刺激塔利班,韩国政府下令媒体严格遵守新闻口径,不得出现恶意攻击塔利班的言论,以避免对方“撕票”。另外,韩国派出政界、宗教界大员奔赴世界各地游说, 派主要政党领袖到美请求布什对阿富汗政府施加影响;派伊斯兰教会要人到沙特请沙特最高宗教领袖间接对塔利班施压;派专使到巴基斯坦请巴部落领袖向塔利班传话;派总统特使到阿富汗请阿政府和部落长老帮忙。最直接的,当属韩国政府代表与塔利班的面对面谈判,韩国多次向塔利班传达这样的信息:在释放塔利班囚犯这件事情上我们帮不了忙,你们可提其他要求。
  
    塔利班如何处理人质危机, 不仅涉及塔利班与韩国的关系,塔利班与美国和阿富汗政府的关系,还涉及塔利班所主张的伊斯兰“道义”问题,关系到塔利班在伊斯兰世界的“信誉”问题。有消息说,本·拉登直接向塔利班最高领袖奥马尔发出警告,“如果处死人质,将会玷污塔利班的名誉。”奥马尔还向其幕僚阿卜杜拉和纳西尔下令,不要杀害人质。看来塔利班只想与美国和西方作对,还不想与整个世界为敌,塔利班一直保持与韩国政府的接触,在杀害两名男人质后,又有意释放两名女人质。这一杀一放,反映出塔利班既要靠杀人来震慑对手,也要靠放人来放出诱饵,更多地考虑如何做在政治上更划算。为避免敲诈勒索之嫌,塔利班已多次明确“拒绝”通过赎金换取人质获释的提议。在塔利班意识到不可能指望美国“屈尊”,韩国政府也无力说服阿富汗释放塔利班囚犯,便不再坚持用“囚犯换人质”的要求。塔利班代表巴希尔称,200多名韩国军人“提前撤军”是最大的收获。
  
    就美国的态度而言, 无论人质危机向何处发展,必须以服从“反恐大局”为先,美国在涉及阿富汗内政、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当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美时,布什就表示坚决拒绝与恐怖主义作任何妥协。面对韩国各界的求救浪潮,美方称,为解决人质事件,“将不惜提供一切支援”。但并未提用何种手段。美国既不愿看到韩方在谈判桌上向塔利班低头,也不愿意承担一旦“武救”人质失败的责任,因此美国从不对如何解救人质的方式表态。
  
    阿富汗政府在此次人质危机中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阿富汗本身的军事实力,尚不能“武救”人质,而鉴于美国的支配作用,阿富汗不可能接受塔利班以“囚徒换人质”的条件,因此也就对解救人质无所作为。唯一能做的事,是为韩国与塔利班谈判提供接触场所。
  
          (来源:《光明日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美国的多元宗教概述及成因分析 \贺相铸
摘要:美国是个多元宗教并存发展的社会,整个宗教种类繁多、宗派林立。但就其源流,多…
 
“完全的天主教”在拉美社会中的影响 ——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智利为中心 \张琨
摘要:自欧洲殖民者进入拉丁美洲以来,天主教就持续影响着拉美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
 
民法典背景下宗教活动场所监督管理研究 \蒋子翘
摘要:<正>《民法典》第92条第2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自愿申…
 
宗教政治化: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 \许娟
摘要:自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宪法中契约观念的始源与演变 \揭梅
摘要: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源于早期日耳曼的部落社会契约。中世纪以后,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称日忍者打遍少林无敌手 造谣网民发帖“谢罪”
       下一篇文章:阿都拉:虽敏感但仍要面对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