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每周推荐
 
“先声”以后——北加州漫谈纪要
发布时间: 2012/3/16日    【字体:
作者:刘同苏
关键词:  家庭教会  
 

                                        刘同苏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位海外资深的牧师,神学院与基督教机构的带领同工,会同来自中国家庭教会的牧者,神学生与平信徒领袖,于2012年2月20日在美国加州北部,就北京守望教会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目前形势,未来走向,进行了一次漫谈式的非正式讨论。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漫谈,讨论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本文作者仅仅极为扼要地报告一下此次讨论的内容。由于本文作者自身的取向,报告不一定代表了所有参与讨论者的立场。
 
    尽管讨论者为守望教会事件列举了许多偶然因素,比如在外部环境方面有政府内部的“左”倾势力抬头,社会环境里面的“茉莉花”运动,等等,在教会内部有异向的领受,策略与时机的选择,内部矛盾的处理,等等,但是,绝大多数讨论者同意:守望事件的发生必须置于更大的历史景观里面加以考虑,即中国家庭教会已经进入社会的主流人群,开始在社会公共空间里面公开向主流人群传扬福音,而中国官方的现行宗教管理政策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仍然不承认家庭教会信仰自由的宪法权利;在公民社会形成的历史变革时代,这种冲突是必然的,而家庭教会对自身信仰权利的申明,虽然是为了信仰的缘故,却在客观上代表了形成公民社会的要求。
 
    多数讨论者同意:无论具体的缘由,守望事件的本质是保持信仰的独立(对内)和申明信仰的权利(对外)。守望事件的焦点是社会公共空间里面传扬福音的权利问题。一位年长的牧者甚至指出:从学理上讲,守望教会事件类似于宗教改革的先声;尽管目前该事件尚未产生直接的效果,未来将会导致根本性的变化。
 
    绝大多数讨论者承认:尽管守望教会事件具有其自身的意义,但是,中国家庭教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基础性的建造。一个教会的抗争可以标明教会进入主流社会的深度,并且会有力地促进这一进入,但是,必须有实体,标志才会发挥标志的作用。所以,除了支持这类标志性的教会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教会的日常性的基础事工;对内应当重视以堂会为基础的牧养工作,对外应当着重社区性的社会参与。
 
    大多参与讨论者欣赏守望教会对原则的坚持,但也认为守望教会在策略的选择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由于中国社会文化处于全面变动的时代,各个阶段与不同地区的形势常常呈示出不分明的灰色状态;在此情形之下,有时具体地区的策略选择会间接地为根本性变化定型。
 
    所有的讨论者都确认,因为目前北京地方政府方面“赶尽杀绝”的极端手段,守望教会的外部形势严峻。至于守望教会的内部情形,由于讨论者的消息来源不同,所以,有着截然不同的判定。不过,不管对守望内部情形的判定有何不同,所有讨论者都同意:在2011年12月25日以后,守望教会面对新的情况,必须领受新的异象,并据此采取新的策略。
 
    参与讨论者一致同意:通过长期的“户外聚会”已经达到申明在社会公共空间传扬福音之权利的目的;一种权利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社会文化发展和多次的抗争得以形成,守望教会的“户外聚会”已经尽了当尽之份,不应期待“毕其功于一役”。参与讨论者建议:在不离开社会公共空间的前提下,守望教会无需纠结于已经构置的处所,也不要拘泥于聚会地点对人数的容纳程度;对公共空间的坚守在于性质,而不取决于数量或特定地点。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试析印度政府主导的宗教个人法改革 \张雪娇
摘要:在从传统宗教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印度宗教与政治(法治)的关系也…
 
宗教改革早期教派的多元化与奥格斯堡“新教认同”的构建 \吴愁
摘要:在宗教改革运动最为激烈的16世纪20年代,上德意志区域的帝国城市率先接触到改革…
 
天主教与菲律宾民主化转型研究 \史田一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0多个威权国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波”民主化…
 
从教派之争到文化战争——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实践 \刘碧波 李一达
摘要:对美国宪法中的确立条款历来有两种解读,严格分离和中立论。自1947年以来,"严格…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摘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论孔子的信仰
       下一篇文章:伊斯兰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之比较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