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奥运会:未来会有梵蒂冈代表队的身影吗?
发布时间: 2021/9/17日    【字体:
作者:Carlo Marino
关键词:  奥运会 梵蒂冈代表队  
 
 
2001年6月19日是意义非凡的一天。这一天,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联会共同携手给世界体坛带来了一个重磅新闻,双方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一旦获选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必须兼办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同时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两个运动会之主办权。自此,奥运会和残奥会并肩而行廿十载。
 
英籍德国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古特曼爵士(1899年7月3日出生于德国托谢克,1980年3月18日逝世于英国艾尔斯伯里)是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先驱。他率先将体育运动引入到英国退役军人的康复治疗中,这些军人都是在二战期间脊髓受伤,后被送往斯托克曼德维尔的“脊椎伤残中心”接受治疗。路德维格·古特曼是世界公认的“残奥会之父”。在路德维格·古特曼的组织下,1948年在当地举办了首届残疾军人运动会即“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1960年在罗马举行了第一届残奥会,来自 23 个不同国家的 400 名残疾运动员报名参赛。残奥会项目包括田径、游泳、标枪、射箭、击剑、篮球和乒乓球等。取名残奥会是为了与奥运会相呼应。
 
2020东京奥运会闭幕后,东京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第十六届残奥会(计划于2021年8月24日开幕,9月5日闭幕)。在欧洲,教宗方济各多次就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价值理念发表讲话。8月25日,残奥会在东京开赛的日子,梵蒂冈运动员残奥会队员在保禄六世大厅参加了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方济各问候并感谢了此刻在东京的运动员为“希望和勇气做出见证”以后,亲眼看见了“他的”正式残奥队伍热血沸腾、勇往直前的运动员精神。梵蒂冈运动员残奥会队伍依法成立,并获得承认。诚如教宗所言,这些运动员“展现出体育精神如何帮助人们跨越那些看似无法克服的难关”。
 
残奥会(Paralimpiadi)中的“para”源自希腊语,意思是与……并肩,含义是残奥会与奥运会平行,象征平等。但对于梵蒂冈而言,残奥会比奥运会具有更大的示范价值,以至超越了“para”的含义。国家社会对高水平残疾运动员的支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教宗方济各认为这正是“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画卷”。“残奥大家庭”最大的胜利在于形成了创造国际残奥会运动的社会群体。这场运动鼓舞的不仅仅是冠军选手们,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因残障而被排斥的孩子们。
 
在多个场合教宗都强调了残疾人运动会的重要性,并号召大家将艰苦训练的运动们作为学习榜样。
 
梵蒂冈也有属于自己的田径协会,它隶属于圣座文化委员会旗下。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詹弗兰科·拉瓦西枢机是2019年中国世界园艺博览会梵蒂冈馆项目的主导者之一。教廷方面一直认为,梵中关系是建立在愉悦的文化对话基础之上的,愉悦的对话氛围为其他领域对话创造了可能。愿未来的对话不仅仅是在宗教领域,也能涵盖艺术、文化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梵蒂冈田径协会成立后,希望也能涉及体育运动和奥运比赛等主题。
 
2021年6月5日,梵蒂冈田径队首次参加了在圣马力诺体育场举行的欧洲小国田径锦标赛。梵蒂冈田径队主要目标是在具有高象征价值的体育比赛中崭露头角,例如将于2021年在阿尔及利亚奥兰举行的地中海运动会。加入梵蒂冈田径协会,必须是神职人员、梵蒂冈雇员或是他们的一级亲属。田径协会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9岁,最大的62岁,还有唯一一位“中长跑项目修女”——来自多米尼加的修女 Marie-Théo。
 
在残奥会诞生之前四十年的20世纪初 (即1905年至1908年),在梵蒂冈就开展过残疾运动员比赛。梵蒂冈田径队的前——教宗田径队,某种意义上早已拉开了残奥会的大幕。
 
一如往昔残奥会在推动对残障和世界不同面的认知上又迈进了一步。媒体对残奥会与日俱增的关注和报道,促进了大众新的认知,激发了大众对体育的社会作用和能力概念的珍贵思考。
 
残奥会运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庆祝一件壮举,更是为了给在生活中受到重创的人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授之以渔,亦能捕鱼。当他们拥有成功所需资源时,他们也能成功。若这项原则适用于运动,那必定更适用于生活。历史上的外交事件也印证了这一点: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和随行记者们应邀来到中国。他们成为自22年前毛泽东当选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批进入这个亚洲大国的美国人。这一事件在外交史上被称为“乒乓外交”,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篇章。
 
体育能加强沟通交流,唤起情感共鸣,促进种族间的理解。在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大瘟疫时代,体育超越了其他人类活动,堪称“社会性的灵丹妙药”。目前梵蒂冈是否会派员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或是2026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和残奥会(即意大利冬奥会和残奥会)还是未知数。但这对体育运动和国际关系都具有预兆意义。
 
本文来源:天瓯智库
原载于意大利fai.informazione.it网站
信德微讯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英格兰圣公会主教被接受加入天主教会
       下一篇文章:10月1日开始,进入梵蒂冈需持绿色通行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