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他山之石
 
玛雅通史
发布时间: 2024/6/28日    【字体:
作者:叙拉古之惑
关键词:  《玛雅通史》 玛雅文明  
 


★问世近60年,国内首次引进,玛雅学家一生心血,致每一位读者的不朽之作:本书首版发行于1966年,是作者迈克尔·D. 科致力于为“学生、旅行者和对此有兴趣的公众”编写的玛雅学入门读物,之后隔数年就根据玛雅文明考古发现新进展修订一次,本书是于2022年问世的第十版,记录了学界目前为止更新的探索与成果。科于第十版的筹备过程中离世,享年90岁。本书是他为玛雅文明投入一生凝结成的不朽之作。

 

★从环境变化到社会变迁,从建筑艺术到日常生活,全面重现目前已知的玛雅文化:区域划分、语言发展、气候变化、文明冲击、信仰体系、历法秩序、建筑结构、雕塑艺术、日常生活……本书以早期—古典期—后古典期—西班牙征服时期—现代的时间顺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详细梳理了目前已知玛雅文明的发展脉络,重塑了古玛雅人的社会生活,带你见证玛雅神秘面纱下的真相。

 

★玛雅研究领域泰斗联合危地马拉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共同编写,国内专业学者审校译文:本书作者迈克尔·D. 科曾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发掘了奥尔梅克文明及其他早期文明遗址,并利用文字和图像破解了玛雅人的信仰体系,成为古代中美洲和玛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斯蒂芬·休斯顿因本书的早前版本对玛雅文明产生兴趣,后因在玛雅文化研究及推广方面的杰出贡献,于2011年被危地马拉总统授予该国最高荣誉格查尔勋章。本书特邀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历史作家张炜晨翻译,《玛雅史》译者杨靖审校,确保准确传达作者原意。

 

★收录200余幅全彩高清文物照片、地图、遗址实地拍摄图,附玛雅地区游览攻略与建议,兼具知识性、收藏性与实用性:全书收录200余幅全彩插图与直观图表,其中不乏罕见、难得的珍惜图片资料。优质超感纸搭配四色印刷,高水平图像表现力,让本书既能引导你更深刻地了解辉煌玛雅文明,又能成为你书架上的藏品、赠送亲友的佳品。书后附作者为大众读者提供的玛雅地区游览攻略,帮助你亲眼见证这一人类文明的奇迹。

 

前言

 

1966年《玛雅通史》首版问世以来,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彼时,作者迈克尔·D. 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该为玛雅文明撰写一本简明扼要,同时相当准确完备的书,供学生、旅行者和对此有兴趣的大众读者参考。这本书最好便于携带,这样当人们参观令人惊叹的玛雅遗址时,就可以随时从背包里拿出来阅读。在此后所有的版本中,迈克尔一直秉承着这一宗旨。随着玛雅文字被逐步破译,从前沉默不语的铭文吐露秘密,玛雅人这才有机会用自己的声音来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为此,迈克尔·D. 科邀请他以前的学生,也是玛雅文字和社会学权威斯蒂芬·休斯顿与自己合作,一同编写新版《玛雅通史》。这恰好形成了一个完美循环:当年正是这本书吸引休斯顿投入对玛雅文明的研究。然而,就在《玛雅通史》第十版的筹备过程中,迈克尔·D. 科离世了,享年九十岁。他曾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发掘了奥尔梅克文明和其他早期文明遗址,并利用文字和图像破解了玛雅人的信仰体系,成为古代中美洲和玛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还因撰写了大量广受好评的书籍和文章而闻名。迈克尔·D. 科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展现出今人难以企及的渊博学识和专业素养。本书充分体现出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古往今来全体玛雅人的敬意。这个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在本书中也得以彰显。与此同时,休斯顿借助最新版本的修订来缅怀迈克尔·D. 科,纪念这位令人钦佩的老友。

 

