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分享福音是基督徒生命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所有信徒的任务。耶稣说:“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马可福音16:15)虽然我们不能去很多地方、很多国家,但我们应该去向周围的人传福音。虽然有些基督徒不确定他们的生命是否被耶稣基督所拯救,但弗洛伊德·巴特尔(Floyd Bartel)在他的新书《教会成长的新视角》(A New Look at Church Growth)中写道:“北美95%的基督徒终其一生都没有赢得一个人去信仰基督。”[2]大多数基督徒不与人分享福音,因为他们认为传福音只是牧师和传教士的工作。
神的命令和心意就是将福音传给未曾得着的人。上帝派他的独生子来拯救世界,因为他爱他的人民。今天,很多人还没有听到神的话语,还不知道真正的神。即使在缅甸,很多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没有听到基督教的名字,他们只懂佛教。特别是在农村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们,他们不知道基督徒和基督教。今天,随着世界的发展,一些年轻人知道了基督徒和基督教。然而,在农村地区,一些年龄大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他们不能确定基督徒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东西。
我承认,缅甸有很多不同的部落,可以说缅族人是最独特的民族之一。与其他部落相比,他们大多受过教育,有礼貌,其想法也容易被改变。他们有自己的文学和文化,通过教育、语言、文化、艺术、娱乐、政治等影响他人,可以说他们是缅甸的主体人民。虽然传教士首先来到他们的地区,但他们并没有广泛地接受基督教,他们仍然认为基督教是外来宗教。
现在,笔者将讨论缅族人成为基督徒的一些障碍以及得到他们的一些合适的策略。
缅甸简史
Burma 还是 Myanmar
有人说Myanmar,有人说Burma。哪一个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哪一个是正确的?我会回答:“两者皆可。”尽管我们现在被称为Myanmar,但很久以前我们的国家被称为Burma。我想很多人仍然对这个名字感到困惑。从字面上看,Myanmar和Burma的意思没有区别。Myanmar是这个国家的文学笔名,Burma比较俚语。在早期,当外国人称Burma时,它的意思是整个缅甸。
现在如果我们称Burma(缅甸),它只指缅族(Burmese),而不包括克钦、钦、克伦等其他民族。Burma变为Myanmar的原因是,“1989年,军方从奈温将军(General Ne Win)的政府手中夺取政权时,该国各种族群体都在努力建立民族认同感。”[3]Burma被认为是称呼缅族(Burmese)的唯一名称,因此Myanmar成为了政治正确的词汇,应该包括所有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也接受这个名字,更喜欢称Myanmar而不是Burma。缅族是缅甸的主体民族之一。
土地
缅甸与印度、孟加拉国、中国、泰国和老挝接壤。在地图上看缅甸,它“形状像一只风筝,顶部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尾巴末端延伸到马来半岛。”[4]有三条主要的河流系统流经缅甸,它们是伊洛瓦底江、西当河和萨尔温江,由南向北流动。这些河流流域是稻米的主要产地。农业是缅甸主要的经济来源,该地也产裘德、钻石、红宝石和黄金。
文化和行为
缅甸,“和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一样,吸收或接受了印度佛教、印度教和中国的文化模式。”[5]缅族人有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他们尊敬长辈,对佛教很有信心,佛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喜欢说话,大多数是炫耀,即使一无所有,他们也可以说成是富人。“说谎在他们中间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他们说,‘我们不说谎就无法生存’。”[6]
他们疯狂地追求金银财宝,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戴金项链、戒指和手镯。因此,虽然他们没有这些宝藏,但当他们参加节日或聚会时,会戴着假珠宝。这是缅人的独特之处,其他种族的人不像他们。此外,“缅人一点也不害羞,女人甚至比男人更大胆。”[7]大多数时候,即使是现在,我也目睹过妇女在公共场所争吵。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容易生气,使用污秽的言语,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
一些缅族人有良好的习惯和遵循宗教习俗,因而,他们不想杀死叮咬他们的蚊子。另一方面,有些人也很粗鲁,容易杀人。然而在普查中,缅族人是非常慷慨的。慈善援助基金会(Charity Aid Foundation)称,“虽然世界银行将缅甸列为中低收入国家,但缅甸连续第四年成功地保住了世界第一慷慨国家的桂冠。”[8]他们喜欢帮助别人,尤其是富人和名人,喜欢捐款给寺庙、农村学校、乞丐和孤儿院。
缅甸基督教简史
有时我想,缅族人是不是上帝的选民?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传教士比其他民族的人更早到达这里。传教士先驱者有很多方法接近未到达的群体,基督教和传教士的历史深远,在这篇文章里没有篇幅来写整个历史。然而,我将在本文中讨论一个简短的故事。
