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南极仙翁:寿星崇拜的缘起
发布时间: 2021/8/13日    【字体:
作者:刘宗迪 郭佳
关键词:  南极仙翁;寿星崇拜;鞠星  
 
 
[摘要]寿星是中国民俗传统中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意象,寿星仙翁慈眉善目、憨态可掬的形象家喻户晓。寿星又称老人星,即西方天文学中的船底座α。由于老人星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才能看到,古人用它的出现作为举行秋尝庆典和养老仪式的标志,故得名为老人星;老人星的赤纬极低,北方中原地区只能看到它低垂在靠近南极的地平线上,故被称为南极老人星;古人在秋分前后举行的秋收庆典和养老仪式,就是重阳节的前身。寿星这一文化意象的各个方面,都与古人对南极老人星的观察密不可分。《周易》《夏小正》《大荒经》等早期文献中已经有了关于老人星的记载,说明华夏先民对于老人星的观察可以追溯到西周乃至商代晚期。
 
一南方的长寿之国
 
“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长寿跟南方联系在一起。这个观念的来历非常久远,《吕氏春秋·求人》篇称禹为了寻求贤能之人,遍访天下,“南至交阯、孙朴、续樠之国……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交趾、孙朴、续樠、羽人、裸民等都是南方的国名,不死之乡也是南方的国度;《楚辞·远游》称由于人生苦短、春秋奄忽,欲从仙人王子乔远游,以求长生,先随王子乔远游南方,“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这个与“羽人”并列的“不死之旧乡”,也就是《吕氏春秋》所说的南方“不死之乡”。《楚辞》《吕氏春秋》两书关于南方不死之乡的说法,当源于《山海经》,《山海经》的《大荒南经》和《海外南经》都是记载的南方国度,其中都提到一个不死之国,《大荒南经》说:“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海外南经》说:“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大荒经》在记述四方列国时,往往会说明其所食之物,如胡不与之国“黍食”、犬戎“肉食”、张弘之国“食鱼”等,皆为人之常食,而独有不死之国不食五谷鱼肉,而是以天然的甘木为食,大概旨在表明不死之国不是凡人,不食五谷,而是撷英咀华的神人,已为后世神仙之流的先声。
 
那么,古人所说的这个南方不死之国在哪里呢?在《海外南经》中,不死民与交胫国相邻。“交胫国”,郭璞注云:“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则交胫国亦即交趾国。交趾在上古泛指今岭南两广地区和越南中部、北部,西汉初南越王置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附近,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置交趾刺史部,辖境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中部、北部地区,后来则成为今越南的别称。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不死之国当在岭南两广南粤之地。
 
最能说明南方与长寿关系的,当然要数长寿之神寿星,寿星又称南极仙翁或南极老人。寿星的形象也许是中国人最家喻户晓的形象之一,过去,在老人过生日时,亲朋好友要向老人献寿星图,祝愿老人像寿星一样长命百岁。寿星是一位鹤发童颜、额头硕大的老翁,慈眉善目,憨态可掬,一手捧寿桃,一手拄寿杖,身边往往还有象征福、禄、寿的蝙蝠、梅花鹿、仙鹤相伴。宋代文人赋诗祝寿,即屡屡言及寿星图,宋徽宗时,诗人张纲代友人撰为宰相郑居中祝寿诗,云:“四方争献寿星图,祝公千岁身长健。画手丹青妙入神,煌煌列宿能写真。貂冠玉带画中见,便是凌烟阁上人。伟哉风骨神仙裔,主张寿禄来尘世。不须更占南极星,看取老人朝玉帝。”周必大的门客画了一幅寿星图,请他为图画题赞,诗云:“谁把江西一幸民,强摹南极老人星。穹龟鹿鹤朋三寿,伴我松根裴茯苓。”辛弃疾的夫人过生日,他写词为夫人祝寿:“寿酒同斟喜有余,朱颜却对白髭须。两人百岁恰乘除。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在一些宋代出土文物上出现由老人以及寓意长寿的松柏、仙鹤、龟构成的图像,即被学者鉴定为寿星图。可见宋代对寿星的崇拜已经蔚然成风,宋代文人称图中画的长寿仙翁为南极老人、南极老人星,说明宋人也知道这位长寿之神是住在南方。
 
