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西伊 王忠欣
由中国学者基督教读书会发起,与安德弗牛顿神学院和旧金山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美华人基督教学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5月30日至6月2日在美国麻省波士顿顺利进行,并于6月2日中午圆满结束。
这次会议参加者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与中国大陆的华人基督教学者和其他宗教学者,约近五十人,其中三十二位学者作了专题发言。
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大多为在北美各大学、神学院从事基督教和其它宗教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学生、学者、教授,一些在基督教机构和教会工作的牧师、神父也参加了会议。
5 月30日,来自波士顿地区各大学、神学院、华人教会,及关心中国神学建设的中西人士一百多人参加了晚上的开幕礼。在随后的公开演讲中,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神学院的温伟耀教授作了题为“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的演讲。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及其对基督教在华前途的影响,并于中国基督教会今后发展的走向作了展望。接着,来自加州的New Camaldoli Hermitage的黄克镳神父以“道教的形而上异象与基督教的上帝观”为题作了发言。他对道教的“道”的观念和基督教的“上帝论”作了系统的比较,认为道教的“道”包含“有”、“无”和“阴”、“阳”两方面,它既是神秘的,又是显现的,因此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义非常接近。
次日上午,旧金山大学利玛窦研究所所长马爱德向大会作了题为“追寻历史性的耶稣”的报告。他讨论了基督徒如何在信仰生活中认识耶稣的问题,回顾了一百多年来西方学术界对耶稣的历史性研究,以及近年来亚洲神学家对耶稣的反思,认为我们必须从不同的研究与反思中学习新的东西,并且阐述了历史性的耶稣对中国基督教和文化的意义。
当日下午加拿大维真学院中国研究部主任许志伟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围绕着“位格与关系:从三一教义看中国上古文化”的问题,分析了三位一体教义的内涵,以及奥古斯丁和东正教教父对三一教义的理解。他特别指出,“融汇契合”式的三一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相似,可以作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衔接点。
6 月1日下午,“中华展望”总干事林慈信作了最后的大会发言,他以“基督教思想与西方文化”为主线,从宏观的角度追溯了十六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文化、思潮及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历程,而且以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来诠释当时的文化精神。他边讲述,边弹奏钢琴,形式十分生动活泼。
除了大会发言外,本次研讨会还就基督教与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组专题发言和讨论。这些研讨可分类略述如下。
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史
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博士生姚西伊探讨了二十世纪初社会福音派思潮对在华西方传教士神学思维的四点影:整全的拯救观;地上的神国;福音的实践和新的教会观。这些变化对以后传教和中国教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刚从哈佛神学院毕业的神学硕士吴克亮在发言中谈了二十世纪初某些中国知识分子立儒教为国教的尝试及相关的反对意见。他认为,这些反对意见发展成为对宗教的一般批判,从而在非基督教运动中也发挥了作用。
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的硕士生屈敬聆则讨论了约翰·杜威对中国反宗教思潮的影响。在她看来,杜威的实用主义是左右中国知识分子对宗教看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影响所及甚至在四十九年之后仍可看到。
中国神学建设
在这次研讨会上,神学问题的探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不少发言力求以中国文化和华人教会的现状为着眼点,探索基督教神学在中国文化环境下的本色化。
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博士候选人王忠欣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神学建设的历史做了提纲挈领式的回顾,并对当今中国神学建设和神学教育所处的一些困境做了历史性的讨论,同时探索了中国神学建设应走的方向。
其他的发言则探讨了不同的神学课题。密西西比州更正神学院的温以诺教授提出,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非此即彼”(either/or)为特点,而东方的思维模式以“即此又彼”(both/and)为特点,后者更合乎三位一体的神学模式,有助于矫正西方神学思维的弊病。
在普林斯顿神学院进修的王建国认为,中国的神学必须以中国人的语言来建设。中国传统的阴阳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督教的Imago Dei理论。而Imago Dei论可以指导我们批判性地看待阴阳理论。
来自温哥华维真学院的周小安通过对圣经创世纪和三种创世神话的比较,指出圣经是“创造者启示创造的主权和目的”,而神话则是“古人在描模、解释、传述宇宙和人类的起源。”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费城Westminster神学院的博士生吴荣滁探讨了语言学的“共鸣现象”在神学上的应用。他指出,“共鸣现象”可以引导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释经、宣教、讲道上的一些问题,获得更有效的事工方法。
安德弗牛顿神学院的硕士生张骥的发言以“从末世学角度谈希望”为题目,论述了以下的论点:“系统神学中的末世学对希望的询问体现了基督教的希望观。……盼望是神本体展现趋向最根本的一点,神本身就是希望。”
