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立法
 
宗教的“遗物”与法律的“遗产”
发布时间: 2012/11/23日    【字体:
作者:秦前红
关键词:  宗教 遗产 法律  
 


                                         秦前红


    文本上的法律总要被生活现实映照并激活才能展示其生命力,实际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刺激着法律的增长或者彰显规范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拿云南玉溪灵照寺方丈释永修“遗产继承案”为例,这一典型的个案,集中揭示了当下中国宗教法制建设的种种不足。

  据报道,释永修方丈有着与大多数僧众不同的皈依道路。他离开妻子和幼女中道出家,而后凭着自己的努力修为成为寺庙的方丈,又因一场突如其来刑事谋杀案而罹遭横祸。在他身后留下了数额高达几百万元之巨的银行存款,这导致其“俗世”的亲生女儿与寺庙之间,开启了一场财产争夺案。由于本案尚在法院审理之中,秉持基本的法治精神,作为一个法律人对案件的审理本身不应有太多的指指点点,这既可能造成法律审理的困扰,同时又可能妨碍司法权威的树立,因此对本案的讨论只能立基于事实本身作更大视野的考量。

  这里要提到“遗物”与“遗产”两个概念。遗物是事实意义的概念,遗产则是更多法权意义的范畴。遗物要转换成可作为继承对象的财产,必须是死者依法所有或者依法可以支配、使用、处分的财产。宗教是超验世界的现象,是人生内心的深度需要,是人类为了应付不确定、克服恐惧而寻求的定在。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里提出:“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正是马克思这段话,导致了国人对宗教的意识形态对待,和政治与宗教的没完没了的纠结。以致时至今日,宗教政策不断摇摆,宗教法治更是付诸阙如。

  宗教在社会中到底应该并且可以扮演什么作用与角色,人们依然聚讼不休;宗教规律与治国理政到底有着怎样的媾合勾连,国家立法上依然无计。观诸于宗教演进历史,除了少数教派主张“因信称义”,认为无须借助其它中介即可以直接达致与神灵的沟通外,还有一些信众则主张信仰是纯粹个人的私事,但大多数教派践行严格的宗教仪式,宗教法事要凭借庙堂殿所来展开,并认为神灵事业要依靠一个特殊僧尼阶层才能生生不息的延续。这样开展宗教活动所需的法器、经卷、场所、衣食住行等必须有相应的物资支撑,于是便有了宗教财产的缘起。

  僧尼阶层是一个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阶层,其自身很少直接进行物质财富的创造,因此宗教财产绝大多数来自于外在的资助。在宗教的漫长历史中曾有很长一部分是刀光剑影、血火相伴的历史,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异教的仇视和政治对宗教的功利利用。经此血与火之历史,人类从痛定思痛中悟出了宗教宽容和政教分离两条处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原则。

  政教分离涵括了宗教财产的自主处理和排除政府为了商业目的、政治目的插手宗教财产事务。古语有云“国家不幸佛家幸”,这似乎并不合乎常理。在升平之世,更有可能氤氲兴旺的佛家香火。当下很多地方政府动辄斥资上亿甚至数十亿元打造佛家法像殿所,这不仅弭平了政治与宗教的应有区隔,更造成社会大众信仰的紊乱。

  回归本案正题来说,据报道,释永修自皈依佛门之后,专心佛事,并没有从事任何个人的盈利性活动,且平时集主持、会计、出纳等多项角色于一身,曾因多次将施主布施的钱财存放在个人储蓄账户上,而引起寺院僧众的猜疑与不满。因此在事实层面上无法充分证明永修方丈本人何以有巨额个人财产?这巨额存款如何又能进入遗产分配程序?更有甚者,依据佛家戒律,僧尼应不事生计,不蓄私财,不能起虚妄之心,寺产不属于个人同时不许以家族形式继承。对宗教财产,虽然建国以来的各项政策、法律令人莫衷一是,有规定宗教财产为社会所有的,有规定为集体所有的,甚至有规定成国家所有的,但却是对宗教财产属于个人的问题上延续了惊人的一致,即仅限于“带家庙性质的小尼庵”或“确系私人出资修建或购置的小庙”,故释氏方丈出家前之亲生女主张遗产继承权,几无法律上之制度空间。

  佛教自印西东进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形成了传统的丛林规制和习惯。释永修出家数十年后,佛家律戒上视释永修与原告之关系只是方丈与施主,并非父女关系。从通常佛家惯例而言,僧人生入寺庙,死入塔林,即与其俗家亲属脱离了经济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灵照寺除对释永修负责日常供养外,其医疗丧葬费均由寺院支付,因此法律是否应当尊重上述基本的佛家规则以及由此形成的宗教秩序,既关乎宗教自身的良性演进,也关乎社会整体秩序的和谐发展,法律不应轻率改变多少年来形成的公序良俗。

  “把上帝的归上帝,把凯撒的归凯撒”。宗教与政治井水不犯河水,国家法与宗教律法各有其自己调整的畛域被视为二者理想的关系状态。但情势变迁引致的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变奏不断冲击并改变旧有秩序,与之相伴随,在宗教财产领域是否应该区分个人财产与寺庙财产?世俗法的处理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否应适用于宗教领域?凡此等等,均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域外法治遵循了既尊重宗教自由又不断改善宗教财务治理结构的进路,在中国,大多数宗教场所的财务管理却采行了具备强烈个人随意性的落后管理方式。

  原告方及其代理人力举《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此来作为继承财产诉求的法据。但殊不知依据中国宪政体制,如无部门法的具体跟进,宪法之权利条款并不能作为司法的直接判案依据,“齐玉玲案”的殷鉴不远。

  尽管从应然的意义上来说,宪法司法化是宪法权威的重要来源,也是宪法良性演进的重要推力,但在制度没有改变之前,法律人当以恪守制度为职责。况且原告方对宪法平等条款亦有误读,所谓法律之平等,并非完全游离具体情形而强求完全一致,而是斟酌情势以作“合理的差别对待”: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相同情况不相同对待。本案权利争议之两造并非全为普通公民,永修方丈的特殊身份已使其权利享有、义务担当被赋予特殊意义。

                                                 (本文转载自:共识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事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下一篇文章:佛协现状“政策执行倒退” 疑有“黑金”介入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