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 宗教与国家
 
信仰在2012大选中的角色
发布时间: 2013/1/13日    【字体:
作者:佚名
关键词:  信仰 美国大选  
 
 
 
 
    2012年12月5日- 2012年美国大选是美国历史上花费最昂贵,也是近年来最受争议的竞选之一。巴纳集团(Barna Group)新近在全国范围对参与选举的民众做了一次调查。该调查显示,信仰不但对选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和未来的看法。
 
                                  民众是怎样根据信仰进行投票的?

    尽管奥巴马总统压倒性地赢得了总统选举团(332比206),普选结果却与其对手非常相近:仅以50%比48%的微弱优势领先。然而,观察各个信仰群体就会发现,没有哪个群体对二人的支持率这么接近。71%的福音派基督徒认为自己“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主要属于保守派”。因此,福音派绝对支持罗姆尼(81%比17%)就不稀奇了。尽管福音派的支持率很高,但这81%是自1996年鲍勃·多尔输给比尔·克林顿以来,福音派对共和党候选人支持率最低的一次。这也比2008年福音派基督徒对麦凯恩的支持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

   同样,大部分重生的非福音派基督徒支持罗姆尼。这部分选民支持共和党挑战者而非现任总统(56%比43%)。这是在最近五次的总统选举中,该宗教群体给予一个候选人的最高支持率(与小布什总统2004年继任选举支持率相同)。这56%的支持率比4年前共和党挑战者约翰·麦凯恩的支持率高出5个百分点。有趣的是,这部分基督徒是最不确定的根据信仰投票的群体。从1996年向民主党候选人比尔·克林顿贡献4个百分点的优势到2012年给予罗姆尼13个百分点的优势差距,重生的非福音派基督徒的投票总数每年都不尽相同。

    同其他基督徒相比,占据选民中很大一部分的是名义基督徒,他们认为自己是基督徒,却并未重生。他们坚定地把选票投给了奥巴马(57%比41%)。这个支持率仅比所有重生的基督徒的支持率稍低一些(也就是说,福音派和其他非福音派重生的基督徒总共给罗姆尼的投票是60%比39%)。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震惊。名义上的基督徒在过去五次大选中一成不变地将选票投给了民主党候选人。从全国范围来看,名义基督徒的数量超过所有重生的基督徒。但是,从2012年大选的投票人数上看,这两个群体是近乎一样的(各占了选区的43%)。剩下的七分之一(14%)的选票则来自与基督信仰毫无关系的选民。

    三分之二的怀疑论者和非基督徒选民中将选票投给了奥巴马。68%的怀疑论者将选票投给民主党候选人。这表明自2008年奥巴马大选获胜后,怀疑论者对他的支持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1996年大选中非基督徒89%的选票投给了克林顿,而2012年的69%则是自此以后该人群在大选中投票差额最大的一次。

    天主教徒一直以来就有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的传统。以57%比42%的投票支持奥巴马,这结果也一如往常。这15%的差额是自1996年比尔·克林顿以21%的优势胜于鲍勃·多尔以来最大的一次。

    2012年新教徒的选票正好与天主教选民的情况相反:以57%比42%的比率支持罗姆尼。共和党候选人连续四次大选都赢得了大多数新教徒选民的投票。

    巴纳调查涉及的其他与信仰相关的群体还包括:不去教堂的信徒选民(占选民的1/3,他们以58%比32%支持奥巴马)、主流新教徒(占选民的17%,以48%比45%的支持率支持奥巴马)、非主流新教徒(占选民的29%,以56%比35%支持罗姆尼)、信仰积极的人(占选民的31%,56%比35%支持罗姆尼)和信仰消极的人(占选民的69%,52%比39%支持奥巴马)。
 
                                        有如此偏好的原因

    以上各个群体的选民做出如此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在支持奥巴马的选民中,重生的非福音派基督徒主要是因为不喜欢罗姆尼,而且欣赏奥巴马对未来的设想(16%)、他在白宫的表现(13%)以及个人魅力(12%)。名义上的基督徒支持奥巴马主要是出于欣赏他对未来的规划(12%)、个人魅力(10%)以及他的经济和政治计划(10%)。天主教徒主要因为喜爱奥巴马的个人魅力(17%)以及对他这个国家未来的设想(13%)。新教徒支持奥巴马是因为青睐他对未来的设想(15%)、以往的工作表现(13%),他们厌恶罗姆尼(12%)和他的经济政策([U1] 10%)。

    这次的研究数据显示,新教徒选民最有可能出于对某一候选人的厌恶而做出最终的投票决定。近1/4的新教徒并非因为喜爱某一候选人而投票给他,而是出于对另一候选人的厌恶。

    从这份调查同样可以看出,1/4的选民声称他们“将一直投票给代表我所在的党派候选人。”稀奇的是,这一现象在福音派基督徒中却相对罕见(17%)。最有可能根据党派而投票的是名义基督徒(28%)。在此次大选中,大多数名义基督徒属民主党人士(43%),另38%是共和党,19%为无党派人士。

