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于黄帝的都城和黄帝族的来源,传统文献有山东曲阜、河南新郑、陕西陈仓和甘肃天水四种说法。今天的研究又增添了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两种说法。黄帝族到底来源于何处、哪里是黄帝时代的文明中心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山海经·中次七经》的记载显示出黄帝、炎帝榆罔和祝融黎部落在郑州地区居住的历史迹象,证明传统历史文献关于新郑县为有熊氏之都、祝融之虚的记载可信,也证明今天在郑州地区流传的关于黄帝、炎帝和祝融的传说和名胜古迹有一定的事实依据。黄帝有少昊和太昊两方面的血缘关系,黄帝文明是为躲避洪灾而北迁的良渚文化区的太昊部落,与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区的少昊部落及郑州地区仰韶文化区部落相互融合而共同缔造的文明。
关于黄帝族来自何处问题,古代有山东曲阜、河南新郑、陕西陈仓、甘肃天水四种说法。唐·张守节在《史记·五帝本纪》后的《正义》中说:“案:黄帝有熊氏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宋·裴駰《集解》引皇甫谧之言:“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这些材料证明,古人认为黄帝出生地在寿丘,寿丘在山东曲阜,长大后即为为有熊国君,有熊在新郑。
还有古代文献记载,黄帝生长之地在陕西宝鸡陈仓县。《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水经注·渭水》云:“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姜水在陈仓县,姬水也应在此。
古代还有黄帝生于天水的说法。《水经注·渭水》云:“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邱,邱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应劭曰:县氏陈山。姚睦曰:黄帝都陈言在此。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也,非陈国所建也。”
按今天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板块划分来说,山东曲阜、河南新郑、陕西陈仓、甘肃天水四地分别属于大汶口、仰韶、马家窑三个文化区,新郑和陈仓都属于仰韶文化区。关于黄帝族的来源,除了以上三个文化区外,还有学者提出黄帝来自红山文化区、良渚文化区。逯宏的《黄帝族源地新考》、荀洁的《红山文化与黄帝事记》、王玉亮的《冀西北地区与人文始祖黄帝》都提出黄帝族来自红山文化区。陈民镇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虞朝、良渚文化考论》提出黄帝来自良渚文化区。这样看来,新石器时代的五个文化区都有黄帝族起源的可能。到底哪里是黄帝之都、哪里是黄帝的祖籍,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中国上古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下面先讨论黄帝之都在何处,然后再讨论哪里是黄帝的祖籍。从神话传说、历史文献和民间口碑材料看,黄帝时代的最初文明中心在郑州。
一、黄帝时代文明中心在今郑州地区
(一)郑州新郑一带是黄帝之都
黄帝定都于新郑一带。《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刘宋·裴骃《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水经注·洧水》:“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城内有遗祠,名曰章乘是也。”
在今天的新郑县有许多关于黄帝的遗迹,流传着许多关于黄帝的故事。今新郑县城北能庄有黄帝坟。张维华《新郑黄帝陵及其相关问题》:谈到“能庄之‘能’不读‘neng’,而读作‘nai’,音近‘耐’,为什么呢?当地群众讲:该村原为熊姓之村,称为‘熊庄’。因‘熊’字,一则为动物狗熊之熊,不雅;二则与当地土音称精液为‘熊’音,故改‘熊’为‘能’。当地还有一说,改‘熊’字下边的四点为三点,写作,为‘耐’音。因易与‘熊’混同,故均不用‘熊’、二字,只用‘能’即可。······据《中华字典》,‘能’为多音字,当音为‘nai’时,为三足鳖,实为灵龟之属。······依上述,能、熊、能、三足鳖等均与‘有熊氏’轩辕黄帝有一定关系。新郑市能庄之熊姓祖茔称黄帝坟,必有其历史的渊源来历。”
