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调查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生命状况的影响——以基督徒为例的定量问卷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 2010/2/21日    【字体:
作者:章军 黄剑波
关键词:  基督教 青少年  
 

  
                                         章军 黄剑波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基督教为例,探讨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对其生命状况(社会行为,心理状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基督徒的家庭生活、社会行为方面,宗教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是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尤其在性道德和婚姻期望方面,宗教信仰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一) 问题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各种宗教的信教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宗教热”更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弱势群体到强势群体、从老年人到青少年迁移和扩散的趋势(陈丽杰、姜艳华,2005)。一些调查表明,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城市青少年信徒甚至已经占到信徒总数的20 %以上(左鹏,2004)。这引起了国内社会科学界对青少年宗教信仰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调查研究。问题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对其生命状况(社会行为, 心理状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有没有影响? 影响程度有多大? 我们特别侧重选择比例比较高的基督教青少年信徒,进行了一次全国性规模的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发现。

    本文使用了“生命”这个概念,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家庭生活、社会行为、心理状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人生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综合状态。

    (二) 研究内容

    我们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对其生命状况(主要价值观念,心理感受和社会行为)的影响状况。重点在于探讨基督徒青少年和非基督徒青少年在生命状况上的差异,也就是探讨基督信仰对基督徒青少年有没有影响? 如果有,体现在什么领域? 影响力有多大?

    (三) 基本假设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宗教信仰(这里具体指基督教信仰)会影响青少年的生命状况,具体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亲子沟通、家庭气氛、关爱感受等方面会存在差异。(2)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包括越轨行为、学习成绩、信仰行为等方面会存在差异。(3)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青少年的人生观,包括青少年相信什么和追求什么人生目标等方面会存在差异。(4)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等方面会存在差异。(5)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青少年的道德规范,包括性接触感知、性道德规范和未来婚姻期望等方面会存在显著差异。

    (四) 抽样问题

    我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共发放6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84份,有效回收率为90%,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要说明两点:首先,虽然是全国性的问卷调查,我们并没有进行逐级分层随机抽样,但是大致上采取了分层主观配额选样后,再在北京、陕西、秦皇岛、武汉、上海、温州、广东、昆明、四川、哈尔滨等十个地区通过各种人际关系资源发放问卷调查,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各地的情况。下表可以显示这一点。
 
 
表1   各地区的主观配额选择

 
西部(西南,西北)
中部(华北,华中)
东部(华南,东南,东北)
南方
四川,昆明
武汉
广东,温州,上海
北方
陕西
北京,秦皇岛
哈尔滨
 
    其次,研究对象虽然覆盖所有青少年,但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却是有宗教信仰的那个群体,并对有无宗教信仰的两个群体从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比较分析。另外考虑到基督教徒在青少年中的比例更大,也比较容易接触,所以在调查中扩大了基督徒的数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进行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比较分析。引发的问题是研究样本不是随机抽样而来,所以研究的代表性会有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们的研究并不能代表全国青少年的整体状况。
 
    二、研究内容

    (一) 样本背景情况

    1. 调查对象的宗教信仰

    本次调查样本的宗教信仰情况是:无神论人数最多,占51.4%,这说明了无神论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相信存在神但不知是哪个宗教”的比例高达8.7%,“不知道什么是宗教”的调查样本也有4.7%,这反映出中国青少年在信仰上的迷茫状态。

    本次调查中,基督徒比例仅次于无神论者,位列第二,占20.0%,原因在于本次调查特别关注而且有意地多抽取了基督徒样本。佛教占9.5%,这是中国人中最有影响力的传统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和道教比例较低,分布占1.6%、1.0%和0.5%。

表2 调查样本的宗教信仰分布

宗教信仰
 
频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Valid
无神论
2701
49.25
51.40
51.40
 
基督教
1050
19.15
19.98
71.38
 
天主教
51
0.93
0.97
72.35
 
伊斯兰教
83
1.51
1.58
73.93
 
佛教
500
9.12
9.51
83.44
 
道教
27
0.49
0.51
83.96
 
信神但不知是哪个宗教
458
8.35
8.72
92.67
 
不知道什么是宗教
249
4.54
4.74
97.41
 
其他
136
2.48
2.59
100.00
 
Total
5255
95.82
100.00
 
Missing
System
229
4.18
 
 
Total
 
5484
100.00
 
 

