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宗教也是其中一种。亚当·斯密从其声誉和人力资本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马克斯·韦伯则从伦理角度分析了新教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本文在Ramsey模型的框架下,通过分析代表性个体在宗教活动上的投入以及宗教对个体生产率的影响来探讨宗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前言
自有人类生产活动以来,增长问题就成了经济学的研究重心,而揭开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成为了经济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梦想。历代的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同时也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宗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宗教不仅在国家的社会文化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在分析经济现象、制定政策方面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分析宗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差异。经济学界很早就注意到了宗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初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宗教现象。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里面就以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宗教现象。当代经济学对宗教经济学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科里·亚齐和罗纳德·埃伦伯格(1975)首次构建了宗教家庭生产模型。随后,劳伦斯·扬纳科内(1990)通过在科里·亚齐和罗纳德·埃伦伯格的模型中加入宗教人力资本这一变量扩展了宗教家庭生产模型。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宗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慢慢步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不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新兴领域,相关文章不是很多。这类文献基本上是将宗教作为社会资本的一部分来分析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如罗伯特·巴罗和雷恰尔·麦克利里(2003)利用国际宗教调查数据分析了当代礼拜活动、宗教信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通过检验宗教对经济的影响,得出了宗教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为了更好的定性定量分析这种相关关系,故提出下述模型。
二、模型
本模型框架类似Ramsey模型,并在分散经济下讨论。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2002 《国富论节选本》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 郭熙保; 孔凡保; 2006 《宗教与经济增长: 一项研究综述》国
外社会科学第五期
载于中国外资2011 年11 月下总第25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