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西北回族聚居地区的寺坊经济发展和现状如何?这是学界较少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宁夏西吉县硝河大寺伊赫瓦尼寺坊作为田野调查点,试图探讨这一课题。选取该地为田野点的原因有四:一是西吉硝河苏姓回族肇自明代,历史悠久;二是该社区为典型的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农村寺坊,而且是哈乙寺;三是该哈乙寺保存了较多账目和原始资料;四是笔者熟悉当地方言和文化。
一、硝河乡和硝河城
硝河乡位于西吉县县城东南,俗称硝河城,城以堡名,城堡墙体遗迹至今犹存,肇自何时无从稽考。清同治十三年(1874)左宗棠奏请朝廷升固原州为直隶州,上隶平庆泾固化道,下辖海城、平远、硝河城,辖境相当于今固原市和同心县,硝河城因此具有了显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与平远城、同心城、海城、打拉池堡共为“固原五属”。[1]城内设有武职千总一员,驻扎马兵28名、步兵58名、守兵18名,计104名。[2]
2014年,硝河乡辖12个行政村,有81个村民小组,3956户,20627人,回族人口占85%。
二、硝河伊赫瓦尼哈乙寺组织结构
硝河回族最早可追溯到元代,明代来自南京的苏姓回族是今硝河城及周边地区苏姓回族的祖先,子孙流布于宁夏同心韦州和陕西泾阳等处,而清代是硝河地区多个地域人群互动交汇之期,包括甘肃的南八营、盐官、张家川、河州人以及青海人和陕西人等,而硝河大寺各坊仍以苏姓回族居多。
根据2014年西吉县伊斯兰教协会的统计资料,硝河乡共有宗教活动场所60处,其中清真寺46处,宗教活动点14处;派别隶属情况为伊赫瓦尼40处,哲赫忍耶12处,虎夫耶6处,赛莱菲耶2处。
硝河是西吉县伊赫瓦尼传播最早的地区,也是伊赫瓦尼最为集中和兴盛的地区。硝河大寺是西吉县历史最久的伊赫瓦尼清真寺,与周边另外18个寺坊共同构成哈乙寺组织,几乎占了本乡伊赫瓦尼清真寺的半数,坊民表述为“大寺和18个稍麻寺”,基本上为一个村民小组一寺或一活动点,涉及9个行政村和19个村民小组,其中一个村民小组隶属西滩乡。现18个属寺中有14座清真寺,4个宗教活动点。清真寺总体上有一定建筑规模,除礼拜大殿外,有阿訇住房、水房、满拉住房等附属设施,搬请了阿訇。活动点通常只有礼拜殿而没有其他附属建筑,多在斋月中使用,无固定阿訇。14座清真寺中,川口和大湾、羊场沟和西屲分别共用一位阿訇,因此18座小寺或宗教活动点中,有日常教务活动者为12处。
三、硝河大寺各坊的主要经济来源
(一)卧格夫(清真寺寺产)
中国伊斯兰教的卧格夫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穆斯林自愿将房屋、田地等捐献给清真寺、道堂、拱北或麻扎等;二是鳏寡孤独者去世后无人继承的“绝户”财产,根据本人的遗嘱充归清真寺所有。硝河大寺及18个小寺中,只有半个堡清真寺有门面房出租,其他各寺基本全部依赖坊民的天课和乜贴。因此,大多数清真寺的寺产无非就是寺内的各种器皿杂物。
(二)泽卡提(天课)
因地处农业地区,硝河大寺坊民的泽卡提主要包括农业税(吾舍勒,即什一税)、牲畜税、各种经营税(如种植和贩卖蔬菜、洋芋淀粉加工等)和其他税(如上班、打工的收入等)等。2000年以前主要为农业税,之后农业税逐渐降低,其他各种税逐渐增加。
下表是现存最早的一份硝河大寺的粮食天课收入情况表。1985年各坊缴纳的粮食天课种类有小麦、豌豆、莜麦、荞麦、洋芋、胡麻、胡麻油、现金和煤炭[3]等,各类农作物中小麦和洋芋数量最多,而且小麦收入高于洋芋收入,说明当时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各户必须依靠种植小麦获取“口粮”(每个人用以维持温饱必须的粮食)。从粮食总计来看,南门、北街、马湾、上高庄和西街缴纳的粮食高于其它小寺;从洋芋收入看,南门、上店子、北街、西街和上高庄高于其它小寺。
粮食天课的缴纳数量同各寺坊的人口有关,也同当年本村的收成有关。一般来说,人口越多,收成越好的村子缴纳的粮食也越多。此外,有些小寺要给本寺坊截留一部分天课以支付本寺阿訇的学粮,因此上表反映的只是各村组缴纳到大寺的粮食税数量。对于南门和北街而言,硝河大寺就是这两个村组的本坊,而1985年马家湾、上高庄和上店子三个村组都没有清真寺,粮食天课自然也全部缴纳到了大寺。
