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活动
 
天下古今:《中庸》与礼乐文明的普遍性
发布时间: 2024/10/11日    【字体:
作者:孟琢
关键词:  《中庸》 礼乐文明  
 


通过对“穆”“中”“静”的考证,可以立足天道的生生之和与人性内在的有序性,建立起《中庸》天道观与人性论的义理统一,它们对礼乐文明的奠基意义也便跃然而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具有相同的思想特点,其区别仅在“未发—已发”的隐显之别。天道的生生之和落实于人性的未发之中,展现出以和谐有序为核心的天人之道,这是礼乐文明的根基所在,是为“大本”。立足“性与天道”的哲学基础,不断实现“发而皆中节”的和谐秩序,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礼乐文明,是为“达道”。这种由性命之精微通向礼乐之广大的思想方向,正是“庸”作为普遍之“用”的实现方式,它体现为天下与古今两个基本维度。

 

自天下而言,《中庸》以礼为枢纽,构建起由修身到天下的人伦秩序与道德法则。这种“修齐治平”的立德路径与《大学》紧密呼应,体现出以礼为本的实践特点。首先,修身是儒家伦理的基点,与《大学》相比,《中庸》更为注重礼的规范与调节。修身为“九经”之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子思继承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将礼作为修身的基本方式。“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庸德”“庸言”是普遍可行的德行、言语,这需要对“不足”和“有余”进行调节,避免过犹不及之弊。正如郑注所释:“圣人之行,实过于人,有余不敢尽,常为人法,从礼也。”君子的修身之道,关键在于以礼节之。

 

其次,在由修身到齐家的推拓中,《大学》自家族宗法整体言之,《中庸》则着重揭橥“夫妇之道”的奠基意义。“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如前所论,《中庸》的人性论既有“生生”之共性,更有“中和”之特性,故能以一种文明有序的方式实现生生。夫妇之道既是人类繁衍的起点,也是人伦和谐的起点,君子之道肇端于此,立足生生之始建立人类独有的礼乐秩序。

 

最后,君子之道朝向“天下国家”不断拓展,基于先秦礼制建构普遍性的人伦秩序与政治秩序,展现出“察乎天地”的广大境界。一方面,《中庸》自郊社、宗庙之礼以明治国之道。在“昭穆”“序爵”“序事”“旅酬”“燕毛”之礼中,蕴含着祖先、爵位、职事、上下、长幼的人伦秩序,体现出宗法社会中的治国之道。一方面,《中庸》根据先秦礼制的基本结构,建立“达道”与“九经”的天下格局,展现出人伦秩序的普遍性和推己及人的彻底性。所谓“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及其道德秩序,具有“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的普遍意义。根据吴承仕的研究,五伦由宗法结构中父子、兄弟、夫妇“三至亲”发展而来,包含了一切血统与非血统的关系;将非血统的“君臣”置于“昆弟”之前,更与丧服之制密不可分。(参见吴承仕,第7页)在丧服中,子为父、君为臣、妻为夫服斩衰,兄弟相为服齐衰,朋友服缌麻——丧服之制与“达道”次第的一致性,尤可见《中庸》天下秩序的礼学背景。在对“达道”的阐释中,《中庸》将礼与仁、义等道德范畴进行会通。“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仁义作为儒家之常道,与礼乐秩序的普遍性密不可分:“亲亲”属于血统关系,“尊贤”属于非血统关系,它们既是仁义之道的基础,也在“亲亲之杀”与“尊贤之等”中蕴含着礼乐秩序的必然之理,展现出德性与秩序的统一。所谓“九经”,指由修身到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的九种政治德行,这种由修身以及家国天下的道德次第,是对《大学》“修齐治平”的进一步深化。根据“九经”的次第,天下秩序在以自身为起点的道德推拓中不断展开,这显然也是以礼制为基础的。

 

