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
 
苗族崇拜自然的文化内涵探源
发布时间: 2015/7/3日    【字体:
作者:毛祥
内容提示:远古的苗族先民,无法理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生老病死等现象,随之而产生神秘的畏惧心理。他们便幻想万物象人一样具有灵性,因而把依赖寄托在那些具有保护意义或与日常生产生活中有重大关系的物体上,对其加以崇拜。祈求自然界不要给他们降临灾难,保佑他们平安。古代先民把人的属性和自然界的属性通过幻想沟通起来,从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渐渐形成了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联系,即“灵”的联系。他们认为自然界的赐予和灾难全然是“灵”的作用。他们不断地渴望自然界永远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饮食以及一切有用的东西,并且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灵”是能够听从和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的。这就产生了苗族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并通过宗教祭祀仪式来对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物如山、水、石、树(称:山神、水神、石神、树神)等进行崇拜。苗族自古以来有着对神灵的敬畏,崇拜和善待大自然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  苗族 崇拜自然 雷公山  
 
 
雷公山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古称“化外生苗”区的雷公山是黔东南苗族的主要聚居区,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辖区内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数万公倾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自然森林生态环境优美。上世纪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美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苗岭主峰雷公山山脉及其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是人们消除疲劳,洗肺休闲疗养、健身避署的好去处,雷公山是一座森林生态宝库。
 
为了逃避战乱与追击,苗族先民离开故土中原,渡黄河、过长江,秦汉时期先后迁入山多地少的贵州,部分苗族先民来到莽莽苍苍的雷公山,迁徙至雷公山定居以来,他们以坚韧的劳动和罕见的吃苦精神,团结互助,栉风淋雨,夺雾而出,戴月而归,披荆斩棘,开山辟土,垦殖连天的苗岭梯田。抚育郁郁葱葱的成片森林,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有独到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那里的村落人家长年饮用的山泉水,是雷公山大自然赐予他们的纯净之水。苗族人自古以来深知森林生态与水资源的重要相互关系,先民们来到雷公山,能容纳他们的只有美丽的山川、河流、森林。他们以其吃苦耐劳的非凡毅力,合理地开发与保护了雷公山。苗寨的木屋依山而建,村落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木林围着,林中有千年的古枫香,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迎风呼啸。一个苗寨就是一道风景线,山、水、树溶为一体。他们开垦了与自然和谐的一片片苗岭梯田。当你来到雷公山光观旅游时,就可以看到绿树横映,云雾炊烟缭绕,青山白云碧水相互映衬的苗寨。每个村落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勤劳智慧的苗族造就了风格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吊脚楼,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文化,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充分说明了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适应生态环境的民居。这就是“天人和一”思想、“因地制宜”的合理阐释的发挥,体现了苗族寻求住所与自然环境最佳适应状态的追求。
 