中国人对寿星的祭祀和崇拜远比寿星图的出现更早,《史记·封禅书》记秦代神祀,“于杜亳有三社(杜)主之祠、寿星祠”。在秦代杜县(今陕西西安市南杜城)有一座寿星祠,杜县原本是周代的杜伯国,这个寿星祠很可能周代就已经存在。唐人杜佑《通典》卷五十五《诸杂祀》云:“周立寿星祠于下杜亳。”当即以《封禅书》之说为据。
 
人不分东西南北,长寿乃人人所愿,然而,为什么在古人的观念中,长生不死之国在南方,寿星是住在南方而不是北方或者西方、东方?为什么将长寿之神称为寿星?实际上,追本溯源,长寿之神之称“星”和寿星之居于南方,这两个观念原本密不可分,因为寿星原本就是一颗星,而且这是一颗仅出现于南方天边处的星。
 
二南极老人星
 
寿星之所以以星为名,因为它原本就是一颗星。寿星一名老人星,即西方星图中的船底座α星(Canopus α),在猎户座和天狼星的下方(图1)。老人星非常明亮(视星等—0.72),为全天恒星中仅次于天狼星的第二大亮星。不过,老人星尽管明亮,但纬度甚低(当前赤纬为—52°41′44″),位置非常偏南,因此在北方中原地区很难见到,北方人一年之中只有有限的几天能看到它低低地升起于正南方的地平线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群星东升西落,纬度越低的星,其出入点也越偏南,老人星纬度甚低,故只能见于正南方,而不可能在其他方位出现,因此可以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确定正南方,即南极,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故名之为“南极老人星”。《史记》对此有明确记载,《史记·天官书》云:“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狼”指天狼星,老人星在天狼星下方,“狼比地”指老人星只能见于天狼星下方仅靠地平线的地方,只能出现于正南方,故曰“南极老人”;因为老人星即使升到最高点时,也高度甚低,在北方很不容易观察,故需要在不受近处建筑物遮挡的都城南郊,才能看到它,故曰“候之于南郊”;“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意味着古人相信老人星出现则老人健康长寿,天下太平安宁,而老人星消失不见或星光昏暗则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见古人已经将老人星视为祥瑞。古占星书《黄帝占》亦云:“老人星,一名寿星,色黄。明大而见,则主寿昌,老者康,天下安宁;其星微小,若不见,主不康,老者不强,有兵起。”《史记·封禅书》载,西汉元封二年冬,汉武帝“郊雍五帝,还,拜祝祠太一。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太祝之享”。汉武帝一生求仙问道,孜孜不倦,希望能得到长生不老药,因此对寿星格外留意,寿星平常难以见到,但元封元年寿星却接连出现(仍出),因此被汉武帝视为难得的吉兆,刻意禀报太一上帝。
 
老人星的出没规律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只有在春、秋分前后出现。老人星的赤经(当前赤经为6h24m)恰好位于春分点(赤经0h)与秋分点(赤经12h)之间,这决定了老人星只有在每年的春、秋分前后,在太阳升起之前或降落之后才能看到。也就是说,春分前后,当黄昏之际日落西山时,老人星正好升起,秋分前后,在拂晓之际日出东方之前,老人星也正好升起,而在其他日期里,当老人星升起时,太阳或尚未降落,或已经升起,老人星的星光被阳光所掩而无法见到。正因为在北方中原地区,一年当中只有在春分黄昏和秋分拂晓这两个时间点才能看到老人星,因此,通过对老人星的观察,不仅可以据其所在方位定南极,作为空间的基准,还可以据其出现的时间判断春、秋分这两个重要的节气,作为观象治历的基准。正是由于注意到了老人星出没的这一规律性,所以古人非常关注对老人星的观察。由于在上古时期,老人星在秋分拂晓的可见性好于其在春分黄昏的可见性(这一点可由天文计算证明,图2),所以古人对老人星的观察常在秋分拂晓进行,故《史记·天官书》云:“南极老人……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三寿星得名的缘由
 
实际上,老人星之得名为老人星或寿星,正与老人星只有在秋分前后可见有关。秋分正当秋收之际,古人于秋收之后,举行丰收庆典,并以新收获的谷物奉献天地群神和列祖列宗。《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孟秋七月秋收之始,仲秋八月则为秋收正季,在秋收之前要先将收获的新谷献给祖庙,并请天子尝新。其实,真正的秋收庆典要在仲秋之后,那时候秋收结束,五谷归仓,农民们才有时间举行盛大的庆典,故《月令》云:“季秋之月……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即在秋收结束的九月份将丰收的成果奉献给上帝群神,是为“尝”,即秋尝庆典。秋尝庆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向群神和祖先祈求寿考,《诗经》中的秋尝之诗即可为证。
 