黄帝生于姬水,姬水是新郑县潩水河。《姬水河研讨会纪要》记载,战国时代韩国公子姬子房在韩国被灭以后,招募一位能使动百斤铁锤的大力士,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结果失败。姬子房改名张良,隐居具茨山区。“秦王嬴政后来了解到这一谋杀事件真相后,便惨忍地杀害韩国臣民万千。姬姓杀绝,姬水河由此改潩水,姬水一带姬姓改姓张姓。至今,新郑县区仍无姬姓,但新郑境内,特别是姬水上下数十里,有张庄,湛张、姚张、沟张、桐树张等数十个张氏村庄,张姓现有数万人,在自然山南侧还有姬河村名。到会专家学者通过各个学科充分研讨和论证,一致认为,潩水就是姬水,今后,应重新用姬水河原名。”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有《黄帝下凡》:“新郑县城北门外,有座古庙,叫黄帝宫。庙前立着个石碑,上面刻着‘轩辕故里’四个大字。轩辕黄帝就出生在这里。古时候,这里有座小山,叫具茨山。山下有一条河,叫姬水河。靠河边儿一个小山洞里,住着无儿无女的老两口,男的姓公孙名少典,女的叫附宝。······后来,轩辕带领百姓治水除害,开荒种地,统一了中原,建国有熊。他就是后人传说的轩辕黄帝。后人不忘黄帝的恩德,把具茨山改为‘轩辕丘’,也叫‘寿丘’。后来又在轩辕丘上修了一座庙,叫‘祖师庙’。附宝受孕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人称‘天心石’。”“新郑、密县一带不仅广泛流传黄帝战蚩尤的神话,还有不少与这些神话有关的地名风物。密县城东南20公里云岩宫一带,是黄帝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云岩宫西有饮马泉,西南有马脊岭,是黄帝遛马处;东南有黄陵坡,为黄帝出征经过的地方;东有讲武台,台上有摩旗穴,是黄帝练兵插旗处;北有养马庄、马场沟,是黄帝养马驯马的地方。黄帝首战蚩尤失败后,住在隐蔽的云岩宫,潜心演武研法,制出奇门遁八阵图,又访得多名大将,这才打败了蚩尤。后人把新郑、密县、禹州境内的几座大山以黄帝的大将命名,以示纪念,如大隗山、风后岭、具茨山、力牧台、武定河、大鸿寨等,就是以大隗、风后、具茨、力牧、武定、大鸿等大将的名字命名的。”
那么,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郦道元的《水经注》所记载的黄帝定都于新郑信息是否可靠,今天新郑流传的关于黄帝的故事和当地关于黄帝的名胜古迹是否值得相信,还需要其它证据来印证。本文提供的是神话学的证据。
郑州是《山海经·中次七经》所记载的地区,这一地区有黄帝族居住的痕迹。《山海经·中次七经》:
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又东三十里,曰泰室之山。其上有木焉,叶状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木,服者不妒。有草焉,其状如{艹朮},白华黑实,泽如蘡薁,其名曰瑶草,服之不昧。上多美石。
这里说的帝女化为瑶草,服之能够媚人,解人之昧,正与巫山神女之事相同。《水经注·江水二》:“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姑媱山和巫山都有天帝女死化为瑶草,为同一件事。而巫山神女,名瑶姬,乃是姬姓,黄帝也是姬姓,因此可知她属于黄帝之族。这是黄帝族居住在郑州地区姑媱山、泰室山的第一条证据。
巫山有黄鸟。《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而黄鸟带有黄帝族的特征。《山海经·北次三经》:“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黄帝称轩辕氏,那么轩辕山的黄鸟,自然是黄帝族。这是第二条证据。
巫山神女又名朝云。《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此朝云、司彘之国,就是黄帝及其妻子嫘祖之国。因此巫山之朝云神女,属于黄帝族。轩辕山之黄鸟,有“食之不妒”的特征,泰室山上之木“叶状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木”,有“服者不妒”的特征。既然轩辕山之黄鸟是黄帝族,那么太室山之栯木、瑶草,姑瑶山之瑶草,也应该与黄帝族有关。这是第三条证据。
今郑州新密市南4公里杨寨村西南有天仙庙,《徐霞客游记》:“从歧路东南二十五里,过密县,抵天仙院。院祀天仙,黄帝之三女也。白松在祠后中庭,相传三女蜕骨其下。松大四人抱,一本三干,鼎耸霄汉,肤如凝脂,洁逾傅粉,蟠枝虬曲,绿鬣舞风,昂然玉立半空,洵奇观也。”这一古迹及其传说,与姑瑶山、太室山和巫山天帝之女化为瑶草属于同一类型。这一传说表明黄帝族居住在郑州新密市。这是第四条证据。
据笔者研究,《山海经》的最初版本《山海图》诞生于商朝初年。《山海经·中次七经》关于姑媱、泰室等山黄帝族存在的痕迹记载,说明商初还有一部分黄帝族人在郑州地区居住。这说明新郑的确是黄帝之都,皇甫谧、郦道元所言不虚,今天新郑地区流传的关于黄帝的故事和名胜古迹也有一定根据。
(二)炎帝族末代首领楡冈居住在郑州地区
郑州是炎帝族末代首领名叫楡冈生活过的地方。楡冈也写作楡罔。《帝王世纪辑存》记载:“炎帝神农氏,······纳奔水氏女,曰听谈,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釐,次帝哀,次帝克,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也。” “蚩尤氏强,与楡冈争王于涿鹿之阿。”历史文献没有楡冈居住地的记载,但今天郑州地区的民间传说认为楡冈部落就生活在郑州地区。
马世之《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中说:“实则嵩山古称崇山,又叫华山,‘华阳’即河南新郑之华阳寨,而非秦岭以南的广袤地区。······或谓今河南荥阳县庙子乡境内的浮戏山即古华山,其南坡叫‘华阳’,华阳坡上榆树成林,末代炎帝出生于此,因榆林密集而取名‘榆罔’。其地距新郑亦不甚远,新郑至荥阳一带,似可视为炎帝故里所在。”民间传说是否可靠,需要其它证据来印证。下面请看《山海经·中次七经》的记载。