    2.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本次调查的样本总数为5848,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27岁,平均年龄18.18岁,标准差为2.708,有效百分比超过94%的样本年龄在13-22岁之间,基本符合“青少年”的调查对象设定。

    3. 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

    本次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例是:男44.7%,女55.3%,基本符合性别平衡的原则。

    4. 调查对象的民族分布

    本次调查样本的民族结构是:汉族占86.81%,满族占1.63%,朝鲜族占2.72%,回族占1.99%,壮族占1.08%,蒙族占0.77%,藏族占0.53%,维族占0.18%,其他民族占4.28%,基本能够反映中国人的民族构成状况。

    5. 调查对象的学历情况

    本次调查样本的教育水平分布情况:大学比例最高,达到50.9%;其次是初中,占21.5%;然后是高中,为17.1%; 然后是中专和职高,分别为5.6%和2.9%;比例最少的是小学和技校,分别是1.2%和0.8%。需要指出的是:调查样本基本上代表了接受不同教育水平的年轻人,然而他们不能完全反映同年龄的所有中国年轻人的情况,因为很多青少年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劳动市场,只有20%左右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因此,该抽样调查并不能反映学校外的中国年轻人的情况。

    6. 调查对象的居住地

    调查样本的生活社区状况是:城市占36.6%,城市郊区占17.6%,乡镇占17.0%,农村占28.7%,虽然样本比例与中国城乡人口比例并不相同,城市比例过高农村比例过低,但是毕竟调查样本覆盖了城市、郊区、乡镇和农村等各种生活形态, 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7. 父母婚姻

    本次调查中, 89.40%的被调查样本父母为原配婚姻,离异或分居的为3.82%,离异并再婚为2.65%,父母中一位已故的为2.94%,双亲已故的为0.49%,其他为0.70%。这基本上可以反映当代中国的家庭婚姻状况。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 青少年基督徒父母的婚姻状况与非基督徒没有太大的差异。

    8. 调查对象父母的职业状况

    本次调查中, 样本父母的职业主要是农民、工人和商人, 合计达到70%左右,政府官员和教师合计15%左右,基本能够反映中国社会的职业分布状况。
   
    本次调查中,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父母的职业有明显差异:基督徒青少年的父母是政府官员的比例低于非基督徒1倍,工人、农民和商人的比例稍高。

    (二) 家庭沟通

    1. 亲子沟通

    我们发现受访者每周的谈话时间都非常少。20.77%的受访者从来不与父亲谈话;10.41%的受访者从来不与母亲谈话。平均每周与父亲谈话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竟然占所有受访总数的39.78%。每周与母亲谈话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只有32.17%。
 
    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基督徒家庭亲子沟通的情况似乎比非基督徒家庭更糟糕:沟通时间更少。无论父亲或母亲都是如此。要指出的是,我们没有调查这些父母的信仰状况,也就是说,基督徒青少年的父母未必是基督徒,很多基督徒青少年和不信教的父母的关系甚至可能是紧张的和充满矛盾的。

    2. 家庭气氛

    调查显示(表4),基督徒青少年感受到的家庭气氛比非基督徒要稍微差一点,只有43.39 %的基督徒青少年觉得家里安全而且充满爱,非基督徒的数据是58.46%。同样我们也要指出,基督徒青少年的家庭未必是宗教化的,也许有些青少年就是因为缺少家庭温暖而进入教会团体来获得爱和关心。
 
表3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家庭气氛的比较

 
基督徒
非基督徒
我的家是一个:
有效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安全而且充满爱的地方。
43.39
58.46
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力去爱别人的地方。
7.91
8.27
我感觉很舒服, 尽管我们不是一个太亲密太相爱的家庭。
16.49
12.82
 
    3. 被爱和被关怀的满意程度

    数据显示(表4),在得到爱和关怀方面,基督徒青少年和非基督徒的感受比较起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一点非常有意思。
 
表4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得到爱和关怀感受的比较

你是否觉得自己充分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爱了?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完全得到
12.43
11.17
比较满足
41.75
48.21
一般
38.74
34.91
缺少爱
5.44
4.10
没有爱
1.65
1.61
Total
100.00
100.00
 
