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四月八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鲁发展而来,源于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祖先、祭英雄、祭神灵。主要流行于湘、鄂、渝、滇、黔等省市。同时也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及在京的苗族共同狂欢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节日活动逐步加进了歌舞表演及人情交流。
历史渊源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苗族祖宗普奔和雷公结仇。雷公发水淹没大地,普奔的儿子和外甥女因坐葫芦瓜得救,表兄妹为繁衍人类结了婚,生下一个没手没脚的肉孩,这时挂在天空的葫芦也顺藤滚了下来。表兄妹把肉孩砍成一百块,连同葫芦种子撒向大地,于是人烟遍地,六畜满山。这天正是四月初八。以后,每年四月初八人和牛马都要休息一天,借以纪念这个人、畜降生的日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纪念“四月八”又出现了不少新的内容,繁衍出新的传说。
很久以前,凤凰龙塘河跳花沟每逢“四月八”跳花时,官家看见跳花场上的苗家姑娘美如山中的花朵,就派打手来“选美进宫”,拆散了不少恩爱少年。亚宜看在眼里,恨在心上,率领苗家后生与官家抗争,后转战贵州,与贵阳地区的苗族青年亚努一起同官兵展开生死搏斗,四月初八的这天,双双战死沙场,地点就在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此后,“四月八”又增添了纪念民族英雄、追悼民族先烈的气氛。
解放后经国家民委批准,将苗族四月八定为苗族统一的节日。
主要内容
苗族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苗族男子头缠青布,穿对襟或右大襟的上衣及裤脚绣花的长裤。女子上着绣花“盛装”银衣,上面缀满银泡、银铃、银瓜子等银饰,下着一条仅一尺左右的百褶短裙,腿上裹着绑腿,从山顶、山腰、平坝向四月八节日活动场地聚集,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举行傩戏、上刀梯、下火海、打花鼓、吹唢呐、吹木叶、打秋跹、请求接求、武术、茶灯等优秀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互相交流。
湘西苗族
湘西凤凰、吉首、保靖、花垣、古文等县的苗族中还流行“接龙舞”,是一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民间活动,多在节日举行,尤以苗族四月八最为隆重。接龙舞由200名青年男女共同表演:男子穿青衣青裤,一手持青伞,一手持蓝绸;女子穿花戴银,一手持花伞,一手执黄绸。“龙师”手持瓷碗,边敲边唱在前作引导,后有两人各执红、绿旗帜,接着便是由青年男女组成的巨大龙身。女子在前,男子尾随其后。龙身沿着曲折的山道婉蜒而行,行至水塘边,花伞青伞突然打开,黄绸青绸迎空飘舞,远看恰似巨龙飞临,吞云吐雾。扮作龙身的青年男女还要默契地表演鲤鱼跳龙门、二龙抢宝、丢粑粑等动作。
接龙之后,还要举行闹龙、安龙等活动,以祈求幸福吉祥永驻村寨。
贵阳苗族
贵阳市喷水池一带,原是苗族居住地,苗语叫“格洛格桑”。苗族群众为纪念在农历四月初八战死的苗族酋长,千百年自发地汇集今喷水池进行纪念活动。每到四月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家家户户要吃两色糯米饭(黑、白),吃完早饭后,男女青年、老老少少,身着民族盛装,成群结队,边说边笑从四面八方自发地汇集到埋葬英雄祖先的地方唱歌跳舞,表示怀念和景仰。有的吹笛子,有的吹箫筒,有的唱歌,但不吹芦笙,围成圆圈,翩翩起舞,纵情歌舞,欢度佳节,可谓人山人海,非常热闹。青年男女亦借机谈情说爱,物色自己的意中人。
“四月八”活动具有纪念祖先,追忆故土,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展示民族民间工艺。
传承保护
苗族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少数民
苗族四月八体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特点,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民俗具有重大的价值。
苗族四月八是湘、鄂、渝、滇、黔等省市苗族、侗族、瑶族,多民族的大聚会,对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年5月23日,苗族四月八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