自古今而言,《中庸》以礼为核心,建立起由舜以至于文、武、周公、孔子的道统,立足礼乐传统敉平孔子与先王之间有德无位的差异。朱子以《中庸》为传承道统之作,这一道统不仅来自“允执厥中”的先王之训,更体现为礼乐之道的赓续不息。舜以庶人为先王,子思据此提出“大德者必受命”之义。历代圣王秉承天命的依据何在?这是儒家道统论的关键问题。《中庸》言大舜之道在执两用中、践行中道,充分契合“性与天道”的中和之义。清华简《保训》记载舜“求中”“得中”以受尧之禅让,李学勤释“中”为“中道”,这种“得中受命”的观念亦可与《中庸》参证。(参见李学勤,第76-78页)在对文武、周公之道的论述中,子思引孔子之语,进一步阐发这一思想:

 

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第3533-3534页)

 

在尧、舜、禹、汤以来的圣王传统中,唯有文王堪称“无忧”。子思略过夏、商而特重文王,正在于周代先王建立了贯通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的礼乐制度。周礼是“中道”的充分实现,也是文王对舜德的根本推进。它合乎天道生生之和的规律,保证人之本性的充分实现,故能横亘古今而传承不息,与“达道”“达德”并称“达孝”。要之,先王禀受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礼乐之道的传承与开拓,建立起兼具人伦普遍性与历史延续性的文明秩序。

 

由圣王到孔子,随着道统承担者的身份转化,调和孔子与先王之间的“德—位”差异成为儒家道统论的重要议题。一方面,“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中庸》强调先王之道不可改易,反对“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的僭越之举。在子思看来,只有兼具德位才能制礼作乐,无论时王还是后圣都不能动摇礼乐传统,体现出“复礼”的文化态度。另一方面,孔子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对周礼的继承。在《中庸》的阐释中,孔子正是因为深刻继承了“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礼乐传统,才能具有“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的崇高地位。要之,从天命到人性、从人性到礼乐,再到由舜以至文武周孔的礼乐传统,《中庸》建立起贯通古今的道统观念。这一道统不仅是李翱以来所强调的“性命之统”,更体现为礼乐文明的传衍不息。礼乐之道是圣王与圣人的共性所在,《中庸》道统的实质在于“礼乐之统”。

 

在天下古今的双重维度中,《中庸》为礼乐文明赋予了普遍性的义理内涵,它放诸四海而皆准,传之久远而不息,具有赅遍时空的文化价值。礼乐之道的基本精神在于和谐有序,这是天道之“穆”与人性之“中”“静”的共通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天人、内外的整体贯通亦见诸“禘”的命名之义。禘祭是宗庙之祭的第一大礼,《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中庸》亦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皆可见儒家对禘祭的高度重视。朱子:“禘,天子宗庙之大祭,追祭太祖之所自出于太庙,而以太祖配之也。”(朱熹,第29页)追祭太祖之所出,是为沟通天人;太祖以下以昭穆依次配之,是为辨明人伦。禘的实质是对天人秩序与人伦秩序的协调整合,故为治国平天下之要道。《白虎通·宗庙》:“禘之为言谛也,序昭穆,谛父子也。”《后汉书·张纯传》:“禘之为言谛,谛定昭穆尊卑之义也。”《说文》:“禘,谛祭也。谛,审也”,它与“静,审也”一样,都是清晰明辨的状态,蕴含着礼乐之道和谐有序的文化精神。在“禘—谛—审—静”的语义关联中,充分体现出礼乐与性命的统一。

 

摘自《礼乐文明的根基重建:〈中庸〉主旨新探》《哲学研究》2023年第12

乾元国学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农村寺庙财产制度的法律探究 \张锦
摘要:农村寺庙是农村宗教活动的载体,农村寺庙具有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经济文化的功…
 
热月党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1794-1795) \文宇欣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三等级联合部分第一等级以及群众共同推翻了原有的旧制…
 
美国宪法中的“二元革命”——评伯尔曼的《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韩成芳
摘要:<正>哈罗德·J.伯尔曼是美国著名比较法学家与法史学家,《启蒙运动对美国宪法的…
 
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宗教和谐的机遇与挑战 \张文学
摘要: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乔飞
摘要:我国的法制近代化、现代化,已走过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至上世纪末,最终确定治国方…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改革宗传统中的敬拜
       下一篇文章: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命运的多维思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