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由证严法师在台湾花莲创立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1】(简称“慈济功德会”或“慈济”)以慈善起家,影响最大。证严法师常说:“慈济以慈善起家”。但慈济并不止于慈善,而是从慈善开启医疗、教育、人文的四大志业。就四大志业之根本精神来说,则不离于佛教的布施。慈济现已遍布全球47个国家,拥有志工上千万,是迄今为止世界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慈善组织。慈济在慈善上的巨大成功,也为佛教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良好的声誉。慈济作为佛教团体能够快速获得如此的发展,得益于其自身特殊的理念和实际运作的模式。
一、慈济慈善的理念
1.大乘菩萨道与人间佛教
大乘佛教提倡菩萨道,菩萨须修“六度万行”,六度之首即是布施。布施有诸种方式,通常包括财施与法施。此外尚有三施、七施、十施等。而出家人布施时,先要拔众生苦,而后施予解脱的佛法,众生才能接受佛法。此种布施之精神即是菩萨的慈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2】大乘菩萨本着慈悲而行布施,在中国佛教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佛教的诸种慈善活动。
汉传佛教虽重视诸种慈善事业,但就古代佛教整体的状况而言,慈善只占寺院生活一小部分,寺院主要事务仍是禅修、诵经、各种法事活动。近代以来,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严厉批判了近代佛教的颓废之状,积极要求变革,认为“佛教的寺院,本应对内为僧众修学场所,对外为民众教化机关,则其产业亦应为修学教化而用可知。至于民众教化的设施,大约应分布教事业、文化事业、慈善事业、与教育事业之四项”。
【3】太虚大师在提倡慈善事业的同时,强调修行佛法的重要性,认为一般的人也能行慈善,但是没有佛教正信无法使人真正拔除苦难。由此可见,佛教在慈善而超越于慈善,最终解脱为佛教对外摄化的根本旨归。
继太虚大师之后,印顺法师继续倡导人间佛教的主张,认为佛法要契理契机,“就契机方面说:着重人间正行,是最适合现代的需要,而中国又素来重视人事。”【4】所以“佛教徒要使佛法发展,必须从布施人手,举办教育慈善救济等福利事业。假如学佛只为自己了生死,那倒算了,如学大乘佛法的要普济众生,那一定要学布施”。【5】
学佛的人做慈善不仅是契合佛法布施的精神,也是弘扬佛法于现世的方便善巧。但是,印顺法师不是单纯强调学佛的人就专做世间的事,而是要取菩萨道的中道。印顺法师认为,“菩萨道的三大事,就从起信心,生正智,长大悲的三德中来。所以,由人菩萨而发心的大乘,应把握这三者为修持心要,要紧是平衡的发展。切勿偏于信愿,偏于智证,或者偏于慈善心行,做点慈善事业,就自以为菩萨行。真正的菩萨道,此三德是不可偏废的!”【6】
证严法师的亲教师就是印顺法师,而当年她在皈依印顺法师时,正好刚刚请了一套《太虚大师全集》。由此,证严法师与二位现代佛教改革者结下甚深的因缘。更为重要的是,证严法师所开办的佛教志业之理念和实践无不与二位大师的思想有关系。如太虚大师提出之四大事业与慈济四大志业有相似性。太虚大师还提出寺院的慈善需要在政府注册,以获得保护和实施的监管,此与慈济的管理做法亦相同。可说慈济的制度建设与太虚大师所提倡和规划者多合,而就对佛法在慈善中的融摄,证严法师多依印顺法师的教说,印顺法师说:“‘使佛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也就是修学佛法,能起轨范身心,净化身心,解脱身心的德用。佛法不是虚玄莫测的理论,神奇怪僻的事行;佛所开示的,是一般人所能知能行的。”【7】这一点为证严法师所接受,她也提倡对佛经的解读以合乎人伦的方式表达,而少论及怪力乱神之类。此外,证严法师所开创的慈济,似乎有意消解传统的佛教符号,在很多慈济的活动场所,没有传统佛教寺院的形象,只有慈济特别设计的白色人字形屋顶的建筑,室内也没有一般所见的金色佛像、香炉和梵音,没有木鱼和钟,只是保留释迎牟尼佛出生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世尊出生像)和佛陀洒净像(佛陀躬身抚摩地球的图像)。