海伦·G·特雷格(Helen G. Trager)描述道:“第一批传教士是葡萄牙的罗马天主教徒,他们可能在16世纪和17世纪随着商人来到这里。”[9]从那时起,罗马天主教徒、葡萄牙士兵、一些商人和冒险家来到了缅族地区。然而,基督教并没有进步。“到1800年,在缅甸发现了两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和三千名基督徒。但这两座教堂在1824年的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被毁于一旦。”[10]
然后,在19世纪早期,新教传教士来到缅甸,先是英国传教士,接着是美国浸信会。然后,另一个教派的传教士也来了,开始以各种方式做宣教工作。理查德·马登(Richard Marden)和詹姆斯·查特(James Chater)来到仰光,开始了他们的传教使命。马登因为身体虚弱,没待多久。然而,查特留了下来,在仰光建了一个宣教所。著名的英国驻印度传教士威廉·凯里(William Carey)的儿子菲利克斯·凯里(Felix Carey)也参加了传教。他们会说缅语,翻译了《马太福音》摘选。当他们需要出版的时候,去了印度的塞兰坡(Serampore)。不幸的是,查特辞去了任务,前往斯里兰卡。
美国浸礼会触及缅族
继罗马天主教牧师、商人、英国传教士之后,1813年7月13日,美国传教士安(Ann)和阿多尼兰·贾德森(Adoniram Judson)抵达仰光。阿多尼兰开始学习缅甸语。然后,他开始通过讲道、教导和分发小册子来分享福音。“1819年4月4日,星期日,阿多尼兰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礼拜。”[11]那时,他的15个邻居来找他。他们大多时候使用亭榭[12]来讨论神的道。一天,一个名叫茂瑙(Maung Nau)的年轻人也参加了服侍,他对贾德森分享的内容很感兴趣。他经常拜访贾德森的家,讨论上帝。之后,茂瑙于1819年5月5日承认接受耶稣基督为他的主和救主,成为缅甸第一位基督徒。简而言之,贾德森编写了一本缅语圣经和字典,为缅甸人民做了许多事情。
触及克伦族
1822年,乔纳森·韦德(Jonathan Wade)和他的妻子来到仰光,第一个皈依的人是高大勇。[13]1843年,《旧约》、赞美诗、儿童读物用斯高-克伦文(Sgaw Kayin)印刷,德林·L·布雷顿(Durlin L. Brayton)博士将整部《圣经》翻译成了波-克伦文(Pwo Kayin)。[14]
触及克钦族
克钦是缅甸的另一个主要民族。在传教士来到他们的地区之前,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论。传教士罗伯特(Robert)于1878年来到这里取代里昂(Lyon)。[15]“1890年,当汉森一家来到克钦邦时,罗伯特一家已经在那里工作了12年,打下了深厚而牢固的基础。”[16]今天,克钦浸信会已成为缅甸最大的组织之一。
触及钦族
钦族人也有许多不同的方言,他们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交流。1845年,布尔普·乌伯牧师和夫人开始在科美-钦(Komee-Chin)传教。[17]然后,“亚瑟·E·卡森(Arthur E. Carson)于1889年来到哈卡-钦(Hakha-Chin)。1908年卡森死后不久,赫伯特·J·柯普来到首府哈卡市(Hakha),然后来到提定市(Tedim),在提定人中生活了大约30年。”[18]
这是传教士到缅族、克钦族、克伦族和钦族的简史。
今天,我们可以在钦族、克钦族和克伦族看到许多基督徒,虽然传教士触及他们是在缅族之后。缅族基督教正在缩水,现在很难在教会看到缅族基督徒。根据约书亚计划,在缅甸“78.0%是佛教,8.0%是基督徒”。[19]钦族是缅甸基督徒最多的民族。“钦部落是唯一信奉基督教的部落。90%的钦人是信徒,他们为自己是缅甸唯一的基督教部落而感到自豪。”[20]
在缅甸人中传播福音的障碍
在缅族人传播福音的诸多障碍中,文化是最大的障碍之一。在缅甸,大多数基督徒都不是缅族人。他们是其他种族的人,行为方式和心态是不同的。然后,一些传教士不能很好地讲缅语,一些传教士不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福音和缅族人的观点有一些隔阂。
缅人对基督教的概念
大多数亚洲人认为基督教是西方的宗教,包括缅人。他们为他们的民族和宗教而自豪。当我去缅人那里分享福音时,他们总是提到它,“英国殖民地把他们的宗教带到了缅甸。这不是我们的宗教。我们的原始宗教是佛教。”这是许多原因之一。
其次,大多数缅族年轻人害怕他们的父母。他们害怕的一件事就如Nan Dar所说,如果成为基督徒,他们的父母和亲戚会说:“如果他们成为基督徒,他们将被逐出家门,他们将被抛弃们,不再被称为儿子和女儿”。[21]每一个第一次改变信仰的人都会在他们的群体中面对这件事。因此,一些年轻人,甚至成年人都不忍心对别人公开说自己是基督信徒,他们害怕在家人面前拿着圣经诵读。因此,一些皈依者只在他们的手机上偷偷使用圣经应用程序。
政府部门
我听过很多次基督教军人在他们的军旅生涯中所做的见证。这是关于晋升的限制。特别是在军队里,当需要获得高层职位时,他们会正式宣布并面试候选人。我听了召召(Zaw Zaw)将军的见证,他说:“如果我把我的宗教信仰从基督教改为佛教,我将得到比现在更高的职位。”如果一个人娶了一个信奉佛教的女人,他会得到更高的职位;或者如果他把自己的宗教信仰从基督教改为佛教,他会得到更高的职位。除非有人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否则他们不会再得到高位。同样,其他部门也做同样的事情。因此,佛教已经成为获得高位的最大机会之一。缅族人也知道这个。所以,要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很困难的。
传教士的弱点
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而不喜欢别人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很多不同的文化,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性。虽然有些文化是好的,但对其他人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禾场中每个人群的文化意义。
