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案例选编
 
刑法之外 生死之间:湛江“法事案”骗了谁的心
发布时间: 2024/10/25日    【字体:
作者:门顺法师
关键词:  湛江“法事案” 丧葬文化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专职“做法事”的陈某贵及儿子陈某华,被控“诈骗罪”,并被送上法庭。2024826日,此案一审在广东湛江市坡头区法院开庭审理,法院未当庭宣判。此案涉及的法事活动,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讨,许多法律工作者从法律逻辑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发表了各种意见,本文则在“法理”之外的“人情”,本文则从社会人文和伦理道德的角度,探讨法事的内涵和价值。

 

作为仪式的丧葬文化

 

《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丧礼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生命礼仪,在中国古代,人们制定丧葬礼仪,表达对死亡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死者的尊重,并且将其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丧礼则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价值,它以仪式为载体,以血缘为脉络,以孝德为内涵,传承千百年,是古代礼制中最为重要的礼仪。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丧葬仪式多种多样:佛教法事活动如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家庭普照、春祭秋祭、生亡普佛、三时系念、蒙山施食、盂兰盆会、瑜伽焰口和水陆法会等,涵盖了从个人修行到社会祈福的多种宗教仪式;道教的法事活动,又称斋醮科仪,包括祭祀天地、神明、祖先,以及驱邪祈福、求财开运等;传统民俗中,还有为死者沐浴穿衣的“装裹”、点“随身灯”放“口含钱”“垫被钱”“停柩”“暖墓”(也称“烧坟”)“引领”“撒买路钱”等等仪式活动。所以,许多社会学家指出,仪式和习俗将国家的历史、信仰、道德和价值观代代相传,加强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凝聚力,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同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民间仪式活动提供了一种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的方式,帮助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慎终追远、尊先敬祖的孝道观念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礼记·中庸》有言:“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即父母去世后,能真诚审慎为其举行葬礼,未留下遗憾;追远,即时间久远后,能够感时念亲,心怀敬心时常祭拜;民德归厚矣,即执政者和官员能带头慎终追远,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淳朴敦厚。我们炎黄子孙对先祖的祭祀,不仅构成了社会凝聚力的关键,也是从家族祭祀到国家祭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家国天下架构的建立。葬礼所反映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必须坚持和传承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内容已然深深嵌入民族的血液中,无法剔除。所以,孝道是中国社会建构的重中之重,丧仪也是传统礼制的关键。

 

面向生死的终极关怀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关心冬去春来,社会变迁中我们忧虑自己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中在乎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思考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有一种关心是独一无二的,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它是我们关心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当是其他一切关心所不能超越的、无条件的和根源的,这就是我们的终极关怀:我们生从何来,死去何处?

 

如果我们个人不能在这如此渺小的有限存在之中确立无限的价值,个人是难以安然地面对必将到来、取消一切价值的死亡的。中国哲学泰斗张岱年先生,把古今中外关于终极关怀的思想概括为三个类型:归依神的终极关怀、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西方基督教的有神论用神作为终极关怀;重视自然的道家,以“合乎道”作为终极关怀;而佛法对生死的讨论则更为独特。

 

以佛教为例,从六道轮回说起,人死之后,福业特别大的人死后立即上生六欲天或重新投生为人;定业深的人死后立即上生禅定天;罪业特别重的人死后立即堕地狱。一般的人,命断之后尚有四十九日的缓冲期间,等待业缘的成熟,这种状态就是“中有身”或名“中阴身”,往往就被一般人误称为鬼魂,在这期间,如有男女家属以供养三宝,及斋僧布施的功德为之回向超度,亡者便会由于善业功德的感应而得到超生的帮助,促成其生于善道(天、人、阿修罗)之因缘的成熟,避免坠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缁门崇行录》也说“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这句话充分指导了佛弟子的人伦孝养之道:父母生前孝养他们,死后以礼埋葬他们,这是小孝;在生时让父母欢乐,父母死后能让父母的大名流芳于世,这是大孝;在生时能引导父母信佛,死后能超度他们的魂灵,这才是大孝中的大孝啊!所以,超度不仅仅是一种大孝中的大孝,更是我人生命最后的终极关怀。

 