《小雅·信南山》云:“疆场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鲁颂·閟宫》云:“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商颂·烈祖》云:“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绥我眉寿,黄耇无疆。……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所述皆为秋收庆典,即秋尝,而均以向先祖群神祈求眉寿为主要诉求。
 
秋尝以祈寿,故在秋尝之际,古人会同时举行敬老之礼,《月令》云:“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即向老年人馈赠几案、拐杖、稀粥等,几案供其养体,拐杖为老人助步,稀粥则方便老人消化。汉代朝廷即正式颁布政令,推行仲秋养老的习俗,《后汉书·礼仪志》云:“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在秋分前后,全国各地要举行人口普查,对于年满七十的老人,要赐给朝廷颁发的拐杖和稀粥,八十、九十岁以上的老寿星,还有更多赏赐。《月令》的记载出自《吕氏春秋》,表明这种制度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后汉书·礼仪志》说,在仲秋养老的同时,要“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说明古人确实把观察、祭祀老人星与养老风俗联系起来,并在都城南郊建有专门祭祀老人星的老人庙。
 
古人于仲秋之月举行秋尝祈寿和敬长养老之礼,而老人星恰于此时升起于南极,故此星被顺理成章地作为仲秋之月的标志而得名为老人星或寿星,这个低垂南天的明星因此成为长寿的象征,并化身为给人间带来不老仙丹的南极仙翁,从而世世代代受到渴望健康长寿的人们的崇拜。老人星升起的南极之山,因此也被视为不老仙丹之所在,被称为丹丘或丹穴,于是才有了《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的诗句,南方的丹穴成了羽化升仙的仙人居住的不死之乡,成了修炼长生术的道士们向往的地方。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以敬老养老、祈求长生为主要旨趣。实际上,重阳节就是从上古秋尝养老习俗演变而来的。重阳节为每年的九月九日,在季秋之月的上旬,其时仲秋之月刚过。上古时期,历法简陋,节日只能根据物候观察、天文观测临时确定。到了商周时期,历法制度逐渐完善,逐渐将节日日期固定于特定的干支日。西汉晚期以前一直是以干支纪日,干支纪日的日名与每个月的日序无关,故此时无法将某个节日固定于每个月特定的日期。直到东汉,在民间,干支纪日才逐渐被按月纪日所代替,节日才按照每月的日序固定于每月的某一天,才有了我们熟悉的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之类的节日。养老节原本要依靠观察老人星升起而确定,为方便起见,后来也被固定到了每年的九月九日,由于其节期包含两个“九”,而“九”又是最大的阳数(奇数),因此才有了重阳节的说法。
 
需要指出的是,古书中所说的寿星除了指老人星之外,还另有所指,即十二次之一的寿星之次,指角、亢二宿。古人为了观察日、月、五星的运行,将沿黄道的周天分为十二次(相当于西方天文学将黄道分为十二星宫),依次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并将二十八宿分为十二组,分别与十二次相对应,如星纪对应于斗、牛二宿,玄枵对应于女、虚、危三宿等,寿星则对应于东方七宿中的角、亢二宿。《尔雅·释天》云:“寿星,角、亢也。”此所谓寿星,即指寿星之次,而非老人星。《国语·晋语》云:“岁在寿星及鹑尾。”意为岁星(木星)正在寿星和鹑尾一带,所说的寿星也是指寿星之次,即角、亢二宿,角、亢二宿为东方七宿起首二宿,与南方七宿末尾二宿翼、轸相邻(即鹑尾之次)。
 