了解文化是任何传教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去传道现场之前,我们应该学习当地的文化。如果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我们就可以避免任何错误的观念,他们就会更愿意接受我们,尤其是耶稣基督的福音。“每个社群都有对与错的标准。”[22]例如,在缅甸,学生在老师面前说话时应该交叉手臂,这在缅甸文化中是礼貌的手势。而与缅甸习俗不同的是,当一些缅甸学生在印度学习时,如果他们那样做,是非常粗鲁的姿势。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人民的文化和我们该去的地方。
同样,一些钦族传教士也不太关心缅族人的文化。首先,缅族人有很多不同寻常的信仰,特别是当一个人在家里有他的偶像的时候。某些姿势是被禁止的,比如你的脚以90度的姿势伸展,因为这种姿势显示出对家庭偶像的不尊重。所以,当地人看不起传教士并且不想听他们说什么。对于那些传教士来说,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哈罗德·R·库克(Harold R. Cook)描述道:“我们至少面临三个危险。1. 观察有限;2.使用二手信息;3.缺乏对人的真正理解。”[23]
然后,一些传教士在与当地人交往方面很欠缺。如果我们不能接近人,我们就不能与他们分享福音。大多数基督徒是钦族/藏密族(Zomi)、克钦族和克伦族。特别是钦族人不像缅族人。所以,当他们去缅人村庄传福音时,他们不想穿得像他们一样。这也是成功事工的障碍之一。
一些接触缅甸人的方法
我们可以说接触缅甸人很容易,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很有礼貌。但是说服一个人成为基督徒是很困难的。所以,基督教还没有进步,因为他们在社会上通过团契而听到福音。大多数缅族人不信任陌生人,我们不能轻易接近陌生人。因此,先建立友谊对传福音很重要。我将讨论一些接触缅族人的方法。
道成肉身传教
神的儿子也与世人一样,他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拯救他的人民,为他们受苦,因为他爱他的人民。朱莉·C·马(Julie C. Ma)说,“他出生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他拥有一个人的身体,并愿意与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往。”[24]同样,如果我们是传教士,我们也应该这样做。我们应该穿得像当地人,行动也要像他们。我真的很欣赏哈德逊·泰勒(戴德生)的生活,因为他穿着像中国人,并学习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他说话和做事的方式就像一个中国人。因此,他在中国的使命是成功的。
今天,我们在中国可以看到很多基督徒。同样,在缅甸的当地传教士如果喜欢哈德逊·泰勒,他们会比现在更成功。虽然过去的传教士没有遵循当地的文化,但今天大多数的传教士都欣赏当地的文化。因此,为了扩张神的国度,尊重当地文化是很重要的。
建立友谊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个领域进行交流,比如通过吃东西、玩游戏、讨论当代新闻和给予东西来建立友谊。大卫·路卡普说:“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成功。如果内容充实,典型的年轻人是快乐和享受活动。如果他空着肚子而吼叫,一大团不安的乌云就会笼罩着他。”[25]我真的提倡这句话,因为不仅年轻人喜欢吃饭,老年人也喜欢这个活动。这表明了微小的事物可以改变我们的氛围。和别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很容易和别人分享经历和故事。这也是了解一个人的情况的好方法。
耶稣也和罪人一起吃饭,这可以在路加福音5:29-32,15:1-2中找到。通过这样做,他能够分享上帝的话语,并鼓励他的听众。同样地,将神的良善经验分享给别人,也是信徒效法耶稣基督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做,他们会知道上帝的仁慈,觉得离传教士更近了。
阿多尼·贾德森也花时间到亭榭与土著人交流,然后给他们分享福音。在缅族中的其中一位传教士栓塔(Suan Ta)牧师说:“缅族人不能接受我们所说的没有友谊的信息。”[26]因此,友谊不仅对传教士很重要,对我们每个人也很重要。尤其是大多数缅甸人不相信一个不亲近的人。因此,当他们看到陌生人时,他们不会完全相信,因为大多数人喜欢对别人撒谎。然而我们若与他们亲近,他们就必领受我们所传的福音。
教育途径
随着世界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生活。年轻人也需要为他们的未来努力工作或学习。今天是依靠教育的时候了,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能得到好的薪水或工作。所以,每个人都知道教育对未来很重要。正因为如此,每个家长都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热情。昔日的宣教士在宣教领域使用教学教育策略,几乎所有的传教士先驱者来到缅甸时都向当地人教授文化。
罗马天主教在仰光也有很多私立学校。今天,我们国家的大多数领导人都曾就读于圣保罗和圣玛丽高中。因此,一些高端公民从青少年时期就知道基督教,他们比其他缅族人对基督教更感兴趣。因此,教育是接近非基督徒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甚至在城市,如果我们有免费或便宜学费的学校,很多孩子会来,我们可以分享福音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孩子是获得整个家庭的关键,因为,每个父母都爱孩子,想要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和欲望。因此,通过教育来接近也是很好的传福音的方式。
