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敖包
由于文化传统、民族融合、宗教政策导向以及宗教自身的原因,蒙古族自元朝时期开始,其宗教信仰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以传统萨满教为基本信仰,辅之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诸多类型。17世纪以后,尽管藏传佛教盛极一时,但基督教、伊斯兰教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变革及宗教自身的转变,蒙古族宗教信仰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科技化、现代化对包括民族宗教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然而,社会现代化对宗教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传统宗教可以借助更多现代手段、也可以通过更多途径来进行自身的变革,包括宗教观念、宗教活动方式等,即如何在不失却本性的基础上去适应世俗社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这是宗教在现代化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巨变时期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表现在五大宗教及各种民间宗教在其社会生活中都呈现恢复发展之态势,且信仰多元的表现形式繁多。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主要指信仰形式的多元化,即信仰的宗教类型呈现多元化。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信
仰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个民族在同一时期有多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更是不多见的。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民族性的群众思想信仰问题,与每个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紧密相关。
宗教社会学认为,人类与生俱来与周围世界存在着不确定关系和不可能关系,前者是指世界对人是一种不确定的存在,后者是指人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东西,却不可回避地要承受某些东西。在新经济的转型期,人们需要新的精神依托。现代社会观念的变化撞击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对宗教产生依赖的情感。
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五大宗教及各种民间宗教都呈现恢复发展之态势。在当今的蒙古族中,不仅是藏传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宗教都有各自相当的信众。多元信仰首先是与蒙古族的文化传统有关的,同时也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精神形成的冲击密不可分。在蒙古族的多元宗教信仰中,基督教发展最快。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增多,许多人为了寻找精神寄托而纷纷信教。另一方面则在于宗教本身,由于基督教教义教理的灵活性、传播渠道和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的缘故,使基督教近年来宗教场所的建立和信徒的增长高于其他宗教。据调查,除正规的教堂外,还有一些家庭活动点。有意味的是,有些曾经信佛的佛教徒改信基督教,也开始研读《圣经》了。
同时,蒙古族的信仰多元化也表现在其形式繁多。比如个体信仰的虔敬程度表现不一,有些信徒信仰虔诚,宗教活动经常化,而有些信徒则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与之相应的是信众信仰的目的也日趋复杂化等等。
世俗化使宗教的神秘性正在弱化,彼世与此世的距离似乎不再那么遥远。同时,世俗化也提高了宗教适应社会的灵活性。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世俗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宗教世俗化也成为上世纪世界宗教发展的主流倾向之一。一方面,宗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减退,逐渐变成了个人的爱好和选择;另一方面,传统宗教以适应世俗社会的方式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世俗化”与“宗教热”这两个似乎矛盾的现象在现代宗教生活中共存。学者们对宗教世俗化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其中一种较为众多人接受的界定是:宗教日益关心此岸的人类事务,而不再专门以服务和向往于彼岸的神和天堂为宗旨。有的学者甚至通俗地将宗教世俗化理解为“人间化”、“民间化”,认为现代宗教已经逐步适应了以人为本的现实社会。“在宗教的世俗化过程中,对神明的信仰逐渐淡化,而对人类自身的信仰日益升值提高,个人的价值和地位日益上升。”
就蒙古族的主体信仰藏传佛教而言,其世俗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世俗化表现在佛教僧侣阶层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内蒙古地区,由于许多藏传佛教寺庙都是集历史、宗教、民俗文化于一身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开展使喇嘛与世俗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在商品化的社会里,人们建新房请喇嘛看风水,企业开业请喇嘛选日子,建设居民小区请喇嘛起名字,小孩出生请喇嘛起名字,亲人亡故请喇嘛超度亡灵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笃信佛教,也有的介于信与不信之间,出于从众心理,追风随俗,讨个吉利而已。如五当召的喇嘛忙于接待游客,像人们上下班一样,没有很多时间学习佛教的教理教义。有些小喇嘛出家的目的主要是到寺庙学习藏医学,以便将来立足社会有一技之长。
其次,寺院教育的影响逐渐弱化。如今的寺院教育与过去大不相同。由于世俗教育的普及,传统的寺院教育制度没有了市场,人们对于宗教教理教义的学习和研究热情在逐步淡化。很少有喇嘛获得高级的修行次第或学位。