角、亢二宿与南方老人星相去甚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何以也得名为寿星?实际上,角、亢二宿得名寿星,恰与老人星密不可分。日、月运行于黄道十二次中,太阳一年转一圈,月亮则一月转一圈、一年转过十二圈,一年之内日、月相会十二次,因此才导致月相的变化,才有一年十二个月的划分,所以古人特别注意观察日、月相会的位置。《礼记·月令》郑玄注云:“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即此之谓。《礼记·月令》记载了每个月的日月相会点,如“孟春之月,日在营室”,郑玄注云:“孟春者,日月会于娵訾。”娵訾为星次之名,含北方室、壁二宿,营室即室宿。“仲春之月,日在奎。”郑玄注云:“仲春者,日月会于降娄。”降娄为星次之名,含西方奎、娄二宿。以此类推,到了仲秋,太阳已经运行到角宿,故《月令》云:“仲秋之月,日在角。”郑玄注云:“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此处郑玄所说的寿星,指寿星之次,而非指老人星。《月令》这一记载表明,在上古时期,每当仲秋之月,当古人观察到老人星升起于南极,太阳正运行到了角、亢二宿之间,日、月在此相会,此时应该准备举行秋尝庆典和养老仪式了。由于日、月交会于角、亢之间的时候,正是南方寿星升起、举行养老仪式的时候,角、亢所在的星次缘此而被命名为寿星。角、亢二宿虽合称寿星,但它们并非本来意义上的寿星,故其地位远远不如南极老人星,古书所说的寿星,通常是指的南极老人星。
 
四鞠星:《夏小正》《山海经》中的寿星
 
《大戴礼记·夏小正》是一篇古老的农时历,保存了西周时期的物候、天文、农时资料,其中即有关于老人星的记载。《夏小正》:“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传云:“鞠者何?星名也。鞠则见者,岁再见尔。”“鞠”为星名,但鞠星究为何星?前人却众说纷纭,先后被指为鞠星的有虚、臼、天钱、天钩、匏瓜、禄、北落师门、危、室等,皆属瞎猜,唯清人王筠《夏小正正义》云:“窃亿鞠星盖老人星也,是星近南极,秋分之曙见于丙,春分之夕见于丁,一岁仅再见。”得其正解。老人星在一年当中唯于春分黄昏、秋分拂晓前后的几天内才能见到,一年出现两次,故曰“岁再见”。老人星在参星下方(南方),平时很难见到,只有当参星升到正南方最高点时,老人星方得以随之在正南方崭露头角,《夏小正》云:“鞠则见,初昏参中。”即谓当黄昏参星升上正南方(中)之时,鞠星才出现,其义甚明,鞠星只能是老人星。
 
《夏小正》中保存了非常古老的天文知识,其书以“夏”为名,表明古人相信此书源于夏代。不过,根据天文学岁差原理计算可知,在相当于夏代的距今四千年前后,在中原地区是无法观察到老人星的,因为这个时候的老人星即使上升到最高点时,在中原地区仍看不到它,老人星仍在南方地平线的下面。直到公元前1000年前后,亦即商、周之际,由于岁差的缘故,老人星在升到最高点时,才会出现于地平线之上,才能被中原地区的人们观察到(参见图1)。
 
《山海经》的记载表明,商代晚期可能已经有了对老人星的观察。《山海经》的《大荒经》成书最早,其中提到商人先公王亥的故事,记载了众多不见于周代的异姓方国族群,还出现了仅见于甲骨文的四方神和四方风名,足证此书保存了商代的历史记忆。《大荒经》不仅是地理书,其中还保存了丰富的上古天文知识。《大荒东经》和《大荒西经》分别记载了七座日出之山和七座日落之山,这七对日月出入之山是古人用来观察太阳出入方位以判定季节和月份的天文坐标系,每一对山对应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中气,相邻两座山之间则对应于一个月,最南边的一对山对应于南回归线或冬至,最北边的一对山对应于北回归线或夏至,正东和正西一对山,即东极之山和西极之山则对应于赤道,即春分和秋分。《大荒东经》七座日出之山的正中一座称为“鞠陵于天”,为春、秋分时太阳升起的地方,《大荒东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此山为春、秋分的日出之山,位于正东方,故又名“东极”。这座的名字叫“鞠陵于天”,就透露出其与老人星之间的关系。
 
