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当代宗教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0/3/3日    【字体:
作者:李睿
关键词:  宗教 经济  
 
 
                                        李睿
 
 
    一、当代宗教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宗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一般而言,宗教经济有四个显著功能。
 
    一是基础功能。宗教经济是宗教活动的基础。一切宗教都会因其经济的兴旺而发展,因其经济实力的衰退而削弱,因其经济力量的丧失而消亡。宗教发展的历史本身就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宗教历来有自己的产业。从古代中国的皇家寺院到西方的天主教政权,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是积累功能。宗教的经济基础通过宗教的经济集资和积累来实现。它以崇尚上帝和神明的神圣事业作为集资的动力标记,从而与一般社会集资方式完全不同。通过募捐、天课,香火等手段积累财富是最常见的形式。

    三是消费功能。宗教经济的集资和积累只是宗教社会实力的静态量度标记,其动态实力通过宗教经济的消费来实现。宗教经济的消费包括宗教机构开支、宗教事务活动开支、宗教社会服务开支。宗教消费和社会其他各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消费引导好的话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活力。
 
    四是行业功能。宗教经济的积累和消费对社会经济主要有两个方面影响:行业性的和政治性的社会经济影响。宗教行业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对于周边地区和周边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宗教经济的健康运行也会对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实现宗教经济五教同辉的社会价值与广阔前景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各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很正常的事。在中国,五教共荣有着良好的基础,各教都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实践产生了宗教消费需求,为满足宗教消费需求而提供宗教产品、宗教服务的宗教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宗教经济与世俗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这在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地区,宗教信仰也可以正确引导一个社会的民间团体。宗教一般来讲注意社会稳定,天主教拥有最成熟的教会经济制度,基督教通过募捐重新调整经济收入,伊斯兰教通过天课帮助穷人,佛家慈爱,种善因,结善果,道家素来有安老院、施诊给药部。宗教虽然是唯心的,但对社会也起了一定的平衡作用。
 
    实际上,外国政府是最擅长打宗教牌的,在一系列问题上,比如外交、经济、总统选举,宗教的作用都非常大,利用好宗教,发展好宗教经济,既可以维护社会和谐,也可以增加人民的财富。
 
    三、政府管理下宗教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宗教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宗教积累和宗教消费的比例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宗教积累和宗教消费的比例是一个重要问题。宗教积累和宗教消费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失调的时期,比如,南朝的大量财富变成寺院所属,僧人的消费能力不足,小农经济体制导致许多失地农民没有经济收入,造成严重社会矛盾。在市场化的今天,积累和消费在市场经济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对比量,宗教经济也面临此问题。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类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宗教经济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面说过,宗教有积累和消费功能,当宗教经济的积累和消费超过了社会总体经济所能承受的量度后,就会产生政治性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然导致社会财富大量积集于宗教教团,而不能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甚至会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普遍贫困化。因此,宗教实体的经济积累不能超过社会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否则,必然会引起负面的消极作用而破坏社会的常规经济结构。这时,需要建立一些制度,把宗教经济和其他的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使其正常流通。
 
    宗教实体经济消费的情况同样如此。如果宗教实体自身的经济消费超过其社会常规所需的要求,这就违反了神职人员清贫生活的要求而必然导致腐化堕落。因此,宗教实体的内部消费一定要适度。如果把宗教消费更多地用于社会性服务,特别是慈善事业,这对于宗教实体的声誉和经济都会产生良性作用。宗教服务消费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社会贫富矛盾的作用。

    实际上,宗教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环,与社会经济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宗教经济对现代经济有贡献,现代经济发展对宗教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是明显的。网络时代,宗教产品的宣传更直观、快捷,方便快捷的交通使得宗教消费的创收呈现几何级增长,很多现代宗教人士已经不再是隐居的形象,而是运用最现代的技术工具,直接介入现代经济生活,宗教团体办公司也越来越多。但是,从整个大局看,宗教界应该规避直接的商业投资,多办自己的实体产业,把经济收入投入办医院、学校和慈善团体这些活动上来。

    (二)政府管理的尺度

    我国一直以“三自”政策管理宗教,对宗教经济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随着宗教经济的发展,宗教利益阶层便有了自己一定的政治诉求,这很正常。然而,宗教发展不能违背“三自”原则,在“三自”原则下,还应该根据迅速发展的宗教经济作出更多的规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教完全分离。宗教问题很敏感,管的太死很容易造成宗教民众情绪出现问题。在具体操作上,相关人员需要挑战一些利益的分配矛盾,首先是协调宗教发展,其次是建立长期的宗教经济规划,最后是透明产业收入。

    在美国,宗教组织在经济上享受免税待遇,政府对宗教组织要做的唯一事情是依照法律对其进行严格的财务审核。宗教团体要像其他非营利机构一样,如实向政府申报自己的收支状况、资金使用情况,填写年度财务报表等。尽管任何人都可以设立宗教组织,但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接受严格的财务监督。任何有悖于非营利目的的行为发生,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非营利机构,是否属于宗教团体,属于何种宗教团体,对政府来说没有意义。只要这个团体吸收的捐款能用于社会慈善事业,能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客观上就为政府减轻了负担,同时又符合社会公众利益。

    美国政府根据以往在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方面的经验深刻认识到,由政府投资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做法,远不如鼓励民间机构办慈善事业的效果好,宗教机构是民间慈善事业的核心,对宗教机构的支持就是对民间慈善事业的扶持。基于这种考虑,多年来,美国政府对待宗教组织和宗教慈善机构,具体政策上坚持两点:

    一是给予宗教团体及其所属的各类慈善机构免税的待遇;二是允许纳税人把向宗教团体捐款列入抵税部分。宗教组织能够成为美国人捐款的最大接受者,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起了很大的调节作用。

    我国政府已经看到了宗教经济的特点和优势,也鼓励、引导宗教经济发展,但如何把宗教经济同市场经济协调起来,分配好利益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参照相关经验,我们应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建立长期的宗教经济分配规划,透明产业收入,引导和维护宗教团体成为一种非营利性的公共团体,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转载自:《蚌埠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影响
       下一篇文章:道教宫观自养收支现状分析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