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宗教世俗化的中国式解读
发布时间: 2008/3/27日    【字体:
作者:杨凤岗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杨凤岗
 
 
 
    近一段时间少林寺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常有人说它“世俗化”了。很多人用这个词表达的是批评,但也有人表达的是赞赏。这是因为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存在着极大的混乱,我们有必要予以分析和澄清,然后才能更有效地讨论和评判少林寺是否世俗化了。
 
 
                             世俗化概念的诸多歧义

  总括起来,“世俗化”这个词可以包含这样一些非常不同的含义:(1)宗教的衰落、(2)宗教影响的减弱、(3)宗教出现多元的并存或分裂、(4)宗教从其他社会制度中分化分离出来、(5)宗教跟周围社会文化的张力降低、(6)宗教从神圣转变为庸俗、(7)宗教从出世转变为入世。前5种是“世俗化”这个词在国际学术界中原有的含义,后两种是中国语境中出现的特别含义。

  在哲学社会科学或社会思想中,特别是在宗教学领域中,经典世俗化理论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神圣走向了世俗,从以神圣的宗教原则来决定社会生活走向以世俗原则来决定。首先,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实践会逐渐下降,宗教注定会衰落直至消亡。其次,宗教对于社会的影响会减弱甚至消失,信教与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有什么差别。宗教信仰和实践之所以衰落,除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以外,也可能是由于现代社会中多元宗教并存于一个社会以及一个宗教内部出现多元分裂,从而削弱了对于任何一个宗教之绝对真理性和权威性的相信(贝格尔,1991)。多元化可以看做是世俗化的第三种含义。宗教影响之所以减弱,除了宗教自身的衰落外,也可能是因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家庭等制度中分化出去了。分离化也可以看做是世俗化的第四种含义。

  前两种含义的经典世俗化理论构成宗教社会学旧范式的核心,而这个世俗化旧范式已经被新范式所战胜,因为世俗化理论的预测跟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在现代化过程中或现代化了的社会中,宗教并未衰落或衰弱,宗教信仰和实践并未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下降,宗教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并未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减弱。宗教社会学新范式认为,世俗化理论在预测宗教趋势上失败,是因为其理论预设和逻辑存在着严重问题。

  宗教社会学新范式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根据,指出科技、教育、多元、分化都不会必然导致宗教的衰落或宗教影响的减弱。新范式不否认科技发展和教育普及会带来宗教的变化,这些现代化发展导致了宗教的理性化变化,但是宗教的理性化不能等同于宗教的衰落或宗教影响的衰弱。理性化了的宗教也可以是更强的宗教信仰和实践,其对于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也可能是更加强化的和更有效果的,比如理性化了的基督新教的伦理对于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现曾经起了关键作用(韦伯,1987)。新范式也不否认多元化和分离化的现实,但是认为多元化不仅不会导致宗教衰落,反而会导致宗教兴盛,因为宗教间的公平竞争必然会带来宗教领域的繁荣,正如市场竞争导致经济繁荣一样(斯达克和芬克,2004);宗教从其他社会制度中分离出来也未必意味着宗教社会影响的衰弱,不过是其影响的方式有所改变而已。比如,美国最早确定了政教分离原则(国家或政府与宗教组织的分离),但是没有人能否认宗教对于美国政治的重要影响。

  宗教社会学新范式也并不完全否定世俗化现象。如果聚焦在某一个宗教或某一个宗派上,它会随着组织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与社会文化的张力,以致信不信这样的宗教教派对于信徒的个人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减弱,从减低张力的宗教或教派的信仰和实践会走向衰落。比如,自从1960年代以来,美国基督教的所谓主流教派人数都有程度不同的减少,其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也在减弱。某个具体宗教与其周围社会文化的张力降低,可以视作世俗化的第(5)种含义。不过,这种含义的“世俗化”是个自我设限的过程,意思是说,在某个宗教教派衰落和衰弱的同时,其内部会出现不希望降低张力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不足以抵制降低张力的进展,其成员就可能从固有的宗教教派组织中分裂出来,借此保持较高的张力。即使不发生分裂,降低张力的宗教教派组织也会逐渐失去对于信徒的吸引力,而维持较高张力的其它宗教教派就可能因此而得到发展。例如,在美国基督教主流教派衰落的同时,福音派教派和独立堂会的信徒人数则在不断增长。主流教派更多地顺从社会文化潮流,张力在减小,而福音派对于社会文化持有更多的批评和反抗,保持着较高的张力。换句话说,可以说美国基督新教的主流教派走向世俗化了,而福音派的教派和堂会则还没有走向世俗化。

  上述5种含义中前两种含义(宗教的衰落和衰弱)的世俗化理论已经破产,因为这些理论的预测跟现代化过程中宗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放弃了这两种含义的世俗化理论。不过,这两种含义的世俗化理论仍然可以被新的实证事实所检验。第(3)和第(4)种含义所描述的现象(多元化、分离化)新旧范式都承认。欧美有少数学者坚持在这两个含义上使用“世俗化”一词,这种坚持也被称作“新世俗化理论”。但是新范式跟旧范式对于多元化和分离化的作用的理解有极大差异。既然如上所述多元化和分离化未必导致宗教整体上的衰落和衰弱,而“世俗化”一词的使用一向以第(1)和第(2)种含义为主,为了避免混淆,因此不应该继续用“世俗化”一词来称谓宗教的多元化和分离化,而应该直接用“多元化”和“分离化”来描述宗教变化的相关现象。只有把世俗化定义为特定宗教教派组织的张力减小时,使用“世俗化”这个概念才是有效的和有意义的。

