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经济
 
宗教对投资风险的化解
发布时间: 2011/2/17日    【字体:
作者:张志鹏
关键词:  宗教 投资  
 
 
                                        张志鹏

 
  投资是人们为了获得持续性收入所采取的经济决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包括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期货投资、收藏品投资等。

  投资总是与风险相伴随的。自然灾害、疾病疫情、战争等因素在创造一些新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破坏了另一些投资计划。而宗教则是人们面对投资风险时,可以借助的有效力量之一,因此,宗教与投资活动之间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旧约圣经中记载了一件有关灾害风险和投机活动的事情。有一天,埃及法老做了一个梦,在梦境中,先是出现了7头肥壮的奶牛,接着出现了7头极其瘦弱的奶牛,最后出现了7支麦穗并且被那些瘦弱的奶牛吃掉了。埃及法老这个神秘而又带有某种预示的梦境,难倒了当时所有的解梦者。而刚刚从监狱释放出的约瑟认为,此梦预示着接下来先有7个丰年,之后就是7个灾荒年。利用这个预言,约瑟为法老策划了一个长期的投机计划。在丰年的时候,他们以低价购进粮食,囤积起来。当到了7个歉收年份的时候,约瑟和法老利用垄断粮食的地位,强迫购买者接受不公平的价格。

  虽然并不能确定神灵可以预告和帮助人们克服风险,但研究者发现,宗教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风险分担机制,这是因为处于同一宗教组织中的人可以共同分担风险和相互提供经济援助。有研究者通过对美国家庭消费的研究发现,当受到收入波动的冲击时,那些对宗教组织进行捐赠的家庭能够更好地保障其消费平衡。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有研究者通过对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比较研究发现,人均每月非食物消费支出每下降1美元,家庭参加《古兰经》学习的概率就提高2%,一个孩子转学到伊斯兰学校的概率就增加1%。

  对公司决策的研究显示,宗教对投资风险的影响更为普遍。香港科技大学的许继伟和吉尔斯·希拉里(Gilles Hilary)研究发现,宗教虔诚度与公司冒险投资度呈负相关。在美国一些宗教虔诚度较高的县,那里的公司在投资时比较少冒险,公司投资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较少,且预期增长水准较低,但是盈利较高。这一特征似乎在所有的宗教群体都存在,只是基督教新教徒与企业风险回避度的关联性更为一致。虽然高宗教虔诚度会导致公司较低的长期增长和投资,但是当它们决定投资后,其审慎的态度多会带来较高的回报。

  宗教对投资风险的影响还反映在期货市场上。梵蒂冈教廷曾经传出消息,他们将负责从斯托克欧洲600指数(Stoxx Europe 600 Index)成分股中挑选出533只股票,组成一个“斯托克欧洲基督教指数”(Stoxx Europe Christian Index)。梵蒂冈教廷剔除了斯托克欧洲600指数里和自己价值观不相符的公司的股票,对**事业有助推力的、开赌场的、卖烟草的公司,一概都被从名单上删除了,因为天主教教义反对堕胎和避孕,生产计生用品的公司也被刨除在外。这一做法可能能够得到那些希望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增加道德投资成分的投资者的欢迎。

  随着城市化水平和老年化水平的提高,风险社会已经成为现实,而与西方金融市场层出不穷的创新状况相比,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还较少,人们化解、抵御金融风险的工具不足。但是研究者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不同信仰的宗教组织发挥了化解生老病死风险的功能,吸引了大量信众。其实,在相对发达的城市资本市场中,人们同样期盼信用能够得到超自然信仰的保证,非理性投机能够受到灵性修养的制衡。
 
                                (本文转载于《中国民族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摩洛哥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探析 \黄麟
摘要:摩洛哥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统君主制、圣裔血统和作为“信士…
 
中国近代政教分离思想的发展 \周伟驰
摘要:政教分离是西方近代新教国家政教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基督新教来华,教案频…
 
近代以来日本宗教对话发展的政策性动因论析 \陶金
摘要:受1893年万国宗教大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的宗教团体已经出现了多…
 
从“基督教世界”到“信纲式国家”:现代宗教权利的萌芽 \董江阳
摘要:人类历史从宗教暴力,到宗教宽容,再到宗教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苦的演化过程…
 
良心自由:公民社会的“灵性资本” \张生
——《良心的自由——从清教徒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评介<正>《良心的自由——从清教…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下一篇文章:俄罗斯东正教会经济的特点及其问题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