其次,除了出家众身着长衫,所有在家的志工都是慈济统一的服装。人们很容易将这样的分判看成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但实际上,慈济是依原始佛教的教法供养佛陀,以传统和现代服饰区分出家和在家众。慈济并没有刻意用传统与现代的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而是以在家和出家众所应当作受持的戒律为准则。正因为出家众和在家众的区分,出家众作为在家众的精神指导,让在家众担负起慈济的各项志业,实际也是让在家众自己担负起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苦难,从生活的磨练中修习佛法。真正的人间佛教并不是一定要出家人介人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是引导在家众的生活方式依照佛的教法为基础,在家众本来就在社会之各个行业,他们的佛化行为本身就是佛教介人生活的方式。慈济正是遵循着古老的佛陀教诲,所以才会有清晰的行动理念。
2.皈依《法华》与行重于知
慈济慈善的指导思想基本由证严法师阐述。所以,在探讨慈济慈善的理念中,我们主要以证严法师的思想为依归。而证严法师的思想并非专从慈善着眼,而是依据佛教典谟和宏大的人生志愿,以此形成独特的慈济发展理念。
最先启迪证严法师步人佛门的是《梁皇宝忏》。她早年在慈云寺为养父做佛事拜《梁皇宝忏》,不仅为其优美的文字所打动,更知晓了“业力”的道理。她说:“我用宁静的心,拜诵《梁皇宝忏》七天期间,体会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8】“所以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生很谨慎,会小心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要种善因,不要种恶因。”【9】而对证严法师最大的启发却是使她认识到人生的无常,知道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付出,并且必须时时把握当下,刹那间完全其永恒的价值。不久,证严法师用心钻研了《四书》,认为这是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是维系社会长治久安要遵循的自然法则。这为她在日后的弘法开示中,随手拈来的儒家经典和词句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证严法师在慈云寺的时候,初春时节,下田搜草,为了打消内心的顾虑,边搜草边背《大学》,待《大学》背熟,田里的草也除净了。搜草经验给证严法师的启发很大,提出在任何困难之下,都不要多想,只要专心致志地做就对了。这也就是证严法师经常说的“做就对了”。正是这一理念推动慈济慈善事业不仅能从台湾扩大到大陆,更能扩展到全球。
真正对证严法师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是《法华经》和《无量义经》。证严法师从初次接触到《法华经》就感到十分的投缘,后来受戒独居普明寺旁的小木屋,每天拜《法华经》,诵《法华经》,抄《法华经》。《法华经》也成为证严法师在以后开示中经常提到的经典,她常将该经中的道理作人间的诠释,如《法华经》中“开、示、悟、入”就被归纳为二:“一是启发良知,运用智慧;一是走入人群行菩萨道,换言之即事与理二合一,目的是让人人在世间活的更有意义。”【10】《无量义经》是“法华三部”的开经,特别受到证严法师的推崇,并将之作为自己终生奉行的经典,慈济精神的依归。这是源于证严法师在拜《法华经》时,对《无量义经》中“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境界有特别的体悟,并从那时起,即将佛经的佛法与现实的世间法全都融合在一起,讲经时总不由自主地会将慈济人事与佛经义理无形中融通。正是如此,证严法师才说:“慈济宗门行的是《无量义经》的法门,在《无量义经》中可以印证我们四十多年所走的路。”【11】
慈济在创立40年时,决定树立“慈济宗”,开出“静思法脉”(静思法脉是从慈济的静思精舍起源,所以如此命名),并以法华精神作为自家的归旨。《无量义经》中的“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是静思法脉,“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是慈济宗门。“静思法脉,内修清净心;慈济宗门,外行菩萨道。”【12】证严法师说:“慈济人的修行方法是走入人群,亲自到苦难处付出、深入人群的心灵世界,透过他人不同的烦恼、苦难,映照出自己的幸福,或者学习他人的优点,吸收许多人生智慧,以修六度万行,这是真实的福慧双修。”【13】
这是慈济慈善志业所不同的理念,其中包含了对世间苦难的救度,更是作为佛教修行的一种方便。
证严法师研习经典,不是作文字和义理上的分析,而是重视经典中所提出的入世之道。证严法师认为,“佛陀讲经启发我们明白道理,指引走的道路,若执着于‘念’,而不起身去‘做’,终究到达不了目的地。”【14】“所谓‘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慈济的法门,不只是念诵佛陀所说的法,而是真正身体力行去‘行经’”。【15】众生从事慈善事业即是人世的修行,并提出“出家人固然是以弘法利生为家务,但并非出家人说的法才是真法,要肯定自己的自性三宝,不要妄自菲薄”。而且,正信的佛教不谈怪力乱神之事,佛教首重力行,教人行菩萨道。证严法师所提倡的这种实干的精神是推动慈济慈善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培养参与者修行的一种方便。