山名“鞠陵于天”,意味深长。陵者,升也,“陵于天”即升于天,唯日、月、星可升于天,则“鞠”当为星名,如上所述,《夏小正》中的“鞠”即指老人星。老人星只有在春、秋分可见,鞠陵于天之山为春、秋分的日出之山,意味着鞠星是在春、秋分之际升起的,可见“鞠”必指老人星无疑。老人星只有在春分黄昏和秋分拂晓才能看得到,古人将春、秋分的东方日出之山(而非西方日落之山)命名为“鞠陵于天”,表明古人对老人星的观察是在秋分拂晓进行的(若是在春分黄昏观察,则当称位于西方的春、秋分日落之山为“鞠陵于天”)。总之,《大荒经》的记载与《夏小正》的记载遥相呼应、互为印证。《大荒经》“鞠陵于天”一条表明:(1)鞠即老人星;(2)古人主要在秋分之晓而非春分之夕观察老人星,说明老人星在秋分拂晓的可见性好于春分黄昏;(3)可能在商代晚期,华夏先民已经对老人星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本文在开头指出,《楚辞·远游》《吕氏春秋·求人》说遥远的南方有一个不死之乡,而这种说法最初当出自《山海经》,《海外南经》云:“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大荒南经》云:“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都说南方有一个不死之国。现在,了解了《大荒东经》的鞠陵于天之山得名于对老人星的观察,则《大荒南经》不死之国的来历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大荒南经》中,不死之国正好紧邻南极,“不死之国”的下一条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这段话虽有不可解之处,但去痓之山为南极之山却一目了然。这个位于南极附近的国度之所以名为不死之国,自然是因为那里是象征长寿不死的老人星升起的地方。
 
《夏小正》《大荒经》称老人星为鞠星大概也跟农时节气有关。古人对于星象的观察,主要是为了根据星象出没的时间和方位确定农时节气,因此,古人对星象的命名和想象也是依据其与农时节气的关系。《礼记·月令》云:“李秋之月……鸿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意为仲秋八月,鸿雁从北方归来,雀潜入水中变成蛤蜊,黄色的菊花盛开,豺开始捕猎鸟兽。《夏小正》亦云:“九月……荣鞠树麦。”注云:“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意为九月菊花盛开,应该抓紧时间开始种冬小麦了。两书中的“鞠”皆通“菊”,指菊花。秋日百草凋零,唯有菊花迎霜盛开,菊花开放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物候标志,所以古人将菊花作为秋天的标志,乃至于称九月为“菊月”。既然菊花和老人星升起,同被古人作为秋天的标志,菊花和老人星具有相同的时间意义,故称老人星为“鞠星”,可谓实至名归。
 
五离卦与离朱:寿星及其守望者
 
《大荒东经》称鞠陵于天之山为“东极、离瞀”,“东极”易明,因鞠陵于天之山为春、秋分的日出之山,位居正东方,故谓之东极。“离瞀”一词却颇为费解。《大荒经》中的名称多有意义可求,“离瞀”亦不当例外。“离”有分明、辨别之义,《周易·离卦·象传》云:“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说卦传》云:“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瞀”则有晦暗不明之义,《荀子·非十二子》:“世俗之沟犹瞀儒。”杨倞注云:“瞀,暗也。”杨雄《太玄经·玄错》云:“视也见,而晦也瞀。”“瞀”皆谓暗昧不明。“离瞀”系于鞠陵于天之山,亦当与老人星有关,当是指老人星的观察者,因老人星高度低,可见时间短,难于观察,需有明察秋毫的眼力方能看见,故谓之“离瞀”。
 
老人星处于南极,老人星的观察者称为“离瞀”,而《说卦传》以离为明,为南方之卦,凡此数点,很容易让我们将离卦与老人星联系起来。实际上,《周易》离卦所谓“离”的本义可能就是指的老人星。
 
《离卦》只有两条爻辞出现“离”字,即六二:“黄离,元吉。”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六二《象传》云:“黄离元吉,得中道也。”九三《象传》云:“日昃之离,何可久也。”对于“离”的意思,皆无说。对于卦名“离”的解释,《彖传》云:“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将“离”解释为附丽之义,日月附丽于天,百谷草木附丽于土,故曰“离者,丽也”。《象传》云:“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离有光明之义,离卦为重卦,故曰“明两作离”,“两”谓重叠,重叠指一物在一物之上,亦有附丽的意思。可见,《象传》《彖传》皆以“离”谓附丽。《说卦传》对离卦的解说更是极尽穿凿附会之能事,“离为雉”“离为目”“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胃,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云云,无非缘象数而引申,皆与“离”本义无涉。后人解《易》,对“离”卦的解释,多沿袭《彖传》之说,王弼《周易注》云:“离犹著也,各得所著之宜。”“著”谓附著,犹云附丽。清人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亦云:“离,附丽也。”然而,若以“离”谓附丽,作动词解,用以解释六二、九三爻辞,实不可通,因“黄离元吉”“日昃之离”“离”皆为名词,而非动词,亦非形容词。或正是有见于此,今人对“离”的解释,多不取《彖传》。李镜池《周易通义》注“黄离元吉”云:“黄丽,即黄鹂,黄鸟。”注“日昃之离”云:“离,灾难,此指敌人入侵。”至于卦名“离”,则注云“通罹,指遭祸”。同一卦中,同一离字,而义各不同,《易经》作者岂会如此二三其德?知此说必不可通。《说文》:“离,山神兽也。……欧阳乔说:离,猛兽也。”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据此认为“离”通“螭”,指山中怪兽,离卦之离,即指此兽。“黄离”指黄色的神兽,怪兽本能害人,但黄色为吉祥之色,古人视黄兽为吉祥之兽,故曰“黄离元吉”;日暮时见到怪兽,当鼓缶而驱之,否则将被其所害,故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既说黄离为吉祥,又说见离为凶兆,自相矛盾,亦难令人信服。
 