1990年硝河大寺的粮食税收入小麦数量仍高于洋芋,说明此时坊民仍必须种植足够的小麦来获取口粮。从粮食合计来看,南门、北街、后沟、上店子和下高庄高于其它小寺;从洋芋收入来看,南门、下高庄、北街高于其它小寺;现金收入较之1985年有所下降,只有四个村组缴纳。同1985年相比,5年以后,硝河大寺粮食天课的缴纳已出现很多变化。如1990年马湾、西街和上高庄缴纳的粮食数量相对减少,而下高庄缴纳的数量有明显增加;从洋芋数量观察,下高庄缴纳数量仅次于南门,有大幅度增加。此外,豌豆、莜麦和荞麦的收入比1985年有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阳屲、半个堡、鹌鹑窝、川口、羊场沟、大拐子、下河、浅岔口、浅岔河、鹌鹑窝、上店子、川口等村缴纳天课数量出现大幅度减少,原因同1990年时有经济能力的自然村相继恢复建寺,缴纳粮食天课以本坊为主有关。
1995年大寺的粮食课税数量较之前几年大幅下降,原因在于本年西海固地区大旱,许多农作物颗粒无收。大旱之年,为维持清真寺运作,仍有坊民缴纳天课,体现了坊民的虔诚。小麦和洋芋仍为缴纳课税的主要粮食作物,且洋芋的数量远高于小麦,说明此时坊民已普遍种植洋芋,洋芋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就粮食总计而言,收入明显低于1990年度,且已经没有如豌豆、莜麦等天课,说明生活所需和市场对当地的清真寺收入有很大影响。从粮食收入看,北街、南门、西街的收入高于其它寺坊;从洋芋收入看,北街、下高庄、西街和南门的收入高于其它寺坊。另外,北街的粮食收入和洋芋收入超过往年一直居高的南门。与1990年度相比,越来越多的寺坊有了现金收入,其中南门、北街、浅岔口和川口缴纳的现金高于其它小寺,说明坊民的收入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1985年至1996年共12年间,全坊的粮食天课种类以小麦、豌豆和洋芋的数量较大,洋芋的总数量明显高于小麦和豌豆,且自1991年以来的6年中,洋芋的数量比1985-1990年的6年中的数量多了一倍。如前文所分析,这12年中,由于洋芋逐渐从口粮变为进行淀粉和粉条加工的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因此课税数量也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现了糜子、玉米和大米等天课种类,但收入甚微,且本地不产大米,说明有大米经营者以此缴纳天课,或以大米代为缴纳其他粮食天课的行为。
从粮食合计来看,南门、北街、马湾、后沟缴纳的粮食课税高于其它寺坊;从洋芋数量来看,南门、北街、西街和下高庄高于其它寺坊;从现金来看,南门、后沟、北街和下高庄的现金天课高于其它寺坊。另外,据1990和1995年度硝河大寺课税缴纳统计表,豌豆收入呈下降趋势,原因是豌豆在当地一直作为经济作物,是种植小麦时“倒茬”的品种,随着豆类的市场需求减少,洋芋的市场需求量增大,价格较好,坊民开始扩大洋芋的种植面积,减少或停止其他秋粮的种植。
硝河大寺1985至1996年粮油折款统计对照表(现金单位:元;粮食单位:斤)
硝河大寺自1979年至1997年的19年中各种粮食天课的最高值均有差异,如1993年的小麦和荞麦数量均最高,洋芋数量在历年缴纳天课数量中位居第二,原因在于1993年是这一地区的丰收年。而随后的三年又是本地的连续三个旱年,当地很多坊民迫于生计外出谋生者大有人在,可以说1994年以后迫于生计的自愿性移民对寺坊的维持有很大影响。1996年的洋芋收入最高;1987年豌豆的收入最高;1984年莜麦的收入最高;1997年糜子的收入最高;1980年玉米的收入最高,天课品种、数量呈现出来的时间性,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当地种植农作物品种的变化和收成情况。
总体来说,大寺粮食天课从1979年到1982年呈递增趋势,1983年到1984年增长迅猛,1984年达到第一个峰值。从1984年起到1992年,粮食收入总计呈下降趋势。这一阶段,除了干旱少雨等自然环境变化影响粮食的收成外,还同部分村子分坊建寺,部分原缴纳给大寺的天课转移到小寺有关。1993年迎来第二次粮食收入峰值,之后骤然下降,直至1997年,虽有回增,但是趋势并不明显。相比之下,洋芋收入从1992年到1997年开始呈明显增长之势,在1993年达到第一个峰值,1996年最高但与1993年差距很小。说明坊民从1990年代开始广泛种植洋芋,洋芋产量高于1979年以来的其它粮食产量,成为坊民主要的农作物收入和经济来源。
硝河大寺1979年至1997年粮食“吾舍勒”缴纳统计表(粮食单位:斤)