又东二十七里,曰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其上有木焉,名曰天楄,方茎而葵状,服者不。
又东五十七里,曰大苦之山,多㻬琈之玉,多麋玉。有草焉,其状叶如榆,方茎而苍伤,其名曰牛伤,其根苍文,服者不厥,可以御兵。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有木焉,叶状如樗而赤实,名曰亢木,食之不蛊,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
又东四十里,曰少陉之山。有草焉,名曰草,叶状如葵,而赤茎白华,实如蘡薁,食之不愚。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役水。
堵山、大苦山、少陉山都与楡冈部落有关。炎帝楡冈与黄帝是当时两个最高首领。《逸周书·尝麦解》记载:“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此二后即炎帝楡冈和黄帝。堵山有神名天愚,天愚是名愚的天神;大苦山有牛伤草,“其叶状如榆,方茎而苍伤,其名曰牛伤,其根苍文,服者不厥,可以御兵”,突出的是榆、苍二字。楡冈与榆苍读音接近,而“可以御兵”说明居住在此山所居住的部落是历史重要战争的胜利者。少陉山之草名“冈”,“食之不愚”突出的是冈和愚字,两字合起来就是冈愚,这正是楡冈之名的倒读。《山海经》的最初版本是《山海图》,秦王朝巫祝将《山海图》转写为《山海经》时,没有读懂《山海图》上所标记的“冈”“愚”两个字的意义,于是就误以为“冈”是图上所画的草的名字,吃了可以让人不愚昧。此处之天神愚、愚苍,都暗含炎帝末代首领楡冈之名,是榆冈之族商初居住在郑州地区的历史遗迹。
楡冈在与黄帝联合对蚩尤作战中获得了胜利,但是在接下来的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战败,被黄帝杀害。《山海经》中的肝榆之尸、奢比之尸、据比之尸都是末代炎帝楡冈之尸。《山海经·海外东经》:“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海内北经》:“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被发,无一手。”奢音为鱼书平,据为鱼见平,比为脂帮上,非为微帮平,阘为叶定入。阘非与奢比音近,肝榆与冈榆音同。楡冈之尸的形状是一人“折颈被发,无一手”,这是被杀害后的惨状,其尸体带有虎的特征,并且以青蛇为耳环,显示出榆冈部落与其婚族的其图腾。
(三)黄帝臣太山稽居住在郑州地区
《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东汉高诱注:“力牧、太山稽,黄帝师。”西太山是黄帝活动的地方,也是太山稽居住的地方。《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记载:“昔黄帝讨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化多方,徵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寐。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剋矣。”《韩非子·十过第十》:“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那么这个西太山在何处呢?据当地人的传说,西太山就在新郑市区西北22公里龙湖镇(小乔乡)境。那么,新郑当地人的传说可靠吗?《山海经·中次七经》的确存在太山稽部落留下的历史遗迹。《山海经·中次七经》记载:
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注于役水;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
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美玉、青垩。有草焉,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其名曰,服之不夭,可以为腹病。
太山之梨与大騩山之蓍状的,与耆童及其子黎有关。《世本八种·秦嘉谟辑补本》:“颛顼娶于滕墳氏,谓之女祿,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黎及吴回。”耆童又名老童,黎为其后代。耆童居住在騩山上。《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山海经·中次七经》中大騩山上的蓍状之,应该就是耆童。《西次三经》和《中次七经》中都有騩山,一座山上有神耆童,一座山上有蓍草,显然蓍草就代表了耆童。太山上可以已疽的梨草,暗含着祝融黎的名字。疽上古音为鱼清平;祝为觉章入,二字读音接近。由此推断,太山和大騩山是是耆童及其子祝融黎居住之地。太山稽就是太山神耆童。他所居住的太山就是新郑市西北的西太山,就是《中次七经》中所记载的太山,黄帝经常活动的地方。《庄子·徐无鬼》记载: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这里提到的具茨之山、襄城之野都在新郑县一带。大隗所在之山是《山海经·中次七经》所记载的大隗山。钱穆先生在《黄帝故事地望考》提出黄帝传说的地望就在今天的河南:“余前论古代关于夏禹传说之地望,乃起自今之河南西部山地,而北极于黄河北岸今山西之南部。此篇略考黄帝传说故事,其地望乃与夏禹传说不期而合。”由此可见,黄帝、末代炎帝楡冈、太山稽都居住在郑州地区,这一地区是黄帝时代的文明中心。