    (三) 社会行为

    1. 过去3个月参与的不良活动

    根据表5数据,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根据频繁程度依次是:(1)撒谎;(2)考试作弊;(3)醉酒;(4)看色情电影;(5)抽烟;(6)考虑自杀;(7)伤害他人情感;(8)赌博;(9)伤害他人身体;(10)偷盗;(11)尝试自杀;(12)使用违禁药物。
 
表5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越轨行为的比较表

 
基督徒
非基督徒
 
有过行为
排序
排序
有过行为
对朋友或某个同龄人撒谎
50.57
1
1
36.33
对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撒谎
38.86
2
2
32.36
在考试或其他检查中作弊
31.33
3
3
22.64
喝醉酒
9.24
5
4
13.76
看限制级色情电影或杂志
5.90
8
5
13.26
抽烟或使用其它烟具
8.57
6
6
12.42
想过自杀
10.38
4
7
9.72
故意伤害他人情感
8.19
7
8
6.91
用钱参与赌博
3.81
9
9
4.46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2.38
10
10
2.37
偷了钱或其他东西
1.81
11
11
1.40
尝试过自杀
1.33
12
12
1.35
使用某种违法或非处方药
0.38
13
13
1.30
 
    调查显示宗教信仰对越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数据分析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理所当然地发现,在抽烟、酗酒、偷窃、赌博、伤人、吸毒等大部分明显越轨行为方面,基督徒的比例低于非基督徒,也就是说基督信仰减少了越轨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我们非常惊奇地发现在作弊、撒谎、伤人感情等少数轻微越轨行为方面,基督徒承认的行为比例更高,相差可以达到10个以上百分点。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复杂世界的同样年龄的孩子们之间难道真有如此大的差异么?可能的原因是,基督徒青少年基于认罪悔改的教义,对于越轨行为会有更多的反省、内疚和承认。
 
    2. 学习成绩
 
    调查发现(见表6),基督徒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似乎比非基督徒差,优良的差距达到5%左右。当然我们得到的是受访者主观自评的结果,客观情况可能未必如此。我们也不排除,基督徒青少年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更高,回答也许更诚实。
 
   表6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学习成绩比较
学习成绩:
基督徒
非基督徒
优异
7.09
13.51
良好
32.65
37.52
中等
48.59
38.66
不好
9.91
8.35
很差
1.75
1.95
Total
100.00
100.00

 
    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气氛、得到关怀和爱与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17 和0.13。也就是说,家庭气氛越好,得到关怀和爱越多,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也越好。另外,数据显示,虽然相关性没有家庭气氛和得到关爱那么高,亲子沟通情况也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亲子沟通时间越长,青少年学习成绩越好,其中父亲的影响力大于母亲。

    3. 恋爱找工作和考试前做什么信仰行为
 
    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信奉的是什么呢?从统计数据上看(见表7),相比非基督徒,基督徒青少年明显更多地“向上帝祷告”,非基督徒青少年更多地“到庙里烧香拜佛”、“摇签算卦”。在“看星座运势”上,两者差别不大。这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中国当代青少年中的优势地位。基督教和星座运势在青少年看来都是非常西化的东西。

表7  恋爱、找工作和考试前做什么信仰行为

 
到庙里烧香拜佛
摇签算卦
请笔仙或碟仙
看星座运势
向上帝祷告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每次都是
0.69
1.56
0.56
0.91
2.10
1.55
0.55
0.46
23.97
4.13
经常
1.66
2.28
0.70
1.19
3.54
6.11
1.39
1.20
34.54
6.77
偶尔
2.35
9.30
2.50
4.98
15.60
20.29
1.11
2.45
25.05
16.35
很少
3.59
16.84
3.62
9.71
17.17
17.74
2.36
4.84
8.51
17.13
从不
91.71
70.03
92.63
83.22
61.60
54.31
94.59
91.06
7.93
55.61
Total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四) 人生观

    1. 调查对象相信什么?

