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观点与争鸣
 
佛学理论与科学思维
发布时间: 2020/7/5日    【字体:
作者:马忠庚
关键词:  佛学 科学  
 
 
佛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在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的理论中,有不少思想包含着科学的成分,有的与科学思维方式方法一致或者相类似。
 
本文整理自--马忠庚《佛教与科学》,有删节
 
一、诸法无常观
 
“无常”,梵语 Anitya。佛教认为,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忽生忽灭、迁流不住。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称为“刹那无常”;从相对持续的角度来看,称为“相续无常”。也就是说,佛教对于运动的观点是:认为一切事物和生命都在一刻不停地生灭交替变化着,一切事物均处在时间过程之中,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的存在,都是即生即灭,生灭交替,都在新陈代谢中连续变动。
 
佛教不仅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还认为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相承的阶段:生、住、异、灭。一种现象的出现称生;事物或现象形成后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称住;在相对稳定中又无时不在变异称异;现象的消亡称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在一刹那中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不过,佛教将这种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分别应用于众生、世界和思维领域,得出众生无常、世界无常、诸念无常的结论,直至最后将一切都看“空”。
 
二、因果论
 
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均在因果的关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亦即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每个事物都既是前一事物的果,又是后一事物的因;事物相互之间有的是原因,有的是结果;有的是直接原因,有的是间接原因。只不过佛教将因与果赋予了道德、伦理上的意义,给予了价值上“善”与“恶”的判断,加上其三世轮回之说,于是就有了“善(因)有善(果)报,恶(因)有恶(果)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的因果报应理论的通俗说法。
 
三、缘起论
 
缘起,是“因缘生起”的略称,因此也称缘生。缘,意思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缘起论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应的相互依存关系或条件。佛教常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来说明缘起的理论。佛教认为,事物(一切有为法)均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之中,依据特定的条件而产生,由于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缘起”之“缘”,不但指各种事物因果关系中的“因”,即原因、条件,而且还指各种事物相对关系中相对的对立面。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一切有为法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所以称万事万物“缘起性空”。因此,佛法被人称做是缘起法,即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在缘聚、缘散的因果关系中刹那间生灭不断:一切生命现象是“生、老、病、死”,一切精神现象是生、住、异、灭”,一切物质现象是“成、住、坏、空”。佛教将其用以解释世界、社会、人生以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于是就形成了“业感缘起”、“性空缘起”等理论。
 
四、对事物真相的认识
 
佛教认为,世间的知识首先要经过人们感官,即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觉知,去认识。佛经中经常用各种比喻来说明、强调对事物正确认识的重要性,防止各种感官在认识过程中所造成的片面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佛教用它来说明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感知事物,所得出的结论却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需要用“心”、用理性的思维来整合感官得到的各种信息。
 
五、具体认知的方法论
 
佛教经典里面提到,人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正确的知识,即“三量”:现量、比量和圣言量。现量,指通过自身亲自体验而得到的、自认为没有错误的知识,它应该属于直接经验;比量,指通过推理而得到的知识,它应该属于间接经验;圣言量,指圣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它应该属于间接经验。
 
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佛教对获得知识三种途径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但这并不能保证获得的知识本身的正确性,只有经过并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知识,才能判断为正确。而佛教有明确的判断标准,那就是“四依法”-- 依法而不依人;依义而不依语;依智而不依识;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这些显然都有助于对一个论述做出正确的判断,说明佛教非常注重用理智去判断、用逻辑去推理;另外,佛教也鼓励个人亲自去直接体验。
 
“五明”-- 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是早期佛教徒必须学习的五项基本知识技能,其中的因明主要是指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应该属于逻辑学的范畴,显然也是正确认知世界所必需的方法论。
 
转自禅宗文化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阿根廷天主教行动“再基督化”实践及影响(1931-1976) \孙雪利
摘要:天主教行动是天主教徒为维护教会的利益而组成的社会团体,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
 
会通之路:儒教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 \杜文忠
摘要:以"礼"为核心的传统儒教制度与近代西方法的冲突,成为近代以来以中国、日本、韩…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哈贝马斯「宗教转向」的内在逻辑 ——以商谈伦理学为核心的考察
       下一篇文章:巴特的神学人学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