在过去几十年里,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可谓日新月异,几乎每周都有新发现公布,尤其是在每年5月的旱季尾声,研究成果总会接踵而来。基于对玛雅文字和图像的全新探索,且得益于激光雷达(激光成像、探测和测距)、年代测定、古代食物研究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和洪都拉斯等地纷纷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现在对根据王宫所在地来鉴别不同玛雅社会的方法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逐渐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科潘和埃尔佐茨等古城的“开拓之父”,以及他们的故乡。学者们发现卡拉克穆尔的历史角色比早期研究人员想象的重要得多。不仅如此,他们还认识到伯利兹沿海地区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卡坦半岛存在独特的发展轨迹,缺乏铭文记录的地区也有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的塞巴尔、塔巴斯科的阿瓜达菲尼克斯及其他地区发掘出玛雅文明早期遗址,恢宏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群让所有人瞠目结舌。此外,遗传学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研究人员还找到了玛雅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以及玛雅人同来自墨西哥特奥蒂瓦坎的异族人有往来的进一步证据。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过去学术界经常忽视的人群,如妇女和下层人士有了更多了解,而早前,国王和贵族才是学术研究关注的对象。我们对贸易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了新认知,这使人们以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古代玛雅社会。专家学者亦同玛雅人的后裔展开了更为密切的合作。然而,有一些谜题依然悬而未决:玛雅前古典期的社会性质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危地马拉高地的玛雅族群有哪些特征?古典期和后古典期之间的过渡时期到底出现了哪些事件,紧接其后又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仍待解答。有早期理论认为,其他民族也曾深度融入玛雅历史。现在,旧理论得到了新证据支持,并再度流行起来。从古至今,玛雅人从未与世隔绝。

 

写作过程中,许多同僚为我们提供了建议,分享自己的学识,其中包括已经去世的学者,特别是玛雅古代定居点和景观研究领域的先驱温迪·阿什莫尔、对特奥蒂瓦坎文明无所不通的智贤乔治·考吉尔,还有推动玛雅研究发展的关键人士乔治·斯图尔特。本书第九版的许多匿名评论者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编辑马克·萨普韦尔也贡献良多。汤姆·加里森、斯科特·赫特森、猪俣健、基思·普鲁弗、安德鲁·谢勒、特拉维斯·斯坦顿、卡尔·陶贝对本书内容和结构提出了具体意见,给予我们很大帮助。我们还从特拉奇·阿登、杰米·阿韦、蒂姆·比奇、谢里尔·比奇、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杰弗里·布拉斯韦尔、因加·卡尔文、马塞洛·卡努托、拉蒙·卡拉斯科、阿伦·蔡斯、奥斯瓦尔多·钦奇利亚·马萨列戈斯、约翰·克拉克、阿琳· 科尔曼、弗朗西斯科·埃斯特拉达贝利、尼古拉斯·邓宁、查尔斯·戈尔登、莉兹·格雷厄姆、克里斯托弗·黑尔姆克、希瑟·赫斯特、布兰登·詹姆斯、贾斯廷·詹宁斯、哈里·凯图宁、丹尼·劳、罗德里戈·连多·斯图亚多、卡米洛·卢伊、西蒙·马丁、玛丽·米勒、尚蒂·莫雷尔哈特、乔尔·帕尔卡、伊丽莎白·帕尔默、豪尔赫·佩雷斯·德·拉腊、蒂莫西·皮尤、威廉·林格尔、罗布·罗森斯威格、弗兰考·罗西、费尔南达·萨拉萨尔、安德鲁·谢勒、阿玛拉·索拉里、大卫·斯图尔特、卡尔·陶贝、亚历山大·托可维宁、马克·岑德尔、雅罗斯瓦夫·拉瓦卡等学者处收集到了新资料。本书如出现错误,责任完全在我们。

 

关于单词:本书中,闭塞辅音用紧接其后的撇号表示(如“kahk’”,即“火”)。新规则中唯一的例外是那些在文献中已约定俗成、为学生和游客熟知的遗址名称,如果改变拼写,可能会造成混淆(如“Tikal”,即“蒂卡尔”,按理应该写为“Tikal”)。元音则始终和西班牙语的发音大致相同。长元音用双字母表示,如“muut”(鸟)。这一特征与其他发音规则在玛雅文字体系中都有体现。

 

非闭塞辅音的发音与英语大致相同,但有以下例外:

 

:喉塞音(位于词首或两个元音之间),类似于英语单词“button”或“cotton”中“tt”的美式发音;

 

h :喉擦音,同英语中的“h”发音;

 

j :软腭擦音,同作曲家巴赫姓氏(Bach)的最后一个辅音发音;