    调查同样显示,3/10的选民认为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和性格是左右他们投票的主要原因,而非对一些问题的立场。在以上几个宗教群体中,这一现象在福音派基督徒中最为少见(26%),而在天主教徒中最常见(37%)。
 
                                 信仰是如何影响选举的

    在这次大选的选民中,大约一半的人(45%)表明信仰影响他们的投票。而在这些选民中又有一半人认为信仰“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选择,而另一半认为影响并非如此之大。

    信仰和投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相关性十分明显。[U2] 与罗姆尼的支持者相比而言,投票给奥巴马的选民不会认为自己的投票受到了信仰的影响。那些认为信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选择的人将选票以2比1的优势投给了罗姆尼。而那些认为“影响并非如此之大”的选民以3比2的比例支持奥巴马。
    信仰对各个不同宗教群体的选民的影响力不同。3/4的福音派基督徒(72%)认为信仰对大选的投票有很大影响。这比重生的非福音派基督徒的数量要高出一倍(34%)。名义基督徒(16%)、非基督徒(17%)、天主教徒(19%)和怀疑论者(5%)中很少有人会认为他们的信仰会对大选投票产生影响。
 
                                      信仰负荷?

   宗教信仰和候选人的行为是否受到过多的关注?美国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各占一半。大体来说,46%的人认为对信仰关注过多,而48%的人否认这个观点。1/4的选民(27%)强烈感到太多地关注候选人的信仰。而福音派中仅有1/5的人(21%)持此看法,名义基督徒中一半的人(53%)对此表示认同。
    因着罗姆尼与摩门教的关系而不愿投票给他的选民相对不多。总体上,9%的选民强烈认为罗姆尼的摩门教信仰把他们的选票送给了奥巴马。另5%的人同意他的信仰影响了投票。出人意料的是,比起其他基督徒,福音派相对不愿意说[U3] 罗姆尼摩门教背景对他们投票有负面影响(二者持这一观点的比例分别为14%比10%)。
 
                                     公正的媒体?

    在对大选报道的质量上,媒体备受指责。仅有1/6的选民(16%)深刻体会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平衡、公正的报道”。相反,近一半的选民(44%)对此表示强烈反对。1/5的人只是不大赞同。

    福音派对媒体的报道最为反感:他们中65%的人非常不赞成说报道做到了平衡、公平。但是,其他群体同样对媒体的报道持保留意见。其中就包括了共和党人(64%),罗姆尼的支持者(63%)以及保守党人(62%),还有大部分婴儿潮出生的选民、有儿女在家的父母和上流社会人士。

    同时,大部分选民认为媒体“太过干涉候选人的私生活”。54%的选民同意此看法,而这样的比率在所调查的各个宗教群体中大体相似。仅有1/7的选民不同意该论点(15%)。
 
                                     美国的未来

    认为美国在未来四年会比当下更好的人与持相反意见的人各占一半。不到一半的选民(48%)认同这个观点,而几乎同样多的选民(43%)表示反对。福音派选民是至今最不同意此观点的群体(14%),而名义上的基督徒(54%)和天主教徒(53%)则认为美国的明天会更好。

    大多数选民都同意的一个观点是,美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这样的人数占到3/4。福音派基督徒引领了这样的思潮,他们中9/10的人(89%)同意这个想法。
 
                                      投票过程
 
    选民继续给选举团制造麻烦。将近2/3的选民(64%)认为他们更倾向直接普选而非选举团投票。其中一半的选民(49%)明确表示他们愿意依赖普选的结果。在奥巴马和罗姆尼的对决中,奥巴马以50%对48%的优势赢得了普选。总统又以62%和38%更大的优势赢得了选举团的投票。
 
    福音派是对选举团最为反感的。他们中的3/4(73%)选择普选。
 
    而选民们更关心的是对一些问题的了解不够深入。调查显示,4/5的选民(82%)认为“大多数选民对于那些应该了解的主要问题并不熟悉。”这样的比例代表了大多数基督徒选民的观点,而福音派的选民中同意这个观点的人更多(90%)。
 
                                   意识形态和信仰
 
    信仰和政治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在2012年大选中,一个选民在神学上越持保守态度,他在社会和政治观点上就会更为保守。例如,71%的福音派选民认为自己是政治上的保守派,并且仅有1%觉得他们政治上是自由派。在所有的信仰群体中,唯有[U4] 福音派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不是政治上的温和派。
 
