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观察
 
康熙皇帝请神父们一起过除夕——在畅春园大摆宴席
发布时间: 2025/2/14日    【字体:
作者:孙继生
 


image002.jpg

 

康熙邀请传教士们一起过年——除夕在畅春园晚膳赐美味佳肴和二十多种果品

 

明清的传教士热衷文化交流,他们记载了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当然也不吝笔墨。

 

一, 康熙皇帝请神父们一起过除夕——在畅春园大摆宴席

 

张诚是法国凡尔登人,清代康熙年间来华,他是一位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擅长数学,并曾先后被授予“国王数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等荣衔。1685年,张诚被选为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耶稣会士之一,与白晋等人一同来华,于康熙二十六年抵华。

 

1688年,张诚抵达北京,并很快被康熙皇帝召见。康熙对张诚等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和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留他们在北京为其讲授。

 

1688年到1707年,张诚作为康熙皇帝的御前教官,悉心传授数学、几何、天文、地理、哲学等西方知识。

 

张诚曾8次随康熙赴满蒙各地巡行,他记载:1690年128日是我国传统的新年,春节前康熙在畅春园大摆宴席邀请传教士们一起过年。

 

康熙热情款待他们,赐给他们的食品脍炙人口,有色香味俱佳的肉品,还有色彩鲜亮、味道精美的拼盘。

 

除夕晚膳又赐给他们味道非常出色的“年饭”——十二道丰美菜肴和二十一种果品。

 

张诚与康熙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师生、朋友和合作伙伴。他们在科学、文化和外交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二,传教士看到的春节景象让他感到震撼

 

张诚曾长居宫中,他时常陪伴在康熙皇帝左右,也因此切身体验到了皇家的春节场景。

 

满清朝廷正月初一的“三叩九拜”大朝拜彰显了皇帝的尊严和神圣不可侵犯,也是满清重要的面子工程,张诚曾对看到的景象感到震撼:

 

无数的文武官员必须身着不等的官服,在寒冷的冬天早早准备,在天明之前就赶往紫禁城,并在午门之外进行跪拜之礼,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

 

这一天宫廷有专职礼官,在礼官的主持下黑压压的一片群臣一起行级别最高的“三叩九拜”大礼并山呼万岁。这样的场面让张诚大开眼界。

 

(什么是“三跪九叩”礼?

 

“三跪九叩”是清朝朝会时最重要的礼仪。古代是以拜两次作为大朝仪的常礼。到了清朝初年,朝会大典改为三跪九叩首。按照清朝的规定,皇帝在举行大朝仪时,皇帝乘舆行至保和殿,下舆后先到中和殿升座休息,接受在典礼中的侍班、导从、执事等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到太和殿升座之后,在大乐声中,再接受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灭亡,三跪九叩礼也随之被废除”。)

 

三,意大利人传教士马国贤:官员之间拜访是为建立人脉关系

 

还有一个意大利人传教士马国贤,他对中国人庆祝新年贴门神也有研究,当然在搞清楚门神图画上的“偶像”意味后,对这些纸糊的神灵十分排斥也是很自然的事。

 

马国贤对于正月初一官员之间以及百姓之间的拜年行为都有记载,他认为官员之间的拜访是官场上的联谊方式,目的是建立起官场上的人际网络,为以后官场建立人脉关系。

 

四,安文思记载春节时称赞中国是一个极度辉煌的国家

 

安文思字景明,是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1636年到澳门。后去往成都,曾服务大西政权,后以战俘身份进入北京,进入钦天监工作。安文思建造了北京第二座天主教堂——东堂,撰写了一部讲述清初中国及北京的著作《中国新史》。安文思在描述中国春节时曾称赞说:

 

如若在春节时期站上某座山头观察中国的城市,万家灯火、灯笼与烟火的绚烂多姿令他觉得中国是一个极度辉煌的文明国度。

 

而无论是灯笼还是烟火,其构思之巧妙与颜色与绚丽,都足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伟大之处。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近代早期英国宗教宽容研究(1603-1660) \陈宇
摘要:宗教宽容是现代宗教自由的早期形态,它包括了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近代关…
 
日本神道教功能试论 \牛建科
摘要:神道教作为日本的民族宗教,与日本文化进程和历史命运息息相关。中日学者在为神…
 
欧洲宗教改革与罗马法继受——以路德宗双重分裂之改革为线索 \何勤华 蔡剑锋
摘要:16世纪初以路德宗改革为先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深刻影响欧洲历史的社会运动。这场…
 
泰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泰国政党的互动关系研究 \王贞力 林建宇
摘要:在佛教徒占国内人数近90%的泰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抛开以往"出世修行"的精神,开始…
 
疫情下的“政教分离”——日本宗教法人申领“持续化给付金”事件 \王若宾
摘要: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与财政困境,日本政府制定了名为“持续化给付金”的…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教宗呼吁信基督的执政者在禧年促使战争结束
       下一篇文章:没有文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