 

q :舌后塞音,类似喉音“k”,仅限于高地玛雅语;

 

tz :清齿擦辅音,发音时舌尖紧贴在牙齿后面;

 

x :同英语中的“sh”发音。

 

读者将在本书中接触一些纳瓦特尔语单词。纳瓦特尔语是阿兹特克帝国的通用语言,也在西班牙征服时期广泛用于贸易交流(近期研究表明,纳瓦特尔语受到了其近支语言匹普语的影响)。纳瓦特尔语中的名称是根据16世纪征服者使用的语言以罗马字母转录的。同玛雅语名称一样,纳瓦特尔语名称没有重音标识,因为两者的重读位置都有规律:玛雅语单词通常在最后一个音节重读,而纳瓦特尔语单词在倒数第二个音节重读。还要注意的是,最近征询当地人意见后,研究人员发现各种玛雅语的名称也有变化,本书结合语言学家丹尼·劳的建议做出了修改(图1.81.9)。可这也会导致混淆,比如“Yukatekan”(尤卡特坎语)指的是一系列语言的集合,而“Yucatecan”(尤卡坦)则指一个地区。

 

读者可能很想知道,本书字里行间那些听起来颇有异国情调的古城和考古遗址名称源自何处。其中一些的确出自真正的尤卡坦玛雅语,使用于殖民时期早期的尤卡坦半岛,比如乌斯马尔、奇琴伊察、科巴、图卢姆等,但它们也可能不是这些地方的原名。尤卡坦半岛的阿坎塞、埃克巴兰姆、玛雅潘则肯定是这些地方最初的名字。其他一些地名显然源于西班牙语,如彼德拉斯内格拉斯(西语中意为“黑岩石”)、塞巴尔(木棉之地)、帕伦克(设防之地)、纳兰霍(橘子树)、埃尔米拉多(鸟瞰之地)等。也有不少地名是考古学家根据玛雅语自创的,并不一定准确,包括博南帕克、乌夏克吞、苏南图尼奇、卡米纳胡尤、阿巴赫塔卡利克等。近期对碑文的研究表明,位于佩滕地区的亚萨哈遗址在古典期就叫这个名字,尤卡坦半岛上的埃克巴兰城亦是如此。不过研究也发现,蒂卡尔的古代名称其实是“穆特”,而帕伦克的则是“拉卡姆哈”。随着玛雅文字研究继续推进,其他古城的原名肯定也会浮出水面。

 

将用放射性碳测年法测定的年代与公元纪年准确关联起来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对狐尾松的树轮年代学研究显示,一旦到公元前700—前800年之前,“真实”年代与放射性碳测年法测定的年代之间的偏差就会越来越大,到公元前4500年,最大偏差达到了800年左右。在过去几年里,研究人员在通过放射性碳测年法校准玛雅历史年表方面亦实现了突破,尤其是利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放射性碳年代数据做加权或排除计算,以此得到了更为精准的结果。猪俣健等人应用此法,令人信服地排除了那些不合理的样本,并将不同类型的证据(如陶器)相互联系起来。基于此,我们选择摒弃在本书之前的版本中使用的方法,转而主要使用公元纪年法。也就是说,玛雅古典期(约公元250900年)的年表实质上不受放射性碳测年法影响,而取决于玛雅长纪历与欧洲基督教公历之间的关联是否准确。本书采用西蒙·马丁和乔尔·斯基德莫尔提出的玛雅历公历关联理论(专家口中的“584286 常数法”)。所有对应的欧洲基督教公历日期均以格里高利历表示。最后,关于图表的说明:读者在书中括号内看到的数字均与内文图表一一对应。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迈克尔·D. 科是古代中美洲和玛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一生致力于探索古老而神秘的玛雅文明。他认为,应该为玛雅文明撰写一本简明扼要,同时相当准确完备的书,供学生、旅行者和对此有兴趣的公众参考,本书首版因此于1966年问世。随着众多学者、专家在相关领域不断收获新成果,科也持续更新、修订其中内容,本书已是第十版。

 

从第九版开始,科邀请其学生、玛雅文字和社会学权威斯蒂芬·休斯顿合作,以各自成就共同完善本书。不幸的是,在第十版的筹备过程中科离世了,享年90岁,本书成了这位学者穷尽一生为对玛雅文明感兴趣的大众读者留下的宝贵遗产。