从粮食收入看,1979年至1997年的19年中,南门、北街、马湾、后沟和下高庄缴纳的数量位居前五;从洋芋收入来看,南门、北街、下高庄、西街和上高庄缴纳的数量高于其它寺坊;从现金收入来看,南门、鹌鹑窝、北街、下高庄和半个堡缴纳的数额高于其它寺坊。总之,以大寺作为本坊的南门、北街、下高庄缴纳的天课数量较多。按总折款来看,19年来各小寺粮食天课缴纳的排名同1985-1996年15年中的排名差别不大,变化最为显著的是鹌鹑窝,说明1996年以后鹌鹑窝坊民的经济生活变化较大,坊民较为富裕,缴纳的天课较多。
(三)乜贴收入
此处指给清真寺的捐献。
1.斋月乜贴
(1)开斋乜贴,即本坊穆斯林为大家集体开斋而出散的乜贴。此种捐助不限形式,包括现金、粮食、食物、瓜果等,通常交给清真寺由寺管会统一分配。(2)开斋捐收入,即“费图勒”,就是除食不果腹的穷人外,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在开斋节会礼之前缴纳一定数额的天课,一则净化封斋者的恶言妄语,二则周济穷人。2014年清真大寺规定费图勒为每人10元。开斋捐多用来供养本寺阿訇和满拉,因此各个小寺的坊民会将开斋的费图勒馈赠给小寺的阿訇,或斋月在稍麻的领拜者,以示对领拜者的酬谢,一般不会交到大寺。
2.专门性募捐
一旦清真寺遇到维修或新建而需要大量资金时,阿訇和热心坊民便会发起社会募捐,利用各种途径呼吁宣传,征集援助。同时,号召各坊阿訇在主麻日借讲卧尔兹之机募捐。如果有必要,该坊寺管会组织人员成立化钱粮小组奔赴各地收集捐款,以完成本坊的大事。各坊在兴建清真寺的过程中,一般由寺管会成员协商组成专门小组,向迁往各地的穆斯林化钱粮,有些还通过在各地工作的本寺坊民代收捐款,不一而足。如川口清真寺2013年装修大殿花费12000元,其中该寺募集5300多元,其余费用来自新疆等地化钱粮。
3.供养学堂乜贴
自经堂教育兴起以来,供养学堂的传统一直被坊民看作头等大事。那些学养深厚,德高望重的阿訇更会得到坊民的爱戴和支持,在受聘为一坊阿訇之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捐献和馈赠。大多数人为清真寺捐资奉献的目的就是为了招收满拉讲经礼拜,以便阿訇和满拉无衣食之虞,能够安心开展普及教育和培养高层次宗教知识分子。
除了满拉和阿訇日常的生活开支外,清真寺每年要支付开学阿訇一定数量的“学粮”,数额根据当地经济情况而定,一般要能达到阿訇养家的基本费用。1980年代,通常由坊民将各种粮食送到阿訇家,进入21世纪,坊民给清真寺直接缴纳现金,各个清真寺也同阿訇约定了工资,大大简化了运送学粮的手续。各小寺阿訇每年的学粮介于2000元到6000元不等,主要取决于清真寺所管辖区域大小、坊民多少和坊民的经济收入情况而定。如2014年,半个堡清真寺阿訇的学粮约每年6000元,下河清真寺每年给阿訇约2000元等。相较而言,大寺阿訇的工资较高,为1.5万元左右。
四、清真寺的主要经济支出
清真寺的经济实力与经济支出有密切的联系,坊民生活富裕,寺院经济较好的清真寺,其经济支出名目也较多,数额较大;而坊民生活一般,寺院经济较差的清真寺,其支出名目和数额相对也较少。因此,“量体裁衣,看家吃饭”是当地清真寺管理者的基本理念。
(一)硝河大寺的粮食支出
这是硝河大寺现存最早的一份粮食支出情况表。1985年大寺支付品种包括六种农产品,其中小麦数量最多。支出项目中,吃用粮最多,其次为出售粮,再次为阿訇学粮,最少为支付化钱粮。各种支出中,给阿訇出散的学粮和吃用粮包含的项目最多。1985年时支付阿訇学粮以实物为主,粮食品种较多,以便阿訇家庭成员作为口粮和来年的粮食种子,补偿其潜心教务,无时间料理家务的辛劳。清真寺的吃用粮以小麦和洋芋为主,这是本地当时最为重要的生活口粮,但也使用秋粮莜麦作为口粮,说明当时清真寺仍消费当地人所说的“粗粮”,以弥补“细粮”小麦面粉不足的窘迫。
从本年消费粮食数量观察,此时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兴盛,供养满拉人数不菲,虽然按照当地当时的消费水平已经十分省吃俭用,但消费的粮食较之其他开支较多,说明此时坊民对宗教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此外,当时清真寺仍需储存一定数量的粮食,特别是小麦,方便清真寺加工后食用。说明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清真寺饮食仍需通过当地有限的小型面粉加工机来加工。库存粮食一般都会在来年变卖,否则会给保管和储存带来一定的成本。