3.大爱与净心
“为佛教,为众生”是印顺法师为证严法师饭依时赠予的六字。这六个字成为证严法师毕生践行的依归,也被诊释到慈济的宗风中,“静思法脉‘为佛教,,是智慧;慈济宗门‘为众生,,是大爱。”【16】大爱就是要求慈济人走入人群,为天下的苦难而付出,以自己的智慧去亲近不同的人。在做慈济志业时,证严法师提出“普天三无”的原则,即所谓“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动“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理想。这一理念涵括了一切的人,包容一切的人,是对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深化。同时,也是对基督教的博爱、儒家的仁爱的吸纳。证严法师说,“世上正信的宗教,无不强调博爱、大爱,佛教‘讲慈悲’是爱的真谛,慈悲的爱无微不至……有大爱就无障碍、无分别”,“我们身为佛弟子,肩负佛陀的宏愿也是责任,要为普天下众生拔出苦难,应将这份爱普及一切。”【17】正是有这样的胸怀,慈济的慈善能够获得像国际红十字会的发展一样,遍布全球。
“大爱”精神在证严法师所著的《真实之路》中分为对人和对物与环境,对人一面指信己无私、信人人有爱;众生平等;无国界、种族、宗教之分;付出无所求;教富济贫、济贫教富;跨越宗教藩篱。【18】对物的一面则是主要在环保。在对人之一面说,总的含义在于自我的无私奉献和对一切众生的平等布施,在这方面,慈济突出的贡献即是能够突破宗教的藩篱,不论何种宗教只要民众有灾难都全心全力救助,但不强化佛教的传教。证严法师对宗教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人不能缺少宗教——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教育”。【19】强调人要有正确的宗教指导。而“慈济的精神来自佛教的四无量心,没有宗教的区别,视天下每个人是家人,无论什么宗教,以平等心尊重”。【20】
虽然如此,但是证严法师也要保持慈济人的佛教之立场,不能混淆自己的身份。如在发放物资时,常有人说:“感恩主派你来,主保佑你”。一些慈济人也会跟着说:“感恩主!”证严法师指出:“这虽然体现大爱的理念,但是却未落实‘为佛教’的精神;我们并非可以传教,而是希望能让大家知道,这份清净大爱的法源,是来自于佛陀的教育。”【21】慈济大爱在包容但不是合一。
慈济慈善不只是在救人之生命,更是救人的慧命,即是“教富济贫、济贫教富”。证严法师说:“‘慈济’二字的含意,‘慈’是教富,‘济’是济贫,慈济功德会成立时,就希望能教育富有的人救济贫困的人。”【22】慈济为了更好地济贫,重在“教富”,“‘教富’是让富有的人更富有爱心,有自己的力量做救济他人的工作,在慧命中种下智慧的种子。”【23】这里的富,不但是指有钱人,一般的基层劳工也包含在内,也就是通过培养人的舍得给予、为人付出的爱心,能付出就是富有,这是“出世间财”。而“济贫”是藉事炼心的方法之一,除了给予受助者温饱,还要开启众生的智慧,在他们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先是他度,后则自度,使这份爱的火炎承续下去,从而形成真正的大爱。慈济的大爱,本身就是一种净化人心的教育,人们在接受这份慈善的爱时,学会感恩,学会以自己的双手也为他人奉献爱心。
“教富济贫”,是富者因施而乐,学习付出爱心济助贫困,找到生命的意义;“济贫教富”,启发贫困者富有爱的心怀,走出生命的幽谷,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尽一己之力,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长。【24】
在其它的志业,如环保、骨髓捐赠、小区志工等,同样具有慈善的意义,这些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可以说,证严法师的这些理念也是基于慈善的立场,从而提出的理念都具有只是舍与,不求回报的倾向。这种纯粹的利他精神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能感动他人,从而纯化人心。尽管人都有其自私的一面,但是同样有恻隐之心,有利他的感情,慈济的慈善可说主要的还是在于激发人原有的那颗善心,从此一点上契佛心。
二、慈济慈善理念的风格
1.慈济理念与禅门宗风
