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新加坡公教中学简介
发布时间: 2024/6/14日    【字体:
作者:思翔国际
关键词:  新加坡 公教中学  
 


新加坡公教中学简介

Catholic High School (CHS)

 

公教中学(Catholic High School,简称CHS)是位于新加坡的天主教男校。该校提供为期四年的GCEO”水准教育,并设有一个提供六年小学教育的小学部。从2013年起,公教中学协同新加坡女子学校和圣尼各拉女校提供六年制直通车(IP)课程。公教中学的附属学校为公教初级学院及诺雅初级学院。

 

公教中学创办于 1935 4 月,创校人是法国人劳爱华神父。公教中学本名为 公教华英中学 , 早年校名有 华英 两字,乃因劳爱华神父认为当时的学生应中英兼通,并主张以中英并重为办校宗旨。他曾说: 公教中学好像双轨火车,中英并重,脱然无累,直向它的目的地驶去,谁跟它走的,真是幸福,必能得健全教育

 

 1979 年公教中学被新加坡教育部选为特选中学( SAP School )。公教除了贯彻双语教育,也培育了数以万计的英才。 到目前,公教共有 19 位毕业生获颁总统奖学金。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新加坡现任总理),次子李显扬都毕业于该校。公教中学从其办学理念到课程设置、到学校文化景观设置处处都体现着双语与中华文化的浓浓气息。

 

作为一所天主教学校,公教中学秉持“爱”的办学方针。充满爱心的教师不遗余力地塑造学生的品德并引导他们学习,校友及家长慷慨无私的支持与奉献,都是公教以天主为中心的关怀文化强而有力的基石。公教出色并具创意的教师也获得教育同仁、家长和学生的认可,频频获得奖项与表彰。

 

公教中学介绍

 

公教中学校门左右两联分别以“公”“教”为首字,上联 “公法有情必兴社稷”,下联 “教规无类乃秉渊源”,既彰显新加坡依法治国之理念,又突出华人秉持教育兴邦之传统,有很浓郁的华文文化色彩。

 

公教中学校园风景优美,有许多树木和灌木,池塘和雕塑,为学生提供宁静安宁的学习,休息或与朋友交往的场所。其中许多雕塑描绘了有抱负的运动员和学生,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学校愿景:

 

公教学生是个具有高尚情操,坚韧个性,同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并且愿为人群服务的领袖、双语学者与彬彬君子。

 

学校座右铭:

 

亲爱忠诚,敬业乐群

 

亲爱:一个人必须能爱他的至亲,其次能推己及人,兼及爱物,方能达成完美的人格。

 

忠诚:一个人要达成完美品格的人,必须具备忠厚,忠信,忠直以及诚心,诚意的品格。

 

敬业乐群:以出于服务的精神工作,尽全力去做。帮助别人,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学校使命:在基督价值观的基础上,要把公教中学创设为一所具有革新性与挑战性课程的学府,成为塑造良好品德的先驱以及启发优越思维的标杆。

 

学校价值观:仁民爱物,锲而不舍,革故鼎新,力争上游。

 

作为一所提供六年综合课程及四年剑桥普通课程的自治学校,公教能够拓展课程,扩大并加深学生二十一世纪的技能与世界观。秉承劳爱华神父创校时的办学理念,公教为培育精通双语双文化的学者塑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公教除了是一所提供教育部双文化课程的特选中学,也为学生提供发展其他才能的机会与空间,如提供教育部的音乐特选课程及根据各个学科(英文、人文、科学及数学)的才能发展计划。除了学科上的发展,公教的学生更能通过学校种类繁多的强化活动和课程辅助活动,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兴趣及领袖才能。“面向全球化课程”(World Readiness Programme)、“志趣探索课程”(Passion Pursuit)和“实践与德育课程”(Lifeskills & Character Programme)是公教中学的三大旗舰课程。

 

公教中学双语双文化的双轨教育:

 

公教中学双文化课程秉持着教育部创办该课程的精神与初衷,旨在培育一群精通华语,且通晓中国悠久历史、民族文化及当代发展的学生。公教中学以中国时事动态为焦点,让学生学贯中西,成为一群既了解中国,又能联系西方的双语人才。学校专注于双语双文化教育,力图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有原则、积极进取和能够联系中国和了解西方社会的双文化领袖;

 

培养热衷于分析和展望东西方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双文化学者;

 

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更广阔的世界观,为未来做好准备。

 

作为特选中学,致力于推广华族文化欣赏课程:

 

结合课堂教学和课程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不同华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会亲身接触这些文化项目。

 

培养学生对琴棋书画兴趣,同时加强他们对东西方传统与文化的认识。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色活动:

 

课程:中一和中二文化鉴赏课程(包括琴、  棋、书、画、史,四大名著介绍),中国通识课,中一全年级中国打击乐课(音乐课)

 

全校活动:双语双文化节,农历新年庆祝会,端午节活动,中秋庆祝会

 

培训与熏陶:文艺演出(相声、戏剧),华青班,双语广播站,特选学校活动(特选学校领袖营,领袖论坛)

 

海外浸濡计划

 

所有双文化课程的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海外浸濡计划,到中国和西方国家浸濡学习。

 

公教中学还提供广泛和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和CCA,包括制服团体,体育,表演艺术以及媒体和ICT俱乐部。

 

 

公教中学校歌

 

 沈光辉

 

梁厚祥

 

公教中学   屹立星洲

 

黉宇高耸   环境清幽

 

宣传文化   中西并筹

 

阐扬学术   文质兼收

 

振兴教育   惠及同俦

 

发挥道德   砥柱中流

 

莘莘学子   勤勉研求

 

弦歌讽诵   涵泳优游

 

白云渺渺   绿水悠悠

 

敦品励学   无间无休

 

蕉雨淅淅   椰风飕飕

 

振我邦国   万祀千秋

 

 

信息来源:新加坡公教中学网

A计划学习狮城篇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南京国民政府基督教团体立案政策与实践 \杨卫华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图以立案为抓手,加强对基督教团体的管理与控制,并进行…
 
试析新教参与韩国政治的过程及特点 \郑继永
摘要: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
 
中国近代的基督教社会主义 \周伟驰
内容提要:在基督新教向全球传教的过程中,曾发生过“优先传文明还是传福音”的讨论,…
 
澳门仁慈堂的法律地位变迁研究 \王华
摘要:澳门慈善机构仁慈堂自其成立至今跨越400多年的漫长岁月,穿梭在不同的文化与法律…
 
近代早期荷兰共和国宗教宽容研究(1572-1620) \李瑞林
摘要:荷兰共和国建立之初,宗教宽容的争论便已开始。荷兰人民对西班牙统治时期宗教迫…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卸任的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与教会的缘分及与其他宗教团体的交往 和平
       下一篇文章:印度教三大神之——梵天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