1990年,大寺支付粮食的种类包括六种农产品,以小麦数量最多。支出项目中,出售粮食最多,其次为支付两位阿訇的学粮。自1985年以来,经过5年时间,大寺的支出变得较为单一,阿訇学粮、寺师傅工资和吃用粮三项为本寺的主要开支,其中阿訇学粮包括小麦、莜麦和荞麦三种农作物以及现金。1990年有两位阿訇,学粮仍以实物为主,说明当时经学昌盛,需要聘请讲经阿訇协助开学阿訇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阿訇的收入5年之后并没有太大变化,这一点对分析1990年代以后念经人渐趋减少、经堂教育渐趋衰落有一定的意义。同1985年相比,清真寺的吃用粮也有明显减少,说明本年满拉念经基本为“带缺”(自行解决饮食),本坊不提供资助。出售粮以小麦和洋芋为主,其中小麦和豌豆合计高于1985年度,而出售洋芋的数量降低。
1985年至1990年的5年中支出的小麦与洋芋数量基本持平,说明在此期间坊民种植洋芋仍不是高峰期。支出项目中,出售粮食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占各种粮食和洋芋总收入的43.3%和97.3%;其次为支付两位阿訇的学粮,最少的支出为化钱粮。支付阿訇学粮所包含的项目最多。由此可见,1985年至1990年期间,清真寺馈赠给阿訇的学粮仍以实物为主。据1990年粮食支付统计表,吃用粮支付比1985年有明显减少,但是此表仍显示吃用粮的支付仅次于支付阿訇的学粮,说明1990年以前寺坊的吃用粮需求仍很大,清真寺供养的满拉较多。1990年的出售粮以小麦和洋芋为主,但此表显示出1985年至1990年间豌豆也是主要的出售粮之一,洋芋的出售量大于小麦,说明坊民的粮食种植仍以小麦、豌豆和洋芋为主,传统农业种植仍是当地的口粮和主要经济支柱。
化钱粮的支出最少,说明本寺同外地清真寺的宗教交流不多,本寺的交流主要是哈乙寺内部各寺坊之间的交流。1990年代以前,本地大多数清真寺的建设都是各寺坊民量力而行,基本不借助外坊力量,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建寺第一阶段的共同特征。1990年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民生活的富裕,逐渐兴起重修清真寺的高峰。这一时期外出化钱粮者多以维持和开展经学为目的,除了个别清真寺到其他较为富庶的寺坊化钱粮以供帮经学外,亦有个别为“请经”或出外念经的满拉化钱粮的情况。进入21世纪兴起第二次重修高潮,出外化钱粮逐渐增多。
1995年,硝河大寺支付农产品以洋芋数量最多。各种支付项目中,吃用粮支付最少,说明清真寺里的满拉在减少。支付阿訇学粮的粮食和现金最高,出售粮仅洋芋一种,小麦只用来支付阿訇学粮、寺师傅工资和寺内吃用。这与1985年至1990年度的情况大不相同,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支付阿訇的学粮逐渐向现金转变,学粮制在向工资制过渡。
从1985年到1996年的12年中,小麦和洋芋仍然是主要的支付品种。从粮食合计项看,阿訇学粮、寺师傅工资是两大主要支出,占总支出的28.3%;出售粮大于其他各项粮食支出,占总支出的55.8%,说明寺坊的天课收入有一半多通过出售成为现金供清真寺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这12年中,除了用粮食支付阿訇的学粮外,开始有了现金支付,说明天课的内容在变化,坊民的经济来源开始多样化。与1979年至1984年的支出项目相比,这一时段中的粮食支付项目多了厨师工资,说明1980年代中期清真寺办学出现兴盛,需要雇佣厨师为阿訇和满拉做饭。
1979年至1996年的18年中,硝河大寺各项支付项目中吃用粮仅次于出售粮,损耗粮以洋芋为主,说明洋芋不好储存,每年开春气候变暖时容易腐烂。所付阿訇学粮和寺师傅、厨师工价粮,主要以小麦为主。出售小麦占小麦支出总量的59%,而豌豆、莜麦和荞麦的出售量占同类农产品支出总量的比例更高,出售洋芋占洋芋支出总量的91%,说明除胡麻外,其他各种农作物天课的一半以上出售后作为清真寺存款用于各项开支。同时可以发现,这一阶段清真寺仍吃用少量杂粮,包括莜麦、糜子和玉米。
(二)清真寺的其他支出
1.维修与建设
有些清真寺由于年久失修,或礼拜殿面积狭小,无法满足宗教活动等因需要翻修,费用主要来自坊民乜贴和出外化钱粮。如下河清真寺2013年翻修清真寺费用达30多万元,其中外乡人出散的乜贴有12万多,本地穆斯林捐了10万多元,尚有一定空缺。
