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节气文化场景的社区再生产与空间重塑
发布时间: 2025/1/10日    【字体:
作者:刘秀峰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场景;社区;空间  
 

  要:场景化是二十四节气融入生活的有效路径,它满足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一种诉求,呼应了社区共同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传统社区再造和诗意生活的追求成为一种可能。按照场景理论,通过文化场景再生产与空间重塑,把传统社区与以人、资源、场地为结构要素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社区文化生活共同体,实现功能要素和审美感知的合一、场所体验与生活语境的兼容、文旅融合和社区精神的凸显、空间运营与社会效能的联动、数字媒介与实体空间的融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国人对《节气歌》是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对它的保护和传承于当下和未来社会有着深远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大地传统生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养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从单一的静态保护发展到关注社区的活态传承。2021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如何让“非遗”全面持续融入生活,变成可以感知、触摸、体验,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是当下的重要命题。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丹尼尔·亚伦·西尔(Daniel Aaron Silver)和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提出的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在这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场景理论的内涵

 

场景理论中的“场景”来源于“scenes”的翻译,原本是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达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包括对白、场地、音乐、服装、道具和演员等元素。元素间存在有机的联系,不同元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景意义也不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将电影的“场景”现象引入城市社会研究,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场景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审视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空间,将其视为集合了各种消费符号的文化价值混合体,即整体性概念的“场景”,包括邻里、实体建筑、多样性人群及其产生的活动,以及孕育其中的文化价值等基本要素。场景理论指出,由各种城市消费娱乐设施和人群组合形成的特定场景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些文化价值取向吸引着不同群体前来居住、生活,进行文化实践,从而推动社会的转型与区域的发展。

 

场景理论通过两个层次、三个维度、十五个次维度组成城市文化价值分析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三个主维度,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和戏剧性。第二层次是在三个主维度之下又分别细分为五个次维度,共十五个次维度。具体见表1

 

image002.jpg

 

1中的两个层次、三个主维度、十五个次维度就构成了场景文化价值观内涵的指标体系。

 

“真实性”讲的是真实的你来自哪里,什么构成了你存在的本源。它是对社会个体身份内涵和意义的鉴别,即对“真”的认识,运用到空间的主观认识体系中,表现为个体依托空间所产生的直观感受,包含本土的、族群的、国家的、社团的以及理性的五个次维度。“本土”体现场景具有典型的当地性,真实地反映当地性;“族群”作为真实性的典型维度,意味着根深蒂固、无法选择,而且不受同质化、隔绝的、抽象的全球单一性的影响。“国家”作为一种场景维度,体现的是一种立场和爱国教育。“社团”表达的是一种合作意识。至于“理性”,“真实的自我存在于思想中,这是对于合理的真实性理想的认识。自发的理性思考,比起那些武断的思考和地点、种族、国家等外在因素更加深刻”。

 

“合法性”关注道德判断的基础,裁决对错的权威是有根据的。它是主体对“善”的感觉,主要是对客观事实的判断,有实用主义的意味。这一维度细分为传统主义、自我表现、实用主义、超凡魅力和平等主义五个次维度。

 

“戏剧性”,即对“美”的认识,主要指场景理论主观认识体系中外向展示性的描述,是对直观感受“真实性”的延展,包含亲善、正式、展示、时尚、违规五个次维度。“亲善”(睦邻)体现的是“热情、关怀的社区成员用友情去团结朋友和伙伴,这是睦邻友好的理想形式”。“正式”(礼节)的场景“被高度仪式化,通常礼仪的服装标准以及演讲风格和出场都被标准化”。“展示”(爱炫)是个性的张扬,个人在场景中会因此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时尚”(迷人)的场景具有耀眼、闪烁、神秘但又诱人的、像自身又超越自身这样一种魅力特性。“违规”(越轨)“打破了传统的呈现方式,破坏了人们对礼仪、着装和举止的正常期许,摒弃了主流的敏感性”。

 

二、节气文化场景社区再生产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变革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面临着新的变化。场景理论为这些变化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和工具,至少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第一,有助于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二,有助于打造健康社区、创意城市的积极环境;第三,有助于培育社区伦理共识,引导公众行为;第四,有助于推动城市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和身份认同,彰显了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智慧,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逐渐衰退,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民俗记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以及艺术的审美等,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年中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绩显著,尤其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实践、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的生活传承方面有不少有益的尝试和实践。但同时存在虚假、扭曲、流于形式、过度商业化等真实性缺失问题,这在一些“非遗”旅游项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实践证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是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的有力举措,社区就是“非遗”融入生活的最好载体,而社区文化场景的再造和空间重塑为“非遗”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场景”作为后工业社会发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分析框架,超越了物化和实体的概念,不仅仅具有生活娱乐设施的实际功能,还在传递社区的文化、传统和社群的价值观。它是作为文化与价值观的外化符号而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事实,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工作和居住场所,而且推动了一个能够彰显一定价值观维度的新社会消费场所的产生”。个体在这里关注的不仅仅是居住或者工作,而且包括休闲、娱乐、审美和更高精神追求的文化消费。

