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相提并论,不仅缘于他们在政治上均与儒家立异,还在于他们都把道树立为最重要的思想目标,并以“无”为立道之本。不过,庄子并非老子的简单重复,他有自己的世界图景。《齐物论》中两则关于“无”的论述,恰好从空间与时间两个角度,展示其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先看空间: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物虽然以时空为条件,但给人的第一印象首先呈现在三度空间中。庄子这一关于物的观点,不是对作为对象的物的任何断定,而是划分认知主体对物的不同态度,并予以价值上的褒贬。这四个等级中,最高的是“以为未始有物”,其次是有物而没有区分(封),其三是有物有分别,但没有取舍,最次是对物惹是生非的态度,是对道的伤害。最高的“以为未始有物”即“无”,便是对道的遵从或维护。因此道不是似无实有的对象,而是一种立场。再观时间: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这段绕口令般的引文,是庄子为表达“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即说明事物区分的相对性,从而伸张“齐物”立场而做的论证。既然按世俗的观点,事物都是有开端的,那么,开端之前便会有一个未开端的时段,并且这个未开端之前也应有它另一个未开端的时候。有无问题也然,如果有之前是无,那无也有未开端之前,而且,其未开端本身也应有个未开端的时候……如果按任何事物都有开端的教条,断定我们面对或生活于其间的万有必须以“无”为前提,循此逻辑,便会“冤冤相报”,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的无意义推论。这个诘难显示了庄子这位古典哲人令人惊叹的思想高度,两千年后穆勒和罗素就是用相同的逻辑否定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的。该说法同老子无中生有的观点明显抵触。庄子不是否认“无”的价值,而是拒绝接纳通过追溯原因让其成立的理由。其实,有与无如果没有分别就等于“无”,因为任何“有”都必须有分别才能得以确定。在庄子看来,“无”未必是世界的实况,但应该是得道者的立场。
《知北游》中有一则关于道“每下愈况”的问答:“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这很容易让现代读者把道理解为事物的客观规律之类的观点。其实不然,庄子进一步的解释是,道在广袤的宇宙无边无际,“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不知所处,就是因为无法给予具体的时空定位,只能是“无”。道之所以隐身于物,是因为它与物没有界限,故能作用于物,此即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而物的界限存在于具体事物上,从道的观点看,只能是没有界限的界限,或表面有差别而实无不同。庄子要表达的,仍然是把道当作理解事物的一种态度或立场: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大小不齐是物的自然特性,人类无法改变这一物理事实。关键是要撤离物我对峙的立场,才不被物欲所诱惑,消除相应的是非贵贱的念头。这就是齐万物以至齐物我的境界,就是得道的表现。所谓“以道观之”,就是让得道者的眼光像阳光一样洒遍万物。故道“无所不在”,便不是物理规律的普遍性,而是平等价值的普适性。
庄子是要拒绝任何一个确定的东西作为世界的开始或者本原,这个世界是没有开始也没有本原的,因此它是变化无常、终始无端的。经由这个否定和拒绝,老子那个变化有常的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完全不确定的世界,而纯粹的无就在这个完全不确定的世界中得到了确立。
中文的“世界”一词虽然同英文world指称相同,但含义不一样。世是用生命量度的时间,界是生活或生产利用的空间。世界就是时空视野中的人类社会秩序。庄子对有之开端(始)或物之界限(封或际)的解构,在意的不是不着边际的宇宙,而是人类社会即世界。只有人类世界,才受大小、贵贱、是非即所谓价值问题的困扰。“以道观之”,即以无观之,就是通过世界观的确立重新审视、塑造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同是以无言道,老子的重点是建构宇宙论,庄子将其替换成一种世界观。如果两者都有对确定性的追求,那么老子的确定性焦点在于把握“物”,庄子的确定性则是端正“心”。庄子的道论具有强烈的心学色彩。
摘自《对“无”的想象:从老庄到玄学》《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
乾元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