1980年代,当地人第一次建设清真寺时,大多材料就地取材,请木工主修,坊民帮工即可。主要建设礼拜大殿和阿訇宿舍,多为土木结构的房屋。除大寺外,各小寺基本不建造水房、伙房等附属设施,坊民在各自家中解决洗浴问题。随着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开展,宗教活动的增加,功能的扩大,1990年代坊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这一时期又开始翻新清真寺,原来土木结构的建筑被全部拆除,砖木结构成为这一时期清真寺的主要形制,增建了部分附属设施,特别是水房。2000年以来,部分清真寺增建、扩建,或翻新水房、会议室、阿訇和满拉宿舍、阅览室等附属设施。这一时期,因建筑工作的技术性和特殊性,当地农民已经很少能够参与进来,建设事宜基本全部承包给工程队进行。
2.清真寺教育
清真寺教育支出主要包括阿訇学粮、寺师傅工资和满拉饮食三部分。
1985年至19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以来清真寺办学的鼎盛时期,各个清真寺都招有一定数量的满拉,少则五六个,多则几十人。每个寺坊以招收满拉住学念经为光荣,坊民认为是对教门的重大贡献。寺坊为满拉尽力提供食宿,以便阿訇潜心于讲经,满拉安心于学习。每日寺中经声琅琅,阿訇满拉起早贪黑,焚膏继晷学习的情景是当时求学念经者的普遍记忆。规模大、经济条件好的清真寺能够搬请到尔林高、讲经驰名、影响广泛的阿訇,因此,投其门下的满拉数目也多,清真寺的支出也相应增加。不过,这样的阿訇受聘到一个寺坊,关心者也较多,其名声会吸引部分人将善款捐赠到该清真寺。这一时期,各个清真寺教育方面的支出主要是阿訇和满拉的日常饮食,以粮食为主,加工成面粉后供寺里费用。1995年可看作是一个分水岭,从本年起以现金支付阿訇学粮的数额有了明显提高。
2000年以来,传统经堂教育开始衰微,按照旧习讲授赛百格经的清真寺只有大寺一处,且因阿訇的学识和积极性而异。此时坊民经济实力提高,但念经乏人,满拉难招,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不能考入高中,或读完高中又不能上大学的学生大多不愿接受清真寺的管教和约束,进入打工者行列,青年人的教门堪忧已是当地不可否认的事实。此时的清真寺教育主要转向开办寒假班、中老年人学习班等,对坊民进行信仰基础教育,以懂得诚信条例、礼拜念词、斋戒侯昆、殡葬亡人等为要。教育的花费也减少,除了供养少量满拉外,主要是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奖励用品等的购置。
3.各种社会交往
此项费用包括清真寺参与某些社会事务,以及不同寺坊之间的互动,如庆贺大殿竣工、搬请阿訇、割礼、朝觐等。此外,清真寺响应各级政府和伊斯兰教协会的号召,为灾区、贫困地区和个人等捐赠财物,以体现伊斯兰教倡导大爱,关心疾苦,奉献社会的精神。
4.清真寺日常支出
主要指为维持清真寺的正常运转而必须的支出,如水电、取暖、饮食、办公等费用,这些支出项目是继修建清真寺之后最重要的一项支出。
硝河大寺1979年至1997年12月各种现金收支及结余统计表(单位:元)
1979年至1997年12月,硝河大寺的收入主要是各种农作物税收,包括“吾舍勒”和出售各种粮食,总共为146654.70元,占总收入的44.5%。可以说在此期间,因清真寺翻修等化钱粮得到较多善款外,天课无疑是清真寺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而支出中建设费占了总支出的51.7%,可以说大量款项的积累,最终主要花费在清真寺建设中,如果没有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仅凭临时收乜贴,像大寺这样地处西海固干旱少雨,靠天吃饭的农村寺坊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此外,除各种杂款外,清真寺的社会交往中出现待客用款、看学送情支款、搬送阿訇款和支化钱粮款,占支出总数的16.9%。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清真寺的社会交往逐渐频繁,相应地其社会功能和意义也相对越来越重要。生活用品方面花费最多的为买炭用款,因当地冬天气候严寒,需要购买煤炭取暖。在各种支出中,阿訇学粮和寺师傅工资数量反而不高,原因是学粮和工资仍多以粮食来支付,现金只是学粮的一小部分。
五、小寺与大寺的经济情况比较
在哈乙寺制度下,大寺和小寺有独立的账目。小寺虽小,但寺内基本开支一应俱全,只是数额多寡的问题。小寺账目相对数额较少,内容较为简单;大寺账目相对数额较大,内容也较为复杂。
(一)1990年代的大寺和小寺收支比较
