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农禅信仰”遭遇“门票经济”
发布时间: 2018/6/15日    【字体:
作者:李向平
关键词:  “农禅信仰” “门票经济”  
 
 
河南洛阳著名寺院白马寺广场一侧立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这样一段文字:“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历来秉承‘农禅并重’的传统。每年寺院僧人都会自耕自种黄豆等农作物,今年黄豆丰收,需要部分广场进行晾晒,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这块木板吸引了不少前来礼佛的信众与游客驻足观看。更吸引眼球的是,几十位身着僧袍的僧人拿着农具,在广场上忙忙碌碌,翻晒铺满广场的黄豆荚。
 
“和尚干农活?”看到这一幕,许多游客都很惊讶,甚至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手机拍照,发起了微博。在他们的印象里,晨钟暮鼓、诵经修行的法师们,怎么会手持农具,忙碌于各种农活?
 
当然,也有一些游客对此心生赞许:“寺院里能保持农耕的传统挺好的。现在,有些寺院现代气息太浓了,让人找不到宁静之感。”
 
当下,社会舆论对于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正常与否议论颇多。不少佛教寺庙被门票经济所绑架,靠高门票来维持寺院运转,受到信众的强烈质疑。白马寺秉承佛教“农禅并重”的信仰实践传统以自给自足的做法,无疑是对当前门票经济的一种批判。
 
据白马寺大和尚印乐介绍,这些年,白马寺主要是种植黄豆。在上世纪90年代,白马寺的黄豆种植面积仅有十几亩;2005年起,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左右,今年的种植面积达400亩。有商家曾表示愿意高价收购白马寺的黄豆,却被拒绝了。其原因是白马寺不想以此牟利。收获的黄豆除了满足寺院日常生活之需以外,大多都被送到附近的敬老院、孤儿院,或者是进行包装之后作为结缘小礼物,送给前来参观、上香的信众与游客。
 
实际上,农禅并重及其信仰实践模式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基本传统。它作为极有特色的佛教宗派,肇始于南北朝时,成宗于唐朝,北宋年间达到鼎盛,晚明以降趋于沉寂。近代佛教改革提倡者太虚和尚为此还提出过工禅、商禅等变异形式,对佛教进行改革。然而,“文革”十年浩劫,“农禅并举”的佛教制度在很多寺院被迫中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很多佛教禅宗僧侣都在为恢复“农禅”生活而努力。
 
农禅——既是我国传统佛教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禅宗僧侣所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一种信仰实践模式,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禅宗僧侣融禅于农、以农悟道,长期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农禅的最大特点。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禅宗寺院的农业生产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禅宗僧侣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勤劳、节俭的美德与其禅宗思想和信仰实践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了“农禅并重”的禅修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展出了具有特色的丛林农业。正因如此,佛教禅宗在中国首先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教义体系,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自律化的信仰实践方式。
 
千百年来,白马寺就一直秉承上述禅宗理念及其实践方式,每年都会利用寺院的闲置土地种一些农作物,从未间断。除了白马寺之外,还有不少寺庙也保持着农禅并重的信仰实践特征。
 
笔者以为,这些年来,佛教界之所以被门票经济所绑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禅文化传统及其信仰实践模式被忽视。如果佛教寺庙还存在强大的农禅生活及其信仰实践模式,那种“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就没有了市场,流行于中国佛教界的门票经济思维自然也会失去魅力。
 
转自凤凰网
http://fo.ifeng.com/guanchajia/detail_2012_11/06/18883540_0.shtml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店铺和教堂同样都是圣地?
       下一篇文章:道教对发展及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启示——在世界宗教与发展会议上的演讲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