 

本书以时间顺序介绍了玛雅社会的崛起与覆灭,从生态环境、语言分布、农业发展等方面细致地解释了当地族群扩张的方式与原因,通过建筑、铭文、雕塑、器具等考古发现,还原了当地居民数千年间的生活与文化,也为玛雅人遭受的苦难与不公发声,并展现现代玛雅人的社会面貌。书后附当前玛雅各遗址的游览指南。

 

《玛雅通史》展现了这一灿烂的古老文明从未消逝的生命力。直到今日,玛雅仍值得我们不断探寻其更深处的奥秘。

 

【作者简介】

 

迈克尔·D. 科(Michael D. Coe),耶鲁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和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他的著作包括《玛雅通史》《墨西哥》和《破解玛雅密码》等。

 

斯蒂芬·休斯顿(Stephen Houston),布朗大学社会科学教授,因在玛雅文化研究和推广方面具有杰出贡献,获危地马拉总统授予该国最高荣誉格查尔勋章。他的最新著作是《天才通道:经典玛雅艺术和文字中的年轻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区域划分

发展阶段

族群语言

气候变化及对文明的冲击

第二章 早期玛雅

第一批人

远古期采集者和种植者

前古典期早期村落

前古典期中期的扩张

前古典期的卡米纳胡尤遗址

玛雅低地

第三章 玛雅社会崛起

历法诞生

伊萨帕港口和太平洋海岸

双子英雄和创世纪

卡米纳胡尤和玛雅高地

佩滕和玛雅低地

米拉多地区

圣巴托洛

前古典期至古典期,玛雅低地

第四章 辉煌古典:早期

古典期早期特征

特奥蒂瓦坎:军事强国

埃斯佩兰萨文化

塞伦:美洲的庞贝?

古典期早期的中部地区

科潘:古典期早期

北部地区

第五章 辉煌古典:晚期

中部地区古典期遗址

科潘和基里瓜遗址

蒂卡尔

卡拉克穆尔

亚斯奇兰、彼德拉斯-内格拉斯、博南帕克

佩特斯巴顿湖

帕伦克

科马尔卡尔科和托尼那

北部地区的古典期遗址:里奥贝克、切内斯、科巴

古典期晚期图像艺术

第六章 玛雅信仰和文化

虔诚之心

宇宙的秩序

神与灵

数字与历法

阳历和阴历

天幕流浪者与群星

玛雅文字的本质

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政治博弈

万物有属

第七章 古典期终期

大崩溃

塞巴尔和普顿玛雅

北部地区的普克遗址

埃克巴兰

古典期终期的奇琴伊察和托尔特克人

科特苏马尔瓜帕谜团

辉煌终结

第八章 后古典期

伊察和玛雅潘

尤卡坦地区的独立国家

后古典期中部地区

南部地区的墨西哥王朝

西班牙征服

第九章 征服时期前夕的玛雅生活

农业与捕猎

手工业和商业

生生不息

社会与政治

第十章 坚韧前行

新西班牙秩序

高地玛雅:昨日与今天

齐纳卡坦的索西玛雅人

尤卡坦玛雅人

查恩科姆玛雅人

拉坎敦人

反抗与生存

大恐怖

玛雅的未来

游览玛雅

基本信息

“必看”遗址

普克遗址

奇琴伊察和东部半岛

帕伦克和托尼纳

亚斯奇兰和博南帕克

危地马拉:高地地区和太平洋沿岸

佩滕

伯利兹

扩展阅读

图片来源

译名对照表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再议基督教新教伦理对美国宪政中现实主义发展的影响 \刘贤达
摘要:本文从基督教新教文化和美国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来作为本次论文探讨的主要方向。本…
 
马丁•路德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余佳琦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基督教路德宗的开创者。他不…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刘焓
摘要:对于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问题,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也不具有一致性。…
 
政教协定的界定、历史源流及当代嬗变 \刘国鹏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天主教会拥有国际主体性的最高权威圣座(SantaSede/HolySee)与一般主…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刘太刚 吴峥嵘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新加坡公教中学简介
       下一篇文章:尼罗河的馈赠——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埃及神话中的水崇拜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