1992年半个堡清真寺新搬了阿訇,在搬阿訇时收到外坊贺学和本坊捐款计584.2元,超过了半个堡当年农作物课税总额的一半,说明搬阿訇贺学对一个小寺而言能够得到一定的收入。但同时本年度教务支出项目也主要是搬阿訇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总计377.19元,将搬阿訇的收入金额减去支出金额,尚余207.01元,说明收取的捐款有一定盈余,但这些盈余很快在其他寺坊搬阿訇时成为半个堡“随礼”的开支。本年除了清真寺建设项目外,正常运作最大的开支为取暖费,这一点同清真大寺有一定的区别,清真大寺一般为支付阿訇、二阿訇、寺师傅、厨师等各种工资及满拉生活费用,也就是说最大的开支在兴办经堂教育方面。
大寺1992年的账目主要记录了粮食天课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而没有本寺的现金收入和消费细目。而半个堡清真寺本年新搬了阿訇,但没有提及给阿訇的学粮。半个堡寺只有一位阿訇,阿訇的日常饮食由坊民轮值,而大寺有两位阿訇,日常饮食也主要在清真寺。大寺雇佣了寺师傅,招收了满拉,因此部分粮食被寺里消费,这两项是半个堡寺没有的开支。
1990年代当地清真寺的收支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如半个堡清真寺在供养阿訇方面仍购买布料,清真寺仍使用煤油,清真寺建筑方面仍采用当地传统的黄土筑墙,房子内部用纸糊以利于观瞻等,这些在21世纪已基本消失,工业成品、电器、专门性建材和装饰材料等进入清真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对清真寺的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显而易见。
(二)2010年代的大寺和小寺收支比较
羊场沟清真寺2010年的支出款项为:电费122.8元、大寺搬阿訇随礼100元、买灯管20元、铺院子2450元、付寺师傅工价500元、给阿訇开斋100元,共计3292.8元。由于未提及阿訇的学粮,此账务表明本寺本年度主要支出为寺院建设,花费相对而言较少。
大拐子清真寺2011年全年收入粮食天课6472元、退耕还林的树粮补偿款天课2500元、收到乜贴2000元,三项合计10972元,上年存留款3946元,本年共有收入14918元。另有人出散煤炭1000斤。
大拐子寺本年支出完全以现金支付,其中阿訇学粮为最大开支,贺学也是一项重要活动,累计金额与阿訇工资基本持平。贺学的范围包括本哈乙寺组织中的各寺、本县范围内周边伊赫瓦尼派清真寺和本寺开学阿訇的师父、同学等受聘开学的寺坊。随着小寺坊经济条件的改善,有了搬请阿訇的能力,人们对此尤为重视,因此,按照2011年的情况,每次贺学礼金虽然只有200元,但合计起来金额显得较多。此外,小寺也有了接哈志的费用,较之以前基本无人去朝觐的情况,这是一项新的开支。由于邀请阿訇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因此也产生了打车费或雇车费,而以往因走路或骑车不会产生这一费用,可以说反映了清真寺支出的变化。
鹌鹑窝清真寺2013年因重建清真寺收乜贴134273元,共有187人捐款(其中包括女性89人,乜贴21709元)。最高捐款数为10000元,最低为10元,绝大多数人捐款1000元以上。对于坊民而言,重建清真寺是一坊的大事,也是人生中的大事,坊民将建寺视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倾力奉献。按照实有人口数,鹌鹑窝在2014年已经成为硝河哈乙寺中人口最多的寺坊,由于种植市场销路不错的西吉芹菜,是经济条件最好的寺坊,因此坊民的捐献数额也较大。
相较而言,硝河清真大寺的收支较为繁杂。本段时间,大寺的整体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建设费仍为本寺最大的开支,以安装暖气、太阳能热水器、建设围墙和室内装修的开支最大。教务方面的收入和支出差别不大,收入超过支出。根据账目,截止本次核算结束,大寺还有78823元的存款。即便同经济情况较好的鹌鹑窝清真寺相比,作为哈乙寺中心的大寺收入及开支金额也明显较多。2014年,小寺阿訇的饮食由坊民轮值负责,大寺开灶做饭,给阿訇一定金额的饮食补助。2011年大拐子清真寺贺学支出4880元,而大寺2012年各坊看学、看阿訇及寺里零散开支为30754元,大寺在教务、社会交往和日常开支方面远比小寺要多。
从使用工具和消费商品中能够清晰发现此时与1990年代的区别,如挖掘机的使用,暖气、铝合金门窗、PVC板、太阳能热水器、不锈钢宣传栏、水泵、家具等。而从社会交往方面观察,大寺作为中心寺,同当地县、市、乡等各种党政管理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统战部门等互动频繁,可以说是小寺不可能扮演的功能。