第三,在普通信徒方面,世俗化表现为宗教的实用性和娱乐性特点日益突出,信仰方式也很灵活,如既可在庙中上香,也可在家拜佛;“临时抱佛脚”而“无事不登三宝殿”。佛事活动尤其是庙会等大型宗教活动的世俗意义更突出。人们参加庙会活动,很多时候是为了娱乐身心而不是出于虔诚信仰。很多寺庙举行的庙会不再是严格的宗教活动,而更像是世俗节日,宗教消费较以往也有所增加。从宗教观念上看,信众宗教观念的变化与现代价值观的认同相关联;从宗教行为的动机上看,年轻人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生活的幸福,老年人则更多专注于身体的安康和来世的果报;从宗教心理及其宗教行为结果上看,普通信众对现实生活幸福的追求远远大于对来世安宁的渴望。
此外,宗教仪式也逐渐从繁琐严格走向简约宽松,方便了与普通信众的沟通。宗教仪式采取了现代化的手段,不断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成果。如寺庙举办法会时,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法会现场的声、光效果浸润了现代气息,色彩、着装、外景也都不同程度地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渲染。从这些表象看,世俗化使宗教的神秘性正在弱化,彼世与此世的距离似乎不再那么遥远。世俗化既削弱了宗教的神圣性,也提高了它适应社会的灵活性。
祖先崇拜、九游白纛祭奠以及具有普遍性的敖包崇拜的兴起,表明蒙古族民间信仰正普遍复旧并应运重生,充分展现了其旺盛的活力。
蒙古族聚居区民间信仰非常活跃,其规模有上升的趋势。笔者调查的目标社区主要有两个,一是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保留比较完整的鄂尔多斯地区,另一个是文化构成复杂、民族文化变迁迅速的呼和浩特市区。选择这样两个有代表性的地区,有利于比较民族民间信仰传承和保留的状况,接受调查的对象大多都是蒙古族。总的看来,民间信仰依然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祖先崇拜的复兴。传统民间信仰是蒙古族比较特别的宗教现象,从一定意义上已经与民俗融为一体。这种现象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等内蒙古西部地区尤其典型。首先是成吉思汗陵的民间祭祀活动。成吉思汗陵的民间祭祀活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已形成固定的仪式。大体可分为3类,即平日的祭祀,每月固定的月季及每个季节的季祭。平日的祭奠是信徒们选择吉日良辰,或者由主持祭祀的牙门图德根据信徒的要求认为可行的日子进行的祭奠。月祭从农历正月开始到12月,每月都有固定的日期。季祭则以每年的春季祭祀最为隆重。其次是对与成吉思汗相关的后人的祭祀。《蒙古源流》的作者萨冈彻辰是成吉思汗的第22世孙,是著名的蒙古族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据调查,对萨冈彻辰的祭祀自明代始,当地百姓在“文革”时也偷偷祭祀。像成吉思汗有守灵人一样,萨冈彻辰也有守灵人。2004年,萨冈彻辰纪念馆落成,乌审旗组织召开了萨冈彻辰诞辰400周年纪念大会,并在萨冈彻辰纪念馆举行了数百人参加的的祭祀仪式。对萨冈彻辰的祭奠成为乌审旗及其周围地区民间信仰日趋活跃的一个表现。此外,还有达茂旗的哈萨尔祭祀、巴林右旗的公主祭祀等。
九游白纛祭奠的兴起,是蒙古族民间信仰的又一表现形式。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上游召集大会,庆祝蒙古诸部统一而建立大蒙古汗国,在此时树立起九游白纛,蒙古族视其为民族和国家兴旺的象征。历史上,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喀尔喀等地都有过祭祀察罕苏勒德的习俗。如今在乌审旗陶利镇塔来乌素嘎查伊克萨萨滩,当地蒙古族群众祭奠着蒙古大汗国军徽,即九游白纛。据当代鄂尔多斯学者嘎尔迪若日布先生考证,九游白纛从其起源地肯特山南麓克鲁伦河历经5次大迁移,最终乌审旗成为九游白纛的祭祀之地。现在在他的倡导下,乌审旗陶利镇塔来乌素嘎查伊克萨萨滩,已经搭盖了数十平方米的祭台,据说当地保留了最完整的祭祀仪式。
敖包崇拜在蒙古地区成为牧人的普遍信仰。人们一般认为敖包是萨满教信仰遗存,我们可以从中反观蒙古族早期自然崇拜的影子。敖包的表象是石和柳搭起的祭坛,实质上是蒙古族人崇拜天、地、日、月等多种神灵的象征。内蒙古地区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敖包。目前,仅鄂尔多斯地区,就存在着170多处,其中包括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敖包、与蒙古族的圣物有关的敖包、诺彦(做官的人)敖包、家族敖包、家庭敖包、旅游敖包等。每个敖包祭祀的时间不统一,但是都有大致确定的祭祀时间,民间都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祭祀仪式。参加者有蒙古族和居住在当地的汉族群众。鄂尔多斯地区的敖包祭祀在当地群众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敖包的信仰具有多种功能,如向其求福、求雨、求治病、求安全、求护佑等等。
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所言:“民间信仰习俗经过从‘土改’到‘文革’的漫长休眠期,目前正普遍复旧并应运重生。除了较大规模的对民族始祖及古圣先贤的祭奠日益隆盛外,数以千万计的供奉各路神佛先真的寺庙宫观香火正旺”。与藏传佛教的世俗化相对应,蒙古族民族民间信仰日趋活跃,民间信仰得到相当程度的恢复,其中对历史英雄的崇拜日益凸显。如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观念里,成吉思汗似乎已被神圣化。他已从民族英雄上升成了超凡脱俗的神,具有了某种神圣意义。最近几年,成吉思汗陵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万人,一些人是参观游览,一些人则是朝拜。成吉思汗的后裔也有被神圣化的趋向,如前面提到的萨冈彻辰祭祀。这也正好迎合了“宗教”一词在汉语中的意义,“宗教”乃“奉祀神祇,祖先之教”也。
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一种宗教是否具有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是否一方面保持了自身的本质,另一方
面,它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宗教文化总是沉淀着许多过去岁月的久远记忆,如何从中剥离有价值的信息,还需投入更多精力。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