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关于梵二礼仪实践的几点观察
发布时间: 2012/5/18日    【字体:
作者:孙瑞朋
关键词:  梵二礼仪  
 
                                        孙瑞朋
 
 
    梵二大公会议历时三年,共通过并颁布了16部文献,实为教会的一个宝藏。其中最先颁布的文献是《礼仪宪章》。在礼仪方面,与会者对于礼仪的语言,礼仪如何适应不同地区文化,以及地方教会主教团在礼仪问题上的职权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

    大会中,教会意识到礼仪是教会行动的顶峰和一切力量的泉源。慈母教会切愿信友完整、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礼仪。因此,同意地方教会使用本地语言举行感恩祭。为适应当地文化,给予地方主教团在礼仪革新方面更大的权利。

    梵二大公会议后,国内教会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神职人员无法随从教会教导,进行革新。直到改革开放后,各地教会陆续成立修院,尝试推行礼仪革新,并尽力将弥撒语言由拉丁文向中文转变。由于地方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加之革新的力度并不统一,导致各地教会的革新,特别是礼仪方面的革新参差不齐。

    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教会礼仪已有了很大改观。这得益于诸多神职人员的重视与努力。通过对于教会礼仪在中国教会的实践的观察,我想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在修院有限环境中正规礼仪课程的教授。

    修院作为培养教会圣召的摇篮,关系着教会的未来命脉,在教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修院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地方教会未来的兴衰。正确举行礼仪为一个堂区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堂区的活力和发展,与本堂司铎有直接联系,一个明智的司铎的产生与修院的精心培育有莫大关系。好的礼仪培育将影响地方教会几十年甚至更长的礼仪生活。虽然在国内的修院中,各种培育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但在我们有限的资源中,尽力正规礼仪课程的教授也极为重要。

    第二,神职人员的礼仪再进修与再实践。

    神职人员需要重视教会的各项礼仪行动,并借现有的机会接受礼仪的进修培育。有一些神父,虽然晋铎多年,但对于教会礼仪一知半解,对于礼仪的新精神,更可能闻所未闻。使错误的行动和思想出现在自己的牧灵生活中,也阻碍了信友专心参与礼仪,让信友困惑。

    礼仪精神的再培育已是当务之急。要跟上时代,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视野,澄清礼仪的内涵,使信友借礼仪体验到教会生活的丰富及充满生机活力,从而由礼仪中获取力量,不断加深与天主的关系。

    第三,解放信友思想,改变陈旧意识形态。

    教会在梵二后一直强调基督徒的普通司祭职。信友都有责任在礼仪中积极担任自己分内的职务,了解和领悟正确的礼仪精神便显得极为迫切。

    不可否认,国内教会的信友极为虔诚,但很多信友仍保持着梵二前的思想观念。加之十几年的特殊时期影响,梵二礼仪精神没有得到顺利推行。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普及力度也并不如意,使得有些信友背着过去意识的“包袱”参与今天的礼仪显得极不协调。信友应当在有限的范围内,开放思想,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借神圣礼仪一起祭献给天父,并通过主动、积极、有意识地参与而获取神效。

    第四,净化礼仪音乐,适应本地文化。

    礼仪圣乐的发展不论是教会初期,承自犹太传统的用以服务天主圣言,或以祷词为主的音乐,还是雄伟教堂内庄严、华丽的团体歌咏,都与信仰和文化有密切联系。音乐反映了时代的信仰和文化实况。圣乐本地化不单是给予我们随意创新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服从于圣乐的本义,保持它的一贯性、神圣性和圣事性。在今天的感恩祭中,很多时候信友不知和忽视对于礼仪歌曲选取的规定,不管合适与否,甚至将一些低俗的社会曲调,只要好听,便应用在感恩祭中,缺乏对神圣礼仪的尊重,实应引起神职人员的正确引导和重视。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就此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我国传统音乐独具一格,很多传统音乐很适合教会神圣庄严的礼仪。将原著的民族音乐与教会的传统音乐融合,为信友善度礼仪生活将起到一定的帮助。

    梵二革新的确让教会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抖落了身上堆积已久的历史灰尘,以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姿态出现在世人前为基督作证。梵二礼仪革新推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也不只是靠某个团体或个人力量就能实现,而是需要中国教会各级成员,同心同德,上下一心,一起推行教会的礼仪革新。
 
    (本文原载《信德报》2012年5月3日第16期(总第487期),转自信德网(2012-05-14)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试析印度政府主导的宗教个人法改革 \张雪娇
摘要:在从传统宗教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印度宗教与政治(法治)的关系也…
 
宗教改革早期教派的多元化与奥格斯堡“新教认同”的构建 \吴愁
摘要:在宗教改革运动最为激烈的16世纪20年代,上德意志区域的帝国城市率先接触到改革…
 
天主教与菲律宾民主化转型研究 \史田一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0多个威权国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波”民主化…
 
从教派之争到文化战争——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实践 \刘碧波 李一达
摘要:对美国宪法中的确立条款历来有两种解读,严格分离和中立论。自1947年以来,"严格…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经典互读中的文明对话——英国剑桥大学大卫·福特教授访谈录
       下一篇文章:东方人文精神应化解的人类课题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