另外,耳熟能详的《地藏经》说:“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给亡者做超度,亡者得福一分,生者得福六分,以此因缘给亡者做超度,也能够使其家属亲眷得福消灾的效果。超度不仅仅是为了逝者,而是基于自利利他的慈悲精神,希望以此利益法界的所有众生。再比如,用放焰口和度饿鬼举例。焰口,又称饿鬼、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因生前悭贪吝啬、一毛不拔,死后成为无福无力的饿鬼,放焰口,就是给鬼道“饿鬼众生”施食。“饿鬼”食量极大,喉管却极细,有了食物也难以果腹。由于业报的关系,它们很难见到食物,纵然得到了可口的食物,进口之时却又变成了臭秽的脓血,从口里边吐出来都是火。它们常受饿火中烧,烈焰从口而出,故名“焰口”。佛教焰口施食是根据《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举行的佛事,通过施食、持诵经咒,破除先亡恶业,消灭罪障,使其咽喉宽大,色相具足,并让食物变成种种甘露饮食,充满法界,让恒河沙数的群灵皆能得到饮食饱满。除了解除饿鬼饥虚之苦外,更是仰仗三宝慈力,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让法雨甘露滋润身心,令他们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同时,超度荐拔十方法界,六道群灵,离苦得安、同登彼岸。这也就是度饿鬼的含义,避免死者投生饿鬼,丧家遍施食于鬼神,按此施食之法去做,便能使无量恒河沙数的饿鬼与诸仙等众生,皆得到饮食饱满、解脱苦趣,超升到三善道,施食者可以延年益寿。

 

所以说,这些仪式都并非面向逝者本人,而是通过普度众生来为死者攒功德,让逝者安息,就要让地狱里其他恶鬼安息,这正是自利利他思想的一种体现,让生者从面对死亡的恐惧、哀伤中走出来,去更好的专注于现世生活,将自己的信心和希望投身于帮助他人。故而,佛法中的法事,是丧礼文化终极关怀的一部分,又不止于丧礼,而是引导人们走上自利利他的正法,这也正是种种法事活动内含的价值。

 

新时代中的法事文化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逐渐成为主导,许多封建糟粕被扫除。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传统仪式和文化传统失去了它们的价值,丧礼和法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一个民族、一个社群对于生命、死亡和宇宙秩序的深层理解,是炎黄子孙五千年的传承,强化了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纵观现今时代,我人好比身处钢筋水泥的牢笼中,导致很多人困扰于“空心病”,抑郁症越来越普遍化、年轻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层面的需求。而我人根据自身需求参加法事,正是让人们可以共同表达哀伤、分享回忆,有助于个体在悲伤中找到慰藉,同时也强化了社会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此外,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生命的脆弱性和有限性,法事活动是对生死议题的深刻反思,只有勇于面对死亡,思考死亡,才能让人们更好的体会生命的真谛。

 

众生的轮回,都是依其所造之业决定的。造业是因,轮回是果,并且这因果轮转环环相扣,众生如果不能认识佛法真谛而获得解脱,恶业因就会一直产生恶果报,果报再生果报,痛苦流转不停,带着因果轮回的思想,活着的时候多做善事,才是超脱生死之道,也证实了佛法的做法事“亡者得福一分,活人得福六分”,真正意趣所在。由此,让生者从哀伤与迷茫中走出来,是各种丧葬仪式在当代依然无可取代的意义。

 

因此,种种丧葬仪式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无可取代的意义。它们不仅帮助生者从哀伤与迷茫中走出来,还提供了一个反思生命、死亡和存在的机会。通过这些仪式,人们得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同时也在社区中寻求和分享对于生命意义的共同理解。

 

湛江“法事案”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文化、伦理、信仰和生死观的复杂议题。民间丧仪是殡葬文化,也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必然有其落后的和优良的成分,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运用其中的优秀的元素,发挥其文化的、道德的、社会的正面作用,实现其现代价值,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

 

觉悟号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法律规制研究 \温涛
【摘要】:虽然宗教信仰自由的提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在中国,对于宗教信仰自由…
 
辽圣宗、兴宗时期宗教信仰研究 \杜兴
【摘要】: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其疆域覆盖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统辖着众多民族。…
 
信仰的政治化:16—17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王位继承原则的冲击与影响 \刘吉涛
摘要:自古至今,英国的王位继承原则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并非一成不变。作为…
 
再访僧侣遗产的法律问题 \吴才毓
摘要:继承制度是社会契约即共同体契约在人类家庭中的体现,实际上也是共同体共同共有…
 
智利天主教国教地位的立废 ——1833年宪法第五条演变研究(1831-1925) \罗铮
摘要:从智利颁布第一部宪法开始,罗马天主教就是国家宗教,这一法律地位具有稳定性。…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赵嫔等与北京市道教协会等返还原物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
       下一篇文章:没有文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