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红海上的丝路记忆
发布时间: 2023/1/12日    【字体:
作者:周輖
关键词:  红海 丝路之路  
 
 
  自古以来,红海就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也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交汇点。位于红海东岸、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沙特阿拉伯塞林港,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行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与友好关系。历史上,塞林港曾与通往麦加的吉达港、通往麦地那的吉尔港并称红海“三大港”。岁月流逝,塞林港昔日的热闹与繁华逐渐衰落,遗址也慢慢被流沙掩埋。
 
  2016年,中国和沙特签署《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合作协议书》。2018年以来,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成中沙联合考古队,先后两次在塞林港遗址展开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海边进行的沙漠考古
 
  阿拉伯文献记载,塞林港最繁荣兴盛的时期是公元9世纪至13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旅搭乘船只从这里登陆,前往麦加或其他贸易城市。公元15世纪,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最远经塞林港抵达麦加。船队靠岸后,用瓷器、金银、丝绸、茶叶和铁器等与当地居民交换特产与礼物。随行翻译马欢将其在红海沿岸的所见所闻收录于《瀛涯胜览》一书。
 
  2018年3月和2019年1月,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的10余名考古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塞林港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这是中国考古队首次来到阿拉伯半岛。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姜波将这次联合考古工作形容为“海边的沙漠考古”:考古队队员不仅要在陆地上开展田野发掘,还要潜入水底进行探索。
 
  高温酷热、风沙肆虐,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联合考古队面临的一大挑战。太阳炙烤下,沙漠的表面温度可高达50摄氏度,说来就来的沙尘暴更是顷刻间遮天蔽日。为避开高温时段,考古队队员清晨5点便要前往现场;沙尘暴一过,被中断的工作便又迅速展开。
 
  茫茫大漠之上,中国考古人寻找地下遗址的“传统绝技”洛阳铲钻探技术一时难以施展。“沙子是流动的,洛阳铲打不下去,就算打下去,一会儿就又被覆盖了。”姜波与考古队队员经过反复研究,将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与遥感考古、环境考古以及无人机航拍、数字测绘与3D技术等结合起来,为全方位研究塞林港人文历史与地理信息探索出新的途径。
 
  在陆地田野作业中,联合考古队在遗址地表设置了9条纵贯南北的调查线路,进行地毯式搜索;发现重要遗迹后,再利用无人机从不同高度对遗迹进行航拍和遥感测绘,建立三维模型。在水下考古环节,中方考古队队员提前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水下考古培训,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两国考古队队员通过海底调查、搜索和采样,摸清了塞林港周边海域的水底状况。
 
  出土文物印证丝路繁华
 
  中沙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的两次发掘,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果:发现并确认了古海湾、古航道和被流沙掩盖的季节河遗迹;探明了塞林港建港缘由——这里既有海陆交通之便利,又可为海船提供淡水补给,是海港选址的绝佳地点。
 
  在海湾海床,联合考古队发现了早先河流带入的淤泥沉积,且堆积深厚,说明此处河海交汇,淡水充足。在遗址南侧水域,联合考古队还确认了一处可供泊船的港湾,找到了古代船只进出港湾的航道。这里港湾双礁环抱,水流平缓,深度适中,且为泥质海床,便于海船避风、泊驻与航行,堪称天然良港。
 
  联合考古队还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大型建筑遗址和两处排列有序的大型墓地,并清理出一批珊瑚石墓葬,采集了较多的文物标本,包括青铜砝码、波斯釉陶、阿拉伯陶器与釉陶、玻璃器物和黑曜石器等。各种生活遗迹与疑似海滨货场遗迹的发现,生动展示了历史上海港的繁华场景,为研究塞林港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考古证据。值得一提的是,同一类型的珊瑚石墓,在我国海南岛的三亚、陵水一带也有发现,从侧面印证了这座港口与中国往来的悠久历史。
 
  在遗址的多个地点,联合考古队队员发现了分属不同时期的中国瓷器残片,包括宋元时期的莲瓣纹青白瓷残片、龙泉窑系的青瓷残片,以及明清时期漳州窑系的青花瓷残片等。这是红海地区港口遗址考古中首次发现中国瓷器残片。
 
  帆影苍茫,舟楫相望。1431年,马欢来到麦加时所携带的物品清单中即有瓷器一项;而比他早近百年游历红海地区的元代旅行家汪大渊,也记录下中国瓷器在古代中东地区市场上销售的情景。今天,中沙联合考古队在塞林港遗址中发现的中国瓷器残片,印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姜波认为,中东地区的诸多考古实证显示,可能早在唐代,中国与包括红海在内的中东地区已经进入一个陶瓷贸易交往的高峰时期。
 
  联合考古促进中沙友谊
 
  随着塞林港遗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中沙两国考古队队员相互协作,彼此间建立起深厚友谊。在工作现场,中方考古队队员梁国庆身边总会围着多位沙特同事,向他学习中国传统碑刻拓片制作技术。这一技术在本次考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部分墓葬中发现的阿拉伯文碑刻,因多年风沙侵蚀,碑文已模糊不清。拓片技术让碑文变得清晰起来,碑铭释读也为了解遗址年代、族群文化、贸易背景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沙特考古学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拓片制作技术,希望在未来的考古工作中推广使用。
 
  沙方队员对于当地情况更为熟悉,他们与中方队员密切交流,令考古发掘工作更加高效。拥有近15年考古经验的麦迪曾于2017年赴中国广东省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下考古培训班,是沙特首位获得此类专业证书的水下考古队队员。在水下作业时,熟悉红海水况的麦迪犹如潜水教练,向中方队员悉心传授工作技巧。在肩并肩的工作中,中国考古队的丰富经验,每每也让麦迪等沙特队员感慨不已。
 
  在丝绸之路的联结下,阿拉伯半岛与中国在商贸、文化等领域的往来历经千年,塞林港是双方友好交往的例证。沙特国家考古中心主任扎哈尼称赞中沙联合考古队的工作模式,认为中方开展的传统手段与无人机等创新科技相结合的考古方法值得借鉴。他期待,未来双方在红海沿岸、阿拉伯湾等更多历史遗址开展更深入、更广阔的考古合作,续写东西交融、互学互鉴的佳话。
 
《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第18版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教牧初探 \楼天雄
摘要:1957年2月22日,德国政府同德国福音派教会签署了有关军队宗教服务的“国家协议”…
 
双赢的分离:试析智利天主教会的去特权化——19世纪中期至1925年 \张佳蓉
摘要:智利建国初期,以天主教国教地位为核心的教会诸多特权得以确立。19世纪中期始,…
 
法治信仰:“法律信仰”之重构 \贾永健
摘要:"法律信仰"理论存在缺陷的原因是将"law"替换成了"国家制定法",并曲解了伯尔曼的…
 
欧洲市民社会的理性宗教问题——左派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德国早期浪漫派 \黄江
摘要:根据从海涅以降的传统看法,德国浪漫派的固有形象始终是作为一种反动文学的代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场被低估的宪政革命 \刘吉涛
摘要:发生于16世纪亨利八世治下的宗教改革,被誉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商人阶层的出现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下一篇文章:“绿洲桥”视野下的河西走廊、历史中国与区域性世界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