六、总结
1.人口迁移与寺坊收支
硝河地处宁夏南部山区,传统上人们多以事农为主,依赖土地获取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人开始兼营副业以补贴家用。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土地对当地农民的意义减弱,出现了离土又离乡的外出务工人员。离土指离开农业生产,完全抛弃了对土地的耕种而从事其他产业;离乡是指离开自己户籍所属的乡村,迁往县城、打工地,或移民搬迁点等辖区。离乡人群中虽然大多数人的户籍仍在原地,经常因各种原因必须返回原籍办理身份证、结婚证、农村医疗合作证等手续,但因多数人都在迁入地区长期居留,成为当地的“准户籍人口”,实际上是既离土又离乡的群体。
2000年以来,随着各种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别是2010年以来政府组织的本乡范围内山区人口向乡镇中心地带迁移、本乡村民因务工和求学向县城及自治区内较大城市和区外适合务工地区的自主迁移等,对当地清真寺经济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迁移人口,特别是迁到宁夏区外的人口的开斋捐不会再向原属寺坊缴纳,缴纳天课的自愿性减弱,对原属寺坊的认同感降低,类似清真寺扩建、增修等重大花费中,需要寺管会成员专门赶赴迁入地化钱粮才能征集到善款。同时,因偏僻村落人口向乡镇流动,乡镇地区的清真寺人口和经济收入有所增加。
2.经济实力与哈乙寺内部关系
硝河大寺在西吉县享有伊赫瓦尼“首坊”之誉,是本县最为古老和伊赫瓦尼教派历史最为悠久的清真寺,既表现在历史、规模方面,也体现在功能和教育方面。1980年代,大寺的经堂教育十分兴盛,吸引着全寺坊民积极缴纳天课,倾力襄助经学,并为清真寺捐款捐资。1990年代,随着各小寺相继独立运作,对大寺的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天课的缴纳原来以大寺为中心,此时转为以各自寺坊为中心,小寺的天课只给大寺适当的、象征性的数量,可以说大寺和小寺的亲密程度降低。经济实力提升,对小寺的自主性意识是一种激发,甚至影响着哈乙寺组织和结构的稳定。
3.农村寺坊经济管理的量体裁衣原则
硝河大寺各坊的收入以天课和私人乜贴为主,绝大多数清真寺没有固定的寺产、田产和寺办企业。清真寺的收入同当地的农业收入有直接的关系,农业丰收则清真寺收入丰厚,农业欠收则清真寺收入欠损。各坊不仅经济收入来源有差异,其经济收入与支出也不均,各寺基本根据收入情况料理寺务,有多少实力办多大的事情。个人捐款主要同清真寺的专项花费有关,如新修大殿、增修水房、购置地毯等大型开支,捐献者包括本坊坊民和外地穆斯林。大多清真寺在各类收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经过重修清真寺内的某一设施而使收支趋于平衡,因此长期拥有存款的清真寺基本没有。
4.农村寺坊天课来源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因地理位置和人口迁移情况不同,硝河哈乙寺的收入来源也各有不同,包括农业税、养殖业收入、坊民从商及打工收入、寺坊商铺的盈利等,大多数清真寺的运行和维持有赖坊民的天课和乜贴。从1970至1990年代,坊民所交纳的粮食课税基本包含了当地出产的主要农作物,小麦多用作清真寺的口粮和阿訇学粮,其他农产品除少量留用外大多变卖。199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和周边淀粉加工企业的收购量增大,洋芋价格较好,从口粮变为经济作物,所纳天课对清真寺而言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许多坊民农副兼营,农闲时外出务工,收入开始多样化,现金天课增加。大多坊民除适量种植农作物外,以养殖、种土豆、外出务工为主要生活来源和经济收入,因此清真寺的天课来源也趋于多样化。从天课缴纳方式来看,自2000年以来,坊民以现金折算天课并支付居多。
5.教育和建设经费是清真寺的主要支出
中国穆斯林认为,将天课用来供帮阿訇和满拉等在主道上奋斗和求学的人是最大的善功,因此人们愿意将天课交给清真寺进行统一分配。大寺坊民在维修或重修大殿等大型建设项目中,有些人也会将天课作为建筑款项捐赠给清真寺,但由于天课的施济对象只能是人,因此当地人变通地让本寺的化钱粮者或开学阿訇“应受”(应答和接受)下所捐现金,然后转手捐赠给清真寺,其实这只是对教法的一种变通,可行与否,不同的法学派别有不同的解释,但已成为中国很多地区穆斯林的传统。总之,经堂教育和寺院建设是清真寺两项最重要的开支。