二、黄帝时代文明来源
( 一) 黄帝时代文明源自良渚文化与河南、山东、湖北龙山文化的融合
郑州地区成为黄帝时代文明中心可能与良渚和大汶口文化区居民的到来有关。俞伟超在《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中说:
在4000—5000年以前的我国的文明曙光时代,以东方的龙山和东南的良渚文化的光芒最亮,同时期黄河中游及长江中游的龙山阶段文化,其发展水平还达不到这个高度。然而一到接近4000年时,情况忽然大变。龙山文化突变为岳石文化,良渚文化也突变为马桥、湖熟等文化。龙山与岳石,良渚与马桥、湖熟,时代虽前后相接,文化面貌却缺乏紧密的承袭关系。······龙山、良渚文化的突然衰变是因为其他文化的打击,还是屈服于大自然压力的结果?代替龙山、良渚文化的岳石、马桥、湖熟诸文化及其源头中所包含的其他文化,都是如此微弱,显然不是能够征服龙山、良渚文化的外来力量。所以宜于从另外的方面去考虑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2000年来的史学记录,则明确说到尧舜之时是“鸿水滔天”,“下民其忧”,“求能治水者”。······4000多年以前我国曾发生一个延续了若干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应该是历史事实。当洪水泛滥时,大江、大河流域所受灾害,必以下游为重。可以估计到,在那个时期,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当是一片汪洋,大雨还会引起海进,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是逃奔外地,原有的发达的龙山、良渚文化的种种设施,顷刻便被摧毁,而其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生了。······对于大河、大江的中上游流域来说,所受灾害当然要小于下游。于是黄河流域的河南龙山文化仍正常地向前发展,从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夏王朝。”
21 世纪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证明,俞先生的判断相当准确。良渚文化区的居民的确因为洪水的原因,迁离了故土。程鹏、朱诚先生在《试论良渚文化中断的成因及其去向》提出:“马桥遗址剖面良渚晚期文化断层的沉积特征体现了洪水的成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埋藏古树分布很广泛,时段集中于距今4200-4000年左右,为良渚文化晚期。······结合马桥剖面分析和埋藏古树特征,可以判定良渚晚期文化断层是由古洪水形成的,这场大洪水是导致良渚文化中断的主要原因。”朱乃诚先生在《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指出,良渚和陶寺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V”形石刀、彩绘木器、彩绘黑衣陶器、玉琮,他由此推断:“近年来的发现与研究表明,在安徽巢湖一带有良渚文化的遗存。如安徽定远山根许曾发现有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肥西古埂上层发现有良渚文化晚期的细长颈红陶鬶,此外在安徽的江淮及沿淮地区发现了横断面呈‘T’字形的鼎足、鱼鳍形鼎足及流行黑衣陶等良渚文化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南东南部的上蔡十里铺遗址中亦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特征的遗存。······如果将发现良渚文化遗存的安徽巢湖一带、河南东南部上蔡十里铺与太湖地区及晋南地区四点相连,则提供了一条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向晋南、陕西等中原腹地扩张的途径,大概是取道安徽的江淮地区,然后沿河流走向进入河南境内,最后抵达晋南与陕北。以上的分析表明,存在于中原腹地的这类良渚文化器物的制作,可能出自良渚人之手······这些现象说明,陶寺彩绘龙应源自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区居民先从太湖流域迁徙到淮河流域,之后北上到达河南郑州。
良渚文化区的居民属于太昊部落。董楚平的《伏羲: 良渚文化的祖宗神》提出了八条证据证明伏羲是良渚文化的宗神。其证据充足,论点可以信从。距今 4 200 年左右,太昊部落由于洪水的缘故迁徙到淮河流域,于是淮河流域就有了太昊之都。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春秋时代的陈国是太昊之虚。春秋时代,陈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与上蔡县相邻。良渚文化区居民大批涌到淮河流域之后,必然会引起与当地居民的冲突。
