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德国宗教改革前夕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发布时间: 2017/7/13日    【字体:
作者:朱庭光等
关键词:  德国宗教改革 社会政治经济  
 
在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营垒,不仅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而且是封建制度的国际政治中心,垄断着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因此,一切反封建的斗争必须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首先发动对天主教会的攻击,以剥去其神圣的外衣。早在十三世纪,西欧己经有了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廉价教会的呼声,产生了新教的萌芽,,十四世纪,约翰·威克里夫(约1320-1384年)提出简化宗教仪式、用英语做礼拜和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英国教会的主张。十五世纪,杨·胡斯(约1370—1415年)倡导改革运动,并终于在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摆脱罗马控制的民族教会。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提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系统理论,促使德国和西欧各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标志着宗教改革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十五世纪后半期到十六世纪初,德国虽然仍是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工业、农业和商业进步很快,有些部门达到甚至超过当时西欧先进国家的水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说:“像西欧其他国家一样,从十五世纪起德国资产阶级在社会上和政治上的作用日益增长起来”。
 
德国的商业相当繁荣。十五世纪末以米,尽营汉萨同盟日益衰落,但是从意大利到北欧的商道还要通过德国。在波罗的海南岸和多瑙河、莱茵河沿岸,在商道沿线,城市密如蛛网,总数达到2,300-3,000个。其中大、中城市有20多个。几乎所有的人都可当天往返于附近的城镇。科隆被誉为德国城市的皇后,是德国地方贸易的中心。律贝克、莱比锡和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驰名欧洲。德国南方的城市更是一片繁荣。特别是奥格斯堡和纽伦堡。手中积累了大量货币的德国富商,象佛格尔家族等乘机投资矿山,按资本主义方式组织生产。
 
德国有丰富的银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提洛尔和中部的哈士山。哈士山的舍木尼茨矿是一个典型例子,能够用马力带动水泵分三层抽出井下的积水,共需用马90多匹。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功率抽水装置,可开采数百米深的矿藏。在提洛尔,施瓦茨附近的法尔肯施泰因矿,1526年有矿工4,596人,1554年增加到7,460人。稍晚,提洛尔的矿井最深的达到880米,这个世界纪录维持了二、三百年。采矿业的进步刺激冶金业的发展。约1451年,萨克森一带开始用新技术从一种银铜共生矿中炼出银来,银产量大增,新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是宗教改革以前冶金业中影响最大的创造发明。有人估计,十六世纪德国的采矿业和冶金业中约有10万名工人。甚至有人认为,十六世纪中叶,仅大型矿山就有工人12万名。当时德国的总人口约1,200万至—1,500万,矿工竞有10多万人不能算是一个小的数字。由于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从1460到1530年之间,德国的银年产量增加5倍,最高年产量300万盎斯,是有名的白银大国,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没有再达到过这个水平。
 
农业中不论是粮食生产、经营畜牧业,还是种植酒花、葡萄、亚欢、大青等经济作物,都广泛实行分成制。分成制是由封建地租到资木主义地租的过渡形式。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德国发生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重要经济前提。
 
在政治上,德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它虽然号称神圣罗马帝国,却没有一个有权威的中央政府,没有统一的军队、法庭和货币,甚至没有明确的疆界,实际上是由七大选侯(即有权选举皇帝的诸侯),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七千个骑士和100多个自由城市统治着。1507年,威尼斯大使向总督和议会的报告中描写德国的状况说:“授权统治帝国的皇帝,或称罗马人的国王,不能瑜越法律和正义的许可办事。如果不先召开全帝国议会,他不能强迫诸侯和自由城市服从他的任何特殊要求。”教皇和诸侯操纵着帝国议会。教皇的代表不到会,议会不能召开,议案不能提出。表决时,选侯、诸侯和自由城市各有一票权,少数服从多数。教皇和诸侯肆虐的割据状态,严重地妨碍经济的发展。驱逐教皇势力和结束诸侯割据局面,进而实现国家统一,是十六世纪德国革命面临的基本任务。教皇利用德国的分裂劫走大量财富,人称德国是教皇的乳牛,更是各阶层最为痛恨的现象。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年)也感慨地说.教皇在德国的收入比皇帝多100倍。反对教皇的斗争激发了民族意识,终于点嫩德国革命的熊熊烈火。
 
伊拉斯莫(1466-1536年)、胡登(1488-1523年)等人文主义者对夭主教会的揭露和攻击,对德国的宗教改革有很大影响。
 
转自第一文库网
http://www.wenku1.com/news/1428D2B4C28E7AA5.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净慧长老:让佛教活动场所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
       下一篇文章:把清真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