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全世界唯一的全僧人交响乐团
发布时间: 2019/10/17日    【字体:
作者:中国佛教报道网
关键词:  全世界 僧人 交响乐团  
 
 
悟乐禅师认为,人生在世间,种种境遇会造就不同的个性,生命的轨迹也因此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内心保持着纯善、柔软博大的爱、和不断能够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生命的轨迹就不会偏离正途。
 
01
 
僧众艺术团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人生如逆旅,我亦修行人。
 
悟乐禅师认为,人生在世间,种种境遇会造就不同的个性,生命的轨迹也因此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内心保持着纯善、柔软博大的爱、和不断能够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生命的轨迹就不会偏离正途。
 
而音乐,是一种磨炼内心的很好的方法论。
 
这个想法得到了自己修行路上几位恩师的支持:净慧长老曾为悟乐禅师作偈子“高标宗旨万峰头,一派清风异浊流。识得无弦琴外意,茫茫人海驾慈舟。”
 
2004年,接近六十岁的悟乐禅师应红安县政府礼请,接任了红安天台寺的方丈,重振禅宗道场。荒山建新寺,悟乐禅师同时筹备僧人艺术团。
 
别人都替禅师愁,“您俗家挣下的家业都花完了呀”,“禅乐怎么会有前途呢?”
 
建造新寺的工地上尘土飞扬,却开了一朵小花。禅师每天都去见它。见到就笑,小心呵护。做饭的时候,他带着仅有的几位僧人边烧柴边发愿,我们要让禅乐走向世界,走进更多人的心里去。
 
鲜花没有,可以种。寺院没有,可以建。僧团没有,可以感召。新进寺的僧人,几乎都没有音乐基础,他就自己挨个教。
 
教导的过程很严厉,稍微有一点进步,他赶紧请来山里的十二位村民当观众,让大家演出锻炼胆量。就算只能拉最简单的小曲,他也开心的卖力鼓掌。
 
广玄上人将自己的名字赠与天台寺僧众艺术团“广玄艺术团”,还亲自设计了团徽。
 
禅乐自大别山腹地生根发芽——烧火的老僧人、坐着塑料板凳看露天拉琴的村民观众、战战兢兢演奏的年轻僧侣……
 
谁也没有真正想到,十几年过去,70岁的禅师真的带着自己的禅乐艺术团,走上了世界巡演的路。他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一对一教学”,有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人士、音乐名家志愿参与对乐团的专业教学中来。僧人们从零开始,到从容地站在歌剧院大厅,用专业级的水准奏响古典名曲,唱着跨越不同宗教、流派的歌曲,让无数人泪流满面。
 
“佛法”和“佛教”是区别的。悟乐禅师用他的僧人乐团呈现给世人,无论你是否是佛教徒,当你听见禅乐的这一刻,佛法的伟大就会与你的真实内心相链接。
 
02
 
“红军的后代”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不能轻易谈论“佛法”的年代。
 
因为因缘和合,一个年仅十多岁的少年接触到佛陀的智慧,并有了自己的依止师父。少年的父亲是曾经的红四军指导员,他即是人们口中说的“根正苗红的‘红军后代’”。
 
身为开国将领家庭的后代,少年未来的人生有万条路可以选,千种爱好可以学。比如,他喜欢篮球,如果勤于练习,可能在体育方面为国争光。
 
不过,师父让他学习拉提琴。
 
拉提琴,搞音乐,跟修行有什么关系?
 