Gordon-Conwell神学院的吕素琴认为,华人教会向来偏重因信称义,忽略成圣的生活。她依据新约希伯来书第10章讨论了基督教的“完全成圣之道”,希望这个信息对今日华人教会有所启迪。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朱萱东牧师以“宗教自由与人性中神的形象”为题作了发言。他指出,人性中的神的形象是基督教宗教自由观的基本点,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宗教自由的理解。
加州富勒神学院的尤国雄、陈霭宜夫妇在他们的联合研究中,系统地论证了华人宗教性的内涵和特点。揭示了这种宗教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它对中国神学建设的启发。
基督教与其它宗教及中国文化的对话
与第一届研讨会一样,宗教对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中国文化的更新在此次会议上仍是热门话题之一。不同的宗教传统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平等的交流。
就读于费城天普大学宗教系的博士生智勇区别和论述了宗教对话中的五种模式:作为传教手段的对话模式、包容主义的对话模式、比较宗教学的对话模式、后现代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的对话模式、不拘一格的对话模式。他认为各种模式都有其价值,只要有宽容和平的精神,即使没有共同的基础,宗教对话仍可展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及春与基督教的对话和结合历来倍受基督教学者们的关注。这次会议亦反映了这种现象。宾州Kutztown大学哲学系教授黄勇在他的发言中,综括和对比了基督教对儒家“爱”的观念的批评以及儒家的回应,指出这两种体系对“爱”的理解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目前在波士顿大学宗教系攻读博士学位的姚治华提出,儒家是一种智慧性的宗教体系。它的宗教性的一个维度即先知精神。儒家的先知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觉传达“天听”而与世俗抗争的抗议精神,另是训导众民归诸神圣的崇拜精神。
波士顿大学神学院的博士生王晓红则探讨了儒家思想与基督教神学相结合的一个范例。她认为,以南乐山(Neville)和白诗朗(Berthrong)为代表的神学家将儒家传统中重礼制、规范、理学的传统与基督教相协调,从而形成了一种基督教式的儒学。这说明儒学普世化和创造一种世界神学的可能性。
执教于芝加哥Gavvat福音神学院的杨克勤教授在他的论文中,把旧约阿摩司书与孔子的神意伦理作了对比,认为两种传统有共同的跨文化对话的基础。
在美国天主教大学学习的钱铃珠介绍了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和著名华人基督教学者,就基督教融入中国文化所提出的问题,指出双方都有对话的诚意和对某些问题的共识,基督教的中国化完全可能。
有两位学者就基督教与佛教对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来自费城、曾就读于Westminster神学院的池耀兴牧师,认为禅宗有可能在中国大陆民众中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他选择禅宗的“顿悟”观与基督教的有关教义加以比较,指出其异同。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龙达瑞博士谈了现代中国佛教界名人太虚法师推动佛教现代化和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事迹,认为太虚的努力对当代宗教对话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督教如何贡献于中国的文化再造,也是一些学者所关心的议题。波士顿华人圣经教会主任牧师庄祖鲲博士认为,在中国文化的更新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必须“平心静气地与西方文化的‘内在精髓’——基督教一好好地‘对话’一番”“当代的社会条件使这种思想的态度成为可能”。
加州克莱蒙特宗教学院的博士生谢文郁指出,当代中国文化重建以理性主义为基础,无法摆脱打破偶像与重建偶像的困境,而只有基督福音才是生命的唯一源泉和中国文化走向永生之路。
加拿大维真学院的硕士生陈志平,以圣经的观点评论了中国传统性善论。他的结论是,性善论的许多方面固然与圣经教导并行不悖,但它对罪缺乏深刻的反省,而基督教正可以补其不足。
中国教会的现状与当代宗教研究法
目前中国大陆教会的走向如何?这是人们关注的迫切问题。在这探讨会上,有两位学者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就读于纽约宣道会神学院的李零对近年来中国大陆教会的发展及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做了宏观的考察,尤其是对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关系作了论述。
安德弗牛顿神学院的博士生赵心静以她亲身实地考察的结果为基础,讲述了大陆教会中一些女传道人接受信仰的经历,她们在教会中的作用与地位,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基督教和其它宗教的研究是否需要开出新的进路?这是休士顿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杨凤岗所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中国至今尚缺少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研究,所以十分有必要开展对宗教的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他并且提出了几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例如,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等等。
可以看出,这些分组研讨的题目多样化,角度各异。它们不同程度地引起了听众反响和回应。许多回应的内容与发言一样精彩而有启发性。正是通过这些发言者与回应者的积极互动,大家感到对许多神学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加深了理解,使这次会议成为一次真正的基督教学术交流会。可以说,这次研讨会是对北美华人基督教神学学习、研究实力和水平的一次检阅,它为北美华人基督教神学研究以及中国神学建设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