现在我们既然认识到“离”与对老人星的观察有关,再来看离卦的这两条爻辞,就不难解释了。
 
六二:“黄离元吉”,“黄离”盖指老人星为黄色。《黄帝占》云:“老人星,一名寿星,色黄。明大而见,则主寿昌,老者康,天下安宁;其星微小,若不见,主不康,老者不强,有兵起。”《石氏星经》云:“老人星色欲黄润,王者、老人吉;其色青,主有忧,老人疾;色若黑白,主有老人多死,各以五色占吉凶。”可见,在古人眼里,老人星是一颗黄色星。现代天文观测表明,老人星本体颜色呈青白色,但由于在北方中原地区只能看到它升起在地平线上方很低的地方,其光线受大气、尘埃、水汽等因素影响而折射偏向光谱红色一端,故其星光通常呈现为黄色。由于老人星通常为黄色,故古人以黄色的老人星为吉祥,“黄离元吉”,盖即谓此。《夏小正》《大荒经》称老人星为鞠星,很可能也跟此星色黄有关,鞠本义为菊花,因菊花为黄色,故“鞠”字有黄色的意思。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此语字面令人费解,但了解了老人星在古代岁时习俗中的意义,此语的解释可谓水到渠成。日昃,谓太阳在午后向西坠落。《公羊传·定公十五年》云:“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何休注云:“昃,日西也。……下昃,盖晡时。”下昃盖指太阳即将落山之时,则“日昃”实泛指整个下午,故亦可指黄昏时分。老人星全年只有在春分的黄昏和秋分的拂晓才可见到,“日昃之离”盖指春分前后黄昏时分看见老人星升起。古人既以老人星为长寿之神,以老人星见为吉祥之兆,预示老人寿康,故见到老人星是值得庆祝的事情,理当击缶而歌,以为老人祈寿,若见到老人星无动于衷,视若罔闻,说明没有把老人的安康放在心上,自然会惹老年人心中不快,嗟叹抱怨,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故云“大耋之嗟,凶”。总之,离卦的两条爻辞,都可以在老人星崇拜的语境中得到熨帖的解释,反过来也证明,“离”字的本义的确与对老人星的观察有关。
 
《周易·离卦》这两条爻辞与老人星的关系,表明西周时期的人们已经对老人星有了明确的观察经验和认识,并且已经将老人星与老人联系起来,说明西周时期已经以老人星的出现作为秋尝养老仪式的标志了。
 
有意思的是,古书中提到的一位具有超凡视力的神人离朱,也可以依据老人星的语境得以恰如其分的解释。《商君书·错法》云:“夫离朱见秋毫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瑏瑠《淮南子·原道训》云:“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高诱注:“离朱者,黄帝臣,明目人也。”离朱为能于百步之外明察秋毫、针芒的实力超群之人。古书中关于离朱的记述,除标榜其视力超群之外,其他信息很少,很难据以考见其来历。神话人物的名字往往蕴含了其语境渊源,离朱的来历也许正蕴含在其名字之中。《大荒东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大荒经》记载了四方之神,除东方之神外,《大荒南经》云:“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来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是为南方之神;《大荒西经》云:“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是为西方之神;《大荒东经》云:“有人名曰 鹓,北方曰鹓,来之风 曰图片,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是为北方之神。四方之神的名字亦见于殷墟卜辞和《尚书·尧典》,足见其来历之久远。东方之神的名字,在卜辞和《尧典》中均作析,“析”通“折”,也是离析、辨析之义。东方之神为折丹,或曰析丹,“折”“析”“离”均有明辨、离析之义,“丹”“朱”同义,均谓赤色,则“折丹”亦不妨写作“离朱”,然则明目之人离朱,殆即东方之神折丹,也就是“东极离瞀”。折丹处于东极鞠陵于天之山,为老人星的观察者,因为老人星出没倏忽,稍纵即逝,观察老人星需要敏锐的视力,因此老人星的观察者被称为“东极离瞀”,又名为“折丹”,文字叠嬗,又演变为“离朱”,于是就有了先秦古书中经常提到的那位明目之人。
 
