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宗教》一书洋洋洒洒70万言,近700页,拿在手中感觉沉甸甸的,很厚重,加之视野广阔,风格大气,确实为一本大书。它以全球化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了多种宗教观点,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人们认为世界正在经历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一论断,尤其是对伊斯兰教所持有的担忧,作者花费较多篇幅连续讨论伊斯兰教问题,几乎每一章都包含了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一些问题的看法,让读者更多地理解和判别伊斯兰教,以及理性看待伊斯兰教的恐怖主义问题。除了伊斯兰教之外,我们还从此书中读到美国、日本、印度等多国的宗教案例在法律上发生的争议与判决,以及那些法学界如雷贯耳的著名大法官们在审判这些案子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博弈与抗争。平静的文字背后,我们能够再一次感受到杀戮、硝烟的残酷以及人类走向谈判桌签署人权公约的巨大意义。
《法治与宗教:国内、国际和比较法的视角》一书,已经正式在中国出版,对关注法学文化发展的我而言,颇感欣悦。该书全面、翔实地介绍了国际上关于宗教自由这项基本人权的理论研究、各国司法实践,以及重要的和热点的问题。其引进填补了我国法学研究在此领域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美国杨百翰大学小W·科尔·德拉姆(W. Cole Durham, Jr.)教授,主要从事比较宪法和政教关系研究,杨百翰大学法律与宗教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宗教与信仰自由专家顾问组联职主席,还有一些其他任职。另一位是杨百翰大学布雷特·G·沙夫斯(Brett G. Scharffs)教授,长期从事法律与宗教关系的比较法和国际法研究,任杨百翰大学法律与宗教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两位都是摩门教的信徒,沙夫斯在杨百翰大学就读时,与罗姆尼是同学。
书中使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讨论各种宗教的判例。这些案例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大多数是首次知悉。正如作者所言,这些判例“精挑细选”排除了至少看来不吸引人的案例。在宗教自由法律中很多扣人心弦、令人心碎、令人愤慨的案例,那些重要的、富有里程碑意义的、引人注目的事例才能进入作者的视野。阅读本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苦心,案例丰富,但每一个案例都意义非凡,展现了宗教与法律之间的缠绕、挑战与博弈以及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再现了一个个审判的场面,随手举一例:
“在胡斯(John Hus )被带走之前,人们将一个代表异端的纸帽子戴在他的头上。接下来胡斯被带到了执行判决的场所,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了。在他死之前,他再一次否认了强加给他的指控,并祈求上帝的怜悯”。
但是所有参与制裁和迫害的成员,都坚信自己是正当的,依法办事和问心无愧的,这样的场面令人心碎之外,平添了几分惊骇,读后印象深刻。除了案例的“新”之外,还有本书的写作体例,在国际与比较视角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个容量极大的网络增刊,增刊里有大量的美国的、国际的和比较性的法律案例、评论和分析,作者希望通过编排上大胆尝试,为大家提供一个研究宗教和法律的新范式。
一切研究法律的人都应该关注法律与主要社会关系,其中包括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尤其是想研习美国法律或者其他一些国家法律的人,如果不了解法律与宗教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发展与未来,可以肯定地说,很难把握这些国家法律的灵魂和要旨。伯尔曼(Harold j.Berman)的著作《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曾经这样准确地概括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法律以其稳定性制约着未来,宗教则以其神圣观念向所有既存社会的结构挑战。然而,它们同时又互相渗透。……法律赋予宗教以社会性,宗教则给予法律以精神、方向和法律获得尊重所需要的神圣性。在法律与宗教彼此分离的地方,法律很容易退化成僵死的法条,宗教易于变为狂信。
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谈论宗教与法律的译著,收录的是作者一系列的演讲,《法治与宗教》和该书完全是两种写作思路,前者从宏观和理论的角度诠释法律、宗教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而后者从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中,通过国际、国内与比较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法律与宗教从历史到现在,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纠葛、交融,复杂多变的关系脉络,从可读性来说,《法治与宗教》无疑更加引人入胜。
《法治与宗教》一书在美国的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美国高校法律专业学生的教科书,本书中译本的出版,一经问世,即赢得了读者的好评,首印2000册,在三个月内已经告罄,正在准备加印,从本书的品质与读者的评价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引进到中国,是从事研究法律与宗教这一论题人们的幸事。
(注:本书入选了《出版广角》“2012年度优秀版权书推荐书”。标题中“普世书评”四字为编者所加。)
(本文转载自:新京报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