圣灵的能力
圣灵的行为在宣教领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改变人们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们的主和救主的思想,但当我们向别人宣讲基督的救恩时,他们可以接受并相信这是圣灵的大能。约翰福音14:26说:“圣灵是众信徒的帮手。”肯特·R·亨特(Kent R. Hunter)解释说:“神总是主动带领罪人悔改和信靠他。”[27]
当葛培理布道团来到缅甸时,许多人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们的救主。富兰克林·格雷厄姆(Franklin Graham,葛福临)分享了基督的救恩、上帝的爱和他的宽恕。除了牧师,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然而,许多人通过他的讲道成为基督徒,因为圣灵在人们中间工作。同样地,当我们读《使徒行传》的时候,可以看到五千人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他们通过彼得的讲道接受耶稣为他们的救主(使徒行传4:4)。因此,圣灵的能力和它的帮助在我们的宣教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圣灵的帮助,我们无法劝服和改变人。因此,我们应该祈求圣灵的帮助,祷告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神的旨意和他在宣教生活中的方向。
祷告
每个人都知道祷告是基督徒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是那些教会领袖、牧师和传教士,更应该祈祷。保罗·博思威克(Paul Borthwick)说:“祷告、宣教和传福音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祷告使我们与神和他的计划面对面。”[28]所以,为了认识神的旨意和他的计划,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祷告。使用神的计划比我们自己的计划更好,不祷告,我们就不能知道神的计划。
然后,如果我们知道他的计划,遵循他的建议,我们的宣教就会成功。所以,J·罗伯特·克林顿(J. Robert Clinton)说,“上帝叫你去开展一个事工,然后他叫你为那个事工祷告。”[29]神要我们为事工祷告。即使他知道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他也希望每一天都与我们有关系。此外,葛培理说,事奉中最重要的是祷告。这样,我们就能藉着祷告知道神的旨意和他的方向,就能在传道的道路上得胜。
交通和跟进
教会的交通与跟进对新信徒非常重要。使徒保罗也写信给提摩太,勉励这位新信徒和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后书1:2)。他写了很多信给哥林多教会,这是他与教会交通的方式。同样的,我们也应该与新信徒交通。根据经验,大多数人是在参加营会时皈依并相信了耶稣基督。然而,教会的成员并没有迅速增加,原因是新信徒缺乏联系和跟进。如今,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容易了。因此,领导者应该制定一个特别的计划并拜访新信徒。根据布罗伯瑞(Blombery)的说法,“对于圣公会、浸信会和五旬节派教会的青少年来说,牧师的第二重要角色是作为牧师,以朋友的身份探访和帮助他人。”[30]
如今,大多数的牧师、传福音者和传教士都不能拜访他们教会成员的家和新信徒。所以,教会成员只有在星期天才能和他们的牧师见面。教堂礼拜结束后,他们回到自己的家,没有时间分享在人群中受伤的境况,也没有时间和牧师交流。布罗伯瑞说:“教会里的年轻人对与他们的神职人员的关系很感兴趣,他们认为神职人员是扩展他们对基督教信仰理解的教育者,是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帮助的牧师和顾问。”[31]
至于牧师、领袖和传教士,他们可以通过家访更好地了解如何帮助教会成员处理他们的困难。通过这样做,可以对信徒的问题提供帮助和建议,使他们建立强烈的信念,这样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再次回到他们以前的光景。
结 论
即使我不能完全讨论接近缅族人的最佳方法,我也学到了一些新东西。对于传教士,我们应该学习很多东西,尤其是文化。通过论文的写作,我意识到尊重其他文化的重要性。此外,神在宣教的领域,他从来没有离开他的人民,即使我们不总是能看到神的工作。
圣灵的帮助是传道最重要的部分。没有圣灵,我们什么也不能做,也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说服别人。同时要坚持、要有激情、要宽容,这些都是教会领域的重要元素,因为如果在我们的时代没有人皈依,我们会感到失望和沮丧。缅甸伊洛瓦底江分部的传教士冯图算(Vungh Tul Suan)牧师说:“最重要的是,祷告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32]有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牧师和布传道人,都希望看到我们的布道能让人们立即改变信仰。然而,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上帝的方式是不同于我们的。