    调查发现,70%以上的基督徒青少年相信有上帝,有天堂地狱,人有灵魂,50%以上的基督徒相信有鬼,这些选项均大大高于非基督徒青少年。除了相信人有灵魂的比例达到30%外,非基督徒青少年在其他选项的百分比都在20%以下,他们相对更相信生命轮回和星座占星说(见表8) 。

    2. 生活满足的来源

    对于“什么能够使你的生活得到真正的满足?”这个问题, 调查对象回答最渴望的首先是爱,比例高达87.7%,在这一点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基本没有差别。第二是寻到人生真理,基督徒青少年的比例是82.3%,高于非基督徒10个百分点。第三是考试成绩提高,基督徒青少年的比例是65.5%,这低于非基督徒青少年10个百分点。另外, 基督徒青少年更争取“我的性格发生改变”,非基督徒青少年则更渴望拥有社会地位、朋友羡慕, 比例分别是44.2%、43.7%。最低的选择项是“爸爸妈妈很有钱”,非基督徒青少年仍然高于基督徒青少年(见表9) 。

    总之,基督徒青少年更加内向,更想寻到人生真理, 更愿意改变自己的性格, 而非基督徒青少年则更加追求外在世俗的学业成功, 拥有地位和更多朋友。
 
表8  基督徒青少年和非基督徒青少年信念的比较

我信
有上帝
有鬼
人有灵魂
有天堂地狱
生命轮回
星座和占星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是的
86.04
19.59
54.89
17.00
74.85
31.10
78.37
17.36
11.21
19.57
5.58
14.00
不知
7.42
24.97
18.16
29.80
14.07
29.21
12.88
27.84
25.13
29.65
27.51
34.92
不是
6.54
55.43
26.94
53.19
11.08
39.69
8.75
54.80
63.66
50.78
66.91
51.08
 
表9 生活满足的来源

 
 
是的
不确定
不是
d 我的家庭充满爱
基督徒
87.52
6.39
6.09
非基督徒
87.16
6.50
6.34
b 寻到人生真理
基督徒
82.38
12.39
5.24
非基督徒
72.48
17.21
10.31
a 考试成绩提高
基督徒
65.59
19.22
15.19
非基督徒
75.09
13.77
11.14
E 我的性格发生改变
基督徒
32.55
27.21
40.25
非基督徒
25.00
30.32
44.68
g 我认识很多朋友, 朋友很羡慕我的生活
基督徒
31.90
30.15
37.95
非基督徒
46.31
24.86
28.83
c 爸爸妈妈很有钱
基督徒
28.66
27.84
43.51
非基督徒
32.23
29.14
38.62
f 拥有社会地位
基督徒
28.56
30.82
40.62
非基督徒
49.29
25.63
25.08
 

    (五) 价值观念

    后现代主义价值有几个特征:相对主义、自我主义、及时行乐。我们的调查数据证实了这些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力。

    相对主义对中国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51.6%的调查对象相信“没有绝对真理, 人们可以从绝对相反的角度来阐述真理, 但是仍旧可以自圆其说。”还有24.7%的调查对象对此不确定, 两者合计超过76.3%。在中国青少年中,自我中心思潮也非常流行。高达61.2%的调查对象相信“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利益违背一些规矩”,16.0%的调查对象对此不确定,两者合计超过77.2%。24.6%的调查对象相信“那些在你生命中起了作用的也就是正确的伦理道德了”,还有35.5%的调查对象对此不确定, 两者合计达到60.1%。

    自由主义思潮也影响着中国青少年。9.6%的调查对象相信“只要没有殃及他人, 非法行为可以接受”, 13.6%的调查对象对此不确定,两者合计超过20%。

    及时享乐思潮也影响着中国青少年,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 22.9%的调查对象相信“人死如灯灭,因此,趁你还活着,就随心所欲吧”,18.9%的调查对象对此不确定, 两者合计超过40%。

    调查显示, 青少年基督徒对后现代主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对表10所列项目的选择上,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相比, 做出肯定答复的比例都低。尤其是真理观、圣经观、宗教观、规矩观上,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表现了更大的差异。
表10  基督徒青少年和非基督徒青少年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是否基督徒?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差异排序
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 人们可以从完全相反的角度定义“真理”然而却仍然是对的。
27.13
56.72
1
圣经是西方神话故事。
8.59
27.71
2
这个年代, 有时候你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违背一些规矩。
48.41
63.81
3
所有宗教教导的道理都大同小异。
11.12
26.46
4
人死如灯灭, 所以活着的时候想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10.57
26.68
5
只要不伤害其他人, 违法没有什么问题。
6.14
10.81
6
那些在你生命中起了作用的也就是正确的伦理道德了。
23.60
25.31
7
 
   (六) 性道德和婚姻期望

   1. 感觉同龄人与异性的性接触情况

   数据分析表明(见表11), 相对于非基督徒,基督徒普遍感觉同龄人性接触的程度比较低,尤其是深度的性接触方面。例如,非基督徒感觉同龄人发生过性关系的比例是24.8%,而基督徒感觉的比例只有16.2%。这可能与基督徒青少年平时较多教会团体中活动和人际交往有关系。
 
