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分布于阴山南北的汪古部以突厥后裔为主,自唐末五代起,逐渐融合了当地的回鹘、沙陀、党项、蒙古等族群,形成了金元之际的汪古部。景教于唐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阴山南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景教图像作为景教遗存中最重要的部分,当是景教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在阴山汪古发现的景教石刻图像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十字架依照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划分为马耳他、聂斯脱里派和珍珠纹三种十字架类型,并分析了石刻图像中的莲花纹、卷草纹和如意纹的寓意和渊源关系,讨论了景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佛教文化因素、汉文化因素和波斯文化因素影响下逐渐本土化的过程。阴山南北的汪古部景教遗存,是辽金元以来留存至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其内涵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对外来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博大胸怀。
YSWGB.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