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社会
 
宗教活动权不宜拍卖
发布时间: 2009/3/6日    【字体:
作者:魏德东
关键词:  宗教  社会  
 
 
 
                                        魏德东
 
 
    春节期间,佛寺道观人声鼎沸,宗教自由得以集中体现,而相关的商业活动也红红火火。特别引发媒体和大众争议的一项活动,就是宗教活动权的拍卖。有拍卖头炷香的,雅称“首香权”;有拍卖新年零点钟声的,叫做“撞钟权”,价码动辄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生意兴隆。
 
  烧香拜佛,撞钟祈福,本是宗教信徒和一般大众表达情感的形式,如何能如此商业化呢?一些寺庙宫观以出钱多少的形式,将参加宗教活动的信众分出先后,似乎越早烧香撞钟,福报就越大。于是信众人心惶惶,生怕晚了沾不上福气,进而踊跃报价。
 
  或曰:拍卖的钱都用来救灾了,用于救助孤儿了,送给养老院了,拍卖不过是形式。拍卖本身是商业化了点,但目的是好的。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有关宗教活动商业化的辩解。
 
  对于这个说法,可以引入法学中的目的正义和程序正义概念加以澄清。所谓目的正义,是说为了良好的
意愿和正义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此即便行为的过程有所瑕疵,也是可以宽容的。比如抓到犯罪嫌疑人,“你若是不交代,打30大板”,结果很快结案,被害人得以伸冤,感激青天大老爷。至于其中打人的情节,因为是为了伸张正义,也就能以小节无害论了。而程序正义,则强调不论什么目的,都要按程序活动,抓到犯罪嫌疑人,要以合法的手段获得证据,以非法方式得到的证据无效。
 
  显然,在一定条件下,强调目的正义会有更高的效率,而主张程序正义的成本要高得多。然而,任何理性的法律系统,都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因为在不正义的程序下,所取得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假的,如屈打成招者即是;更重要的是,不正义的程序,本身就损害着正义,希望以不正义的手段取得正义的结果,长期而言必定南辕北辙。
 
  对于宗教活动而言,应该强调目的正义,还是程序正义呢?答案不言自明。对目的正义者来说,为了给慈善事业多募集资金,利用信众的宗教热情,将宗教活动权拍卖,一本万利,不是很好吗?然而,以金钱多少为标准,将信众参与宗教活动的权利等级化,损害了教义所强调的众生平等原则。这些行为,短期内会募集到较多资金,但因为助长了信众原本需要在教会中破除的等级观念,因此破坏了宗教的形象,伤害了大众的宗教感情。从长期来看,这对宗教发展的影响是**的。
 
  现代宗教强调与社会的结合,恰如火中取栗。手段到位,可以抢出栗子吃;反应不敏捷,就会烧了自己的手。实际上,前辈很早就对宗教与社会的结合确立了原则,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以宗教精神处理世俗生活,使宗教的优质成分在日常活动中发扬光大。而所谓的宗教活动权拍卖之类,尽管也是宗教与社会的结合,但路径恰恰相反,是“以入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业”,活生生地将圣洁的宗教活动庸俗化了。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5d0c90100c7l0.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解读新时期蒙古族宗教信仰
       下一篇文章:功德与慈善之辩——关于佛教慈善义卖现象的讨论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