尽管慈济宗所依的经典为《法华经》和《无量义经》,但是就其所表现出的风骨而言,则与中国禅宗开创之玄旨相合。禅宗之创立可追溯到灵山一会,“世尊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25】此玄旨在中国禅宗归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在破文字,指人心中,将修行生活化,认为禅意即在日常生活中,“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只是禅家直往向上一路,予人快速成佛的通道,强调开悟见性的重要性。
印顺法师则认为,传统上“中国虽素称大乘教区,而行持却倾向于小乘,急急的了生死,求禅悟(虚大师称之为:思想是大乘,行为是小乘),结果青年与佛教,愈隔愈远”。而佛教当然要了生死,只是大乘的精神“利他为先”,让佛法普惠于世间,才是唯一的契机。慈济宗的菩萨道理念可说转下一路,普遍以修菩萨的慈悲为其导向。慈济宗首先属于人间佛教大流,本身就是给予佛教以入世的形态,让人能够在一切时候和地方修行,而且这个修行的时间很长。不过,证严法师也强调慈济人要见自己的清净本性,信自己的自性三宝。这与禅宗的自悟自度的精神又是一致的。
证严法师同时对经典文字不大看重,她说:“佛法并不复杂,倘若每件事都很复杂,花费太多心思,徒然浪费时间;能尽量简化,多做善事、多用妙法,最后一定能‘令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然会体会到佛陀正等正觉的境界。”【26】
由此提出“行经”的理念,特别强调做的意义,“这些用爱付出的人生,就是行经最好的注解。”【27】做是当下一念的“恒持刹那”,而且“慈济成立以来,不论遇到何困难、考验,都是前脚走后脚放,今日已过就不再回想过去事,恒常把握当下,向前迈进;这就是三十年慈济所依凭的理念”。【28】这与禅宗讲求的把握当下之意不谋而合。其次,慈济对传统佛教的各种规制和仪式都加以变革,简化佛教到其最为核心和必要的程度,剔除了一些传统社会层层累积的仪式和习俗,直契今日的社会生活,如其另外立慈济十戒等,都是应机而立。这与禅门当年呵佛骂祖、丹霞劈佛像烤火、百丈创清规等意义相通。其实,这些举措也是太虚大师当年想要进行而未能实现的。【29】
最后,在“教外别传”上,慈济宗的处理实际上也有这一意味,即慈济是不同于其它宗派的。证严法师说“过去佛教没有‘慈济宗’,我们都是开宗第一代,以台湾花莲为发祥地,普遍到国际间;法的精髓都在《无量义经》,这是我终身奉行的经典,也是慈济精神的依归。”【30】这就直接提出了自家别传之意。
慈济宗的理念与禅宗在形式上的吻合,绝非偶然,乃是有其历史的因缘和社会心理结构的作用。慈济宗的证严法师早年接受的人间佛教之引导,即是禅宗在中国近现代的蜕变,其中的成佛理想为救世救心的现实需求所代替,从而由一批佛门大德阐发为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证严法师出家前后的经历使她对人间疾苦有真切感受,从而唯有人间化的佛教能对人的心灵产生实际的影响。但是,证严法师能够融佛教于人间,却不是单纯的受到人间佛教的启发,乃是真参实修智慧的生发。她出家后,先是在小木屋修习《法华经》,在拜《法华经》时,获得某种清凉的境界,“由此讲经时,总能将过去佛经的佛法与现在的世间法全都融合在一起。”【31】这可说是开悟的经历。而且,在《法华经》中,证严法师体会到,佛陀的千经万论,无非教人行菩提道,由此确立以行动完成经教的志愿。
慈济宗特别强调“为众生”的一面,要求慈济人有担当世间苦的使命感,“慈济的法门究竟为何?我们的宗旨是走入人群,见苦知福、惜福再造福,拯救苦难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慧命,这就是我们的法脉。”【32】所以证严法师后期常说:“来不及。”若果说禅宗在急急地要成佛,慈济宗则是急急地要救苦。世间苦是无限的,慈济宗虽秉持当下解决的理念,不断地行善,仍感太慢。这与禅宗教人见性成佛之困难相当。但是慈济的事业总能够有实际的效益把握,不会如禅宗见性开悟而难以把捉,以致流于文字和口头禅形式。
2.东西文化与慈善志业
慈济慈善志业的壮大很容易使人想到基督教慈善的形式和规模。若将基督教的一些慈善的理念与慈济对比,则能发现二者有其相近的地方。
西方的慈善文化基本来自基督教。耶稣开始布道之时,就一再鼓励人们要帮助穷人,他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34)耶稣无条件地爱每一个人,把自己献给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子。他要求人们给饥饿者以食物,收留无居所的人,看望病人和犯人。(《马太福音》25:34-40)与此同时,耶稣谴责了财富的占有者,《圣经》中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而富人要进天堂,就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给穷人。