    在重生的非福音派的基督徒中,38%的人觉得自己是政治保守派,而10%的人觉得自己是自由派。1/4的名义基督徒(27%)政治上持保守态度,14%为自由派。非基督徒选民中政治上保守和自由的人数相当(20%与21%)。最自由的宗教群体是怀疑论者。他们中9%的人认为自己政治上保守,而1/3的人(33%)将自己定义为自由派。
 
    考虑到意识形态与党派身份之间的联系,不难发现,福音派是唯一一个共和党党员为主流(57%)的宗教群体。剩下的43%中有民主党(20%)和无党派人士(22%)各占一半。重生的非福音派基督徒一半是共和党人(41%),而另一半是民主党人(40%)。名义基督徒更倾向于民主党(43%)而非共和党(38%)。非基督徒选民中,民主党人(50%)是共和党人(22%)的两倍。怀疑论者中两党的比率也大体相似(46%的民主党以及25%的共和党)。
 
    主办此次调查的巴纳集团是一个无党派、不属于任何宗教派别的研究机构。该机构自1984年以来一直研究信仰和文化间多种多样的联系。
 
                                    调查方法和定义
 
     这份报告是基于巴纳集团的电话采访。采访对象是从美国大陆遴选的1008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时间是2012年11月6日至10日。与该混合样相关的抽样误差为±3.2%,置信水平为95%。此次调查包括对771名在11月6日大选中注册的选民进行采访。预计与选民样本相关的采样误差为±3.5%,置信水平为95%。
 
    “福音派”选民符合重生(列在下面)和七个其他的条件。这里包括了认为信仰在自己今天生活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相信有责任与非基督徒分享自己的宗教信仰、相信魔鬼的存在、相信只有因信而非行为才能得救、相信基督耶稣在世上完全无罪的生活、相信圣经全然无误,而且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神圣主宰并创造了宇宙至今仍统治万有。把一些人归为福音派并非基于其去教堂的情况、其教会的教派背景[U5] 或是自己认定。调查并没有让受访者说自己是“福音派”。
 
    “重生的基督徒”是指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向耶稣基督有个人的委身,而且认为这在现今的生活中是重要的、相信因着认罪而且接受基督为自己的救主所以死后会进天堂。而调查并没有让受访者说自己是已得“重生”。
 
 “重生的非福音派”基督徒是那些符合重生基督徒标准(参见上文)但未达到福音派标准(参见上文)的基督徒。
 
    而“怀疑论者”包括了那些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或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
 
     主流新教教派包括了美北浸信会[U6] 、圣公会、福音派路德教会、长老会、联合基督教会以及联合卫理公会。非主流新教教派指的是除了上述主流教派以外的新教教会。
 
    那些称自己政治上“自由”、“温和”或“保守”的选民是根据在询问到关于政治或社会问题的普遍看法时所做的回答而来的。受访者的选择包括“主要保守”、“主要自由”以及“中间”。
 
    “不去教会”的成年人是指那些在过去六个月未参加任何教会敬拜的人,而其中不包括特殊场合,例如婚礼或葬礼。
 
     属于“积极信仰”的人是那些在过去七天参加过教会敬拜、祷告,以及在教会外阅读圣经的人。未能满足这一条件的人被称为“消极信仰者”。
 
                                     关于巴纳集团

    巴纳集团(包括其调查部门:巴纳研究集团Barna Research Group)是一个私营、无党派、受以萨迦公司(Issachar Companies)保护的盈利单位。它做初级调查、提供与灵性发展相关的媒体资源,并帮助领导者、儿童、家庭和基督徒事工有健康的灵命成长。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凡吐拉市的巴纳集团自1984年以来一直开展并分析初级研究,以了解与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有关的文化潮流。如果你希望接受免费电子邮件对巴纳集团最新研究结果的更新提醒,你可以在巴纳集团网站(www.barna.org)上订阅。在该网站上还有其他的研究方面的资源。
 
  (翻译:潘乔)
 
【把文章分享到 推荐到抽屉推荐到抽屉 分享到网易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荐文章
 
清代的乡里空间及其治理制度——一种法秩序的考察 \杨小凤
摘要:乡里空间作为清代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实践在此体现,如宗族…
 
法人制度视域下的宗教活动场所财产制度研究 \李靖
摘要:随着国家逐渐加强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宗教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中的重要…
 
《教士公民组织法》的立法及其影响 \张露
摘要:18世纪末,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法国宗教也开始了一场“大革命”。马迪厄指出:“…
 
北非新伊斯兰主义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刘云
摘要:新伊斯兰主义是21世纪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以来北非政治伊斯兰演进的新阶段…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杨清筠 王立新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托克维尔和中国的相遇与错位
       下一篇文章:宗教与未来中国——何光沪访谈录
 
 
   
 
欢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声明:本网站不登载有悖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内容。    
 
  京ICP备050509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07号    技术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网络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