六结 
 
日、月、星辰的运行为大地带来昼夜交替、四时循环,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顺应星空的节律安排农时和生计,星空的四时轮回规定了人间生活的起承转合,天文与人文从来就密不可分。古人在遵循星空节律的启示安排自己的生活之同时,也反过来从人间生活出发理解星空的意义,想象星空的形象,为星空事物命名,讲述星空的故事,这些意义、形象、名称、故事作为传统知识的一部分而世代流传。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传统知识与民生日用渐行渐远,逐渐与其赖以生成和流传的天文学语境相疏离,其原初的天文学意义日益模糊,尤其随着学科分野,天人隔绝,后来的学者很少具有古人那样丰富的天文知识,因此不再能够理解这些传统知识的天文学含义,致使这些原本行之有效的经验知识最终蜕变为玄妙的神话、意象、仪式、风俗,成为人类语言和文化世界中既令人迷惑又独具灵韵的部分而流传下来,成为如同琥珀、化石、遗骸一样的所谓的“文化遗留物”。如果我们不是仅仅满足于将这些文化遗留物当成古董一样的“国粹”进行把玩、鉴赏,而是要了解这些“文化遗留物”的来龙去脉和文化内涵,就不得不突破学科分野,在观乎人文的同时,还要观乎天文,方能回到那个天地相映、人神交汇的古老岁月,领略古人眼里的星空、大地和岁月。
 
寿星崇拜就是中国民俗传统中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意象,老寿星慈眉善目、憨态可掬的形象家喻户晓,“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吉祥话尽人皆知,南极仙翁、南极老人的名号也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寿星的来历,长寿之神为什么被称为“星”,寿星为什么被视为南方的神仙,九九重阳节与寿星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却罕有人提起,更不用说给出明确可靠的答案了。
 
寿星这一文化意象的各个环节,追本溯源都来自上古时期对于老人星的观象授时活动。寿星原本就是一颗星,即老人星;在北方中原地区,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才能看到老人星,古人用它的出现作为举行秋尝庆典和养老仪式的标志,故此星得名为老人星;老人星的纬度甚低,只能低低地升起在靠近南极的南方地平线上,因此被称为南极老人星,长寿之神则被称为南极仙翁。总之,中国文化中的寿星崇拜,在方方面面都与老人星的运行规律、与古人对南极老人星的观察密不可分,只有了解了关于老人星的天文学知识,才能对寿星崇拜、重阳节的起源等传统文化现象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也才能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古老渊源和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民俗学论坛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教牧初探 \楼天雄
摘要:1957年2月22日,德国政府同德国福音派教会签署了有关军队宗教服务的“国家协议”…
 
双赢的分离:试析智利天主教会的去特权化——19世纪中期至1925年 \张佳蓉
摘要:智利建国初期,以天主教国教地位为核心的教会诸多特权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始,…
 
法治信仰:“法律信仰”之重构 \贾永健
摘要:"法律信仰"理论存在缺陷的原因是将"law"替换成了"国家制定法",并曲解了伯尔曼的…
 
欧洲市民社会的理性宗教问题——左派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德国早期浪漫派 \黄江
摘要:根据从海涅以降的传统看法,德国浪漫派的固有形象始终是作为一种反动文学的代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场被低估的宪政革命 \刘吉涛
摘要:发生于16世纪亨利八世治下的宗教改革,被誉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蚕神献丝与三蚕圣姑: 明清时期蚕神信仰文化中的“晋南故事情节”与习俗传统
       下一篇文章:型塑与记忆:浊漳河流域昭泽王信仰的发展演变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