表11  感觉同龄人与异性的性接触情况

 
非基督徒感觉比例
基督徒感觉比例
a 牵手
77.3%
77.0%
b 简单拥抱和接吻
61.7%
49.0%
c 热烈拥吻
42.5%
27.3%
d 抚摸胸部
26.2%
16.0%
e 抚摸过对方性器官
19.0%
11.5 %
f 性关系
24.8%
16.2%
 
 
    2. 调查对象的性道德
 
    数据分析表明,基督徒的性道德确实比非基督徒要严谨保守得多。在牵手、拥抱接吻等轻度性接触方面, 两者的差距还不是很大,最多也就10%以上。但是在抚摸胸部、抚摸性器官、性关系等深度性接触方面, 两者的差距就显得非常巨大, 相差的百分比可以达到20%以上(见表12) 。
 
表12  你认为相爱的未婚男女的哪些行为是道德范围内可接受的?

 
基督徒
非基督徒
 
可以
不确定
不可以
可以
不确定
不可以
牵手
93.91
3.89
2.20
92.65
3.71
3.63
简单拥抱和接吻
73.54
12.67
13.79
84.81
6.27
8.92
热烈拥吻
40.64
22.44
36.92
66.54
14.76
18.69
抚摸胸部
11.57
20.13
68.30
35.41
24.26
40.33
抚摸过对方性器官
7.40
17.10
75.50
27.24
23.65
49.11
性关系
8.98
14.41
76.62
27.95
22.59
49.46
 
    3. 对调查样本未来婚姻状况的预测
 
    表13显示,无论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青少年普遍都不太认同父母亲的婚姻状况。相对而言,基督徒青少年显示了比较传统的婚姻观,对同居、多性伴侣和单身生活的反对程度更高。同时, 基督徒青少年对幸福婚姻有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信心,虽然差异不是非常巨大。
 
表13  你对自己未来的婚姻有何想法?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基督徒同意比例
非基督徒同意比例
像我父母一样的婚姻。
11.43
11.67
我会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婚姻。
74.10
68.76
结婚压力太大, 所以只是住在一起就好。
2.67
4.61
愿意拥有不固定的性伴侣。
1.24
3.91
我向往单身生活。
11.24
12.74
 
 
    三、研究总结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我们大致有以下研究结论:
 
    1. 在家庭情况方面,除了父母亲的职业上稍微有一些不同外,这一代基督徒青少年与非基督徒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他们的父母婚姻状况、亲子沟通、家庭气氛没有明显的差别。
 
    2. 在社会行为方面,宗教信仰的影响并不特别显著,基督徒青少年的重度越轨行为似乎少一些,不过轻度越轨行为则有更高的比例。而在学习成绩上,基督徒青少年甚至得分更低。由于两个问题均采用主观回答的形式,我们不能做出很好的结论和解释。但是,宗教信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信仰行为,基督徒青少年遇到大事时更多向上帝祷告,更少去庙里烧香。
 
    3. 在人生观上,宗教信仰有显著的影响。数据显示,基督徒青少年更相信上帝、天堂地狱和灵魂,非基督徒则更相信生命轮回。基督徒青少年更加愿意寻求人生真理,更加愿意改变自我性格,非基督徒青少年则追求更加外在世俗的学业、地位、金钱、声望、朋友等等。
 
    4. 在价值观念方面,宗教信仰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基督徒青少年更相信唯一真理、人要遵守一定规矩等等,非基督徒青少年更加信奉相对主义、自由主义和及时享乐哲学。
 
    5. 在性道德和婚姻期望上,宗教信仰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基督徒青少年感觉同龄人性接触更少,遵守更加严谨的性道德观念,有更加严谨的婚姻观。
 
    总而言之,我们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生命状况比较令人担心,而宗教信仰(这里只显示基督教信仰)在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观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方面的影响。
 
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陈丽杰、姜艳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析》,《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9月。
2.左鹏,《象牙塔中的基督徒——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年第5期。
 
 
                        (本文转载自:《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对上海寺庙社会功能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文章:基督教与云南傈僳族民间宗教信仰的互动——对云南省元谋县姜驿乡傈僳族的调查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