施舍成为富人达到救赎的绝对必要条件。“良善的夫子,我当作甚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你还缺少一件事,支变卖你的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富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马可福音》10: 17-21)正如19世纪美国长老会的布道家查尔斯·芬尼所说,“上帝恩宠的证据是一个人对他人的乐善好施”。这一价值观念影响深远,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在《财富的福音》中也说:“过不了多久,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捐赠出去)的人们就会受到公众的唾弃。人死而富有,死而蒙羞。”【33】当然,国外有很高的遗产税,也从另一面间接逼迫巨富们把自己的财产投入到慈善中,如此则是名利双收。但不论如何,基督教的这种价值观念是美国慈善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佛教鼓励人们布施,早先是佛陀劝导优婆塞将衣食等施与大德及贫苦者。到了大乘时代,增加了法施和无畏施等。而且,在财施的方面,更进一步转向身命施,如舍身饲虎、贷鸽贸鹰。佛教的布施对布施者的意愿极为重视,最终要达到三轮体空,不执着于布施的境界。由此,布施也就作为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为六度之首。
佛教和基督教各自不同的布施观一直影响着各自慈善事业的发展。佛教的慈善总是处于比较附属的地位,或者随机性比较大。慈济的慈善则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佛教的一些思路。慈济将对他人的善,对社会的救度作为菩萨行的首要任务,而且专业做慈善,从而突出了慈善在佛教中的地位。正是如此的专注于慈善,其与注重慈善的基督教的一些理念就有不谋而合之处。比如二者都把慈善看的很重要,与各自的终极关切相关联,由此才能激发人们向善的信心,也是保持人们道德价值永续持存的保证;其次,都把慈善作为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恩赐行为;再次,都有固定的长期慈善团队的建立。在慈济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慈善,早年的竹筒岁月,就是鼓励每个人帮助他人,即便是受助者也可以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他人,这正是慈济与基督教慈善相通的地方,鼓励全民慈善,当然也是合乎佛教慈悲平等的精神。慈济慈善不仅在救世,也确实在扭转佛教过于注重法布施,而轻悲田的方面。如此的转化反过来也是弘法的一种方便。
不过,慈济毕竟还是要在中国传统佛教的体系中,不能不受到注重修法、解脱成佛者的质疑。慈善固然重要,但是偏于此方面,是否有偏离佛教终极使命的可能?证严法师常讲佛法,但很少提及成佛的问题,只是简单地说成佛是佛教徒修行的终点。证严法师认为:“慈济人既没有专事念佛,也没有参禅打坐,就是走人人群行菩萨道,为天苦难而付出,有别于各宗派,但确实依循佛陀教育,走过四十年,普获肯定,所以如今立宗,大家也要坚定前行。”【34】但慈济的出家、在家以及非佛教徒都投人到慈济事业中,慈济的各项志业占据了志工的大部分空闲时间。而出家人的修行时间在慈济的主要任务也成了处理各种事务,而非对佛道的精研了。虽然这也是证严法师所倡导的行经之理路,但在慈悲与智慧获得中,二者的比例如何调整?而且,证严法师的经历也并非一开始就从慈善修行,而是有过小木屋修习的经历,才会获得如许的智慧。所以,一般出家人不经历一定的参修能否有很大的解脱智慧,仍很成问题。不过,这也不是慈济人的困境,而是整个人间佛教的修行困境。【35】
结语
慈济慈善志业的成功固然与其理念相关,但是也是与其实现理念的方式相关,慈济是把慈善作为佛教来弘扬,而不将其作为一个附属于修行的一个方面。专业做慈善,用心做慈善,是慈济作好慈善的秘密。而这一点或许与现代社会的专业化、组织化相合,从而能够运营较好。其次,慈济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的秘密是将在家众与出家众的职责区分开来,慈济走的实际上是引导在家众如何进行社会服务的事业,这样不仅契合当代人的生活实际,而且契合现代社会把公益事业作为人生意义的趋势,而慈善也是合乎佛教布施的精神。慈济始终善于为自身定位,自己的慈善必定是与其它团体慈善有所区分,尽量做到补其不足,由此使得自身的存续有其价值。
注释:
【1】“慈济”二字取“慈悲为怀,济世救人”之意。
【2】《大智度论》卷27,((大正藏》册25,第256页中。
