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政教关系
 
秩序与信仰——约翰•洛克“宗教宽容”论中的教会与个人
发布时间: 2021/6/18日    【字体:
作者:袁朝晖
关键词:  宗教宽容;政教分离;公民政府;教会;个人自由  
 
摘要:基于洛克《宗教宽容书简》的文本研究可知,其宗教宽容思想中的政教分离原则强调:理性的个体是权利的基石、政治的主体和信仰的载体的结合,政治权力涵盖有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权利不受侵害之义,教会(宗教)权力被限定于不侵害信仰者的公民权利。这种权利体系和制度保障,可以充分保护个体的生命、自由与财产,实现无论灵魂还是身体的真正平等与自由。宗教宽容是民主法制国家的基础,惟此方能实现人基于理性、自由而自主选择信仰,这种三角关系的动态平衡所达成的个人自由、政治自由和信仰自由的稳定秩序是洛克所找寻的。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现代印度教改教运动“回家运动”研究 \张少华
摘要:“回家运动”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在将印度建设成为印度教国家的目的驱动下开展的…
 
明清云南寺观土地产权研究 \郑少东
摘要:寺观土地在明清土地诸类型中具有特殊性,是透视中国古代社会的产权实质的一个重…
 
近代早期英国宗教宽容研究(1603-1660) \陈宇
摘要:宗教宽容是现代宗教自由的早期形态,它包括了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近代关…
 
日本神道教功能试论 \牛建科
摘要:神道教作为日本的民族宗教,与日本文化进程和历史命运息息相关。中日学者在为神…
 
欧洲宗教改革与罗马法继受——以路德宗双重分裂之改革为线索 \何勤华 蔡剑锋
摘要:16世纪初以路德宗改革为先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深刻影响欧洲历史的社会运动。这场…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在古典与新纪元之间——基督教在中世纪早期扮演的几种形象(中)
       下一篇文章:缅甸政治转型期的佛教民族主义——宗教能力和政治需求的互动联盟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