  在汉语语境中,除了上述5种含义外,“世俗化”一词有时也用来指宗教从神圣转变为庸俗,还有时用来指宗教从出世转变为入世。“庸俗化”和“入世化”这两种含义是非常不同的。“庸俗化”是指宗教本来是神圣高雅的,而宗教组织或信徒却会变得低级庸俗。比如,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宗教神职人员本来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如今却把宗教当做赚钱的工具,把宗教器物和场所作为盈利的经济实体来经营。不少人认为宗教的“市场化”或“商业化”是宗教“庸俗化”的典型。“入世化”则是指宗教本来是出世避世、消极遁世的,如今却会积极入世,主动走进世俗社会人群,投身到社会服务和社会改造当中去。如果说“庸俗化”是贬义的,带有批评意味的,“入世化”则更多地是褒义的,带有赞赏意味的。然而,简单地用“世俗化”一词来表达如此不同的含义,怎能不带来混乱呢?因此,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实在有必要首先给出明确定义,或者干脆使用更为具体的概念而少用慎用“世俗化”一词。


                         少林寺的“世俗化”检验

  在作了上述区分之后,我们是否还可以说少林寺世俗化了呢?如果可以,少林寺的世俗化是在哪种含义上的呢?显然,第(1)、(2)、(3)、(4)种含义都是不适用于描述少林寺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的。少林寺从1980年前后的12个老弱病残的留守僧人到如今已有100多人的大型僧团,从“文革”后的残垣断壁到如今几经修复扩展的庄严殿堂,从仅有20多亩耕地靠农禅并重艰苦维持,到如今30万平方米的寺院和山林环境,以及每年数千万元的门票收入,这些都标志着少林寺的复兴而非衰落。少林寺的影响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也迅速扩大:从1974年9月至1978年底,少林寺作为文物古迹总共接待的游客只有20万人次左右。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当年游客达到了70多万人次,1984年更达到260万人次。直到今天,每年仍约有15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少林寺。来访人员包括社会各阶层背景,甚至有国际名流和外国元首。从1989年到2004年底,少林武僧团应邀出访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上千场,在全球掀起“少林功夫热”。简言之,在改革开放现代化迅速发展的近30年里,少林寺在复兴,少林寺的影响在扩大,根本没有第(1)和第(2)种含义的“世俗化”。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笔者目前没有掌握少林寺周围或登封市所辖城乡中的各个宗教的发展情况,不便讨论。就佛教内部来说,跟全国其他佛教寺庙比较起来,少林寺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即主要借助于少林武功在国内外扩大其知名度。而其自身内部的多元化则根本谈不上。
 
  在“分离化”方面,少林寺是反向发展的。就是说,不仅不是从其它社会制度中分离分化出来,反而是跟文化组织以及商业经营日益密切结合。自1986年开始,少林寺先后创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武僧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少林寺孤儿院、少林药局等文化、慈善机构。1998年更成立“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少林素饼和少林禅茶,并已经注册了国内29大类近100个商标,向一些社会企业特许授权使用“少林”商标。少林寺还设立了“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少林寺的商业化显示少林寺宗教并未从世俗制度中分离出去。
 
  少林寺在过去这二三十年的发展措施被批评者批评为走向“庸俗化”,失去了神圣性,特别是其商业经营和媒体炒作备受诟病。在回应这样的批评时,释永信方丈援引过宗教社会学新范式中的市场理论。不过,他的解读显示对于宗教市场论的误解。宗教市场论是一个社会学的理论,是把宗教类比为经济市场,有需求有供给,但需求的和供给的核心内容是宗教性的神灵观念、教义、仪式、组织等,宗教供求的互动关系有如经济上的互动关系,有规律可循。斯达克和芬克的《信仰的法则》一书就是用99条命题的形式总结论述了一些宗教供需变化的规律。这跟把宗教进行商业化操作和利用宗教赚钱是完全不同的。不过,虽然如此,说少林寺市场化庸俗化了,这不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而是一个价值判断,不足为取。因为在某些人的眼中的庸俗化,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却会是务实和入世。
 
  少林寺的发展措施被称赞者称赞为“入世化”,即不再远离世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也表示不能走远离世俗社会、避世清修的路线,提出过“大众佛教”的努力方向,并且通过少林武功和互联网向国内外介绍少林寺。释永信说:如果少林寺僧人们“安于清静的山门,卖卖香,收收门票,佛教的衰落是必然的。我们天天讲普度众生,不到众生中去,实际上一辈子也度不了几个,甚至都度不了一个,那么我们也就空有一颗慈悲心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少林寺的确更加入世化了,但是为了避免混淆,不宜把这种变化称作“世俗化”,不如就直接称之为入世化。其实,少林寺的入世化到目前为止仍然非常有限,仅仅局限在文化、旅游、经济层面的涉世,几乎完全没有关于伦理道德和政治等层面的诉求和表达。
 
 
(作者系美国普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
       下一篇文章:信仰与宗教的空间分割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