【3】《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第17册,第420页。太虚大师多次提到这四大事业,而在《新制的开建》一文中,太虚大师将布教事业改为资生事业(农场、工厂、合作社等)。
【4】《佛在人间》,《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电子版,第14册,第17页。
【5】《佛法是救世之光》,《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电子版,第24册,第244页。
【6】《佛在人间》,《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电子版,第14册,第126页,
【7】《华雨集第四册》,《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电子版,第28册,第270页。
【8】释德仉:《释证严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9】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10】同上,第31页。
【11】同上,第39页。
【12】释德仇:《释证严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第78页。
【13】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52页。
【14】释证严:《真实之路一慈济年轮与宗门》,第4页。
【15】释证严:《真实之路-一慈济年轮与宗门》,第12页。
【16】释德仉:《释证严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第81页。
【17】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68页。
【18】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57-83页。
【19】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80页。
【20】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80-81页。
【21】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70页。
【22】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76页。
【23】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77页。
【24】《慈善志业简介》,http://www.tzuchi.org.tw.
【25】(宋)宗绍编:《无门关》卷1,《大正藏》册48,第293页下。
【26】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39页。
【27】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39页。
【28】释德仉:《释证严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第110页。
【29】饶有趣味的是,慈济的这些变革也受到一些教内人士的非议,这与太虚大师当年的遭遇类似,只是慈济有能力自己完成此种变革,并获得了现代人的认可。其实,佛陀当年也是要反对婆罗门教的祭祀等仪式,简化为日常的戒律和修行。佛教的发展总是需要有所突破传统的藩篱,这也是禅宗宗风之所在,只是明清以来的禅宗归向了早期坐禅和义学的窟穴,剩下的只有民俗佛教流行了。
【30】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40页。
【31】释德仉:《释证严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第63页。
【32】释证严:《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第51页。
【33】转引自冯英、穆风龙、聂文倩编著:《外国的慈善组织》,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34】释德仉:《释证严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第81页。
【35】当然,由此也不是说那些注重修法的人就更接近佛教,如何是正修是关键。从古就有很多盲修瞎练者,是不足为道的。
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