 

文化作为一种“增长机器”,实践着文化如何与人、与地互动构成一个场景。不仅能够对一个城市社区进行定义,城市社区场景还能进一步对居民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形态的再生产,传统的生产导向也在朝文化消费转变。城市社区文化空间的再生产、文化业态的再生产、文化亲密性的再生产都需要重构。而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场景化无论从治理层面的软实力提升还是精神层面的人文性追求以及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都满足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一种诉求,呼应了社区共同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传统社区再造和诗意生活的追求成为一种可能。


场景理论强调城市作为一种空间体验的美学意义,这种特定地域的美学和地方文化风格包括景观体验、消费感知、符号意义和价值内涵等。因此,二十四节气的社区文化场景构建和空间重塑,应当具有特定的族群或地域的文化价值观和美学追求。

 

三、节气文化场景要素和价值维度分析

 

根据场景理论,场景化所带来的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受场景理论启发,可以对二十四节气场景文化价值观内涵指标体系作如下建构(见表2)。

 

image003.png

 

作为“非遗”的二十四节气,本体的真实性是文化场景的核心维度,因此要先保护节气所依托的文化生态,赋予节气概念以唯一性、特有性、原真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安排,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能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时间远非贵族精英有钱有闲阶层的“优游卒岁”,先民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渐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将一年的时间定格在农作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体系中,将时间与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和谐状态。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生态由此兼具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内涵,融合了生产、信仰、民俗等一切与生命生活相关的元素。因此,二十四节气本体的真实性是以人为核心,是从(物质的、精神的)生活出发的表达和需求。

 

表达的合理性可以理解为通过文化符号传达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价值观念或者行为方式的合情合理合法,在文旅融合的语境中要强化它作为一种产品的合法性。二十四节气是属于传统中国的,是人人共同享有的,是开放的。百姓的现实生活总是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十四节气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传统的一种叙事,倾诉着那些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生命里的记忆,指示着我们此时此刻采取行动的历史动因。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人对生活生命节点的自觉实践。作为一种集体的共同观念和法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行动指南,“冬至来临,君子以见天地之心;雨水来临,君子以思患预防;大暑来临,君子以劳民劝相”。

 

根据场景理论,要营造二十四节气场景的戏剧性,核心是主体的体验性。二十四节气中,“亲善的”、睦邻友好的体验是最能打动人的体验维度。和谐的场景体现了亲密性、个人网络和面对面的亲昵关系。社会学家布朗·萨拉西诺(Brown Saracino)在对“社会保护主义者”的研究中发现了邻里关系的象征性力量,她的被访者强调邻里关系的亲密以及友谊、社区的亲昵性是通过不断的非正式交流而建立起来的,比如分享节日佳肴,在街道上简单互动。邻里场景的吸引力恰恰在于这种亲善关系。“礼节的”维度是指二十四节气有一套传统的约定俗成的礼仪,中国人在一系列的仪式仪轨中自觉地表达着对天地人和的敬畏、尊崇之礼和感恩之心。“娱乐的”是指场景化打破日常生活常规的束缚,突破僵化的限制。“时尚的”是指二十四节气融入当代生活的创意表达。“展示的”元素体现的是个体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个性张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捷为个体的体验制造了更丰富的场景。

 

《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配套改建新建传承体验中心,形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承体验设施。”《意见》明确传达了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的场景化重构趋势。

 

场景化是今天商业最重要的建构方式,传统文化消费模式中的品牌、营销、渠道、设计、研发、市场、公关、销售和链接等正在被场景化重新塑造。场景是最真实的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细节,是价值交换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颠覆了传统流量的入口,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基于体验美学的场景经济范式。因此,体验是文化场景主体活动的核心内涵。在传统生活形态与新消费主张交错演绎下,能够与场景参与者沟通互动,诠释出新的价值与情感,才是二十四节气的场景精神与场景化思维。

 

四、构建五位一体的社区文化生活共同体

 

社区文化场景再生产和空间重塑,通俗地讲,就是能够以场景为纽带,通过一种物理变化推动心理变化,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聚合力,促使城市社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发生变化。真正具有生命力能够孕育文化价值的文化空间,是建筑设施和文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成果。因此,我们的社区文化空间创新要秉承人文主义,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需要。根据场景理论的研究方法,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设施、景观、人群的组合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联,都蕴含着社区文化价值取向,能够激活社区活力,驱动地方性文化发展。所以,社区文化场景的再生产和空间重塑应当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核心价值导向,通过文化要素和价值观分析,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文化生活共同体。

 