少年不解,心中疑惑。但是师父让学,他也就学了,而且一学就是几十年。期间,他还听师父的话,去做了一段时间小学老师。后来,他又下海经商,也曾风生水起,不觉惶惶半生度过。
 
人到中年,参悟了世情百态,他决意出家,而且要“另辟蹊径”,用音乐来弘法,用音乐来带弟子,成了一个“音乐和尚”。
 
他就是悟乐禅师。
 
悟乐禅师想要去实践的禅乐,和传统的禅乐不同,主要以西方古典交响乐的形式呈现。
 
音乐无界,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都能有点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虽然身入佛门禅界,但父亲教给禅师的信念他一直笃记心中:无论身在哪里,都要忠于祖国,忠于信仰。爱国是不需要讨论的。父亲从小这样教导他,现在他也这样教导弟子。
 
03
 
心中的坚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世间人都以为出家人什么都该放下。但悟乐禅师却有着绝对不能放下的坚持。
 
悟乐禅师年过七十,仍然奔忙劳碌。到了冬天,甚至不敢生病,因为全寺百位僧人,都全身心的仰仗着他。
 
他没有自己的方丈院,跟僧众们住在一起。在他的主持下,红安天台寺全寺僧人持金钱戒,更没有单费。虽然没有钱,但不至于连个单独“方丈室”都修不起。悟乐禅师不单独住,是怕“离弟子太远,就违背了自己出家的心”。
 
除了每天的共修开示,回到寮房的悟乐禅师几乎不会关房门,他希望弟子们有任何修行上的问题可以马上找到他。
 
多年劳累,他已经几乎不能用嗓讲话,就随身不离一块写字板,什么问题都会细细回答。
 
虽然没有单费,但悟乐禅师每个月会给大家安排价值一百元的“个性化需求”,让大家买自己喜欢的吃穿用度。有些弟子选择了什么也不要,有些弟子买了别人爱吃的东西,分送给大家。
 
这些小小的细节让禅师很欣慰,因为“以德成佛”听起来简单,实修起来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甚至是件很痛苦的事。弟子们能这样,就是非常大的进步。
 
整个冬天,因为物资短缺,僧人们都只吃两顿饭。天气很冷的时候,大家聚在简陋的会客室里,把禅师围在中间。烤火喝茶,等身体暖些了,悟乐禅师拿起小提琴,开始拉琴。弟子们领会到了师父的意思,也开始各自练习起来。
 
深深的天台山深处,一清二白的一座寺院里,僧人们围炉烤火,专注拉琴。没有什么外在的阻碍可以让修行的心停下来。
 
雷打不动每天两小时的佛教早晚课,至少四个小时的个人练琴时间、一个小时的团队练习时间,至少半小时的全寺共修时间。
 
冬天,山里下了雪,白茫茫一片,红安天台寺的大雄宝殿、茶园、佛顶的留月亭,都置身于琉璃一样的纯白世界。
 
俗家的亲人们曾上天台寺来看过他,都已然在世间各展所长,生活各得其所。恍如隔世的相见,走的时候,他们对悟乐禅师说,你的选择是对的。
 
对的不是“我”,“佛法”才是。悟乐禅师想。天台寺艰苦的条件,让一些人离去,但更多的人选择慕法而来,长久的跟随他修行。七十年人生弹指,他经过了种种。现在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回到干净、善良、单纯的最初。
 
有时候,他觉得实在有点累了,会关上自己的房门。弟子们知道师父该休息了。
 
他坐下来,给自己放上一段古典的交响乐曲,泡壶寺里种的茶。
 
阳光和尘埃飞舞在房间里。坐了一会儿,他像几十年前一样,拿起小提琴,慢慢拉了起来……
 
暮鼓晨钟,惊醒名利客。
 
琴声佛号,唤回梦中人。
 
中国佛教报道网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李光耀如何促进新加坡宗教和谐 \圣凯
摘要:李光耀深刻地理解宗教安顿人心的社会功能,试图让国民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接受和…
 
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研究(14世纪-18世纪初) \米科霖
摘要:和平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欧洲人而言,和平意味着在一定的边界之内消灭战…
 
僧侣遗产继承问题研究 \黄琦
摘要:僧侣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从宗教的角度讲,由于僧侣脱离世俗…
 
新教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汪健
摘要:美国政治是在自身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宗教,特别是基督新教从美…
 
从习惯法价值谈法律信仰 \于红
摘要:伯尔曼曾经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是这一观点近年来遭遇了…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儒家排斥市场吗? ——中西金融大分流的历史根源
       下一篇文章:胡斯托•冈萨雷斯《信仰与财富》中文版译者序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