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
贸易也被称为商业,是指自愿的货物或服务交换。古典贸易理论表明,两个地区之间发生贸易往往是因为一地在生产某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如有较佳的技术、较易获取原材料等。现代贸易理论进一步将贸易的决定因素扩展到运输费用、产业结构以及交易费用等多个方面。
自由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免关税的货物及服务流通,它与重商主义、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对立的。今天,随着国际市场的扩展,自由贸易改善了买者和卖者双方的福利状况。从自由贸易演进的历史来看,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宗教因素一直在影响着这一进程。
宗教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一些情况下,宗教有可能推动贸易的发展;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宗教却会成为制约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佛教在印度兴起时,就与贸易有着重要关联。在当时的印度,婆罗门教是一种非常保守、社会组织形式僵化的宗教,它极力反对人口流动,甚至视出海贸易为大罪,这当然不能赢得商人的支持。同时,婆罗门教严格的种姓制度也限制了吠舍种姓之外的人从事商业。而佛教则与城市文化、商业文化息息相关,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商人始终是印度佛教的支柱,在原始佛教信徒中,商人占的比例非常大。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和印度政治局势的变化,印度的对外贸易自公元5世纪起逐渐衰落。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阿拉伯人逐渐控制了印度洋尤其是印度西海岸的海上贸易,因缺乏货币,印度的商品经济受到抑制,农村自然经济的地位得到上升,商人对佛教的支持随之减少。
在圣经中,有大量关于肯定贸易事件的论述。进入10世纪之后,基督教会神学家和法学家们对商业利润的性质进行了区分,他们把买卖所得的利润与高利贷所得的利润区分开来。由于在绝大多数商业活动中,商人都投入了辛勤的劳动、宝贵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其所获得的利润无疑都是诚实的报酬。教会的说教对商人仅仅具有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商人在具体的贸易活动中究竟如何作为,完全取决于其内心深处的道德自律。
基督教对于贸易活动的抵制一直延续到了17世纪。1709年,一位苏格兰神职人员写道:“我们对于贸易过度热衷,因而使我们忽视更有价值的兴趣,我谦恭地认为,这种罪行将写在上帝对我们的判决上……我确信,上帝正对我们的贸易深感不满……因为贸易被放在宗教的领地进行。”然而,随着清教伦理的深入,贸易已经被视为上帝赋予的天职,自由贸易进而成为国际的通行规则。
进入19世纪后,西方国家基督教宣教组织以“3C策略”(即基督教Christianity、贸易Commerce、文明Civilization 三管齐下的策略)为主要宣教策略,其目的是希望以贸易来消除奴隶贩卖、对抗不良恶习(如贩卖鸦片)等,最终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后来,宣教士发现,商业利益往往会与宣教目标发生冲突。因此,后来的大多数宣教团体都放弃了“3C策略”,而转向纯粹以传福音为主的宣教策略。
在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真主许可经商,严禁重利”被明文规定。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青年时就以经商为业,从他的言行录——“圣训“中可以看出,他主张交易时要诚实,不能投机倒把,不能指空卖空,也不能囤积居奇,要公平合理地进行交易,这一传统对穆斯林的经商有深刻影响。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此,多个国际组织和我国领导人多次进行呼吁,提出各国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自由贸易,共同营造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应该指出的是,要真正推动自由贸易理念的深入人心,还必须发挥包括宗教在内的多种伦理、组织的优势,为自由贸易开辟道路。
(本文转载自:《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