以杭州市拱墅区半山立夏节为例。半山在地理上是天目山的延展,而天目山脉是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因此半山兼受太湖流域文化和钱塘江文化的影响。太湖流域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圈层,半山地区的民俗在某种意义上集中反映了江南的习俗。半山又处于大运河的南端,为南北文化交融沟通之地,必然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半山文化可以说是江南多元文化的投射和缩影。201611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拱墅区以“半山立夏习俗”成为全国首个代表性社区之一。

 

具体来说,五位一体中的“人”指的是社区内的各种关系和社会交往,不单单是这里的社区居民、居委会,也包括受社区文化吸引的人群所组成的社群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其中的设计师、艺术家、企业家等创意人群,是城市更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半山立夏节吸引的不仅仅是半山的居民,还有外来的创意人群,甚至外国友人,这些都是有半山文化圈社会交往关系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立夏是天泽履卦和地天泰卦交接的时空,超越了天文时令的意义。在大的时间序列里,立夏天泽履,天地相应;地天泰,三阳开泰。在这个时空里,不同群体中的个体因为半山立夏的场景而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所创造的独特价值,会形成体验,促成消费,甚至创造个体生存意义。

 

“文”,指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包括这里的“非遗”、文创文博艺术、艺文活动的经营以及终身学习等。半山立夏节既有对传统习俗的沿袭,包括吃野米饭、吃乌饭、吃时鲜、秤人、祭祖等,在地方志中都有记载,譬如康熙《杭州府志·风俗志》云:“立夏有新茶、新笋、朱樱、青梅等物,杂以枝圆枣核诸果,镂刻花草人物,极其工巧,各家传送,谓之立夏茶,民间所食腊肉、火酒、海蛳、烧饼之属”,又有对传统的改造,比如“送春迎夏”祭典,还有传承创新,比如贴近居民生活的跑山迎夏活动。

 

“地”,指社区内共同拥有的有形的遗产或者保护和利用的空间,不仅是影响居民生活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环境,也是一种社会映射所形成的居民感知的边界。半山立夏节的活动在杭州市拱墅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半山街道展开,活动场地在以半山娘娘庙(曾经是倪氏宗祠)为中心的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为半山娘娘这个共同的信仰,半山每年都能吸引大批信众和倪氏后人。而半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是城市居民运动休闲的绝佳去处,跑山活动也扩大了立夏节的民众参与面。

 

“产”是指社区传统产业、文化产业、“非遗”的活化、创客空间和新兴书店、图书馆等。半山立夏的“非遗”集市,带动了当地的民俗经济,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仍以小商小贩地摊经济为主。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未来的商业模式是所有产品从一开始就在迭代,“场景”势必成为为数不多的机会。

 

“景”则是把共同文化空间作为社区独特景观来创造,作为生活的环境永续经营,社区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必须以这个空间作为情境展示出来,如此才能显示它的一致协调性。一个具有社区感、让居民自豪的社区,势必在景观上会呈现出独特的风貌,鼓励居民关心居住环境,透过集体努力营造出更加具有品质的生活空间。就半山立夏节而言,这个文化空间要形成具有一定地域辨识度的景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人是生活的主体,人的活动更具体地说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场景再造与空间重塑,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兼具审美感知;既是生活语境,又能带来别样的场所体验;既要凸显社区精神,又是文旅融合的产物;既是一种空间运营,又有社会效能的联动;既是实体空间,又融合了多维的数字交互。经过文化场景再生产与空间重塑,把传统社区以人、资源、场地为结构要素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且有较强情感纽带的社区文化生活共同体。

 

五、结语

 

哈贝马斯在《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一文中指出:“人是一种在公共空间中生存的政治动物。进而言之:人是一种动物,由于他天生就处于一个公共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因此逐渐形成了使他成为人的能力。如果从生理结构上比较一下新出生的哺乳动物,我们就会发现,没有哪种动物比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更加不成熟,更加无助了;也没有任何一种动物需要如此长时间地依赖家庭的庇护,离不开与同类成员之间共同分享的公共文化。我们人类互相学习。但这只有在一个充满文化活力的公共空间中才有可能。”场景是一场革命,重新构建了人与文化、商业的连接;场景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主张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作不同个体制造连接场景的强有力工具;场景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是个体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实现连接的高效率方法。“场景定义了我们的人格,定义了我们的付费规则,也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体验,伴随着新场景的创造;新的需求,伴随着对新场景的洞察;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种新场景的流行。未来的生活图谱将由场景定义,未来的商业生态也将由场景搭建,未来是高毛利产品基于新场景蓬勃生产的红利期。”二十四节气的社区文化场景直接影响人的语言、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人们在这个场景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彼此融合,形成共同价值观念和伦理共识,从而促成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克服由不同社会背景、地位、教育和利益等而产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实现主体之间的妥协和包容,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

 

《节日研究》第十九辑

节日研究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寺院不是菜市场,护法不是买卖
       下一篇文章:没有文章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