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的考古文化属于仰韶—河南龙山文化与大汶口—典型龙山文化、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相交汇之地。《新中国考古五十年》记载: “大汶口文化是以 1959 年在山东泰安发掘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山东和苏北一带。河南境内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可追溯到 50 年代荥阳点军台、郑州林山寨、信阳阳山等遗址的考古发掘。······( 大汶口文化遗存) 其分布范围已达豫西、豫南地区,涵盖黄河以南的商丘、周口、许昌、平顶山、郑州、南阳、信阳、驻马店等九个市、地,其中心地区则是颍、涡河流域的周口和商丘。在有些遗址内,除大汶口文化遗存之外,还发现相当数量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堆积。······屈家岭文化是以 1955 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和汉水流域。河南境内的屈家岭文化遗存是自 50 年代开始逐渐发现的,至今已发现近 140 处之多。······主要集中在南阳地区,在豫南和豫中也有发现,其分布范围由湖北到豫西南,并扩大到颍河、汝河 和 洪 河 上 游,甚至到达黄河南岸。”其中,大汶口—典型龙山文化的主人是少昊部落的先民。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成王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国,称其地为“少昊之虚”,这一点已为学界共识。关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在黄淮之间的淮河流域地区居住居民的族属,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太昊部落( 栾丰实《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0 年 2 期; 杜金鹏: 《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为太昊文化考》,《史学月刊》1993 年 2 期) ,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少昊部落( 魏继印: 《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族属探析》,《中原文物》2018 年 2 期) 。笔者赞成后一种意见,因为淮河流域的考古文化源于鲁南的大汶口文化,二者并无本质差异,既然鲁南大汶口文化属于少昊部落文化,那么淮河流域土著居民应该属于少昊部落。太湖流域的土著居民太昊部落北迁到今河南淮阳县,故《左传》称该地为“太昊之墟”。
良渚文化居民与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居民相遇于淮河流域以后必然要发生冲突,最后四大文化在今河南郑州地区融合成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黄帝、炎帝是这一联盟的缔造者。
从古代文献看,黄帝为太昊和少昊后裔。黄帝父系氏族曰少典,母系氏族曰有蟜。据丁山考证,少典即少昊。丁山先生说: “腆字古文,说文作腆,注者都不详其涵谊。管见以为,典特从日作晪,当时‘小腆’的本字; 晪之言日主也。由是言之,黄帝之父‘少典’,不是小主,也不是小国,宜即小的日主,与少昊的名义相近。”他的分析应该是正确的。腆字的形旁是月而不是肉,其本义应该是晪,其古文字形保留了这个字的原义。少典部落可能长于观象制历,他们观测的主要对象是日月的运行,所以晪字既可从日,也可从月。这说明黄帝与少昊部落有血缘关系。而有蟜氏属于太昊部落。昊上古音为宵匣上,蟜为宵群平,二字读音相同。
二人都是其母感雷神而孕生。黄帝母有蟜氏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大电即雷电。徐宗元所辑《帝王世纪辑存》记载: “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遂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震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绩。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主春,象日月之明,是以称太昊,一号黄熊氏。”今天苏南的太湖古称震泽,意思是雷神之泽。太昊与黄帝一样,都是他们的母亲感雷电而孕生。二人都带有龙的特征。徐宗元所辑《帝王世纪辑存》记载: “(黄帝) 龙颜,有圣德。”《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二人都带有云的特征。