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
青灯古佛的寺庙与金融市场,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世界。但实际上,在近代银行出现之前,寺庙、教堂往往是许多人储藏货币财富的地方,最近,印度一座寺庙中发现了大量黄金宝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印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日前,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座16世纪修建的寺庙——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在进行资产盘点时,竟在寺庙内一个139年没打开过的地下密室内发现了一大批已埋藏多年的黄金宝藏——其中包括“数以吨计”的金币、黄金、钻石、珠宝和饰品等,据估价总值逾5000亿卢比(约合美元112亿,人民币724亿元)。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不仅在印度,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古代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常常也是货币储藏、交易的地方。在古代,寺庙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很深。根据著名华裔历史学家杨联陞先生的研究,当铺、拍卖,甚至彩券出售,都与佛教寺院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齐书》卷二十二记载,南齐高帝末年(公元482年),南齐宰相褚渊去世,其弟褚澄从招提寺中赎出一件褚渊生前典当出去的白貂坐褥,并将貂皮割开,为自己做了其他用品。但因为白貂坐褥是高帝赐给褚渊的,为此在次年,即武帝元年(公元483年),褚澄遭到参劾而免职。《南齐书》卷七十还提到,5世纪末期,有一名叫甄彬的人将一束苎布质押于寺院仓库,后来当他赎回去的时候,发现布里竟裹着五两黄金,他马上就送还了回去。《南齐书》的这些记载,可能是关于中国当铺最早的文字记录。唐宋时,寺院中的当铺叫做“长生库”(长生库这个词原本是指寺院的仓库),甚至有日本学者认为:宋代质库(当铺)的掌柜着黑色的皂袍,很可能是受到佛教僧侣身着缁衣的影响。
在印度,僧人去世后,拍卖是用来处理遗物的常用方法。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遗物拍卖也很快在寺院中流行起来。唐代律宗大师道宣曾对拍卖(“分卖”)时僧人喧哗嬉笑的情况提出批评:“今时分卖,非法非律;至时喧笑,一何颜厚!”宋代以后,寺院内组织拍卖活动已经非常成熟,一般是按照市面价格的七成确定底价,拍卖所得除了应付必要的开销(如为去世的僧人举行葬礼、念经等),若还有剩余,则要有一定比例送入寺院仓库(这部分被称为“抽分”),拍卖的账目要由寺院的执事署名,布告整个寺院。
中世纪,许多僧人在筹募修建寺庙佛塔时,向各地富豪大量兜售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签筹,等到指定抽奖的日子,各地远近的人们云集一处,用抽签拈阄的方式来确定谁将获得寺院提供的几十件“利物”(奖品),这种活动形式非常类似于我们今日的彩券。开始时,这种利用彩券的募款方式在元代江南地区流行,主要在城市或郊区的寺院举办这类活动,后来深山古寺也纷纷效仿,最后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签筹是一种赌博行为,13世纪末下令禁止。明清以来,这种签筹活动就在寺庙中消失,逐渐不为人知了。
以往,我们关注最多的是宗教的教义思想体系,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寺庙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寺庙在制度上的发展创新,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也可能刺激经济活动的发展创新。古代寺院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