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际事务
 
教宗公开接见:恐怖分子自命殉道者的想法令人厌恶
发布时间: 2017/7/26日    【字体:
作者:梵蒂冈电台
关键词:  教宗 恐怖分子 殉道者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28日主持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勉励基督徒不要“以恶还恶”,因为在我们中间始终“有一位”比黑手党与阴谋诡计更强大。教宗还说,把自杀式袭击者视为“殉道者”的观点令基督徒“厌恶”,因为殉道意味着作见证、忠於福音,而他们的死与天主子女的态度没有丝毫关系。
 
殉道者不为自己而活,不为肯定自己的主张而战,只为忠於福音而死。教宗方济各以这番话再次展开对基督徒希望的省思,称基督徒的希望是“殉道者的力量”。殉道不是“基督徒生活的至高理想”,因为在这理想之上还有爱德,即对天主和近人的爱。
 
教宗说:“把自杀式袭击者视为‘殉道者’的观点令基督徒厌恶。不,他们不是殉道者,他们的死与天主子女的态度没有丝毫关系。有时,读到过去和今日诸多殉道者的事迹,——今日殉道者比教会初期还多——,我们对他们经受考验时的坚毅感到震惊。这种坚毅是激励他们的伟大希望的标记。任何事、任何人都无法将这确凿的希望与天主藉耶稣基督赐予我们的爱相隔离。”
 
教宗从当天选读的玛窦福音谈起。福音中耶稣派遣门徒去传教,祂没有“用唾手可得的成功幻想”哄骗他们,而是明确提醒他们宣讲天主的国“总会受到反对”,他们因此将“被众人所恼恨”。教宗解释说,“基督徒爱人,但常常不被人所爱”,换言之,信德的宣认出自“一种敌对的气氛”,只是程度“或轻或重”。
 
教宗说:“基督徒是‘逆流而上’之人。这很正常,因为世界铭刻着罪恶的痕迹,透过不同形式的自私和不义表现出来。跟随基督的人是在反向而行。这不是出於好斗,而是为了忠於天国的逻辑,即希望的逻辑,体现在以耶稣的教导为依据的生活作风上。”
 
谈到基督徒秉持“神贫”的教导,教宗强调耶稣似乎更关注让门徒们“空虚”,而非“占有”。一个基督徒,倘若不“谦卑、贫穷”,不“远离财富和权力”,尤其不远离“自我”,就无法肖似耶稣。
 
“对基督徒而言,真正的失败是陷入报复和暴力的诱惑,以恶还恶。耶稣对我们说:‘我派遣你们好像羊进入狼群中’(玛十16),没有口,没有爪,没有武器!基督徒却要谨慎,有时还得机警,这些是福音所接受的美德,但决不接受暴力。为了战胜恶,我们决不赞成恶的方式。”
 
福音是基督徒唯一的力量。在困难时期,“我们应当相信耶稣就在我们面前”,祂“不停地”陪伴我们。迫害“并不与福音相矛盾”,而就是福音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的老师就曾经受到迫害。因此,即使“处在漩涡之中”,基督徒也不可失去希望,认为自己被遗弃了。
 
“人的一切苦难,即便再微小、再隐秘,在天主眼中也是可见的。天主看见了,必将给予保护,必将恩赐祂的救赎。实际上,在我们中间‘有一位’比邪恶更强大,比黑手党更强大,比阴谋诡计、从失望者身上榨取利润的人、以强权压迫他人的人,更加强大。‘这一位’始终聆听亚伯尔从地上发出的流血的哀号。”
 
基督徒要始终处在世界的“另一面”,即天主选择的那一面。“不做迫害者,而是受迫害的人;不做狂妄自大者,而做温良和善的人;不做欺骗者,而成为服从真理的人;不做撒谎者,而做诚实的人。这种对耶稣作风的忠诚,对希望作风的忠诚,并且忠诚到死,被初期基督徒美其名曰‘殉道’,意思是‘作见证’。“殉道”在词典里有多种可能性,或称为英勇、忘我或自我牺牲。但初期基督徒却用了一个带有宗徒味道的名字称呼它。”
 
转自信德网
http://www.chinacatholic.org/News/index/id/39039.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试析印度政府主导的宗教个人法改革 \张雪娇
摘要:在从传统宗教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印度宗教与政治(法治)的关系也…
 
宗教改革早期教派的多元化与奥格斯堡“新教认同”的构建 \吴愁
摘要:在宗教改革运动最为激烈的16世纪20年代,上德意志区域的帝国城市率先接触到改革…
 
天主教与菲律宾民主化转型研究 \史田一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0多个威权国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波”民主化…
 
从教派之争到文化战争——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实践 \刘碧波 李一达
摘要:对美国宪法中的确立条款历来有两种解读,严格分离和中立论。自1947年以来,"严格…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
       下一篇文章:加拿大修女获罗马授权为天主教婚礼担当证婚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