远古时期的苗族先民,他们无法理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生老病死等现象,随之而产生神秘的畏惧心理,同时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自身的力量显得过于弱小,他们便幻想万物均象人一样具有灵性,因而竭力把依赖寄托在那些具有保护意义或与日常生产生活有重大关系的事物身上,对其加以崇拜。祈求自然界不要给他们降临灾难。先民们把人的属性和自然界的属性通过幻想而沟通起来,从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逐渐形成了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联系,即“灵”的联系,他们认为自然界的赐予和灾难全然是“灵”的作用。并渴望自然界永远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饮食以及一切有用的东西,并且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灵”是能够听从或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的,这就产生了苗族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并通过宗教祭祀仪式来对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物进行崇拜。苗族的自然崇拜物主要有祭山、祭水、祭石、祭树等习俗,因为这些自然物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苗族对生态灾难后,深受其苦进行了反思。他们对万物万事的存在与变化,自然灾害的产生等作了各种臆测和解释并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苗族古歌《洪水滔天》就是对远古生态灾难的生动描述。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不可能正确认识神奇的自然界,只能把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看作是神灵的恩赐或惩罚,把自然现象自然化,并加以崇拜,以求得精神安慰。例如被建筑界赞誉为“民族建筑之瑰宝”的苗族民居吊脚楼就是实践苗族生态伦理观典型代表。吊脚楼的因山就势,最大限度地保留着地形地貌的建筑理念,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善待,也符合现代科学原理。雷公山的苗族吊脚楼一般都建在20-70度的山坡上,尽量少开挖,不破坏地层结构,有利于地层稳定,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在建筑过程中,因涉及与自然物有关的环节等都举行庄严的宗教仪式。例如在开挖屋基之前,要举行祭祀仪式,由巫师主持,目的是请求此地的种种神灵避让,以免受到误伤;在砍伐第一棵木材(中柱)时,也要举行祭祀仪式,向山神树神报告,砍这棵树拿去做什么,然后才让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砍第一斧;砍伐最中间的那根梁木时,也需要举行类似的仪式,并在砍后的树桩上敬上钱物。开山取石料砌屋基时,也要举行类似的仪式,在开挖取石料处放钱、物,说明开挖石料去做什么。苗族人认为,不这样做,就会带来家庭不顺,事事不兴,生病遭灾的严重后果。这些仪式从表面上看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在宗教迷信的帷幕后面,其实质是:无论是对有生命的树木还是无生命的土地,苗族人都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雷公山的梯田在漫漫云海笼罩下绕山而行,层层叠叠,最高的达二百层,雷公山苗岭梯田所展现的风貌,反映了苗族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了苗族先民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以及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层层梯田,形态各异,雄伟壮观,气象万千。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利用雷公山特有的地理条件,创造了农耕文明的秀丽奇观,这是苗族先民留下的杰作,体现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勤劳与智慧。不但给苗族人民带来丰衣足食,而且还给苗乡增添了永恒的秀色,这是雷公山苗族农耕文化的一大特色。他们开挖梯田因山就势,最大限度地保留着地形地貌的梯田理念,这不仅对自然的尊重和善待,也符合科学原理。他们在垦殖梯田中,从上至下,做到尽量少开挖,不破坏地层,有利于地层稳定,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尤其在山冲里修筑梯田,为了防止山洪泛滥和及时排除灾涝,先民们在修田时,先在山冲里修筑好预拱涵洞,然后再砌石填土。洞口露在田坎之下,洞口接田消水口,排洪排涝可经消水口进涵洞再经下一丘田的消水口,再进涵洞,层层排下去,一般能贯穿几层或十几层梯田的涵洞。先民们围山包造田,垦筑田遇到山包,不能全部铲平,他们认为,山峰不论大小与高低都是山神的头,所以修田时,山包的核心部分必须保留,这就是你进入苗岭梯田群光观时看到有的田中间留小山包的原因。古代人开垦梯田若遇到熔岩小山洞时也不能堵死,苗族人认为这是“山龙”出气的气孔,如果堵死,造成庄稼不好,人畜不兴,家景不顺……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有的田为什么还留小山洞的原因。这是天人合人,苗族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的体现。雷公山梯田与大自然缋绻相依,苗族先民为梯田而谋生,用千百年时光将大山深处的崇山峻岭雕琢而成的层层如带梯田,集中展现了雷公山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突出体现了雷公山的生态价值。
 
远古时期的苗族先民曾经历过自然、图腾、祖先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征的重大崇拜阶段。只是由于长期迁徙居住分散,苗族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如同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一样,都有较大差异。其具体的信仰对象和宗教仪式,或此有而彼无,或大同小异,或有的地方保存完好,有的地方已经消失或逐渐消失。由北而南迁进入比较偏僻闭塞山区的苗族社会发展相当缓慢,雷公山的苗族社会就是封闭落后地区之一,清朝改土归流前,这里的苗族社会长期内部自理,因而民风民俗和宗教仪式保存得完好。在自然崇拜中,古称“外化生苗”区的雷公山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把枫树当作崇拜的主要自然物之一。在苗族古歌中,他们对枫木进行了极具功利价值的美化,并肯定其与苗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古歌唱道:天地生枫木,枫木生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出生姜央(人类),然后才有了苗族,才有了人类。
 
雷公山的苗族村寨曾在建房立屋时习惯用枫木作中柱,他们认为,枫树能生人,用作中柱,子孙才兴旺。当你来到雷公山苗族村寨,只要留心就能看到寨头寨尾、井边、路旁、离寨不远的山垭口上都有苍劲的老枫树,有的苗寨四面都围绕着高大的枫香树,整个村寨深藏在茂密的枫林之中。苗族人千百年来,把枫木当作生命树加以崇拜,他们认为,枫木是神树,能保佑平安,繁殖后代,氏族兴旺发达。苗族人自古以来习惯以枫树给孩子取名,苗家人生男孩取名为“道”,女孩取名为“莽”。有的苗寨为了祈求保佑,经常给古枫树烧香,挂彩红,把枫树视为繁衍子孙的始祖母。寨里的枫树,是苗族的象征,又称图腾树,作为苗族的守护神,作为圈腾崇拜,文化内涵极深。有的苗寨在古枫木旁立有小土地,常有人去烧香化纸,把古枫树当作保命树。苗族人家生育小孩时,总是先给枫木戴红挂彩。无生育的苗家妇女也去求枫树开恩生育儿女。有的苗家人孩子常常犯病,只有请算命先生看八字。算命先生说要讨古枫树的饭吃才好。于是母亲带上酒、肉、饭到寨头枫树跟前虔诚祭拜之后,就拿祭过的饭给小孩吃,后来小孩犯病的次数真的减少了,饭也渐渐吃得,脸色有了肉色。母亲非常高兴,带上小孩再次来到古枫木面前祭拜,要孩子朝古枫树作揖,以示感谢。自古以来,苗寨儿童从小对古枫产生了一种圣洁的情愫,其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是一棵树。由于称蝴蝶妈妈是始祖母,当然也就成了苗族的保护神,她能引导人们趋吉避凶,驱灾去病,带来丰收和安宁。有的苗寨,每逢过年过节,到古枫树跟前祭拜,祈求儿女易养成人。
 