总之,上帝爱这个世界,拯救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去我们可爱的邻居那里传播上帝的爱。我相信上帝会赐予我们力量,并在这片土地上展示他的各种方式。然后,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又得到了一次思考宣教重要部分的机会。因此,我把福音分享给缅族人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我愿意按主的旨意事奉他,我也愿意为他的国度扩张而效力。
转自信仰和学术
参考文献
Anderson, Courtney. To the Golden shore: The Life of Adoniram Judson. USA: Little Brown, 1956.
Borthwick, Paul. A Mind for Missions: 10 Ways to Build Your World Vision. Colorado Springs, Colo.: NavPress, 1988.
Clinton, J. Robert. The Making of a Leader: Recognizing The Lessons and Stages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hilippine: Nav press, 2011.
Cook, Harold R. Strategy of Missions: An Evangelical View. USA: Moody Press.
Dar, Nan, 给佧连凯的信息, November 10, 2018.
Dye, T. Wayne. Discovering the Holy Spirit’s Work in a Community. In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edited by Ralph D. Winter and Steven C. Hawthorn. Pasadena, California: William Carey Library, 2009.
Hunter, Kent R. Foundations for Church Growth: Biblical Basics for the Local Church. Corunna, IN: Church Growth Center, 1994.
Khai, Chin Khua. The Cross Among Pagodas: A History of the Assemblies of God in Myanmar. Philippine: APTS Press, 2003.
Ma, Julie C. Mission Possible: The Biblical Strategy for Researching the Lost, Revised ed. Cornwell: Regnum Books International, 2016.
Malphurs, Aubrey. Planting Growing Churches for the 21st Century: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New Churches and Those Desiring Renewal, 2nd ed.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s, 1998.
Roadcup, David. Ministering to Youth: A Strategy for the 80's. Cincinnati, Ohio: Standard Pub. Co., 1980.
Sword, Gustaf A. Light in the Jungle: Life Story of Dr. Ola Hanson of Burma. Chicago, Illinois: Baptist Conference Press.
Ta, Suan, 给佧连凯的信息, November 15, 2018.
Trager, Helen G. Burma Through Alien Eyes: Missionary Views of the Burmes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Washington: Frederick A. Praeger, 1966.
Tul Suan, Vungh, message to Kap Lian Khai, November 20, 2018.
Wed Blogs
CAF, “Top Ten Most Gener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Accessed November 12, 2018, https://www.topteny.com/top-10-most-generous-countries-in-the-world/
P, Janelle. “Myanmar’s Only Christian Tribe”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1029/BM Acceded November 15, 2018.
Joshua Project, “Myanmar (Burma)” https://joshuaproject.net/countries/BMAcceded November 19, 2018.
Teng, Tiffany. “Burma V Myanmar: Why the Country is Known by Two Names” Accessed November 12, 2018, https://theculturetrip.com/asia/myanmar/articles/burma-v-myanmar-why-the-country-is-known-by-two-n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