6.清真寺经济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清真寺经济一般由寺管会负责。寺管会由所在寺坊的穆斯林集体选举产生,至少有寺管会主任、会计、出纳各一名,收支核算和财务管理由会计和出纳负责。账目按季或按月公布,年终做汇总公布。对于清真寺的各项收入,寺管会分门别类,根据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如房租、乜贴、化来的钱粮等。每逢有专项捐款,清真寺另行公布账目,多则入账,少则从清真寺总账中补足。1990年代以前各个清真寺的财务制度仍不健全,大多寺坊的花费十分简单,无非阿訇学粮和日常支出,因此全凭寺管会成员记忆。遇到寺坊有重要事宜,寺管会成员与阿訇协商在主麻日动员大家出乜贴,当场或随后挨家挨户收取。随着国家宗教管理政策的实施,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清真寺收入的增加,2000年以来,账目登记和定期公布已经成为各个清真寺的定制,收支开具凭据,清真寺财务制度在逐步走向健全。
7.阿訇收入微薄与经堂教育衰微
这是当前中国伊斯兰教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可以说经学的衰落除了经学发展本身抱残守缺等因素外,经学传承者的实际报酬微薄,导致某些学业优秀者无法长期坚守阿訇的岗位有直接关系。当地寺坊中除大寺阿訇年工资为1.5万元左右外,其他寺坊多为每年5000元上下,相当于当地一个普通公务员一月有余的工资。同某些其他派别的穆斯林相比,伊赫瓦尼寺坊的阿訇在主持和参与坊民宗教仪式中获得的捐赠十分有限,如当地人念尼卡哈给阿訇仅散10-20元,者纳兹(葬礼)也多为30-50元,除此之外,因伊赫瓦尼类似干尔麦里等家庭宗教活动相对较少,加之馈赠微薄,因此对于四五十户的小寺坊而言,阿訇的年薪实在显得微不足道。理解了这种收入差距,就能理解当前许多寺坊念经乏人,经堂教育衰落断层的另一面。
8.清真寺同教派经济交往半径扩大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哈乙寺内部和外部同一教派清真寺之间的经济交往加强,通过贺学而引起的经济交流活动半径扩大,如硝河大寺通常参加偏城清真寺、马建乡的庞家湾清真寺、西吉县东大寺较为重要的活动。
中国西北农村回族寺坊的变化,内嵌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总步伐中,寺院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微观地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每一时段都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可以说,硝河哈乙寺寺院经济其实就是当地农民经济发展和变化的缩影。同时,应当看到不同的宗教组织和社区因运行、组织、管理模式和仪式的不同,寺院经济也具有鲜明的教派、地域、家族、职业等特征,因文字所限本文已无法比较,但应当看到正是上述不同才导致了三十余年来清真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一点只有根据对不同教派的清真寺进行个案研究后再做比较了。
*本文得到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和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4YJAZH056)的资助。
注释:
[1]王学伊:《宣统新修固原直隶州志》(一),“固原五属总图”,第58页,收于《中国地方志集成》宁夏府县志辑⑧,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2]杨修德:《硝河城志》,附于《中国地方志集成》宁夏府县志辑⑨《宣统新修固原直隶州志》第十二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3]现金和煤炭是粮食税的替代品,如某些家户销售了粮食,直接将现金缴纳给清真寺,或因经营煤炭生意,而煤炭是清真寺每年的必需品,因此以现金购买了煤炭代替粮食缴纳到寺里。
转自中国宗教学术网
详细资料请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