传说,很古很古以前,姜央与水龙等其他兄弟一起从蝴蝶妈妈的十二个蛋里孵出来后,在成长过程中,兄弟十二人,公推姜央为大哥。经精干计谋的姜央指点和安排,各走各的路,雷公在天上,水龙在大海,虎坐高山上,坐山称霸王,姜央得地方,姜央喜洋洋,开土又开田,做活忙又忙。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年,地方突然发生瘟疫,人死了很多,又有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的灾害。姜央决定祭祀,祭他的蝴蝶妈妈,祈祷降福子孙。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极了,果然瘟疫剑迹,年年丰收,岁岁平安。于是姜央下规约,从今以后每13年祭祖一次。这就是流行于雷公山的苗族鼓藏节(鼓社节)的来历。传说蝴蝶妈妈是从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蝴蝶妈妈死后,灵魂回到枫树老家,既然始祖的老家在枫树里,用枫木作的木鼓,就成了始祖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雷公山的苗族还有“扫寨”的习俗,即每年每个村寨杀牛(猪)一头,由理老念巫词,每户分得一份,都带到村外去吃,家家户户熄火一天,象征这年无灾害(火灾)。扫寨,所祭祀的也是祭蝴蝶妈妈。流传下来的苗族《焚巾曲》说;杀牛扫寨,祭祖先老人,祭祖祭蝶妈。
 
龙是东方民族的象征。在一般崇拜理念里,龙是主管雨水的一位水神,龙主管雨水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与龙神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黔东南台江县等地苗族的划龙舟活动,就说明这一点。他们划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苗族古歌中说,龙和苗族始祖姜央都是蝴蝶妈妈所生,是有血缘的兄弟。苗族占全县总人口84%的雷山苗族村寨中有12年过一次招龙节习俗。招龙节的主要内容就是祭龙神,把龙神招到寨上来,招到各家各户去,以保佑全寨老少,在未来的12年中风调雨顺,身体安康,人丁兴旺。招龙习俗在苗寨一代又一代传承以来。雷公山苗族身居高山深谷的地方,他们对山石有着深厚的感情,把山岩尤其是巨石当作崇拜自然物之一。因为山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山必有石,有石必有土,有土必有人。在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中,岩石是人们制造生产工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材,古代人寻找一块适用于制作工具和武器的石头是不容易的,一旦被发现并把它加工成生产工具和武器后,在使用过程中被当作神物和神赐之物来加以崇拜。苗族被迫离开中原迁徙到山区后,开山辟土,垦殖农田,取石建屋,对石头有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对雨水风化了的各种人和动物形状的石头产生极大的神秘感,每当走到这些巨石边、山洞前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有的苗寨凡小孩得了病,便请巫婆祭石头,有的以石头作为孩子的苗名,认石头为小孩的保护神。有的将孩子拜寄为奇山异石,称奇异石为“岩妈”,过年过节或孩子生病时均烧香化纸祭供,祈求“岩妈”保佑平安。可见石头在苗族人的信仰中有较高的地位。面对苗族在生产生活中围绕自然物崇拜进行的宗教活动,不能简单地误解为迷信、愚昧,这种活动其实是一种信仰,是苗族人自古以来的精神寄托和灵魂皈依。正是这种寄托和皈依,苗族的生态伦理观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行为规范。人们将它称为“神治”。主要以这些思想来教育人们敬畏自然,减少对自然的索取,这样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态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长辈们除了对青少年进行生产生活、苗族历史、苗族家庭、苗族歌舞文化传承、苗族医药、苗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教育外,还对少辈进行认识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苗族自古以来,崇拜自然,迷信鬼神,迷信不是愚昧,而是对自然的一种妥协。这样的文化在苗族村寨比比皆是,苗族无论迁徙到哪里,苗族人对自然的敬畏无处不在,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调适内心世界……千百年来,苗族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保护了雷公山的山山水水,树木花草。正是由于森林生态环境植被保护完好,才使得雷公山的生物资源能够大量的繁衍和能量流动,这对促进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为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森林生态环境旅游胜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载于“苗族文化网”,转自“中国民族宗教网”。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50520328-1.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试论福建民间信仰的组织管理模式对基层妇女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论秦汉时期西王母信仰民俗的构建——兼论异地文化认同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