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慈善
 
佛教的慈善与慈悲
发布时间: 2018/5/10日    【字体:
作者:加措活佛
关键词:  佛教 慈善 慈悲  
 
 
假如追究慈善的本意,将慈善理解为出于慈悲心而行的善举的话,慈善体现的正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慈悲济世的菩萨道精神。虽然中国古来便有慈善观念和慈善事业,但在当代中国社会,慈善意识近几年来才在公众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实际上,在从古至今的各种慈善活动中,佛教界每每有着不容忽视的突出贡献,随着历史变迁中的社会及心理需求,佛教的慈悲意识与慈善事业一起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佛教的社会角色由此而得到重新诠释和彰显。其中,给予众生“善法”的喜悦和济度,更是最终极的慈善。
 
在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前,中国的大量慈善事业都与佛教慈悲意识分不开。原因在于,佛教在世间践行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慈悲”。在中国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大智度论》卷二十七〈释初品·大慈大悲义〉中就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使一切生命体感到快乐,称为“大慈”,使一切生命体脱离痛苦,称为“ 大悲”。因此,中国佛教把普度众生、救苦救难、利益有情作为其基本的行为准则。从当下角度来认识,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利他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行事,就会在客观上做出有利于社会公德的事情。
 
探讨佛教的慈善思想离不开其哲学支撑,这就是佛教的基本观念——因果业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候未到”,这种业报观念自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融入国人的深层意识之中。包括《梵网经》、《六度集经》、《百喻经》、《贤愚经》、《杂宝积经》等等经典在内的佛经都搜集了一则则因缘故事,说明因缘果报关系。它们从另外一方面强化了佛教戒律的、福田观念的劝导作用。
 
除去其中那些旨在弘扬佛教的一些内容外,佛教的福田思想和因缘业报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结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思想,人们至今仍在沿用的一个褒义词“功德无量”,就是蕴涵着深刻的佛教业报思想。实际上,许许多多人正是为了“功德无量”的慈善事业,不惜献出巨额财产、不惜献出宝贵生命。
 
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是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创建的“无尽藏”。套用现代说法,无尽藏是一种慈善性质的金融机构,专门用以扶贫济困、救难病急等。到隋唐时,三阶教所创的无尽藏规模空前,社会影响力巨大,以致于令统治阶级眼红到强行没收的程度。然而,慈善基金会的形式却仍然在寺院里保存下来,在宋代被称为“长生库”,在元代叫做“解典库”,流传到日本称作“无尽会社”。
 
古代民间践行慈善最活跃、最热心的人群是也是佛教徒。佛教的宗旨是普度众生,行善济人,投身慈善活动也是出家人的必然选择。中国古代慈善机构“六疾馆”,其创办人竟陵王萧子良和文惠太子萧长懋都崇信佛教。运作最成功、影响最广的佛教慈善机构,是唐代的“悲田养病坊”。佛教有“五福田”一说,“悲田”即其中之一田,主要用来布施贫病孤老,悲田养病坊的名称因此而来。
 
在唐朝,悲田养病坊遍及各地。其经济来源,早期靠信众的奉献和寺院自有田产的收入。由于悲田养病坊具有良好的社会救助功能,对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作用明显,当时的统治朝廷十分重视,甚至主动介入管理。
 
总之,由于佛教在历史上为服务社会、造福众生做出巨大贡献,因而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与爱戴。两千五百多年来,数十亿佛教徒或默默住持普施,或积极救世济苦,在近代,各地的法师们更是把佛教的慈悲精神发扬光大,他们在海内外许多地方都开办了慈善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赈灾济贫、施药治病、帮助弱势群众、扶孤助残等善行之中。更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而传递慈悲与智慧,指导众生寻回本心中最纯净的真善美,也正是现代慈善事业追求的社会价值的终极目标。真实地体现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精神。
 
转自腾讯佛学
http://rufodao.qq.com/a/20151008/035131.htm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加尔文:西方权利变革的起点 \安哲明
以良心自由为其中核心,首先要求宗教自由,而取得宗教自由则至少需要保障人不受迫害和…
 
沙特政教关系变革与社会话语重构 \孙晓雯 佘纲正
摘要: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奉瓦哈比派教义为国教,在政治领域和公共生活中践行瓦哈比…
 
从超越世俗到走向神圣 \曾润波
摘要: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公开国家发言中所涉及的宗教和神秘元素,选择了能够…
 
阶级投票、宗教投票与德国两大“人民党”的选举表现——基于北威州与巴伐利亚州的比较分析 \张孝芳 李祉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德国两大"人民党"中,联盟党的支持率保持相对稳定,而社民党…
 
南京国民政府基督教团体立案政策与实践 \杨卫华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试图以立案为抓手,加强对基督教团体的管理与控制,并进行…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公益慈善:现实与远象
       下一篇文章:佛教与慈善事业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