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世界伊斯兰经济论坛8月2日至4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办,就伊斯兰经济、尤其是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世界伊斯兰经济论坛基金会主席、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图恩·穆萨·西塔姆。
中国经济网记者:本届论坛的主题和亮点在什么地方?
图恩·穆萨·西塔姆:本届论坛有来自全球100个国家的2500名代表参会,围绕“去中心化增长以助力未来商业”这一主题,集中针对基建、中小企业、旅游、清真食品和伊斯兰时尚等五大领域的投融资问题开展研讨。所谓“去中心化”,就是要更多鼓励伊斯兰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进而实现包容性、创新和高效发展。今年,我们将聚焦基建领域伊斯兰债券的发行、全球清真食品产业链整合、中小企业资金渠道和平台构建、伊斯兰时尚和创意产业发展等话题,并继续为穆斯林世界和非穆斯林世界的经贸往来和经济融合充当桥梁。
中国经济网记者:为何选择印尼作为主办地?
图恩·穆萨·西塔姆: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和G20中唯一来自东南亚的国家,印尼政府的国家发展方略与论坛主旨高度吻合,特别是作为新兴市场和中小企业经济的典型代表,印尼即是快速增长的伊斯兰经济主要引擎之一,是全球社会共同探讨伊斯兰经济的合适地点。例如,印尼财政部长班邦向我介绍,印尼举办本届论坛有助于释放相关领域的发展潜能。预计到2023年印尼伊斯兰经济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5%。今年,印尼政府倡导设立了创意经济分论坛,其主题就是“多元的团结”,这与印尼以伊斯兰文化为主要代表但又多元而包容的国情、社情密切相关。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促进穆斯林世界和非穆斯林世界经济融合方面您有何设想?
图恩·穆萨·西塔姆: 当前,伊斯兰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局限于穆斯林世界,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伊斯兰经济发展和合作关系的建立,尤其是在保障就业、开发人力资源、振兴民族工业、改善商业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例如,论坛这些年来高度关注女性和青年企业家的独特作用,通过伊斯兰经济论坛青年领导者网络、伊斯兰经济论坛基金教育信托等各类经济活动和平台建设来激发他们的活力和潜力,这些活动和平台均是面向全世界市场参与者的,既可以强化经贸合作,又可以促进人文交流。
中国经济网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与伊斯兰经济的关系?
图恩·穆萨·西塔姆:中国有庞大的穆斯林群体,在发展伊斯兰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发展标准、激发创新活力方面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我个人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早期推动者之一,非常希望两个论坛能成功实现对接。我们已向中国有关方面发出了邀请,衷心希望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参与者,尤其是金融、交通、能源、通讯、卫生、教育领域的企业家与专家,与我们共同研讨伊斯兰经济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地区乃至世界的融合发展。
转自中国经济网
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608/05/t20160805_14563020.shtml