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高利贷”考验宗教立场
发布时间: 2020/5/28日    【字体:
作者:张志鹏
关键词:  “高利贷” 宗教  
 
 
“高利贷”是指利率比较高的贷款,当市场上资金供不应求,就必然出现高利贷。根据出土的债务契约,在四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放债吃利了。尽管经受了各种非议和制裁,但“高利贷”一直顽强地存在着。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高利贷”不过是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是物质资本积累的一个渠道,是将稀缺资金进行最佳配置的有效手段。只要是不含欺骗且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的“高利贷”交易都会产生新财富。对于一些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采取“高利贷”这种融资方式不仅是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补充,也是增加投资和收入的必要基础。
 
从宗教与经济的关系来看,“高利贷”一直是被绝大多数宗教所鄙视和反对的行为,成为考验宗教立场的一块“试金石”。相比之下,伊斯兰教对“高利贷”以及利息的禁止最为严厉。《古兰经》第2章第275至276节经文说:“吃利息的人,要象中了魔的人一样,疯疯癫癫地站起来,这是因为他们说:‘买卖恰象利息。’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利息。奉到主的教训后,就遵守禁令的,得已往不咎,他的事归真主判决,再犯的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 真主褫夺利息,增加赈物,真主不喜爱一切孤恩的罪人。”由此,在伊斯兰国家存在着一场历久不衰的禁止利息运动。尽管禁止利息和将所有银行都伊斯兰化的企图缺乏大众支持,但在一些国家,如伊朗在1983年9月1日的伊斯兰议会上通过了无息银行执行法。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同样禁止放“高利贷”,比如《旧约》出谷记说:“如果你借钱给我的一个百姓,即你中间的一个穷人,你对他不可像放债的人,向他取利。”在中世纪基督教理论中,最著名的要素是公平价格理论和禁止高利贷。有一个故事讲高利贷者提早下了地狱,另一个故事讲一个高利贷者保险柜里的钱变成了枯叶。教会对高利贷的教义,也反映在世俗的立法和教规中。梵蒂冈不断发布诏书,禁止发放高利贷。1311年,教会还将高利贷定为异端行为。当然,为了适应放贷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异教徒犹太人是允许放贷的。
 
在欧洲宗教改革中,“高利贷”成为了最后一块被推开的阻路“巨石”。路德对于高利贷继续进行了谴责,他还拒绝高利贷者参加圣事,不同意赦免他们,不让他们参加基督教的葬礼。相对而言,加尔文更为宽容地对待利息和“高利贷”,他把借贷看作是一种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事情。说永恒的法则不是“莫要放贷”,而是“公平和公正”。他论证说,为资本付利息和为土地付租金一样合理,但是个人的良知应当注意,别让它超出自然公平原则。到了17世纪中期,放贷生息的事情不仅罗马天主教徒和英国国教徒在做,而且诚实的新教徒也在做,他们用实际行动捍卫了“高利贷”。这也为早期的发达国家的融资活动开辟了通道。
 
 在中国的传统宗教伦理中,对于“高利贷”的直接规定并不突出,但“高利贷”在中国经常被当作一个贬义词,被认为是“为富不仁”的剥削手段之一。在苛刻对待民间借贷的社会文化传统中,很多资金被挤出了民间金融市场,而资金需求并没有改变,这种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民间借贷利息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也随之增大。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对1934年中国民间借贷的研究表明,借贷率最高的是宁夏,这可能与该地区传统风险习惯和宗教教义禁止民间借贷有关。这一结论,对于今天推动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指尖国学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中亚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之关系
       下一篇文章:部分地区出现“清真泛化”现象之我见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