《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朱乃诚先生在《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一文中,展示了良渚文化区出土的八起10件陶器上的蛇纹,确定其流行时间在距今4600—4300年间。他将陶器上的蛇纹分为三种,其中两种是:“第二种,为福泉山M101墓葬、庙前H2窖藏及名山后出土的陶豆和鱼篓形贯耳罐上的蛇纹。其中名山后H14陶豆上的蛇纹以单躯蟠曲附若干卷云纹为一组纹饰;福泉山M101陶豆上的蛇纹为两个单体蟠曲的蛇纹相连接为一组,侧旁有飞舞的鸟纹。庙前H2鱼篓形贯耳罐上的蛇纹为双躯蟠曲。蛇纹两侧各有一双首相向的连体鸟纹。这类蛇纹的蛇体上均以小卷云纹象征蛇皮纹。第三种,为草鞋山M198和福泉山M65、74墓葬中出土的鼎、贯耳壶及亭林陶片上的蛇纹。这类蛇纹变化多样,大多呈钩连卷云纹。”从考古材料看,良渚文化区的蛇纹多画卷云纹,古代的卷云纹看来就是蟠曲的蛇的形状。《汉语大辞典》对“云雷纹”的解释是: “殷周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大都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文。”可见,云纹就是雷纹,黄帝与太昊都带有云的特征。从黄帝的父系和母系来看,黄帝文明是太昊和少昊部落在淮河流域融合后所产生的。
( 二) 良渚太昊文化在郑州地区存在的考古学和《山海经》上的证据
四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在考古学上表现为龙山时期在河南境内形成了一种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人们称之为中原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时代,中原文化内部已经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震中先生说:
到龙山时代,虽说中原地区西与客省庄二期文化、东与典型龙山文化互有影响和渗透,但中原地区再未出现像商水章华台、平顶山市贾庄、偃师‘滑城’那样保持东方文化面貌较完整的遗存和墓地,而只是在两者接壤地带出现了一些文化渗透与融合。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晋南、冀南在内的整个中原地区,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文化共同体,各类型之间的区别是存在的,而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而构成了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同性与独特性的辩证统一。······结合古史传说,这种结盟应是有着共同的经济要求和政治、军事目的而结成的地区性部落联盟。
从王先生的论述可以知道,同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时代相比,龙山时代中原地区各部落之间的联系,远远超过他们与其居住在发源地的部落之间的联系。这是大汶口、良渚与仰韶文化区交往和融合的结果,是一个统一的黄帝(和炎帝)文明存在的反映。
《山海经·中次七经》的记载中还保留着良渚文化部落居住在郑州地区的文化迹象。《山海经·中次七经》中有浮戏山,其山名与“伏羲”同音,并且“浮戏”一词难作别的解释。
马世之先生在《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中说:“实则嵩山古称崇山,又叫华山,‘华阳’即河南新郑之华阳寨,而非秦岭以南的广袤地区。······或谓今河南荥阳县庙子乡境内的浮戏山即古华山,其南坡叫‘华阳’。”可见,新郑浮戏山有“华山”之称。与黄帝族有密切关系的姑媱山之瑶草,其特征是“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的记载,含有太昊伏羲之母“华胥氏”存在的迹象。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有草焉,员叶而无茎,赤华而不实,名曰无条”,其中“服之不字”就是妇女吃了这种草的果实后就不能生孩子了,说明这种草与后面的无条草一样,都是华而不实的。放皋山之槐木“黄华而不实”,半石山之嘉荣草也是“华而不实”,突出的都是“华”而不是果实,显然这是华胥族存在的文化符号,与太昊伏羲部落有一定关系。这说明良渚文化区的太昊伏羲部落来到了郑州地区,黄帝文明中心包含伏羲部落的成分,黄帝与伏羲部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文献、民间口碑、考古研究和《山海经》的记载证明,黄帝族既有大汶口—典型龙山文化的基因,又有良渚文化的基因,黄帝文明是以上两文化与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共同融汇而成的文明。所缔造的中国最初的文明中心在河南郑州地区,而不是陕甘交界处。陕西陈仓、甘肃天水属于黄帝族西向发展之后所居之地,并非其源起之地。
《黄帝时代文明中心及其来源考》原载于《南京工程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3月版。
神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